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多元醇的生产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22413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聚酯多元醇的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聚酯多元醇的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聚酯多元醇的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聚酯多元醇的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酯多元醇的生产(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作 者:余俊参学 号:学 院:化学工程学院专 业:应用化工技术题 目:聚酯多元醇的生产老师朱丽指导者: 评阅者: 2015 年 1 月摘要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 (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其中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用的聚酯以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居多。涂料用聚酯树脂(分子量2000-5000)主要以新戊二醇和间、对苯二甲酸等。弹性聚氨酯材料最常用的聚酯多元醇是由己二酸与乙二醇缩合制

2、得,可加入少量三元醇替代部分二醇制得轻度支化的聚酯。软泡用聚酯多元醇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线性或轻度支化的端羟基饱和聚酯。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关键词:聚酯多元醇;多元醇;二元羧酸;缩合目录前言31 多元醇及其聚合物41.1 多元醇的简介41.2 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概述41.2.1 聚酯多元醇41.2.2 聚醚多元醇51.3 聚酯多元醇的发展前景51.4 聚酯多元醇的市场状况62 聚酯多元醇的制备62.1聚氨酯的反应原理62.2原料的选择72.3催化剂的选择及其原因83 实验部分93.1 实验原料93.2 实验合成9

3、3.3 酸值和羟值93.4主要影响因素103.5升温操作103.6真空操作113.7结果11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前言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 ,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耐屈挠性、耐低温性和耐油、耐化学品性能优异等特点。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用的聚酯

4、以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居多。涂料用聚酯树脂(分子量2000-5000)主要以新戊二醇和间、对苯二甲酸等。弹性聚氨酯材料最常用的聚酯多元醇是由己二酸与乙二醇缩合制得,可加入少量三元醇如三羟甲基丙烷替代部分二醇制得轻度支化的聚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左右。软泡用聚酯多元醇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线性或轻度支化的端羟基饱和聚酯1。聚酯多元醇是生产聚酯型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多种规格、牌号的聚酯多元醇可通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制品,被广泛用于制造聚氨酯密封圈,聚氨酯传送带齿轮聚氨汽车保险杆和方向盘等部件,聚氨酯轮胎及滑轮等,聚氨酯人造革和合成革等,聚氨酯碾米辊和造纸印刷辊等,聚氨酯油泵,聚氨酯涂料,

5、聚氨酯粘合剂,聚氨酯胶板,筛板矿筛,衬垫、连接块、冲模块、防震缓冲块,弹顶元件,聚氨酯石油泥浆泵;其用途已渗透到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医疗等各行各业;加工生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颗料,各种粘合剂等等。 聚酯型聚氨酯制品,因其具有优良的耐磨、耐油、耐酸、耐碱、耐低温、高强度,抗老化等特性而著称于世,是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兴工程塑料2。目前国内的聚氨酯合成革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有机溶剂型的聚氨酯树脂作为生产各品基层和面层的基本原料,这种类型的聚氨酯树脂均通过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等作为主要溶剂以溶液聚合法制得。溶剂的用量大约占树脂用量的60%以上,湿法浆料DMF的用

6、量达到70%以上。 未来中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将主要受五大方面的拉动,即人口总量、汽车工业、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休闲,纵观世界范围,西方发达国家聚氨酯行业早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进入创新研究娱乐业。“十一五”期间中国PU产品消费量,保持15%的年平均增长率,届时,中国将是全球最大PU产品制造和消费中心。1 多元醇及其聚合物1.1 多元醇的简介分子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羟基的醇类。其通式为CnH2n 2-x(OH)x(x3)。大多数多元醇都具有沸点高,对极性物质溶解能力强,毒性和挥发性小等特性的黏性液体或结晶状固体。其沸点、黏度、相对密度和熔点等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多元醇的用途甘油、三羟甲基乙

