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生产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811400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企生产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企生产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茶企生产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茶企生产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企生产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树病虫害防治我国茶区分布广泛,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害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常见茶树害虫有400多种,其中经常发生为害50-60种。按其为害部位、为害方式和分类地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5大类:地1类为食叶性害虫,第2类为刺吸式害虫,第3类为蛀梗、蛀果的钻蛀性害虫,第4类为地下害虫,第5类为螨类。 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逐渐进入相应的高峰期而危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生产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的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茶尺蠖特征及发病规律:俗名拱供虫

2、、背拱虫。幼虫食叶,一年中以夏秋茶危害最重,严重时可使枝梗光秃,严重影响树势和茶叶产量。一年发生5-7代,以蛹在茶园表土内越冬。一念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5月下旬后每月约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若秋季前期温暖,可促使发生第7代。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梗、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老熟时入土化蛹。防治方法:(1)保护天敌;(2)清园灭蛹,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3)灯光、性诱剂诱杀,在发蛾期间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产卵量,还可利用性诱剂诱杀雌性成虫;(4)对于虫害程度较轻且集中在茶园局部时,可结合茶园日常管理进行人工

3、捕杀;(5)农药防治:要严格按照防治指标进行,成年投产茶园防治指标为每亩幼虫量达到4500只。施药时间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已低容量蓬面扫喷式方式施药,重点防治第4代,其次是第3带和第5代,可选用2.5%鱼藤酮(每亩用药量150-200毫升),0.36%苦参碱(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5%联苯菊酯(天王星,每亩用药量12.5-15毫升),10%氯氰菊酯(每亩用药量12.5-35毫升)。2、茶毛虫特征及发病规律:又称毒毛虫。幼虫咬食茶树嫩叶和成叶,对产量影响大。成、幼虫体表面具有毒毛,人触及后皮肤红肿奇痒,影响采茶和田间管理。一年发生

4、2-3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在4-5月,6-7月,8-10月。幼虫3龄前集群,成虫有趋光性。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叶子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会使茶园成片光秃。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茶从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防治方法:(1)每年秋冬季修剪清园,摘除越冬卵块;(2)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减少产卵量;(3)结合耕作深埋结茧成蛹;(4)农药防治:掌握3龄前幼虫期施药,可用2.5%鱼藤酮(每亩用药量150-200毫升),0.2%苦参碱(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

5、4%苦参碱+0.8%氯氰菊酯合剂(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0.36%苦参碱(每亩用药量75-100毫升)。3、茶小绿叶蝉特征及发病规律:我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危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在茶从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成、若虫均具有趋嫩性,早春转暖时及开始取食。在适宜条件下15-20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虫代混杂、世代重叠。大部分茶区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5-7月,一般6月虫害量最多,主要危害夏茶,第二个8-11月以9-1

6、0月虫害量最多,主要危害秋茶。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源;(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3)保护天敌;(4)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5)农药防治:可用2.5%鱼藤酮300-500倍液;百虫僵600-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4、茶蚜虫特征及发病规律: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或无翅若蚜在茶树中下部芽梢腋叶间越冬。3月上旬出现第一代若虫,4月上中旬是发生高峰,危害第一批春茶严重。5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天敌增多,虫口数量逐渐下降。夏季高温天气,除

7、高山茶园外,很少大发生。9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数量又有回升,但远不及春茶发生严重。防治方法:(1)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抑制蚜虫大发生,如被害梢多,宜分开制茶,或弃之不要;(2)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黄板粘杀;(4)农药防治:可用0.5%苦参碱水剂400-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严重时可在第一次打药后7-10天后换一种药进行第二次连防。5、黑刺粉虱特征及发病规律:卵多产在成叶或嫩叶背面。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并诱发严重的烟霉病。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一年发生4代,以老龄若虫或蛹在被害叶背越冬。

8、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翌年3月。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2)农药防治:可用2.5%天王星3000倍液(每亩25-30毫升),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每亩20-30克),喷药时必须将喷头插到茶蓬内,分层向上仰喷,将茶树叶背喷湿喷透才能获得喷药防治效果。6、角蜡蚧特征及发病规律:一年发生一代,大部分茶区相同,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越冬。翌年4月中旬-5月左右产卵,平均每只雌虫可产卵1000-5000余粒,具有陆续孕孵陆续产孵的习性。6-8月若虫

9、大量出现,10月雄成虫羽化。以成、若虫危害枝干,受害后叶片变黄,树干表面凹凸不平,树皮纵裂,致使树势衰弱,其排泄物常诱致烟霉病发生,严重者枝干枯死。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2)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间应尽量避免用药;(3)农药防治:在刚落叶或发芽前喷施含油量10%的柴油乳剂。7、茶饼病特征及发病规律:多局限于嫩叶和新梢,叶片的任何部位都可受害,以叶尖及叶缘发病最多。发病时,正面初呈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直径为2-10mm的病斑,并在

