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7976296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八 、4Q刖言3第一章绪论41.1课题研究背景41.2国内外研究现状41.3课题研究的内容61.4课题的意义61.5论文结构61.6本章小结7第二章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 82.1人机工程学82.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82.3人机工程学的内容92.4人机工程在自行车鞍座设计中的应用 102.4.1自行车鞍座对舒适性的影响 102.4.2鞍座的人机工程分析 112.4.3现有鞍座的人机特点分析 122.4.4人机工程学指导下的鞍座设计 142.5本章小结16第三章 自行车鞍座逆向设计 173.1逆向工程学173.2逆向工程学的定义173.3逆向工程学的发展173.4逆向工程学的作用183.5

2、自行车鞍座设计中逆向工程的运用 183.5.1三坐标测量仪183.5.2点云图的生成 193.6 imageware 软件的逆向建模 223.6.1 imageare 软件的简介223.6.2鞍座点云图的导入 imageware软件 223.6.3点云的多边形化233.6.4云多边形化参数的设定 243.6.5 点云噪点的分析 243.6.6点云噪点的删除 253.6.7曲面构造分析 253.6.8 曲面 SurfA、SurfB、SurfC、SurfD 和 SurfE 的构造 263.7本章小结33第四章UG软件对鞍座表面局部造型 344.1导入UG6.0中进行鞍座表面的设计344.1.1将鞍

3、座模型导入到 UG NX6.0软件中 344.1.2基准平面的建立344.1.3鞍座上表面草图的构造354.1.4改进后的鞍座模型354.2本章小结36第五章总结与展望375.1工作总结375.2展望37参考文献:39致谢40刖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绿色无碳生活慢慢的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衣、 食、住、行。人们在竞相购买舒适,环保,高档轿车的同时,自行车以其独特 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并且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 纷纷增 设自行车道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虽然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设计出各种创新型的自行车,但是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并不只满足于其功能上的 用途。人们越来越注重自

4、行车人性化的设计,所以人机工程学的思想就此应运而生。自行车作为现代人生活和休闲的一种普通工具,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交 通方便和快乐。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自行车的设计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比 如自行车鞍座的舒适性,把于设计的合理性等。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影响到消费 者的审美心理,波及到自行车以后的发展前景。 正因为如此基于人机工程的自 行车改进和设计才显得更有必要性,才能更好的推动自行车的发展,更绿色的 保护我们的环境。在现代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年代,自行车作为制造业中的一个代表, 其从某 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尤其是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运用,更将自行车的设计推向了人性化的过程。更加人性

5、化的自行车设计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并能很好的改变自行车的发展史, 更快更好的推动整个制造业 产品人性化的生产。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和 提高。虽然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自行车曾一度被人们遗忘,但是随着人们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自行车备受人们的青睐,进而推动了自行车的飞速发 展,全世界都掀起了一种骑行自行车的狂潮。 既然自行车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 的快乐和方便,理所当然其改进和设计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在过去,人们对自行车的改进和设计只是仅存在于外观的设计和更多的力学构造分析,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设计。相反,在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

6、产品设计。所以人 机工程的思想就显得尤其重要。而鞍座作为构成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设 计的合理性,舒适性及美观性就会严重的影响着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影响骑行者骑行时的安全和身体的各项组织结构。中国以“自行车王国”著称于世,自行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 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虽然现在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生产的自行车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 题1。比如:长时间骑自行车的人会感觉到腰酸背疼,腹部坠胀,阴部胀疼和 出现腱鞘炎等症状。针对以上各种情况,课题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对自行车的鞍 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法和设计理念。1.2国内外研究

7、现状目前,自行车的鞍座和把手的改进和设计主要是从人因工程入手。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的改进和设计理念是利用人体工效学和人体解剖 学的知识同时结合着反求工程进行曲面建模。由于我国的工业工程起步较晚, 所以与国外对自行车的鞍座和把手的改进和设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少国内的自行车生产商虽然意识到人因工程这一方面的知识对自行车设计和改 进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很少将自行车的改进和设计落实到实处,仅仅只是从自行车的外观入手或者直接购买国外的自行车设计方案,并不考虑外国人的人体测量数据和中国人是不同的, 单纯的进行傻瓜式的生产。针对中国自行车行 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的部分高校,研究所等单位已