7、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等多元醇可用于生产醇酸树脂、清漆、聚酯树脂、炸药等工业品及作合成干性油、胶黏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中间体。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性能也各不相同。采用结构规整的多元醇所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强的结晶性和较高的粘接强度;带有侧链甲基的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亮度;用聚醚型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较低的玻璃化温度、较好的柔韧性和耐水性能等。选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分子结构的多元醇可合成不同使用性能的聚氨酯胶粘剂。詹中贤主要研究了聚酯多元醇及聚醚多元醇对聚氨酯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不同类型

8、及不同分子结构的多元醇所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一些研究人员也利用电晕放电等方法来制备和改善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3。1.2 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概述1.2.1 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有机物,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4。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聚酯多元醇的特性及用途

9、: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以聚酯多元醇、聚合物聚酯多元醇、4, 4c-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 采用半预聚体法制备了聚氨酯微孔弹性体鞋底,聚氨酯鞋底由于具有轻便耐磨、弹性好、不断底、防滑、防油、穿着舒适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5。1.2.2 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一种化学品,常用于制造通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胶黏剂和弹性体等。特殊聚醚多元醇还用作消泡剂、表面活性剂等。编辑摘要polyether polyol 聚合物分子主链含有醚键(ROR)其端基或侧基含有大于2个羟基(OH)的聚合物统称为聚醚多元醇。常温下为无色至

10、棕色黏稠液体,通常易溶于芳烃、卤代烃、醇、酮,有吸湿性。在催化剂作用下,采用多羟基或多胺基化合物为起始剂,同氧化烯烃开环均聚或共聚反应合成。如甘油同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反应制得的分子量为30005000的聚醚三醇,常用于制造通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胶黏剂和弹性体等。特殊聚醚多元醇还用作消泡剂、表面活性剂等。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

11、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1.3 聚酯多元醇的发展前景聚合物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合物多元醇总量的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此外,聚合物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近十年来,虽然中国聚氨酯的年均增长率为GDP的两倍,但中国人均聚氨酯的消费量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人均MDI的消费量为0.35千克,而世界平均水平为0.51千克。按人均GDP发展和聚氨酯增长率推算,中国聚氨酯产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12、纵观世界范围,西方发达国家聚氨酯行业早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进入创新研究发展阶段;亚洲市场增长迅速,众多跨国化工企业已将业务重点和研发中心纷纷转移至亚洲甚至中国市场;中东地区聚氨酯市场发展尚处起步阶段。未来中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将主要受五大方面的拉动,即人口总量、汽车工业、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休闲娱乐业。“十一五”期间中国PU产品消费量,将保持15%的年平均增长率,届时,中国将是全球最大PU产品制造和消费中心。 目前,已有众多中外企业涉足聚氨酯行业,如烟台万华、上海华谊、高桥石化、上海氯碱化工、北方化学、上海联景集团等均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国外聚氨酯企业包括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化学

13、、GE、科举亚、德固赛等知名公司也有一定的市场,中国市场的诱惑力更吸引了马来西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的客户和厂商6。 1.4 聚酯多元醇的市场状况在过去数月中,来自己二酸,乙二醇,BDO和苯酐方面的压力,促使生产商通过提价来转移损失。上月北美聚酯多元醇市场另有两则上涨通知,涨幅分别为10%和11美分/磅。因成本压力,两生产商宣布2月分别上涨10美分/磅和15美分/磅。美国一主要厂商2月2日宣布己二酸生产遭遇不可抗力,引发聚酯多元醇生产商对原料供应和价格的担忧。需求自1月以来保持良好。近年来聚合物多元醇的发展较快,2000年全球的总产能为483.5万吨,2004年为520.5万吨,2005年为

