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6809454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课件:反射功能评定(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反射评定反射评定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定义定义nReflexn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n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解剖基础解剖基础n反射弧反射弧n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n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是感受器与中枢的联系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是感受器与中枢的联系通路通路n中间神经元:神经中枢,脑和脊髓中间神经元:神经中枢,脑和脊髓n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是中枢与效应器的联系传出神

2、经:运动神经元,是中枢与效应器的联系通路通路n效应器: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效应器: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感受器感受器效应器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反射分类反射分类n条件反射条件反射n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而且不断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而且不断得到完善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得到完善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n不固定,不反复强化就会因遗忘而消失。不固定,不反复强化就会因遗忘而消失。n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n同种属个体所共有的、恒久存在的、先天遗传性的初级神同种属个体所共有的、恒久存在的、先天遗传性

3、的初级神经反射活动,是在种族发生过程中,机体与环境互相联系经反射活动,是在种族发生过程中,机体与环境互相联系而产生出来的。而产生出来的。n其反射弧固定而持久,数目少而有限。其反射弧固定而持久,数目少而有限。n反射中枢可不经过大脑皮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反射中枢可不经过大脑皮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各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各皮质下中枢的功能。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条件反射条件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非条件反射分类非条件反射分类n按生理功能按生理功能n防御反射防御反射n屈肌反射、角膜反射屈肌反射、角膜反射n摄食反射摄食反射n分泌反射、吸吮反射分泌

4、反射、吸吮反射n姿势反射姿势反射n调节骨骼肌紧张度,保持和纠正身体姿势的各种反射。调节骨骼肌紧张度,保持和纠正身体姿势的各种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非条件反射分类非条件反射分类n外感受性反射外感受性反射n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又叫浅反射。如触觉、痛觉反射。反射,又叫浅反射。如触觉、痛觉反射。n内感受性反射内感受性反射n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体内环境的刺激引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体内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反射,又叫深反射。如牵张反射,颈动脉窦起的反射,又叫深反射。如牵张反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压

5、力感受性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非条件反射分类非条件反射分类n按反射弧的通路分类按反射弧的通路分类n单突触反射:由两个神经元,经一次突触联系所单突触反射:由两个神经元,经一次突触联系所形成的反射。形成的反射。n多突触反射:由多个神经元,经两个以上的突触多突触反射:由多个神经元,经两个以上的突触联系完成的反射。联系完成的反射。n按反射弧在中枢的部位:脊髓反射、脑干反射、按反射弧在中枢的部位:脊髓反射、脑干反射、中脑水平反射及皮质反射。中脑水平反射及皮质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1浅反射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n由皮肤或粘膜

6、刺激引起,反射由身体同侧的屈肌收由皮肤或粘膜刺激引起,反射由身体同侧的屈肌收缩组成。缩组成。n多突触反射弧多突触反射弧n对有害刺激的退缩是由屈肌收缩时出现的伸肌舒张所致,对有害刺激的退缩是由屈肌收缩时出现的伸肌舒张所致,即伴有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即伴有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n皮质性反射皮质性反射n传入纤维在构成阶段性皮质下反射弧的同时上行入皮质,传入纤维在构成阶段性皮质下反射弧的同时上行入皮质,再经皮质下进入锥体束内下行。再经皮质下进入锥体束内下行。n锥体束损伤时,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损伤时,浅反射减弱或消失。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2深反射深反射(deep reflex)n

7、是由急促敲打肌肉或肌腱,肌腱内的本体感是由急促敲打肌肉或肌腱,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并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并在中枢内与运动神经元直接形成突触,支配在中枢内与运动神经元直接形成突触,支配骨骼肌发生发应。骨骼肌发生发应。n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n潜伏期短,没有后放作用,传到速度快潜伏期短,没有后放作用,传到速度快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3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4发育性反射发育性反射ndevelopmental reflexes and reactionsn胎儿在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或

8、出生后一段胎儿在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一段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n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称为发育性反射和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称为发育性反射和反应。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5反射检查的目的反射检查的目的n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n判断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判断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n为制定康复治疗