10、叶片正面向下凹陷,而在叶背凸起呈饼状,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病斑边缘黑褐色。发病严重时。病部肿胀,卷曲畸形,新梢枯死。茶饼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当气温在16-20范围内,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最利于病害发生。长期保持高湿度的地势,茶饼病易于发生。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采摘、修剪等措施不合理的茶园易于发病。防治方法:(1)勤除茶园杂草,以利通风透光,减少荫蔽程度,以降低湿度;(2)摘除病叶,彻底摘除病叶和有病的新梢,可以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3)农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十三吗啉乳油(2.3:1)3500倍液; 45%三唑酮福美双1000-1500倍液。8、茶炭疽病特征及发病规律

11、:发病初期叶尖、叶缘或叶片部发生,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小圆病斑常沿叶脉蔓延扩大并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色。病斑形状不一,但一般在叶片近叶柄部,成大型红褐色枯斑。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因此,在梅雨期较多发生。一年有两个高峰,分别在5-6月和秋季多雨期,尤以秋季发病最多。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促使茶树健壮,提高免疫力;(2)摘除树上病叶对减轻第二年发病有显著作用,可减少病菌的再次感染;(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的时期应掌握在发病盛期前,分别在6月和9月,可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

12、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混喷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强植株抗性。茶园管理时,如果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会造成了农药残留问题,既影响茶叶出口,又直接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遵循综合防治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并及时灌溉,以保持和促进茶树的生长,增强树势;2、提高茶园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茶园生态系的自然调控能力;3、选用和搭配不同茶树良种,避免在一个地区大量种植同一品种;4、加强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5、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1)加强茶树病虫害的预测

13、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参考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进行防治;(2)科学选用农药产品,要求在有农药经营资质的商家购买农药;(3)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选用高效、易于降解、选择性强、水中溶解度较低的农药品种;(4)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荐使用茶树上已登记的农药品种;(5)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的标准使用农药,要注意施药质量,避免农药大量流失;(6)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适宜的施药技术,如一般蓬面害虫采用蓬面低容量喷雾,茶丛中下部害虫采用低侧位低容量喷雾;(7)提倡农药的轮换使用,一般一种农药一年内使用不超过2次。茶园常用农药品种和防治对象农药品种防

14、治对象植物源农药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叶螨等2.5%联苯菊酯小绿叶蝉、茶尺蠖等10%吡虫啉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等35%赛丹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等0.6%灭虫灵茶毛虫、茶尺蠖等克螨特茶叶螨70%甲基托布津茶饼病、白星病、炭疽病、烟霉病茶园禁用农药目录表序号中文名称别名英文名备注1.六六六BHC国家禁用农药(18种)2.滴滴涕DDT3.毒杀芬Camphechlor4.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5.杀虫脒Chlordimeform6.二溴乙烷EDB7.除草醚Nitrofen8.艾氏剂Aldrin9.狄氏剂Dieldrin10.汞制剂Mercury compounds11.砷

15、Arsena12.铅Acetate13.敌枯双14.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15.甘氟Gliftor16.毒鼠强Tetramine17.氟乙酸钠Sodium fluoroacetate18.毒鼠硅Silatrane19甲胺磷Methamidophos全面禁止在农业上使用(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20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21对硫磷Parathion22久效磷Monocrotophos23磷胺Phosphamidon24甲拌磷Phorate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用农药 (14种)25甲基异硫磷Isofenphos-methyl26特丁硫磷Terbufos2

16、7甲基硫环磷Phospolan-methyl28治螟磷Sulfotep29内吸磷Demeton30克百威Carbofuran31涕灭威Aldicarb32灭线磷Ethoprophos33硫环磷Phosfolan34蝇毒磷Coumaphos35地虫硫磷Fonofos36氯唑磷Isazofos37苯线磷Fenamiphos38三氯杀螨醇Dicofol茶叶禁用农药(2种)39氰戊菊酯杀灭菊酯Fenvalerate40草甘磷Glyphosate福建省茶园禁用农药(4种)41异硫磷Isofenphos42氧乐果Omethoate43水胺硫磷Isocarbophos44杀草强Amitrole日本客户要求禁止使用的农药(18种)45辛硫磷Phoxim46阿维菌素Abamectin47多菌灵Carbendazin48喹硫磷Quinalphos49硫菌灵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50杀虫双Bisultap51溴氰菊酯敌杀死Deltamethrin52三唑磷Triazofos53异丙威Isoprocarb54灭幼脲Chlorbenzuron55杀虫单Monosultap56盐酸吗啉胍MoroxydineHydrochloride57补骨脂素Psoralen58百草枯Paraquat59氟虫腈Fipronil60敌敌畏Dichlorvos61杀螟硫磷Fenitrothio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