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6808634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关于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 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 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下面有范文大全小编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6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查地点:xx镇摩多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

2、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 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 2000万留守儿 童,其中14 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 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20xx年8 月底到 20xx 年 6 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 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 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 见。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3、。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 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 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 “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 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 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 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

4、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 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 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 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 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 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

5、承担起家里全部 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 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 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 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 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2) 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 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

6、 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 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 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 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3) 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 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 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

7、事,很本份,但一 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 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 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 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 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 中留守

8、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 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 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 80%。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 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 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 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 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

9、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 一年一次的为 44%,两年一次的有 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 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 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 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 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 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

10、童的心理边逐渐形 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 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 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 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 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 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

11、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 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 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 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 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 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 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 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 康方面考虑问题

12、,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 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 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 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 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 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 上就失去了重心。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 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

13、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 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 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 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 本的原因。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 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 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 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

14、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 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 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 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 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 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 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

15、不健 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 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 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 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 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三 思考与建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 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

16、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 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 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 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 个方面采取措施: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 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 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

17、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 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 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各级政 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 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 落实,不要纸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 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

18、时,要改革学籍管理 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 度,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 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 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 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 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 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

19、服务。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 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 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 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 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 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

20、府的领导干部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 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 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 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 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 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 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 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 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 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