14、540.5万吨。聚合物多元醇的产能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加,其中亚太地区增加速度年均为5左右7。2 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工业上生产聚酯多元醇常采用真空脱水法。即在真空条件下以醋酸盐为催化剂,二元酸和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酯多元醇。而高温氮气脱水法是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合成聚酯多元醇8。2.1聚氨酯的反应原理聚氨酯的合成主要是以多异氰酸酯为基本原料,跟多羟基化合物或与带端羟基的聚醚、聚酯反应而生成。因此,聚氨酯在制备与固化过程式中,都要发生异氰酸酯与活化氢化合物的反应,其次是异氰酸酯的自聚反应,所以聚氨酯化学是异氰酸酯的反应为基本原理。下面说明下反应原理:异氰酸酯与含羟基化合物的反应是聚

15、氨酯合成中最常见的反应。基本示性反应式如下: RNCO+R-OHRNHCOOR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反应产物为氨基甲酸酯。有研究表明,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随着羟基含量而变化,不随异氰酸酯浓度而改变。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以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为例,反应式如下:上述反应式中,R表示异氰酸酯核基(芳基或烷基),R-一般为长链聚酯或聚醚,也可以是小分子烷基、聚丁二烯等。2.2原料的选择1)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HOC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

16、,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2) 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丙二醇总消费量的45%左右,这种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

17、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由于丙二醇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3) 己二酸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白色晶体,熔点153.0153.1。是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二元羧酸,在所有二元羧酸中产量居第二位。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6纤维和尼龙66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有机合成工业中,为己二腈、己二胺的基础原料,同时还可用于生产润滑剂、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也可用于医药等方面,用途十分广泛。4) 二乙二醇又名二甘醇,外观为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的液体,分子式 C4H10O3 分子量 106.12,相对密度(d4201.118,铁含量 0.2mg/kg,色度

18、(铂钴)10号。主要用作溶剂,还可作树脂的增塑剂、烟草防干剂、纤维润滑剂和天然气的干燥剂等。5)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简称NPG)白色结晶固体,分子式C5H12O2分子量104.15 无臭,具有吸湿性。熔点124130。沸点210。密度(21)1.06g/cm3。闪点129。自燃点399。升华温度210。易溶于水、低级醇、低级酮、醚和芳烃化合物等。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聚脂粉末涂料、无油醇酸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即弹性体的增塑剂、合成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绝缘材料、印刷油墨、阻聚剂、合成航空润滑油油品添加剂等。另外,在医药行业也有所应用。同时,新戊二醇还是优良的溶剂,可用于

19、芳烃和环烷基碳氢化合物的选择分离。6)1,4- 丁二醇( 简称BDO)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 它被广 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由BDO 可以生产四氢呋喃( TH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 丁内脂( GBL) 和聚氨酯树脂( PU Resin) 、涂料和增塑剂等,以及作为溶剂和电镀行业的增亮剂等。2.3催化剂的选择及其原因聚酯多元醇是合成聚氨酯(PU)的主要原料之一,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制备而成的线型聚合物。该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由于反应后期体系粘度增大,生成的水不易排出体系,需要升高温度、加大搅拌速率和施加真空度等措施来

20、维持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但是,如果此阶段反应时间过长,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还会使聚酯多元醇的品质降低。因此,在PU产品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在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反应中通过加入催化剂来缩短反应时间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虽然此方法在相关文献有一定的叙述,但具体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以苯酐、己二酸和甲基丙二醇为原料,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合成聚酯多元醇,并对这些常见的聚酯用催化剂进行了研究9。缩聚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有EGA、DBTDL、PTS和TIPT 等,对上述4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 并与无催化剂的结果比较,不同催化剂对酯化的影响不同, 体系中有催化剂的明显比无催化剂的酯化率高, 催化剂的加入有利于

21、缩聚反应进行, 能加速反应, 使原料的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缩短反应时间。其中T IPT的催化效果最好, 且在2 h内即可得到较高的酯化率,因此在本反应体系中TIPT为最佳催化剂10。四异丙基钛酸酯(简称TIPT)化学式:C12H28O4Ti分子量:284.2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密度0.950g/cm,沸点102104(12.9103Pa),凝固点14.8,闪点12,粘度0.2Pa.s.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在水中能分解。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质量指标: 密度:nD 200.950g/cm 凝固点: 16.5 钛含量:16.75%(即大于理论值98) 异丙氧基:82

