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效应实验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6816819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伏效应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伏效应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伏效应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光伏效应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效应实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 418 光伏效应实验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人类已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地球上储量有限的燃料资 源而引发的能源危机;二是以煤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排放的CO2和SO2气体,导致的环 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速发展清洁而可再生的太阳能,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量,已成为全球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把光伏发电作为优先发展项目,美国、希腊 等国均已建成多座兆瓦级阳光电站,并启动了“屋顶光伏”计划,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安装阳 光发电。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成五座兆瓦级阳光电站。专家们早在十多年前就预言:光伏是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之一,预测在本世纪中叶,光伏发电将成为重要的发电

2、技术之一, 作为阳光电站的基石太阳能电池,目前占主流的还是硅系列(单晶、多晶和非晶)太阳 能电池。此外,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如:砷化镓(耐高温)、铟硒(成本低、性能稳定, 与非晶硅薄膜结合组成叠层太阳电池,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以及钾氟化合物太阳电池(高 效)等,近年来发展也较迅速,预示着光伏发电的前景可谓春色满园。本实验以单晶硅光电池为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机理,学习和掌握 测量短路电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参数测量。【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光电池机理。2测量光电池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内阻和光强之间关系。3在恒定光照下测量光电流,输出功率与负载之间关系 。【实验原理

3、】在P型半导体上扩散薄层施主杂质而形成的p-n结(如图4-18-1),由于光照,在A、B 电极之间出现一定的电动势。在有外电路时,只要光照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电流, 这种现象称为光伏效应。利用它制成的元器件称之为光电池。光伏效应最重大的应用是可以 将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是当今世界众多国家致力研究和开拓应用的课题。从光伏效应的机理可知(见附录),光电池输出的电流I是光生电流I和在光生LP电压Vp作用下产生的P-n结正向电流If之差,即L = IP - IF。根据p-n结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电极qVPI 二I (e穿-1)FS式中VP是光生电压,IS为反向饱和电流,所以输出电图4-18-1光伏效

4、应结构示意图(光电池模型)qVpI 二 I -1 (ekT -1)(4-18-1)L P S此即光电流表达式。通常I 口 I,上式括号内的1可忽略。S对于光电池有外加偏压时,(4-18-1)式应改为4-18-2)I = I +1 二 I +1 (e眷-1)L LL S上式中I (ekT -1),就是p-n结在外加偏S压V作用下的电流。图4-18-2中的(a)、(b)两条 曲线分别表示无光照和有光照时光电池的I-V特 性,由此可知,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相当于把 p-n 结的伏安特性曲线向下平移,它在横轴与纵 轴的截距分别给出了其开路电动势voc和短路电流I 。SC实验表明:在V =0情况下,当光

5、电池外接负 载电阻R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均随R变化而LL变化。只有当Rl取某一定值时输出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Pm,即所谓最佳匹配阻值Rl = RlbV而R 则取决于光电池的内阻R =-oc。由于V 和I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所不LBi IOC SCSC同的是V 与光强的对数成正比,I与光强(在弱光下)成正比,如图4-18-3所示,所以R亦随光强度变化而变化。ocOCSCi、SC和R.都是光电池的重要参数。最大输出功率Pm与VOCISC 乘积之比,可用下式表示FF(4-18-3)PmV IOC SC上式中FF是表征光电池性能优劣的指标,称为填充因子。如图4-18-4所示光电池的等效电路在一定负

6、载电吧范围内可以近似地视为由一 个电流源I戶内阻R并联,再和一个很小的电极电阻R串联的组合。PS i S图4-18-3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曲线图4-18-4光电池等效电路【实验仪器】TK-PV1 型光伏效应实验仪。【实验内容与步骤】1光强的调节和表示本实验所用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根据LED的输出功率与驱动电流呈线性关系,利 用改变LED的静态工作电流确定光强的相对值I 。本仪器设定LED的静态工作电流调节范D围为OmA20mA ,对应显示器上的数值为02000。(也可用“归一”法表示光强,即设Jm 为最大光强, J 为任意的光强,则 J /J 为无量纲的相对光强)。mI的大小

7、通过粗调和细调旋钮来调节。细调旋钮只在I输出较大时起作用,如I显示 D D D 为 1900 时,最后一位“0”可能会跳动,这时可通过调节细调旋钮使其稳定。2 标尺的设定为了调节光源与光电池的间距和试样表面光照的均匀度,设置了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移动标尺。选择三色发光管中任意一种颜色光进行调试,接通LED驱动电源,调节I指示为1000 D左右,功能切换开关置于V 档。将水平标尺调到10mm左右;再调节垂直标尺,使开路电 OC压V 达到最大值,并保持该状态直至该颜色光源的所有实验完毕为止。由于三色LED的 OC发光中心不在同一点,所以对不同颜色光源,都应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调节垂直标尺。3测量开路电动势

