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8068965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初二物理竞赛2015121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二物理段考试卷物 理 (初中实验班)命题人:敖冬平 审题人:敖冬平 2015.12.15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面是一些物体的振动:手臂以每秒2次的频率上下挥动;蝙蝠发出频率为100000Hz的振动;用小锤敲击频率为256Hz的音叉;关于以上物体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 B不是声源,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C都是声源,发出的声音都可以听到 D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发出的声音2图2所示,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如果被分成OA、OB、OC三光束沿图示方向射

2、出,则( )。 AOA为红光,OB为紫光 BOA为紫光,OB为红光 COA为红光,OC为复色光 DOA为紫光,OC为红光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汽化化成的水蒸气 B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它们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图74、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7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S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

3、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5、如图所示,两个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台球框固定在水平面上,从两个框的长边同时沿与长边夹角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发出小球P和Q,小球与框碰撞情形与光反射情形相同(即小球与框碰撞前后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与框边夹角相同)。摩擦不计,球与框碰撞的时间不计,则两球回到最初出发的框边的先后是: A两球同时回到出发框边 BP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CQ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D因两台球框长度不同,故无法确定哪个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4、6、闪光灯下的三叶电风扇转动时,有时看上去好像不转一样。已知某闪光灯的闪光频率为60Hz(即每秒闪光60次),则在这种闪光灯下,看上去不转的三叶电风扇,实际每秒钟转动的圈数不可能是: A80 B40 C30 D20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8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

5、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2,则()A1=30,2=30B1=30,2=60C1=60,2=30D1=60,2=609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1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10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

6、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11题图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11、斜面上物块ABC的上表面AB光滑水平,AC面光滑竖直,AB=40cm,AC=30cm。大小忽略不计的小球放在物块水平表面A处,现物块以速度v=0.2m/s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则经 s小球与斜面接触。12、 潜水艇竖直下沉时,向水底发射出持续时间为的某脉冲声波信号,经过一段时间,该潜水艇接受到了反射信号,持续时间为,已知潜水艇的下沉速度为,则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3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

7、去了平衡,天平向_倾斜了,原因是_ _。14有一块金、铜合金块,总质量为185.5克,合金块的体积为15cm3,已知金=19.3103kg/m3,铜=8.9103kg/m3,则可知此合金含金_克。15如图,一束光线 HG从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左面G点处射人,从实心玻璃球的右面射出。现在右图中画出几条折射光线,能正确表示折射光线路径的是 。(从入射线开始连续填写线段字母)三、作图与计算题(4+4+7+10=25,共25分)16(4分)如图10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17(4分)如图11,岸边树梢C处有一鸟巢,水中B处有一条鱼,人眼在

8、A点看到水中出现“鱼钻鸟巢”的景象,请作出人眼看到这种景象的光路图。图1918、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18所示,某人酒后驾驶轿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该车的

9、宽度为1.8m ,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 人的可能?19(10分)一天,小明在观察一张面积缩小1011倍的某市地图时,突发奇想:能不能通过地图测量一下该市的面积?经过思考,他找来一块材质均匀且厚薄一致的正方形木板,测得该木板的边长为50cm,厚度为1cm,质量为2kg。接着他将该市地图贴在木板上如图B所示,然后沿地图边沿锯掉地图以外的部分,再次测得剩下木板(地图下面部分)的质量为1.576kg。请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1)木板的密度是多少?(2)该市的面积?四、实验题(10分)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

10、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其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

11、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 B.40% C.60% D.90%(3)如图是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座位号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二物理段考答题卡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34567891

12、0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11、 12、 13. 14、 三、作图与计算题(4+4+7+10=25,共25分)16(4分)如图10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17(4分)如图11,岸边树梢C处有一鸟巢,水中B处有一条鱼,人眼在A点看到水中出现“鱼钻鸟巢”的景象,请作出人眼看到这种景象的光路图。18、19、四、实验题 (10分)(1) (2) (3) (4)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二段考参考答案物 理 (初中实验班)2015.12.15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345678910DBDCACADCD二、 填空题11、 12、 13、左 左盘冰块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在冰块上,使左盘质量增加。14、96.5三、 作图题和计算题18、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所以S车=v车t反=151.2=18 m;-(2分) (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总=t反 + t = 1.2+1=2.2s;-(2分)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总 = 1.52.2 = 3.3m; -(2分) 由于车存在一定的宽度,汽车会撞上行人。-(1分)四、实验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