8、经开始运用人因工程学 的知识进行自行车的改进和设计。2004年,宁波大学尹玲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机不适于人的因 素,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改进,协调自行车整体,同时为自行车生产商提供了有 意义的参考数据。2005年,黄海波、丁玉兰以人机工程学、医学、力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理论 为依据,对鞍座进行了全方位综合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自行车鞍座设计方法, 并在此思想基础上设计了自行车鞍座的创新方案 。2006年,四川大学李霞通过对鞍座的人机工程学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设计出了多种创新式的自行车鞍座 。2006年,四川大学张巾爽运用人体测量学、身体运动学等理论、成果,参 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提出设计思想设计方法

9、,研究设计出符合人机系统适配理 念的自行车座位及把于设计,为设计者进行人机系统适配设计提供有效的辅助 工具。2006年,昆明理工大学林霜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及人机分析软件 -MannequinPRO人机仿真系统软件。对人骑行自行车的姿态进行了分析,总结 出影响骑姿的主要因素:车架形态与车架大小、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和 鞍座与脚踏之间的相对位置等。然后,从人机学和医学等角度分析现有自行车 设计中所存在的不合理部位,如自行车鞍座的高度、宽度和座面倾角等;车把 的高度、宽度、把套形状、把手弯度和闸把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改 进意见。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张海青从人因工程学角度,运用人体测

10、量学、身体 运动学的理论对现有普通自行车的鞍座和把手存在的的一些不符合人体工效 学要求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1。美国的SPiderflex公司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出Spider自行车鞍座, 从而 真正解决了鞍座设计缺陷导致人体的生理压力以及心理压力。美国MOONSADDLE公司设计的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成功的避免坐骨生殖区的压迫 9。新西兰的工业设计工程大学在自行车的效用方面作了研究,提出了自行车设计中必须考虑鞍座的舒适性,必须对骑行者骑行时进行动态测量,必须对于 指存在原则的效用性进行分析。该研究对自行车的鞍座改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数据依据,为制造商生产顾客需求的自行车

11、和富有吸引力的自行车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为自行车向人性化发展提供了方向10。德国健康中心一Deutsche SPorthoeheschule 和比利时的妇科医学部门一 center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Burgmann在 2003 年联合研究两种自行车(带洞和无洞)鞍座对女性阴部一定压力。其对鞍座本身和单位面积所承受的 压力等进行了客观受力分析,同时运用Easystat3.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建议女性骑带洞的鞍座11。1.3课题研究的内容针对自行车的鞍座进行人因工程学的分析,并结合着人体测量学和解剖学 的知识对鞍座进行改进和设计。其中人体测量学主要

12、是运用各地区人群臀部组 织的各种数据统计进行鞍座的整体轮廓的设计和鞍座座面的局部造型进而达 到满足95%的人群使用。解剖学的知识主要是分析与鞍座相接触的各类人体组 织形状,从而实现鞍座设计更加的符合人体组织的结构。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存在着缺陷的自行车鞍座进行测量并获得点云数据,应用imageware软件进行建模实现鞍座的逆向工程设计。UG软件的鞍座局部造型则是利用已经改进和设 计好的各项鞍座的数据进行模型的构造,从而最终获得基于人因工程的自行车 鞍座。1.4课题的意义通过运用人体测量学,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对自行车的鞍座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更好的让骑行者的手掌,手臂和臀部组织处于一种舒适的骑行状

13、态。同时从人机工程和基础工业工程的角度对自行车的鞍座进行舒适性,结构性的分析。此后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已有的存在缺陷的自行车鞍座进行测量,进而取得其点云数据,从而为接下来的imageware软件建模提供基本的鞍座点云数 据。在此基础上利用UG软件同时结合着已经设计好的自行车鞍座的参数进行分 析和局部造型,最终获得基于人因工程的自行车鞍座。很好的推动了自行车设 计的向前发展,也为以后的自行车设计者提供了全新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扩大了人机工程学的影响范围。1.5论文结构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 了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与国

14、外的差距,指出自行车人机工程研究的必要性, 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包括人机工程学、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第三章是自行车鞍座逆向设计,主要包括 Mistral070705 DEA三坐标测量 仪的使用、imagewre软件的逆向建模。第四章是UG软件对鞍座表面局部造型,主要是根据在人机工程学下设计的 自行车鞍座尺寸进行造型。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包括工作总结和展望。1.6本章小结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人们除了在追求产品的功能满足之外,越来越注重对产品的人性化的设计。当然自行车作为人们平时生活中工作和休闲 的一种工具,其是否能够更好的适应人们对其

