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826037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大豆孢囊线虫病1.1 危害及症状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它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主要 大豆生产同: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 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尤以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如辽宁省康平、吉林省白 城地区、黑龙江省的肇东、安达、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发生严重。一般使大 豆减产 10%-20%,严重的减产 70%-90%,甚至绝产。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叶 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 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 期(黑龙江

2、省 6 月末-7 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 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线虫以卵 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 主幼根的根毛侵人.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 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就 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1.2 防治措施: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 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 措施。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 3 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

3、结合的办 法,可用 3%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 4-5 千克,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2、大豆食心虫2.1 危害及症状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成虫体长 5-6 毫米.翅展 12-14 毫米,黄褐至暗 褐色。前翅前缘有 10 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心银灰色,有 3 个纵列 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 1 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 缰 3 根,腹部末端较尖。卵扁椭圆形,长约 0.5 毫米,橘黄色。幼虫体长 8-10 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蛹长约6 毫米,红褐色。腹末有8- 10 根锯齿状尾刺。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1 代,

4、 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 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中下旬越冬幼 虫化蛹羽化,迁飞到大豆田,成虫于下午3 时后在豆田活动,有成闭翱翔现 象。雌蛾喜产卵在有毛豆荚上,散产:幼虫孵化后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9 月中、下旬脱荚入土越冬。冬季低温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虫及其产卵适温 为20-25C,相对湿度为90%。在适温条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较多,土壤湿度较 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土壤含水量低于 5%时成虫不能羽化。天敌有赤眼 蜂、中国齿腿姬蜂、食心虫白茧蜂等。2.2 防治措施: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成虫发生期用敌敌畏熏杀成虫,或用菊酯 类药剂向荚和

5、叶背喷雾防治成虫和幼虫,药剂及公顷用量:2.5%功夫 300ml, 5%来福灵300ml,20%速灭杀丁 450ml,21%灭杀毙450ml,40%毒死脾1000- 2000 倍液。3、大豆蚜虫3.1 危害及症状大豆蚜虫又名腻虫、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县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 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 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 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 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产 20%-30%,重者 减产达 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

6、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此虫6 月中下旬开始在 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形态特征有翅胎生雌蚜,卵圆形,黄或黄褐色。无翅胎生雌蚜长椭圆形, 黄或黄绿色,触角比身体短。生活习性:在我省大豆蚜虫一年发生 10 代左右,以卵在鼠李枝条上越冬。第二年春 季:平均温度高于10度以上时,有翅孤雌蚜,开始迂飞大豆田为害幼苗,6 月 下旬7 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7 月下旬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蚜,蚜量开始减 少,8月下旬一 9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6月下旬一7月 上旬平均气温达到25C,相对湿度低于70%,有利蚜虫大发生。3.2 防治措施: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有 5%-10%,植株卷叶,或有

7、蚜株率超过 50%, 百株是量 1500 头以上时,可喷药进行防治。3.2.1、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以往农户在防治蚜虫时,习惯使用氧化乐果、 乐果等有机磷类,或是氯氰菊酯、功夫等菊酯类杀虫剂。3.2.1.1、3%啶虫脒(莫比朗、金世纪、阿达克等)乳油,每亩用量5一20毫升3.2.1.21、0%吡虫啉每亩用量30毫升。3.2.1.3、25%辉丰快克乳油或25%快杀灵乳油,每亩用量30毫升。3.2.1.4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块,以上药剂还可与1.8%阿维菌素(虫螨 克、齐螨素、爱福丁,每亩用量 20 毫升)混用以兼防红蜘蛛。3.2.2、禁用高毒高残留药剂,如氧化乐果、甲拌磷、甲胺膦等药剂。3.2.3、在已封垄的大豆田,建议采用弥雾机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