8、V篙光强I的关系OC D测量线路如图4-10-5所示。将功能切换开关置于V档,然后将面板上V (毫伏表)正、OC OC负输入端与pv装置的光电池正、负输出端对应连接。按实验所需光源颜色,接通Led驱动 电源。并调节标尺找到实验最佳工作状态。调节I = 0 (即将粗调和细调旋钮旋至最小),此时由于pv装置不完全密封(如导线的 D入口处),有光线漏进装置中,使得V 显示不为0,实验时应将此数值记录下来,并在数据的OC后继处理时将其减去。调节I,测量不同光强下光电池的开路电动势V 。自拟表格记录数据,并绘制V D OC OCI 曲线。D图4-18-5测量开路电压匕线路图4测量短路电流*与光强ID的关

9、系测量线路如图4-10-6所示。将功能切换开关置于I档;调节DC01V电源U输出,SCS使微安表读数10为10.00yA18.00yA (建议取10.00pA)。在某一光强I下,改变可调电阻R,使流过检流计的电流I为零。此时AB两点之间DG和AC两点之间的电压应相等,即V = V 。因而IR二I r,即短路电流AB AC0 04-18-4)上式中,r0为微安计内阻(1曲)。C图4-18-6测量短路电流Isc线路图调节/ ,测量不同光强下,光电池的短路电流I ,将数据记入表4-18-2,并绘制RDscm d曲线。5按下式计算出光电池的内阻R,自拟表格记录数据,并绘制RR曲线。ii DR 二i6

10、测量输出功率P与负载电阻RL的关系 选择三色LED中任意一种光源进行实验。产(4-18-5)sC图4-18-7负载特性测量线路图测量线路如图4-18-7所示。其中,R*为实验仪上标示的I取样电阻(10 KQ), R为L电阻箱,负载电阻R = R* + R。本实验中将仪器面板上的R*两端与I正、负端并联,同LL时功能切换开关置于I档。L光电池在恒定光照下(取ID约为1000),改变R的大小,测量流过不同负载电阻R厶的电 流I并计算输出电压V二IR。自拟表格记录数据,并绘制VI曲线。L L L L L L计算不同负载电阻下输出功率P,即P = VI,并绘出PR曲线,确定最大输出功率LLP P时的负

11、载电阻R 及填充因子FF = m。mLBV IOC SC 注:如若再选用另外颜色光进行实验,表格自拟。【思考与创新】1. 开路电压V 、短路电流I如何随光强而变化?为什么开路电压V (硅)的最OC SC OC大值不超过0.6V ?你能设想如何实现高电压大电流的阳光发电方案吗?2. 测量I时,若I不为零,如何根据I的正、负号,确定增减R阻值?(如I为SC G G G 负是加大 R 还是减小 R。)3. 为什么图4-18-2中曲线b相对于曲线a是向下而不是向上平移?并分析当光电池作 为光控制器件使用时,应如何选择偏压方向?4. 试就本实验测定I的方法与用图4-18-2伏安特性曲线确定I的方法,进行

12、讨论。SC SC【附 录】I. 光伏效应机理图4-18-9、图4-18-10分别表示在无光照(即热平衡时)和有光照时p-n结空间电荷层 模型和相应的能带示意图。如正文图4-18-1所示,在n型扩散层足够薄的条件下,光线可以透过n层进入空间电荷 区,只要光子的能量大于材料的禁带宽度,就能够将满带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产生光生电子 空穴对(如图4-18-10所示),在p-n结内电场(从n区指向p区)作用下电子进入n区,空穴 进入p区。形成自n区向p区的光生电流J。与此同时,光生电子一空穴对因中和掉部分空 间电荷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势垒降低,其作用就等效于在p-n结施加一正向电压,产生从p 区流向n区的正

13、向电流I 。光生电流I和光生正向电流I均通过p-n结,但方向相反。FPF在开路情况下势垒必然降低到使I”和J相等,从而使通过p-n结的光电流为零。p-n结两端 建立起稳定的电势差Vp(p区相对于n 区为正),这就是光生电动势,其值等于势垒下降高度。 当p-n结接上外电路时,通过负载的电流即为正文所述/ = I -I 。L P F正离子电子丨内电场丨负号匸宀 1一 1/工八範锻1e e i歩唱ee就釦ee1斗.1ng 鸟间电荷P E变窄q (vp-vp)j 护丫 p区qFp_f_,ef门区ng空间电! p EI荷区丨图 4-18-9 无光照图 4-18-10 有光照图中代表失去一个电子而带正电施