15、舒适性的满足,已经决定了自行 车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本章通过对自行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等的介绍,指出了现有自行车设计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对自行车的关键部件-鞍座的人机工程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过程中涵盖的各项技术。第二章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2.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该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 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 舒适。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等特征,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2.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

16、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该学科在发 展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 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形成了自身的理论 体系、研究方法、标准和规范,研究和应用范围广泛并具有综合性。该学科的 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由于该学科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也不同,实际应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其定义也不尽相同。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简称 IEA) 将该学科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

17、、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服等问题。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 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达到在生 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2.3人机工程学的内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由于各国工业基础 及学科发展程度不同,学科研究的主体方向及侧重点也不同, 但根本研究方向 都是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到的规律,以达到确保人-机-环境系统 总体的最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

18、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的心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是人- 机-环境系统优化的基础。对其进行研究主要是对人-机-环境系统进行设计和 改善,以及制定有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使设计的工作系统及机器、作业、环 境都更好地适应于人,创造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系 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 信息交流等问题。(3)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 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研究人机 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

19、、造型及外观等 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场所设计的合理性,对人的工作效 率有直接影响。(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任何人机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 此人机系统的功能不能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与机相比,受影响的程度更大。(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作业是人机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 机系统的工作过程,只有通过作业才能产生系统的成果。(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机系统已向高度精密、复杂和快速 化发展。人机工程要研究人为失误的特征和规律,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找出 导致人为失误的各种因素,以改进人-机-环境系统,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

20、的相 互补充和协调,克服不安全因素,搞好系统安全管理工作。(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应与组织、管理、 文化和社会相适应。2.4人机工程在自行车鞍座设计中的应用鞍座作为自行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骑行者骑行的 舒适性,更严重的是经常骑行设计不合理的鞍座坐垫会给骑行者臀部的会阴区 的各种组织和血管产生压迫,影响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工作。所以自行车鞍座 的设计已经显得刻不容缓。为了解决上述自行车不合理鞍座产生的影响,人机工程的自行车鞍座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有利的推动了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使自行车更受消费者的青睐。2.4.1自行车鞍座对舒适性的影响自

21、行车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但其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骑乘者抱 怨最多的莫过于骑行舒适性问题。而鞍座是支撑自行车骑乘者体重的主要零部 件,其设计对骑乘者的健康和骑行舒适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骑车时会阴部长时间受到挤压,致使前列腺或阴部充血肿胀而发生炎症。根据图2-1所示人体臀部组织在自行车鞍座上的分布简图可知,当骑乘者位于鞍座上时,鞍座会压迫到位于坐骨结节和耻骨联合部之间的坐骨生殖区,该处的组织里含有丰富的血管、软组织和大量的神经及神经末梢。生签动脉会阴区坐骨生蕴区为,坐骨结行图2-1人体臀部组织在鞍座上的分布在骑行过程中,骑乘者的大部分体重会压迫到这些血管和神经,造成会阴区的疼痛和麻木。

22、同时会阴区深层中含有泌尿组织、血管及生殖动脉和传导神经, 骑行中骑乘者体重的压迫也会造成生殖区域的缺血和麻木,严重时还会导致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这也就是骑自行车引起会阴胀痛、臀部疼痛,长时间骑行后 还会感到阴部发麻,甚至会引起尿痛、尿频、睾丸疼痛等症状的主要原因。另 外,据一家外国机构的调查研究统计,骑自行车的男士中,90%以上的人的睾丸存在畸形;50%的被调查人群会感到阴囊不适或存在勃起障碍 13。2.4.2鞍座的人机工程分析(1)坐姿时的脊柱形态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主要由脊柱、骨盆、腿和脚支撑。不同坐姿下 的脊柱形态不同。在良好的自然坐姿状态下,各椎间盘上压力分布适当且肌肉 组织承受均匀

23、的静负荷。而处于非自然坐姿下,椎间盘压力分布不正常,容易 产生腰部疼痛和疲劳等不适。从坐姿生理学角度来讲,鞍座的尺寸和结构设计 应能使骑乘者处于或接近自然坐姿, 保证正常的脊柱形态和腰弧曲线以降低疲 劳减少腰部疼痛等不适。(2)坐姿体压分布当人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重量主要由坐垫和靠背承担,因此坐姿体压分布包括坐垫上的体压分布和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两部分。坐姿状态下,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 骨结节,约25cm2的部位支撑着75%的人体重量,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疲劳,造 成臀部疼痛。图2-2所示为坐姿时坐垫上的压力分布图14。可见在坐姿状态下, 其坐骨