9、方案提供依据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6浅反射浅反射n刺激皮肤、角膜、粘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刺激皮肤、角膜、粘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反应。n瞬目反射瞬目反射n腹壁反射腹壁反射n提睾反射提睾反射n跖反射跖反射n肛门反射肛门反射瞬目反射瞬目反射nBlink reflexn又称眼轮匝肌反射又称眼轮匝肌反射n是由轻叩轻触面部,角膜受声、光等多种刺是由轻叩轻触面部,角膜受声、光等多种刺激而引起眼睛闭合的防御反射,起着保护眼激而引起眼睛闭合的防御反射,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球的作用。瞬目反射的神经机制瞬目反射的神经机制n1 1:早成分的通路。:早成分的通路。n

10、2 2:为晚成分可能的通:为晚成分可能的通路。路。n双阴影(双阴影(A A*B B):左侧):左侧延髓病变,仅影响病延髓病变,仅影响病侧刺激时双侧的晚成侧刺激时双侧的晚成分。分。n单阴影(单阴影(C C):病变范):病变范围更大,除累及病侧围更大,除累及病侧刺激时双侧的晚成分刺激时双侧的晚成分外,对侧刺激时病侧外,对侧刺激时病侧的晚成分也受影响。的晚成分也受影响。nVpVp:三叉神经感觉主: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核。nVmVm: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n左左n右右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面神经损害(传出通路)面神经损害(传出通路)n三叉神经损害(传入通路)三叉神经损害(传入通路)n中枢损害:脑干中

11、枢损害:脑干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9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0腹壁反射腹壁反射n反射弧:第反射弧:第7-127-12肋间神经肋间神经n上:上:T T7-87-8n中:中:T T9-10 9-10 第第7-127-12肋间神经肋间神经n下:下:T T11-1211-12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n体位: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使腹肌松弛体位: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使腹肌松弛n方法:用尖端钝的针沿肋骨缘自上而下、从外向方法:用尖端钝的针沿肋骨缘自上而下、从外向内、按上、中、下三个部分轻划腹壁皮肤。内、按上、中、下三个部分轻划腹壁皮肤。2022/11/2南京医科大

12、学康复治疗学系21腹壁反射腹壁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2腹壁反射腹壁反射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正常:受刺激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脐向刺激侧正常:受刺激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脐向刺激侧移动。移动。n消失:消失:n上部消失:上部消失:T T7-87-8脊髓节段病损脊髓节段病损n中部消失:中部消失:T T9-109-10脊髓节段病损脊髓节段病损n下部消失:下部消失:T T11-1211-12脊髓节段病损脊髓节段病损n双侧消失:昏迷或脊髓反射中枢障碍双侧消失:昏迷或脊髓反射中枢障碍n老年人、肥胖患者、经产妇可见两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老年人、肥胖患者、经产妇可见两侧反射减弱或消失2022/

13、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3提睾反射提睾反射n反射弧: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反射弧: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L L1-21-2生殖股神经、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肌支。闭孔神经肌支。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n体位:仰卧位体位:仰卧位n方法:用火柴杆等物轻划大腿内侧上方皮肤方法:用火柴杆等物轻划大腿内侧上方皮肤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正常反应:可引起同侧睾丸上提。正常反应:可引起同侧睾丸上提。n双侧消失:双侧消失:L L1-21-2脊髓节段病损脊髓节段病损n一侧减弱或消失:锥体束病损;亦可见于局部病变,如腹一侧减弱或消失:锥体束病损;亦可见于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以及老年人

14、。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以及老年人。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4提睾反射提睾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5跖反射跖反射n反射弧:胫神经反射弧:胫神经S S1-21-2胫神经胫神经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n体位: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体位: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n方法:检查者手持病人踝部,用火柴杆由后向前方法:检查者手持病人踝部,用火柴杆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正常反应:足趾向趾面屈曲正常反应:足趾向趾面屈曲 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6肛门反射肛门反

