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68025309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6.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 城市化例1(2021全国高考)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 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2)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A冷锋过境日 B低压控制期 C暖锋过境日 D高压控制期例2(2020浙江高考)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古至

2、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ABCD(2)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B土地C交通D教育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减缓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构建生态景观加剧热岛效应塑造地表形态减小气温日较差ABCD自2018年起,河南省郑州市陆续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2021年7月17日到20日,郑州降雨

3、量达617.1mm(郑州常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mm)“千年一遇”,三天下了一年的雨,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市区严重积水。读海绵城市建设原理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海绵城市能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A增加了地表径流B增加了下渗C减少了地下径流D减少了植物蒸腾4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的主要原因是()A海绵城市建设使得地表排水不畅B海绵城市建设力度不足C强降雨超出海绵城市的吸收速度D海绵城市设备严重老化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县城城区范围内2016-2020年常住人口变化率的网格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5该县城城区常住人口的变化,体现了()A虚假城市化B滞后

4、城市化C城市乡村化D郊区城市化6为应对该县城中心城区人口的变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发展城郊农业,促进非农产业向中心城区集中更新与完善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限制郊区产业发展,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回流加强老旧小区的改造,改善中心城区居住环境ABCD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关系(2018年)。目前,肇庆、江门、惠州等人口持续减少,被称为“人口收缩型城市”。针对这些收缩型城市,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它们瘦身强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空间距离B产业布局C服务范围D行政等级8面对城市收缩,这些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工业化进程 建设新

5、城区 优化城市功能区ABCD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镇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1990年以来北京出现逆城镇化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城镇化阶段ABCD10北京出现“逆”城镇化的影响有()A北京房价最终得以遏制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D导致中心区“空心化”2019年4月10日,郑州市召开2019年度郑州市新型城镇化暨百城建设提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强调,随

6、着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郑州市将加快构建“双城引领、多组团、多节点”的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镇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郑州市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的最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交通便捷,人口流动更加便捷D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人口迁入增加12郑州市“双城引领、多组团、多节点”城市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A加速郑州市城市规模的扩大B缓解城市化问题,合理布局城市体系C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加快城市空心化进程D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3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

7、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分析其原因。(3)请从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5答案与解析例1【答案】(1)A(2)D【解析】(1)根据题干,“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A正确,故选A。(2)根据题意,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

8、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和低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D正确,故选D。例2【答案】(1)B(2)A【解析】(1)该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各城区之间联系少,河流的对内联系较弱,对内阻碍不强;主要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作用,通过水运功能加强对外联系。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河流对内部联系阻碍增强,水运速度慢、对外联系主要是通过陆地交通,河流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因此正确,错误。B正确,故选B。(2)据材料信息“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

9、才,扩大城市规模”判断,该城市扩大规模的途径是吸引投资和人才,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这些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扩大城市规模,A正确;土地是自然因素,目前对城市规模扩大影响不大,B错误;交通会影响城市扩张方向,对城市规模扩张影响不大,C错误;教育对城市规模扩张促进作用较小,D错误;故选A。【答案】1A2D【解析】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A正确: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C错误;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不可以改变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对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作用也有限,因此很难增加降水和增加水汽输送,B、D错误。故选A。2此类

10、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并具有明显生态效益,从而构建了生态景观,正确,错误;此类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没有改变地表形态,错误;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正确;故选D。【答案】3B4C【解析】3通过材料分析可知,“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增强城市排水能力和蓄水能力,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缓解城市内涝,B正确,A、C错误;与植物蒸腾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4结合海绵城市原理图可知,海绵城市有利于地表排水,A错误;结合材料中“投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可知,建设力度较大,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郑州此次降雨量极大且持续

11、时间短,属于极端降水,强降水超出海绵城市吸收速度,导致积水,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郑州海绵城市为近年新建,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D错误;故选C。【答案】5D6D【解析】5 由图可知,县城城区范围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远离中心城区地区常住人口增加,说明郊区常住人口数在增加,可推测,人口由城区向周围的郊区集中,符合郊区城市化的表现,D正确;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水平,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信息,A错误;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水平,材料同样没有体现,B错误;城市乡村化这个说法不存在,C错误;故选D。6郊区城市化是由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造成

12、的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的现象,要想改变县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的现象,重要的是要解决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这些问题,可通过改善市区基础设施、改善城区居住环境等措施来应对,、正确;通过限制郊区产业发展,而不解决城区出现的问题,很难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回流,错误,A、C错误;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集聚,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不可能出现发展城郊农业的情况,错误,B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7B8C【解析】7据图分析,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其产业的互补性有关,B正确;由图可知,图中行政等级、服务范围、空间距离与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故与产

13、业布局相比,不属于主要因素,故选B。8面对城市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错误;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错误;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正确。故选C。【答案】9D10C【解析】9由图可知,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长明显,增速最大,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正确、

14、错误;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变化幅度较小,不会出现大量人口迁出,错误;故选D。10北京出现“逆”城镇化,有利于疏解非首都职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正确;将部分产业迁出北京会减弱北京的“热岛效应”,B错误;2019年北京中心区人口较2010年有所增加,并未出现中心区“空心化”,也不会遏制北京房价,A、D错误;故选C。【答案】11D12B【解析】11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升高。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不是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A错误;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减慢城市化水平的提升,B错误;交通便捷,人口流动更加便捷,但是人口流动不一定意味着农村人口

15、迁入到城市,C错误;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人口迁入增加,迁入人口多导致城市人口占比增大,从而提升郑州的城市化水平,D正确;故选D。12根据材料“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镇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可知,郑州市的城市体系构建不是加速郑州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缓解城市化问题,合理布局城市体系,A错误,B正确;城市空心化不利于城市合理化发展,C错误;根据材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城引领、多组团、多节点”城市体系构建最主要的目的是合理布局城市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单单推进经济的发展,D错误;故选B。【答案】13(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

16、,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好。(3)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解析】(1)据图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这是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用地面积迅速扩大,占用农业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快速减少。(2)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大方面分析,从自然原因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丰富;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好,有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础好。(3)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化快速发展,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