24、结节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少,到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即为 鞍座设计的压力不均匀分布原则。靠背上的体压分布同样也不均匀,就带靠背 的自行车鞍座而言,压力主要集中在腰椎部位,由此向外逐渐降低。图2-2坐姿时坐垫上的伸压分布-Z- KyM.,.当座面接近水平状态时,位于2-3)而不会受到过分压迫使人觉 会使股骨因受到压迫而向上转动(3)股骨受力分析坐姿时坐骨结节承受大部分的身体重量 坐骨结节外侧的股骨处于正常的位置(如图 得舒适;而当座面呈斗型(凹式三角形)时, (如图2-4)并承受载荷,且还会使髋部肌肉受压从而引起不舒适感。图2-3股骨正常位置图2-4股骨受压迫位置2.4.3现有鞍座的人机特

25、点分析在自行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鞍座的设计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设计过程 中越来越重视安全和舒适性,由过去的硬质材料鞍座发展为座面采用较为柔软 的材料制成的鞍座,并通过凹陷、凿孔等方法来减少对骑乘者生殖区的压迫。(1)镂空型鞍座如图2-5所示,鞍座中间的镂空有效的地减少了鞍座对骑乘者会阴区的压 迫,但镂空的设计使得骑乘者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坐骨结节处且镂空边缘的尖角 会给与其接触的部位造成不适。图2-6所示为局部凹陷的鞍座设计,与中间开 孔的鞍座相比,孔边缘的避免巧妙地减轻了对骑乘者会阴部的压力。鞍座设计者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和会阴区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的压迫作为鞍座设计准则,除通过凿

26、孔、凹陷等方法来实现这一准则外,还通过改变 鞍座形状来实践该设计准则, 故出现了一些外观造型独特的鞍座设计,如月牙型鞍座、直杆型鞍座以及造型独特的分离型自行车鞍座。A*1*6图2-5镂空型鞍座图2-6局部凹陷的自行车鞍座(2)月牙型自行车鞍座图2-7为美国MOONSADDLE公司15所设计的月牙型鞍座,该鞍座成功地 避免了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器官和组织的压迫。因其缺乏前部必要支撑,骑乘者会感觉到缺乏安全性,同时月牙型的造型会给上下车带来不便且会影响骑乘者的腿部运动。图2-7月牙型自行车鞍座(3 )直杆型自行车鞍座直杆型自行车鞍座us (图2-8 )仅仅由一个横向的直杆构成,没有了普通自行车鞍座前

27、部的窄小部分, 避免了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压迫和摩擦,不会对会阴区的血管和神经造成压迫。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骑乘者会前倾身体以保持 身体的稳定性,从而会加重上肢负担而加速疲劳。并且因其形态设计大大减少 了骑乘者臀部与鞍座的接触面积,因而在骑行过程中骑乘者的坐骨结节和臀大 肌所承受的压力会大大增加,这将加速了臀部肌肉的疲劳和疼痛。图2-8直杆型自行车鞍座(4)分离型自行车鞍座图2-9所示是由河北双燕鞍座厂推出的一款造型新颖、独特的自行车鞍座,由于它由左右两部分构成,故称其为“分离型鞍座”。其舒适性特点同镂空型以及月牙型鞍座相似。图2-9分离型自行车鞍座2.4.4人机工程学指导下的鞍座设计鞍座的人机工

28、程学设计一直是围绕着如何减少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和会 阴区的摩擦和压迫进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保证骑乘者在鞍座 上处于或接近自然坐姿;保证股骨于正常位置受力; 保证骑乘蹬踏运动的 灵活性;保证骑乘过程中的坐姿稳定性;寻求最佳的鞍座尺寸、结构和坐 垫材料。(1)鞍座结构设计鞍座座面的设计采用局部凹陷的结构以减少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造成的 压迫,同时在鞍座上表面在人体会阴区部位的鞍座接触面设计为网状结构,增加会阴区的舒适度和透气性。(2)鞍座尺寸设计鞍座尺寸设计参数主要包括座面宽度、鞍座长度、座面倾角。鞍座尺寸设 计的依据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尺寸。 鞍座后端的宽度保证了骑乘者位于鞍座 上时

