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6801130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系统梳理孟子:1.最早将“教”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 2.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写了学记; 3.内发论代表人物;荀子:1.最早将“德”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 2.外铄论代表; 3.提出“闻之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艾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孔子:1.论语; 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3.庶富教;墨子:1.“兼爱”“非攻”; 2.注重实用技术; 3.三表法老子:绝圣弃智论王守仁:1.心学;2.随人分限所及;3.“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颜之推:1.提出“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

2、肆,久而自臭”观点;朱熹:1.因材施教;2.四书集注;3.读书法苏格拉底:产婆术又叫问答法和助产术柏拉图:1.理想国; 2.“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1.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4.主张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5.提出“文雅教育”概念昆体良:1.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 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培根: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2.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独立出来; 4.代表作新工具夸美纽斯:1.教育学之父; 2.大教学论; 3.班级授课

3、制; 4.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 6.“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卢梭:1.爱弥儿; 2.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和“自由人”; 4.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洛克:1.教育漫画; 2.白板说; 3.绅士教育; 4.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1.慈爱的儿童之父; 2.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 4.提倡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 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1.科

4、学教育学之父; 2.现代教育学之父; 4.传统教育代表人物; 5.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6.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旧三中心-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 7.四阶段教学论-清楚、联想 、系统、方法; 8.教育性教学原则; 9.社会本位论代表; 10.实质教育论代表杜威:1.实用主义代表; 2.进步主义代表; 3.现代教育代表; 4.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5.新三中心-儿童、活动和经验中心; 6.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重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7.五步教学法; 8.教育无目的论; 9.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 10.教育适应生活说斯宾塞: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教

5、育预备说(也叫教育准备生活说); 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4.将课程一词用于教育学科领域; 5.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赞可夫:1.教学与发展; 2.发展性教学理论; 3.促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1.教学过程; 2.结构主义学说; 3.发现教学法; 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苏霍姆林斯基: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帕夫雷什中学; 3.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4.“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之外,教师不作任何别的计划”布鲁姆:1.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掌握一切知识”; 2.教育目标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梅尹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批判教育学代表马卡连柯:1.教育诗 2.塔上旗 3.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4.提出集体教育理论或者平行教育理论; 5.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理论,体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凯洛夫:1.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3.劳动起源学说的代表;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利托尔

7、诺、沛西能:生物起源学说代表;孟禄:心理起源学说代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劳伦兹:“关键期”概念,也叫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时期弗洛伊德:1.内发论; 2.提出人格三我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善或道德原则; 3.动机说威尔逊:1.基因复制; 2.内发论代表格赛尔:1.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成熟势力说; 3.内发论代表霍尔: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内发论代表高尔顿:1.优生学; 2.内发论代表勒温:将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怀特海:综合课程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论-观点:社会问题是学校课程的核心问题奈勒:存在主义课

8、程论-观点:课程应该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观点: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泰勒:1.“现代课程之父”; 2.泰勒原理-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3.目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英国)罗杰斯:1.人本主义代表人物; 2.非指导性教学; 3.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4.认为师生关系的品质有:真诚、接受、理解迪克和科里:目标模式肯普:过程模式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皮亚杰: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3.道德对偶故事法; 4.道德发展阶段

9、理论-四个阶段科尔伯格:1.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2.道德两难故事法; 3.海茵兹偷药拉斯、哈明:价值澄清模式麦克菲尔:体谅关心模式班杜拉:1.社会模仿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性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3.将强化分为:直接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4.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成败经验维果斯基:1.最近发展区; 2.文化历史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3.心理发展观; 4.内化学说; 5.支架式教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重点是: 0-1.5岁培养信任感; 1.5-3岁培养自主性;

10、 3-6岁培养主动性; 6-12岁培养勤奋感; 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特朗普:提出特朗普制,被称之为“灵活的课程表”。加涅:1.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2.提出信息加工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奥苏贝尔:1.先行组织者; 2.根据学习方式维度,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4.提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中,根据所学知识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划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人物; 6.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桑代克:1.试误

11、说; 2.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共同要素说;巴普诺夫: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3.泛化和分化;记忆痕迹衰退说; 4.狗摇铃实验斯金纳: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3.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 4.程序教学; 5.迷箱实验普莱西:教学机器的创始人和发明人苛勒:1.完型顿悟说; 2.关系转化说; 3.黑猩猩拿香蕉实验托尔曼:1.符号学习理论;或者认知地图说 2.提出“潜伏学习”概念(是指一种无明显的强化,其结果在一定时间后通过作业才显示出来的学习过程。潜伏学习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

12、来。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建构主义理论代表:皮亚杰、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沃尔夫:形式训练说贾德:1.经验转化说/经验概括说; 2.水中打靶实验陆钦斯:量杯实验,该实验证明定势是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学习一开始,遗忘便发生;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迈克尔: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概念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最早)椰克斯-多德森定律: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即归因理论的创始人威特金: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杰罗姆卡:沉思型和冲动型雅各布松:全身松弛法沃尔朴:1951年提出系统脱敏法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即ABC理论-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陶行知:1.晓庄学院;2.教育改造说;韩愈:提出“修先王之道”蔡元培:1.“五育”并举;2.教育相对独立论;3.“学界泰斗,人世楷模”4.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