15、射n反射弧:阴部神经反射弧:阴部神经S S4-54-5阴部神经阴部神经n检查方法:用火柴杆轻划肛门周围皮肤检查方法:用火柴杆轻划肛门周围皮肤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正常: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正常: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n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损伤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损伤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7说明说明n浅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外,浅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外,还有冲动沿脊髓上升至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还有冲动沿脊髓上升至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央前回,下降的通路经由锥体束至脊髓前中央前回,下降的通路经由锥体束至脊髓前角细胞。角细胞。n因此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锥体束病变

16、均可引因此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锥体束病变均可引起浅反射较弱或消失,即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起浅反射较弱或消失,即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均可表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运动神经元损伤均可表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8深反射深反射(deep reflex)n是刺激肌腱、骨膜和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是刺激肌腱、骨膜和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引起的反射。n上肢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上肢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骨膜反射n躯干的反射:胸大肌反射、腹肌反射躯干的反射:胸大肌反射、腹肌反射n下肢的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下肢的反射:膝

17、腱反射、跟腱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9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n反射弧:肌皮神经反射弧:肌皮神经C C5-65-6肌皮神经肌皮神经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拇指。锤叩击检查者的拇指。n正常反应: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快速屈正常反应: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快速屈曲。曲。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1肱三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n反射弧:桡神经反射弧:桡神经C C6-86-8桡神经桡神经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

18、的肘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部,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工部,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工三头肌腱。三头肌腱。n正常反应: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伸展。正常反应: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伸展。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3桡骨膜反射(桡反射)桡骨膜反射(桡反射)n反射弧:桡神经反射弧:桡神经C5-8C5-8正中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肌皮神经。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腕部,前臂处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腕部,前臂处于半屈半旋前位,使腕关节自然下垂。叩诊于半屈半旋前位,使腕关节自然下垂。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锤轻叩桡骨茎突。n正常反应

19、:肱桡肌收缩引起肘关节屈曲,前正常反应:肱桡肌收缩引起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臂旋前。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4胸大肌反射胸大肌反射n反射弧:胸内、外侧神经反射弧:胸内、外侧神经C C5 5-T-T1 1胸内、外胸内、外侧神经。侧神经。n检查方法:患者上肢轻度外展、检查者拇指检查方法:患者上肢轻度外展、检查者拇指按住胸大肌在肱骨的附着部,叩诊锤叩击检按住胸大肌在肱骨的附着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查者拇指。n正常反应:检查者手指下感到胸大肌收缩,正常反应:检查者手指下感到胸大肌收缩,引起上肢内收和轻度内旋。引起上肢内收和轻度内旋。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5

20、腹肌反射腹肌反射n反射弧:肋间神经反射弧:肋间神经T T6-126-12肋间神经。肋间神经。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对其腹部分为三个部分进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对其腹部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叩击检查。行叩击检查。n上部:叩击肋骨缘。正常反应:上腹部肌肉收缩,脐向叩上部:叩击肋骨缘。正常反应:上腹部肌肉收缩,脐向叩打的方向偏歪。打的方向偏歪。n中部:在脐高度叩击腹直肌,或叩击检查者按在该肌上面中部:在脐高度叩击腹直肌,或叩击检查者按在该肌上面的手指。正常反应:腹肌收缩的手指。正常反应:腹肌收缩n下部(耻骨反射):叩打距耻骨联合中央下部(耻骨反射):叩打距耻骨联合中央1-2cm1-2cm处。处。n正常反

21、应:下部腹肌收缩,脐向叩打的方向偏歪。正常反应:下部腹肌收缩,脐向叩打的方向偏歪。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6膝腱反射膝腱反射n反射弧:股神经反射弧:股神经L L2-42-4股神经。股神经。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n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腘窝处抬起双侧小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腘窝处抬起双侧小腿,足跟离床,使膝关节屈曲腿,足跟离床,使膝关节屈曲120120,右手持,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n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足跟离地,用叩诊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足跟离地,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锤叩击