22、.00%(即大于理论值98) 折射率:nD201.4685 。3 实验部分3.1 实验原料苯酐(PA),新戊二醇,甘油,己二酸3.2 实验合成以苯酐、二甘醇、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苯酐聚酯多元醇。按n(羟基):”(羧基)=15:1,n(苯酐):”(己二酸)-3:1,n(甘油):n(新戊二醇)=15:1的比例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通N2保护,当温度升至160 180时开始出水,控制出水速102),将釜内温度缓慢升至200左右并保温23h (主毁是为调整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分布)。再将温度缓慢升至230270 , 当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70%90%时,保温2h。7取样测酸值,然后开始抽真空,逐

23、渐提高真空度,当真空度大于0.09MPa约4h, 后,取样测酸值、羟值、水分,每隔12h测一次,直到各项指标合格后开始降温出料,产品外观为微黄色黏稠状液体。3.3 酸值和羟值酸值:称取4-10g 样品,加入30mL 甲苯-乙醇(2:1)溶液,充分震荡使其溶解,加3-5 滴1%酚酞指示剂,用0.1N 标准NaOH 溶液滴定至出现粉红色,15 分钟不退色,同时做空白试验。羟值:配制好酰化试剂, 放置备用; 准确称取1g 左右样品(精确到0.0001)置于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mL 酰化剂,70水浴加热2h。冷却后加入20mL20%吡啶液,静置10min 加5-10 滴酚酞指示剂, 用0.5

24、N 标准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整个过程同时做空白试验8。3.4主要影响因素保温时间即高温反应时间延长, 能够减少抽出物量, 总反应时间也相应延长。提高温度对醇酸缩聚反应有利, 它可以降低抽空前酸值, 缩短抽空时间, 提高出水量, 减少抽出物质, 但反应温度也不宜过高,过高容易发生分解反应而脱去羧基9。真空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提高反应体系的真空度是一种强化聚酯反应的方法,开始时真空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将小分子聚合物抽走,通常采用逐渐升高真空度的办法。一般来说,所设计产品的羟值越低,分子量越大,所采取的真空度就越高,真穸度犬千0.09MPa时,羟值下降较缓慢;真空度小于0.09MPa时,酸值下降

25、较快。真空度大于0.09MPa可得到较低酸值和设计的羟值,满足胶黏剂使用的要求。醇酸物质的量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醇的用量一般比理论计算值要高一些,实际醇酸比是理论值的1.101.25倍。在醇酸比为1.164时,实际与理论最接近。 出水速率的影响出水速率过快,容易造成二元醇流失,当出水速率大于65ml/h时,实际分子量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当出水速率小于此值时,所得聚酪多元醇的分子量与理论值较接近,出水速率为50ml/h较为适宜。催化剂用量的影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随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分子量逐渐增大,但这并不是说催化剂决定了分子量的大小,而是增加催化剂后会使反应加速,缩短反应时间,因此酸值和羟值都减小

26、,最终导致聚酯的分子量增大。催化剂为0.01% 0.03%时,催化效果不明显,大于0.05%时副反应加大,选用0. 04 %较为适当。3.5升温操作1)温釜检查冷媒系统是否关闭,先关进冷油,后关回冷油。打开热媒系统,手动进热油常闭,回热油打开,设定刻度10%,现场看阀门开度指针情况进行温釜。2)140度升温反应釜温度升至137度左右时,注意控制塔顶温度102105度,观察缩合水脱出情况。(检查冷却水系统,从开始脱水至225度之间,控制冷凝器温度相当的重要。冷凝器温度升到50度时,热油自动阀自动关闭,70度时搅拌自动停)。2)180度升温釜内发泡剧烈N2不必切换。釜内达到225度进热油自动阀关闭

