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805039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教育教学专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古诗四读以登鹳雀楼教学为例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她有着独特的文学魅力。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但是,古今文化的差异,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得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陷入窘境。笔者结合低年级及古诗特点,谈谈低年级古诗教学“四读法”。关键字:低年级 古诗教学 四读法(一)一读,重“语言美”。言顺而意达,古诗是很特殊的文体,与现代语言规律不同,低年级学生在初读古诗时常常觉得拗口,难以读通读顺,进而对古诗缺乏兴趣,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学生不喜欢古诗,就

2、算死记硬背也无法积累背诵的现象,因而在初读课文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字音读准,将诗句读顺,只有如此,接下来的学习才能水到渠成。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安排: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在学生充分的自读后,教师指名朗读,教师及时正音,在识记生字时教师注重练读,达至通顺,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读通顺上下功夫,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要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书时就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读不通顺时应反复练读,在教学中要坚持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这是“基础工程”,要求人人做到 。以登鹳雀楼一课为例,教师在初读环节,特别注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的指导,本课中“尽、入、层”的读音

3、是重点关注的字音,学生容易发错音,读不准,教师标准的发音示范,帮助学生扫除课文难读字音,自读后,教师设计同桌互相正音,全班正音的初读检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二)二读,感“音韵美”古诗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文体,古诗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具有音韵美,指的就是古诗的押韵和节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从句式上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五字为二、二、一;七字为二、二、二、一。从意义上看,有时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就成了二、二、一、二式。古诗的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因而读起来琅琅上口,

4、听起来声声悦耳,具有音韵美。在学习古诗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毫无疑问,需要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停顿,感受节奏,体会古诗的音韵美。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朗读古诗时应注意停顿的意识,更不懂如何据义断音,无法正确的做好停顿,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教师请学生读课题时,发现许多学生无法正确做好停顿,教师简单的介绍诗歌写作背景,讲解诗题,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停顿的规律,将课题读好,在诗歌的朗读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从中感受到诗的节奏美,接着以学生个人读,师生接读,小组赛读等形式,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逐渐感受到诗歌

5、的韵律。(三)三读,想“画面美”古诗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古诗往往是诗人在触景伤情或睹物感慨而发,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在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脑中有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歌,想画面的方式,在反复、多层次、多角度的诵读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朗读,扮演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层层推进,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登鹳雀楼教学中,“白

6、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是对鹳雀楼周围景色的描写,对于孩子们来说,鹳雀楼和黄河都是陌生而遥远的,因而,在课上,教师先出示夕阳下山图,看图猜诗句,接着,请学生读诗句,说说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说出画面,因而教师指导朗读,抓关键字重读,如“依”“尽”,感受太阳依偎着高山缓缓落下的情景,“入、流”写出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气势,教师组织男女生对比读,女生柔美的朗读与男生响亮的朗读,仿佛就是落日的静态美与黄河的奔腾美形成对比,相信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已经出现在孩子们的脑中。(四)四读,悟“意境美” 中国的古诗,讲究从有限中开掘无限,也就是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佳作

7、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诗歌蕴涵的“意”与表面的“言”所指不一。“意”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而“言”只是一个媒介或凭借,而在“此”与“彼”、“言”与“意”之间往往存在一架桥梁,借以沟通,因而古诗中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古诗就是借助所描绘生活画面将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意境美,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古诗如同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

8、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流传百世、交口称赞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因而,学生能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画面美”之后,可设计情景,配乐朗读,入情入境理解诗歌包含的哲理,如:登鹳雀楼教学中,教师设计情景:此时我们就站在鹳雀楼上,你仿佛看到什么?你还想看怎样的风景?学生展开想象,教师配乐诵读,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朗读声声动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以及古诗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体裁的特殊性,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生动有趣又层次鲜明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中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朗读,在古诗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相信古诗这朵美丽之花定能绽放芬芳,相信我们的孩子定能感受古诗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