22、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n正常反应:股四头肌收缩、小腿前踢正常反应:股四头肌收缩、小腿前踢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0跟腱反射跟腱反射n反射弧:胫神经反射弧:胫神经L L5-5-S S2 2 胫神经。胫神经。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n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的足部背屈成直角,叩击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的足部背屈成直角,叩击跟腱。跟腱。n卧位不能测出时,让患者跪在椅子上,双足自然卧位不能测出时,让患者跪在椅子上,双足自然下垂,然后轻叩跟腱下垂,然后轻叩跟腱n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跖屈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

23、、足跖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2阵挛阵挛n当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当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n髌阵挛髌阵挛n踝阵挛踝阵挛n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可发生在任何有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可发生在任何有腱反射增强的情况下,其临床意义同反射亢腱反射增强的情况下,其临床意义同反射亢进。进。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3髌阵挛髌阵挛n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n检查方法:检查方法:n检查者用拇、示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远端用检查者用拇、示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远端用力快速推动数次

24、,并保持适度的推力不放松。力快速推动数次,并保持适度的推力不放松。n阳性表现:阳性表现:n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即出现连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5踝阵挛踝阵挛n体位: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体位: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n方法: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另一手握足前方法: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另一手握足前部,快速推至足背屈并保持一定推力。部,快速推至足背屈并保持一定推力。n阳性反应: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阳性反应: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而使踝关节出现节律性交替屈、伸颤动。缩而

25、使踝关节出现节律性交替屈、伸颤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7深反射的临床意义深反射的临床意义n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n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n末梢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末梢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n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而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而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n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影响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影响n亢进:反射中枢以上损害。亢进:反射中枢以上损害。n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n

26、是由于脊髓反射弧失去高级神经元的抑制而呈释放现象是由于脊髓反射弧失去高级神经元的抑制而呈释放现象n可出现阵挛体征,是反射增强的结果。可出现阵挛体征,是反射增强的结果。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8病理反射病理反射n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引起或下运动神经元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引起或下运动神经元失去高位神经中枢抑制而释放出的反射现象。失去高位神经中枢抑制而释放出的反射现象。n头面部发射:吸吮反射、努嘴反射头面部发射:吸吮反射、努嘴反射n上肢反射:上肢反射:HoffmannnHoffmannn征、抓握反射、手掌下颚反射征、抓握反射、手掌下颚反射n下肢反射:下肢反射:Babi

27、nskiBabinskis s征、征、OppenhiemOppenhiem征、征、GordonGordon征、征、ChaddockChaddock征、征、GondaGonda征征n1 1岁半内的婴幼儿由于椎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岁半内的婴幼儿由于椎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这些反射这些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9吸吮反射吸吮反射n检查方法:患者将嘴稍张开,检查者用压舌检查方法:患者将嘴稍张开,检查者用压舌板或叩诊锤的柄从上唇、口角轻轻触及。板或叩诊锤的柄从上唇、口角轻轻触及。n阳性反应:引起嘴紧张地进行吃奶的动作。阳性反应:引起嘴紧张地进行吃奶的动作。正常婴幼儿也可阳性。

28、正常婴幼儿也可阳性。n临床意义:成年人当额叶、两侧大脑广泛障临床意义:成年人当额叶、两侧大脑广泛障碍时表现出阳性反应碍时表现出阳性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0努嘴反射努嘴反射n检查方法:患者放松、检查者用手指或叩诊检查方法:患者放松、检查者用手指或叩诊锤轻轻叩击上唇中央。锤轻轻叩击上唇中央。n阳性反应:引起口轮匝肌收缩而呈努嘴样阳性反应:引起口轮匝肌收缩而呈努嘴样n临床意义:两侧锥体束障碍者临床意义:两侧锥体束障碍者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1霍夫曼征(霍夫曼征(HoffmannHoffmann征)征)n是手指屈肌反射,是正常的牵张反射,但一是手指屈肌反

