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798208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萃取操作规程及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了解萃取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其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萃取也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操作之一。应用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 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前者通 常称为“抽提”或“萃取”,后者称为“洗涤”。1基本原理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 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假如某溶液由有机化合物 X 溶解于溶剂 A 而成,如果要从其中萃取X,可选择一种对X溶解度很大而与溶剂A不相混溶 和不起化学反应的溶剂B。把该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溶剂B,充分振 荡。静置后,由于 A 与 B 不相混溶,分成上下两层。此

2、时 X 在 A、B 两相间的 浓度比,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叫做分配系数,以 K 表示,这种关系称为分配定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X在溶剂A中的浓度X在溶剂B中的浓度=K(分配系数)在萃取中,用一定量的溶剂一次萃取好还是分几次萃取好呢?通过下面的推导来说明这个问题。设在VmL溶液中,溶解有m0 g的溶质(X),每次用S mL 溶剂B重复萃取。假如,第一次萃取后剩留在溶剂A中的溶质(X)量为m1g,则在溶剂A和溶剂B中的浓度分别为m/V和(m0-m1)/S。根据分配定律:KVm = m i o KV + S设萃取两次后溶质(X)在溶剂A中剩余量为m2g,则有或KV=m i KV + S厂 KV 丫

3、、KV + S 丿显然,萃取n次后溶质在溶剂A中的剩余量mn应为:在用一定量溶剂进行萃取时,我们希望在 A 溶剂中剩余量越少越好,在上式中KV恒小于1,所以n越大,mn就越小,即把一定量溶剂分成几份多次萃 KV + S取比一次萃取好。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式子只适用于A、B两种溶剂几乎不互 溶的情况。例如A是水,而B是苯、四氯化碳或氯仿时,上式适用;若B是与 水有少量互溶的溶剂如乙醚则上式只为近似,但也能粗略地估计结果。例如,设已知15 C时正丁酸在水与苯中的分配系数k = 1,若有100 mL水3中含有4 g正丁酸的溶液,用苯100 mL进行萃取,如用苯100 mL 一次萃取,则 萃取后水中正

4、丁酸剩余量为:13 x 100m = 4 x = 1.0 g1 x 100 +100萃取效率为:匕1 x 100% = 75%。4若用100 mL苯以每次33.3 mL萃取三次,则剩余量为:(1 )-x100=0.5 g31-x100 + 33.313丿萃取效率为:4 0.5 x 100% = 87.5%。4从上面的计算可知,对一定量的溶剂,少量多次萃取效率要高于一次用全量 萃取,但是当萃取剂总量不变时,萃取次数(n)增加,S就要减少。当n5时, n和S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几乎抵消。再增加n,mn/(mn+1)的变化很小,所以一般 同体积溶剂分为35次萃取即可。上面的分析也适合于由溶液中萃取出(或

5、洗涤去)溶解的杂质。2. 萃取操作在实验室中用得最多的是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最常使用的萃取器皿为分液漏斗。操作时应选 择容积较液体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把活塞 擦干,在活塞上涂少许凡士林,塞好后再把活塞向 一个方向旋转至透明。将分液漏斗的玻塞和活塞用 橡皮筋套在漏斗上,并检查玻塞和活塞是否漏水。然后将漏斗放在固定在铁架上的铁圈中,关好活塞,将要萃取的水溶液和萃取剂 (一般为溶液体积的 1/3)依次自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玻塞,取下分液漏斗振 摇,使液层充分接触。具体振荡方法是:用右手紧握住分液漏斗的颈部,并紧紧 顶住玻塞,用左手握住活塞,以拇指和食指压住活塞柄, 图 2-32 分液漏斗的 振

6、摇倾斜倒置如图 2-32(1)所示。上下轻轻振摇,分液漏斗在振摇时,漏斗内水及 有机溶剂(如乙醚)会产生很大的蒸气压力,因此要经常放气如图2-32(2),以 解除分液漏斗内的压力。如不经常放气,蒸气压会超过外界大气压,塞子就可能 被顶开而出现漏液。放气时将漏斗下 管斜向上方(勿对着人!),用按着活塞的 拇指和食指拧动活塞使气体放出,立即关闭活塞,继续振摇。如此重复至放气时 只有很小压力后,再剧烈振摇23 min,然后将分液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待两 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上面的玻塞(或旋转玻塞对准气孔),再将活塞慢慢旋 开,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有时在两相间可能出 现的