14、主离子,口代表空穴代表得到一个电子而带负电受主离子,代表电子注:对于光子在n型扩散层和p型半导体内激发光生电子一空穴对的情形(如图4-18-11 所示),同学可自行分析。但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形成光生电流Ip只来自非平衡少数载流子的贡献,即p区中的电子,n区中的空穴。2能带弯曲部分对n区和p区的多子而言均为势垒,即起阻挡层作用。图4-18-11光照II. TK-PV1 型 光伏效应实验仪使用说明书TK-PV1 型光伏效应实验仪以单晶硅光电池为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机理,学习和掌握测量开路电压及短路电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参数测量。本实验内容丰富,构思新颖,方法独特,

15、性能稳定,而且适用面广(光电池涉及固体物 理学、光学、电子学、化学、材料学等),是目前高校值得推荐的教学产品。1. 实验仪简介本实验效果图如图4-18-12 所示,该实验仪分五个部分:TK-FW1型光伏效应实验仪天科教仪PV装置光源和光伏电池)0-20mA可调恒流源r DC 0-1V-,oo-iv可调稳压源Io (uA)0-100图 4-18-12 实验仪1) PV 装置PV 装置是一个内设光源和待测试样的暗箱。试样装在右侧箱壁,设有红、黑两个接线孔。 红色对应于光生电压正极。光源装在一圆管的前端,并固定在左右、上下可调的标尺上,以 调节光源与试样的距离和试样表面光照度。箱顶部设有观察窗,便于

16、检查光源工作正常与否。 逆时针水平旋动观察窗手柄为开启。注意:操作时只许轻轻水平拨动手柄,严禁朝下按压手 柄。LED 的电源输入端设有多个驱动插孔,其中黑色为电源公共端,其他红、绿、蓝接口分 别对应 R、G、B 光 。图 4-18-13 PV 装置暗箱内三色LED发光管和光电池示意图如图3所示:三色笈光管电源输入端光电池光电池输出端图 4-18-14 暗箱内光源与光电池示意图2)LED 驱动电流源提供LED驱动电流I,由I调节和显示两部分组成,位于实验箱的左边。I的调 D D D节通过粗调和细调旋钮来实现。细调旋钮只在I输出较高时起作用(如I显示为1900DD 时,最后一位“0可”能会跳动,这

17、时可通过调节细调旋使其稳定)。 I 输出的红、黑两插 D孔分别与 PV 装置的光源驱动输入端对应连接。仪器设定 LED 的工作电流调节范围为 0-20mA ,对应显示器上的数值为0-2000 。3)功能切换开关功能切换开关位于实验箱右边,分别有I 、I、V 三档。I (微安表)只在测SC L OC 0量I时开启,当测量I和V时I (微安表)将被自动关闭。SC L OC 04)DC 01V稳压源01V可调电压源位于实验箱的最右边,在测量I时作为外加电源。当I测量结SC SC 束时关闭该电源的输出。5)电阻箱电阻箱位于实验箱的中部,其量程为999.999K 。在测量I时该电阻箱作为平衡SC电阻R使

18、用,在测量光电池输出性能实验时作为可调的外接负载R使用。L2. 性能指标1)0-20mA 可调恒流源输出电流:020mA,连续可调,调节精度可达0.01mA;电流稳定度:优于103(交流输入电压变化10); 负载稳定度:优于103(负载由额定值变为零);1电流指示:3刁位LED显示,精度不低于0.5%。厶2)I 、I和V显示器L G OC用3斗位LED显示,精度不低于0.5%;厶Il为负载电流测量范围:019.99yA;I 为流过检流计电流 测短路电流时用;GVOC为开路电动势测量范围:01999mV。3)0-1V 直流可调稳压源输出电压:01V,连续可调,调节精度可达1mV;电压稳定度:优于

19、103(交流输入电压变化10%); 负载稳定度:优于103(交流输入电压变化10%)。4)数字微安计测I用0调节范围:0lOO.OyA,精度可达0.1/A;电流指示:32位LED显示,精度不低于0.5%。厶5)电阻箱调节范围:0999.999KQ。3. 使用说明1)标尺调节方法选择三色发光管中任意一种颜色进行调试,接通 LED 驱动电源,调节 I 指示为 1000 D左右。功能切换开关置V 档,将水平标尺调到10mm左右;再调垂直标尺,使开路电压VOC OC 达到最大值。并保持该状态直至该颜色光源的所有实验完毕为止。由于三色LED的发光中 心不在同一点,所以对不同颜色光源,都应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调试垂直标尺。2)ID输出粗调、细调旋钮I的调节通过粗调和细调旋钮来实现。细调旋钮只在I输出较高时起作用(如I显示 D D D 为 1900 时,最后一位“0”可能会跳动,这时可通过调节细调旋钮使其稳定)。3)数字微安计( I )0功能切换置厂档,数字微安计(I )处于工作状态;当功能切换在V和I档时,微SC 0 OC L 安计不工作,显示器熄灭。4)本实验提供的连接线为直插式带弹簧片导线,在接线或拆线时应持“手枪头”进行操 作,特别在拆线时,严禁直接拉扯导线,否则导线易遭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