29、射,是正常的牵张反射,但一般人难以引出,因此常作为病理反射进行检般人难以引出,因此常作为病理反射进行检查,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查,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 C6 6-T-T1 1。n检查方法:腕关节轻度过伸位,检查者用示检查方法:腕关节轻度过伸位,检查者用示指和中指夹住患者中指的第指和中指夹住患者中指的第2 2指骨,用拇指掌指骨,用拇指掌侧弹拨患者中指的指甲。侧弹拨患者中指的指甲。n阳性反应:引起各指屈曲反应阳性反应:引起各指屈曲反应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3抓握反射抓握反射(grasp reflex)n检查方法:在患者的手掌面,检查者用手指检查方法:在患者的手

30、掌面,检查者用手指或叩诊锤柄从腕部通过拇指示指之间,向指或叩诊锤柄从腕部通过拇指示指之间,向指尖方向划过。尖方向划过。n阳性反应:引起手指屈曲而类似抓握的动作阳性反应:引起手指屈曲而类似抓握的动作n临床意义:额叶障碍时对侧呈阳性。婴幼儿临床意义:额叶障碍时对侧呈阳性。婴幼儿常为阳性。常为阳性。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4手掌下颚反射手掌下颚反射(palmomental reflex)n检查方法:用叩诊锤柄,从腕关节通过拇指检查方法:用叩诊锤柄,从腕关节通过拇指大鱼际肌划向指尖。大鱼际肌划向指尖。n阳性反应:同侧的下颚肌出现收缩。阳性反应:同侧的下颚肌出现收缩。n临床意义:锥体

31、系、额叶障碍、中枢性面神临床意义:锥体系、额叶障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末梢性面神经麻痹可消失。经麻痹。末梢性面神经麻痹可消失。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5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BabinskiBabinskis s征)征)n检查方法: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检查方法: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足踇趾。前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足踇趾。n正常反应:足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正常反应:足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n阳性反应:足踇趾缓缓背屈,其余四趾呈扇阳性反应:足踇趾缓缓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形展开。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2022/

3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7欧本汉姆征(欧本汉姆征(OppenhiemOppenhiem征)征)n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的胫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加压推动。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加压推动。n阳性反应:同阳性反应:同BabinskiBabinskis s征征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8戈尔登征(戈尔登征(GordonGordon征)征)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用手握挤腓肠肌。用手握挤腓肠肌。n阳性反应:同阳性反应:同BabinskiB

33、abinskis s征征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9卡达克征(卡达克征(ChaddockChaddock征)征)n检查方法: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用竹检查方法: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用竹签划足背外侧。签划足背外侧。n阳性反应:同阳性反应:同BabinskiBabinskis s征征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0GondaGonda征征n检查方法:将手置于足外侧两趾背面,然后检查方法:将手置于足外侧两趾背面,然后向跖面按压数秒后突然松开。向跖面按压数秒后突然松开。n阳性反应:

34、同阳性反应:同BabinskiBabinskis s征征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1巴彬斯基等位征巴彬斯基等位征nOppenhiemOppenhiem征、征、GordonGordon征、征、ChaddockChaddock征、征、GondaGonda征为刺激不同部位所引起的相同反应。征为刺激不同部位所引起的相同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2浅、深反射检查注意事项浅、深反射检查注意事项n患者合作、肢体放松患者合作、肢体放松n采取标准姿势采取标准姿势n叩诊锤叩击力量叩诊锤叩击力量n让患者精神放松让患者精神放松n若腱反

35、射难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强方式若腱反射难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强方式n左右侧、上下对比:左右侧、上下对比:n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现,而反射不对称性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现,而反射不对称性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3浅反射检查结果浅反射检查结果n正常(正常(+)n减弱(减弱()n消失(消失(-)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4深反射检查结果深反射检查结果n消失(消失(-)n轻度减弱(轻度减弱()n正常(正常(+)n亢进亢进n轻度亢进(轻度亢进(+)n中度亢进(中度亢进(+)n高

36、度亢进(高度亢进(+)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5病理反射检查结果病理反射检查结果n阳性(阳性(+)n可疑(可疑()n阴性(阴性(-)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6结果分析结果分析n锥体束损害锥体束损害n巴彬斯基征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n深反射亢进深反射亢进n腹壁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减弱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7结果分析结果分析n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n所有反射减弱或消失所有反射减弱或消失n病理反射阴性病理反射阴性n癔病性损害癔病性损害n跖反射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跖反射阴性,病理反射阴性n双侧深反射亢进双侧深反射亢进n腹壁反射活跃腹壁反射活跃202

