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805490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摘要:目前,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的进程也越来越完善。随 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的幼儿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会尽 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但不能因此让孩子养成“拜金和追星”的思想。在幼 儿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们要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不仅 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了解革命历史,还要让孩子感受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 之不易,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爱家的种子,让他们生动形象地接受爱国主 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

2、;实践探究引言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政治思想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 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以其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作风 等为主要内容,她所包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 坡精神及沂蒙精神等主体精神,对于人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形成 具有特殊的指导和规范功能,对人们继承和发扬一切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具有强烈 的激励作用。1 红色教育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所谓的红色教育,主要是指以红色资源作为教育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 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引导孩子确立起坚定的政治理想

3、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民族 主义精神,培育他们忧国忧民、挑战超越自我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在幼 儿园,“红色教育”指运用红色资源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指根据德育规律, 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红色精神为教育内容,借助一 定的方式途径,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动力,引起情感共鸣,增强心理认同,内化 红色精神,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健康的人格。为发挥红色 资源的教育价值,我园根据当地红色资源的特点,设计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孩子了解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红军精神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有力 地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拓展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2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优化措施2.1 将红色文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将红色文化教育引进 区域活动,我园每班设有红色文化教育区域活动,做到班班有特色。幼儿在区域 活动中,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听红色故事,穿戴传统的服饰,利用大红绸缎、中 国结、扇子、竹管、老式电话手枪、手榴弹等对红色电影中的人物,故事情节, 实现角色表演。另外,我园还设有大型的区域活动 “农家院”,幼儿通过自己砍柴 烧柴、做饭、洗衣、晒衣、种田、收粮食等,孩子们玩的其乐融融,通过实践感 受革命历史的同

5、时,培养其规则意识、角色表演以及合作精神。环境所隐含的教 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将这种隐性 的教育价值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显性的活动有机结合,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2.2 传承红色精神是创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品位、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先 进的校园文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教育自身品牌的重要保证。积极推进红 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红色文化和传统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培育当中, 构建独特的红色教育工程,是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校 园文化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载体。比如

6、我们吴起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 脚点和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2017 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还 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教育基地,延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革 命传统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是党和人民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所进行的无产 阶级革命足迹,这些红色足迹所形成的红色精神是新时期独特的精神财富。吴起 孕育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引领吴起区域社会发展、塑造吴 起人民精神风貌的精神力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对幼儿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进行指导教育,极富亲和力以及感染力,能够使 幼儿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能够缩短自己与革命先辈斗争历史和斗

7、争精神的心理 距离,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作为延安老区的一所吴起县幼 儿园,就要将以长征精神为灵魂的红色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依托老区政治优势,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构建具有“红色”特色的校园文化。2.3 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整合开发 主题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游戏、一 日生活活动、环境创设等来开展。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特点和我们 吴起本土红色资源特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来开展。 将“长征精神”渗透在五大领域活动中,如健康活动“快乐的旅行”让幼儿通过平衡 木、匍匐、攀爬等穿过青年洞、络丝潭、一线天等景

8、点,促进动作的协调,培养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德育活动园本“家乡的红色资源”课程中,幼儿通过聆听红 色的感人故事、红歌赛、红色诵读、观看红色影片等了解和熟悉家乡吴起的胜利 山得名以及长征精神;音乐活动“推车歌”,教师通过音乐让幼儿自由作答并模仿 动作(抡锤、打钎、推车)体验,体验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历程;游戏 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以教师围绕本土红色资源设计了“有趣的烟盒”“中央 红军长征胜利园胜利门”搭建等活动。在家园合作环节,鼓励家长带幼儿参观中央 红军长征胜利园,帮助幼儿寻找红色遗址遗迹,挖掘红色故事等等,回到幼儿园 里进行分享。2.4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园

9、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传统节日教育内容与要 求,结合传统节日的开展,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节日专题性教育活动,并将红色 文化教育和区域相结合,运用参观活动、谈话活动、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社会 实践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通过幼儿的认知与实践,多方感受红色文化。纪念革 命先烈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每年的清明节,教师可以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 民族精神”为主题,组织幼儿到烈士陵园、烈士墓碑前扫墓,追随牺牲将士的不朽 功绩,让幼儿了解民族解放史,体会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是给幼儿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鲜活生动的课堂。因此,幼儿园可以充分这一节日组织孩子们 怀着敬畏的心情,来到烈士碑前

10、,向烈士们敬上亲手做的小花,认真听有关英勇 抗战的事迹,并为战士们唱响红歌、朗诵红色诗文,以表达对烈士们的怀念与敬 仰。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幼儿园结合这一节日,在 园内开展以“祖国生日共欢庆”的一系列活动,如:革命战士故事会,故事内容可 选自介绍抗日英雄、抗日英雄奋勇向前、长征路上艰难的生活等感人的故事,使 幼儿了解为了抗日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以此教育幼儿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的品质。另外,组织幼儿观看开国大典片段、红歌歌唱比赛、诗文朗诵、国旗下 宣誓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信和勇气,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优秀精神,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 班人不可缺少的资源,当代孩子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 其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借助红色资源,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幼儿可 以积极传承革命优良精神。参考文献1 李杰.幼儿教育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J.学前教育研究,2010 (12)2 林秀娟.简析红色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J.福建党史月刊, 2014(22)3 宗颖.基于儿童体验的幼儿园园本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18 (10)4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传统文化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