7、一些絮状物也应同时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切不可 从活塞放出,以免被残留在漏斗颈上的第一种液体所玷污。将水溶液倒回分液漏 斗中,再用新的萃取剂萃取,萃取次数取决于分配系数,一般需35 次。将所有 的萃取液合并,加入合适的干燥剂干燥,然后蒸去溶剂,萃取所得的有机物视其 性质可利用蒸馏、重结晶等方法纯化。上述操作中的萃取剂是有机溶剂,它是根据“分配定律”使有机化合物从水 溶液中被萃取出来。另一类萃取剂的萃取原理是利用它能与被萃取物质起化学反 应,这种萃取通常用于从化合物中移去少量杂质或分离混合物,操作方法与上面 所述的相同。常用的这类萃取剂有 5%氢氧化钠水溶液, 5%或 10%

8、碳酸钠、碳酸 氢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及浓硫酸等。碱性的萃取剂可从有机相中移去有机酸, 或从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化合物中除去酸性杂质(使酸性杂质形成钠盐溶于水 中)。稀盐酸及稀硫酸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有机碱性物质或用于除去碱性杂质。 浓硫酸还可从饱和烃中除去不饱和烃,从卤代烷中除去醇及醚等。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有时由于存在少 量轻质的沉淀、溶剂互溶、两液相的相对密度相差较小等原因也可能使两液相不 能清晰地分开而难以完全分离。破坏乳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较长时间静置。 若因两种溶剂(水与有机溶剂)能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以加入少量电 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加以

9、破坏,在两相相对密度相差很小时,也可 以加入食盐,以增加水相的相对密度。 若因溶液碱性而产生乳化,常可加入少量稀硫酸或采用过滤等方法除去。 此外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入其它破坏乳化的物质如乙醇、磺化蓖麻油等。 萃取溶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开,所以最好选用低沸点的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 水溶性较大的可用苯或乙醚;水溶性很大的用乙酸乙酯。第一次萃取时,使用溶 剂的量,常要较以后几次多一些,这主要是为了补充溶剂稍溶于水而引起的损失。三、实验用品移液管,分液漏斗,锥形瓶,滴定管,乙酸水溶液20 mL,乙醚60 mL,标准氢 氧化钠溶液,酚

10、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简单萃取用移液管准确量取 10 mL 冰醋酸与水的混合液(冰醋酸与水以 1:19 的体积 比相混合),放入分液漏斗中,用 30 mL 乙醚萃取。按上述方法进行振摇和放气, 直至放气时只有很小压力后,再剧烈振摇23 min。然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旋开活塞,放出下层水溶液于 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12 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计算: (1)留在水中的醋酸量及质量分数;(2)乙醚萃取的醋酸量及质量分数。2. 多次萃取法准确移取 10mL 冰醋酸与水的混合液于分液漏斗中,用 10 mL 乙醚萃取。分 去乙醚溶

11、液,将水溶液再用 10 mL 乙醚萃取,分出乙醚溶液后,将第二次剩余 的水溶液再用 10 mL 乙醚萃取。最后将用乙醚第三次萃取后的水溶液放入 50 mL 锥形瓶中,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计算:(1)留在水中的醋酸量及质量分数; ( 2)乙醚萃取的醋酸量及质量分数。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步骤所得数据,比较萃取醋酸的效率。五、思考题1. 若用下列溶剂萃取水溶液,它们将在上层还是下层?乙醚、氯仿、环己烷、苯。答:乙醚、环己烷、苯上层,氯仿在下层。2. 用不相溶的溶剂从水中提取乙酸,你认为哪种方法最有效? 答:多次萃取。3. 如果用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你不能确定分液漏斗中哪一层是有机层, 如何迅速解决这个问题?答:PH试纸测定一下,水层是酸性的。4. 影响萃取法的萃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选择好溶剂?答:用同量的溶剂,分多次用少量溶剂来萃取,其效率高于一次用全量溶 剂来萃取。(2)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NaCI)利 用所谓“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 萃取溶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 分离开。所以最好选用低沸点的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较大的物质可用本或乙 醚萃取;水溶性极大的物质可用乙酸乙酯萃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