37、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8反射的发育反射的发育n随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脊髓和某些脑干水随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脊髓和某些脑干水平的原始反射在婴幼儿期由中枢神经系统进平的原始反射在婴幼儿期由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而被抑制。因而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再行整合而被抑制。因而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再引出。引出。n脊髓和脑干水平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中脊髓和脑干水平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9根据发育水平分类根据发育水平分类n脊髓水平的反射脊髓水平的反射n脑干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n中脑水平的反应中脑水

38、平的反应n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0脊髓水平的反射脊髓水平的反射n妊娠妊娠2828周周-出生后出生后2 2月出现月出现n屈肌收缩反射屈肌收缩反射n伸肌伸张反射伸肌伸张反射n莫勒反射莫勒反射n抓握反射抓握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1脑干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n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 4个月。个月。n非对称性紧张性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反射n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n联合反应联合反应n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n阴性支持反射阴性支持反射2022/11/

39、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2中脑水平的反应中脑水平的反应n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n包括各种调整反应包括各种调整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3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n出生后出生后4 4个月个月-21-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n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n各种平衡反应各种平衡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4发育性反射异常发育性反射异常n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害,使反射或反应在该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害,使反射或反应在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

40、,原始反射该消失的时候出现的时候不出现,原始反射该消失的时候却又不消失。却又不消失。n反射发育的迟延或异常导致躯干和肢体运动反射发育的迟延或异常导致躯干和肢体运动功能发育异常。功能发育异常。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5原始原始/脊髓水平反射脊髓水平反射n是运动反射,受到刺激后肢体肌肉出现完全的屈曲是运动反射,受到刺激后肢体肌肉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动作模式。或伸展动作模式。n屈肌退缩反射屈肌退缩反射n伸肌伸张反射伸肌伸张反射n交叉性伸展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n莫勒反射莫勒反射n抓握反射抓握反射n惊吓反射惊吓反射n最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是运动反应的一部分最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是运动反应的

41、一部分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6屈肌退缩反射屈肌退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n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双下肢伸展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双下肢伸展n方法:刺激一侧足底方法:刺激一侧足底n反应:受刺激侧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反应:受刺激侧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n出现时间妊娠出现时间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出生后1-21-2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7伸肌伸张反射伸肌伸张反射(extensor thrust)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体位:仰

42、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另一侧屈曲。n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n反应: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反应: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n出现时间:妊娠出现时间: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出生后2 2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8交叉性伸展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伸展。另一侧伸展。n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n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

43、肢立即伸展。立即伸展。n出现时间:妊娠出现时间: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出生后2 2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9交叉性伸展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n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n反应:双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反应:双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跖屈。n出现时间:妊娠出现时间: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出生后2 2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0莫

44、勒反射莫勒反射(Moro reflex)n体位: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者颈后体位: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者颈后部部n方法:头部和躯干突然向后放下方法:头部和躯干突然向后放下n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收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收并于胸前交叉并于胸前交叉n出现时间:妊娠出现时间: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4 4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1抓握反射抓握反射(grasp reflex)n体位:仰卧位体位:仰卧位n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

45、续加压n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n出现时间:出现时间:n手掌抓握:出生时手掌抓握:出生时n足趾跖屈:妊娠足趾跖屈:妊娠2828周周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n手掌抓握:出生后手掌抓握:出生后4-64-6个月个月n足趾跖屈:出生后足趾跖屈:出生后9 9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2惊吓反射惊吓反射(startle reflex)n体位:任意体位体位:任意体位n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n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n消失时间:终生维持消失时间:终生维

46、持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各反射均有出现和消失的时期。各反射均有出现和消失的时期。n如果在该消失的时间未消失,继续存在,提如果在该消失的时间未消失,继续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滞。滞。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4张力性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脑干水平反射n是静止的姿势反射,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是静止的姿势反射,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n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位置关系变化以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