27、,恒温1小时后切换回收系统进行酯交换反应。3.6真空操作把脱水阀阀门关闭,通往脱醇罐上的脱醇阀门打开,N2下部通入,流量5m3/h.。检查回流阀关闭情况。真空度大小取决于牌号的要求规格控制真空度,N2流量也相应开大,可以加速反应。根据分析结果继续操作。表3-1分子量与真空度的关系分子量真空度大小取样分析时间600VAC-0.050.51小时1000VAC-0.070.0751.52小时1500VAC-0.0860.0922.5小时2000VAC-0.09最大23小时以上3000以上VAC最大1015小时以上抽真空分布操作,3.0.09(氮气15)按照以上时间操作1.0.03(氮气5)抽10分钟

28、2.0.06(氮气10)抽20分钟3.7结果在苯酐、己二酸的反应体系中,TPT是最佳的催化剂。在苯酐、己二酸的反应体系中,随着聚酯多元醇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催化剂用量也随之增大,但其质量分数以不超过0.04%为宜。苯酐系聚酯或己二酸系聚酯的合成反应中,催化剂可以首先考虑TPT;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考察。酯化或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具有空间选择性好、低压、副反应少、产率高、产品酸值低、色度低、低催化剂用量(0.01-1%)等优点。TPT常在反应组分中最后添加以防止副反应进行,这能使酯交换反应在低于100进行而羧酸的直接酯化所需温度180。对齐格勒纳塔催化法,TPT常作为

29、催化剂的一个成分与镁铝混合物一起使用。结论本文主要介绍聚酯多元醇的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聚酯多元醇在生活上涉及的范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聚氨酯多元醇的用途及其生产原料,同时对聚氨酯多元醇做了系统的说明,对其制备方法作了讨论,以及生产时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改善聚氨酯多元醇制品的成型工艺,提高制品性能,开拓新用途,国内近年来开发了许多聚醚多元醇新品种,如耐高温聚醚多元醇、阻燃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聚醚多元醇、高固含量苯乙烯、丙烯腈接枝聚合物多元醇(POP)等。聚合物多元醇已向高固含量发展,大型石化公司已开发出高固含量POP及万吨级连续法POP工艺。聚合物多元醇已普遍用于高承载回弹泡沫塑料

30、、普通软质泡沫塑料及半硬泡等制品的生产,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致谢时光飞逝,我的大学生活将伴随着论文的脚步接近尾声,我们的大三生活其实是在实习中度过的,在实习期间我们更能体会到上学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而我们将要步入社会这个大课堂。我们将要面对离别的场面,其实那是最不想看到的场面。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朱丽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帮助,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实习期间,最感谢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都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三年的大学时光里,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

31、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给我关怀。最后我要在这感谢我们分析班那些可爱的同学,是你们陪我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大学生活,留给我了最美好的回忆。感谢我的所有老师们,是你们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在学习上,生活上照顾我们。致以真诚的谢意!参考文献1 李学东.高承载软泡用聚合物多元醇的研制J.石油化工,2000,(2): 2832.2 成璇.聚酯多元醇原料含量及成本简析J.聚氨酯,2013:4648.3 杨雨强,李玉松,韩宝峰.聚合物聚氨酯多元醇在鞋底料中的应用J.聚氨酯工业,2009,24(2):2931.4 郭武学,赵亚娟,薛合微.聚酯多元醇

32、的合成方法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报,2007,28(1):1821.5 曹祺风,朱长春,宋文生.聚酯多元醇合成中催化剂的应用研究J.中国胶黏剂,2008,17(5):1011.6 陈建福,周俊峰.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的合成J.聚氨酯工业,2009,24(4):3739.7 李茂元.聚酯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J.聚氨酯工业,2006,21(4):4043.8 戴振卫,边义,耿宇华.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合成研究J.科教前沿,2012,25:6768.9 钟东红,罗平水,周作良.聚酯多元醇( PEPA) 合成的研究J.江西化工,(4):2427.10 于佰林,杨振宁,杨林.利用混合二元酸制备聚酯多元醇J.精细化工,2002,19(5):112-11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