47、化而发生变化。及体位变化而发生变化。n该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主要通过调该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主要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又称为调整反射。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又称为调整反射。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5主要反射主要反射n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n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n联合反应联合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6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ATNRn体位:仰卧位、头中

48、立位,上下肢伸展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n方法: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方法: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n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对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对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拉弓射箭”姿势。姿势。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4-6个月个月n注: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生后注: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生后6个月仍存在。个月仍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7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symmetrical tonic neck

49、 reflex,STNRn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n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前屈n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或伸肌张力增高。n出现时间:生后出现时间:生后4-6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8-12月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8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n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n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n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后伸n反

50、应:上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下肢屈曲反应:上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或屈肌张力增高。n出现时间:生后出现时间:生后4-6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8-12月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9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仰卧位n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supine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n方法:保持仰卧位方法:保持仰卧位n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4-6个月个月2022/11/

5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0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俯卧位n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pronen体位:俯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体位:俯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n方法:保持俯卧位方法:保持俯卧位n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4-6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1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nPositive supportingn体位:

52、立位体位:立位n方法:被检者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方法:被检者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n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缩);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缩);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6个月个月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2联合反应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s)n体位:仰卧位体位:仰卧位n方法:身体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方法:身体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n反应:对侧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其它部位肌反应:对侧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

53、体其它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张力明显增高n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3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消失时间:8-9岁岁n偏瘫患者痉挛早期阶段也可诱发出联合反应。偏瘫患者痉挛早期阶段也可诱发出联合反应。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脑干水平的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在不同时期脑干水平的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在不同时期消失。消失。n如超过应当消失的时期,反射仍存在,提示如超过应当消失的时期,反射仍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滞。n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成年人也可出现脑干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成年人也可出现脑干水平的姿势反射。平的姿势反射。2022/11/2南京医

54、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4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n临床上将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称为反应。临床上将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称为反应。n特指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特指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n调整反应调整反应n保护反应保护反应n平衡反应平衡反应n中脑水平的反应是获得性运动发育成熟的标志。中脑水平的反应是获得性运动发育成熟的标志。n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是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相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是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平衡反应发育成熟的标志。互作用的结果,是平衡反应发育成熟的标志。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

55、系95调整反应调整反应n为中脑水平的反应为中脑水平的反应n颈部调整反应颈部调整反应 相同刺激下出现的躯干整体或分节运动反应相同刺激下出现的躯干整体或分节运动反应n躯干旋转调整反应躯干旋转调整反应n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n视觉调整反应视觉调整反应 维持头部直立或头部与躯干对线关系的反应维持头部直立或头部与躯干对线关系的反应n躯体调整反应躯体调整反应n调整反应的消失或终生存在反映了姿势调整发育的成熟过程。调整反应的消失或终生存在反映了姿势调整发育的成熟过程。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6颈部调整反应颈部调整反应nNeck righting acting on the

56、body,NOB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n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n反应:整个身体随头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反应:整个身体随头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n出现时间:出生后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出生消失时间:出生6个月以后个月以后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7躯干旋转调整反应躯干旋转调整反应nBody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BOBn体位: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n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

57、n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先旋转,接着两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先旋转,接着两肩,最后骨盆旋转。肩,最后骨盆旋转。n出现时间:出现时间:4-64-6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出生后消失时间:出生后1818个月以后个月以后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8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射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射nLabyrinthine righting acting on the head,LRn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俯卧位或直立悬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俯卧位或直立悬空位空位n方法: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各个方法: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倾斜。方向倾斜。n反应:

58、主动地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n出现时间:出生出现时间:出生-2-2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9身体调整反应身体调整反应nBody righting acting on the head,BOHn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俯卧位俯卧位n方法:将被检者置于俯卧位或仰卧位方法:将被检者置于俯卧位或仰卧位n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垂直。n出现时间:出生后出现时间:出生后6 6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消

59、失时间:5 5岁岁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0视觉调整反应视觉调整反应nOptical righting,ORn体位:被检者睁眼,呈仰、俯卧位、直立悬空位体位:被检者睁眼,呈仰、俯卧位、直立悬空位n方法: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方法: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倾斜。右各个方向倾斜。n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n出现时间:出生出现时间:出生-2-2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1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

60、ctive extension)n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一种位移刺激),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一种位移刺激),为达到稳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为达到稳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n当身体向支持面倾斜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伸展当身体向支持面倾斜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伸展以支撑体重。以支撑体重。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2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ctive extension)n体位: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伞反应)体位: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伞反应)n方法:被检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方法:被检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心超

61、出支撑面。心超出支撑面。n反应:双上肢或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身体反应:双上肢或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倒。不摔倒。n出现时间:出现时间:n上肢:出生后上肢:出生后4-64-6个月个月n下肢:出生后下肢:出生后6-96-9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3平衡反应平衡反应n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应。所作出的应对反应。n为皮质水平的反应,整合前庭、视觉及触觉刺激输为皮质水平的反应,整合前庭、视觉及触觉刺激输入,是大脑皮质、基底节与小脑相互作用的

62、结果。入,是大脑皮质、基底节与小脑相互作用的结果。n肌张力正常并且能够适应身体重心变化时平衡反应肌张力正常并且能够适应身体重心变化时平衡反应出现。出现。n平衡反应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之一。平衡反应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之一。n平衡反应状况可以通过活动的支持面和随意运动或平衡反应状况可以通过活动的支持面和随意运动或破坏被检者的体位而获得。破坏被检者的体位而获得。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4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倾斜反应倾斜反应nEquilibrium reactions-tilting,ERn体位: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卧位、俯卧位、坐位、体位: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

63、上呈仰卧位、俯卧位、坐位、膝手位或站立位。膝手位或站立位。n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n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n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n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n出现时间:出现时间:n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7-8个月个月 俯卧位:出生后俯卧位:出生后6 6个月个月n膝手卧位:膝手卧位:出生后出生后9-129-12个月个月 站立位:出生后站立

64、位:出生后12-2112-21个月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5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姿势固定姿势固定nEquilibrium reactions-postural fixation,ERn体位:被检者坐位、膝手卧位、跪位或站立位。体位:被检者坐位、膝手卧位、跪位或站立位。n方法:通过外力(推患者躯干或向一侧牵拉上肢)或随意运方法:通过外力(推患者躯干或向一侧牵拉上肢)或随意运动来改变身体重心与支持面的位置关系。动来改变身体重心与支持面的位置关系。n反应:反应:n退被检者时,头部和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退被检者时,头

65、部和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对侧肢体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对侧肢体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n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n出现时间:出现时间:n坐位:出生后坐位:出生后7-87-8个月个月 跪位:出生后跪位:出生后1515个月个月n膝手卧位:出生后膝手卧位:出生后9-129-12个月个月 站立位:出生后站立位:出生后12-2112-21个月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6平衡反应平衡反应-迈步反应迈步反应nequilibrium reactions-h

66、oppingn体位:立位,检查者握住其双上肢体位:立位,检查者握住其双上肢n方法:向左、右、前、后方推动被检者方法:向左、右、前、后方推动被检者n反应:脚相应地向侧方或前方、后方迈出一反应:脚相应地向侧方或前方、后方迈出一步,头和躯干出现调整。步,头和躯干出现调整。n出现时间:出生后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15-18个月个月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消失时间:终生存在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7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某种反应在应当出现的时候未出现,提示为某种反应在应当出现的时候未出现,提示为神经反射发育迟滞或异常。神经反射发育迟滞或异常。n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各种反应也会受到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各种反应也会受到破坏。2022/11/2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8发育性反射检查的注意事项发育性反射检查的注意事项n准确把握刺激部位、强度和时间:准确把握刺激部位、强度和时间:n特意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特意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n仔细观察被检者对刺激的反应仔细观察被检者对刺激的反应n检查中,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触诊以发现和检查中,除了用眼观察,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