29、坐骨结节间距,过小会导致坐骨结节处软组织受到挤压,过大又会影响到 鞍座的平衡性。根据人体测量学,50%的人群骨盆的坐骨结节间距约为200220mm,在设计时还需加上适当的设计余量(4060 mm),以提高鞍座的舒适性, 因此可确定普通休闲自行车的鞍座后端宽度为240280 mm为宜。由于女性的髋骨要宽于男性,在鞍座设计时,女式自行车的鞍座宽度要比男性的宽一些。鞍座长度由坐深以及腿部蹬踏运动的灵活性确定。鞍座过长,不仅会影响腿部蹬踏运动的灵活性,还会对人体生殖区造成压迫,过短又会降低坐姿稳定性, 加速骑乘疲劳。据人体解剖学中人体结构尺寸可知,鞍座后端的长度应由坐姿状态下坐骨结节离臀部后缘的距离(

30、100120 mm)确定,鞍座总长度则由坐姿 时会阴处离臀部后缘的距离(170190mm)再加上适当余量确定,由实验测量 得出,普通休闲自行车鞍座的设计余量取50 mm左右为宜,因此可确定鞍座长度的尺寸范围为220240 mm。同时根据其人体臀部会阴区及坐骨区的尺寸 大小在鞍座的上表面进行了局部的造型,其自行车鞍座的实体图如图2-10,自行车鞍座设计草图如图2-11。同时也是骑行过程中的减震(3)材料选取鞍座局部造型(会阴区)元件之一。选择坐垫材料的主要因素是其变形程度和大小,过硬的坐垫材料会增加对骑乘者坐骨结节的压力,导致臀部疼痛;过软的坐垫又会使坐骨结节陷 入鞍座中,对神经和血管造成压迫,

31、易造成与坐垫接触部位的组织和神经的缺 血和麻木。在鞍座设计中,一般应采用硬质座面包覆软硬适中的坐垫材料,同 时还应考虑到其透气性、防水性等特征。柔软度适中的坐垫,在保证骑乘者保 持正常的腰弧曲线和合理的体压分布时,还可减少骑行路面不平整时所产生的 震动冲击,起到一定的减震避震作用,进一步增强骑行舒适性。鞍座可采用透 气性较好的皮革材料以利于散热。2.5本章小结人机工程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仅为现代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设计思路,同时能够更好的实现产品人性化的设计,深层的体现了工业工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本章的知识环节中,主要介绍了关于人机工程 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学和

32、人体解剖学等。其重点讲解了现有自行 车鞍座存在着哪些缺陷,及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行车鞍座改进和设 计的方案,并最终获得了改进和设计后的自行车鞍座模型。第三章 自行车鞍座逆向设计3.1逆向工程学逆向工程是相对于现在的正向工程而言,正向工程就是先设计图纸,然后按图纸加工出产品实物,而逆向工程是以目前已有的实物通过三维激光超数及 逆向软件处理,还原为电脑模型,并且可以修改和改进。3.2逆向工程学的定义逆向工程学是指从实物上采集大量的三维坐标点,并由此建立该物体的几何模型,进而开发出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逆向工程与一般的设计制造过程相 反,是先有实物后有模型。仿形加工就是一种典型的逆向工程应用。

33、该项技术 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三维拷贝,并经过CAD重新建模 修改或快速成型工艺参数的调整,还可以实现零件或模型的变异复原。3.3逆向工程学的发展1980年开始,欧美国家许多学校及工业界开始注意逆向工程领域。1990年初期,各国学术界团队大量投入逆向工程的研究并发表成果。逆向软件的演进大约可区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前,在逆向工程上,只能运用CATIA等CAD/CAM高阶曲面系统。市场后来发展出两套主流产品约在2003年前技术成熟,广为业界引用。到2007年后,发展出不同以往的逆向工程数学逻辑运算, 速度快。1998年,NEWPOWER启动了逆向工程的一些项目,要求是把客户

34、的现有源 代码转变成设计,如果需要的话,进一步转化成产品需求规约。这恰恰与类似 于V模型的标准开发过程模型相逆。 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容易地维护他们的 产品(需求,设计,源代码等等),而不需要想以前那样,每次改动产品都需 要直接修改源代码。 截止2011年,逆向工程的应用已从单纯的技巧性手工操 作,发展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测量设备,进行设计、分析、制造等活动,如 获取修模后的模具形状、分析实物模型、基于现有产品的创新设计、快速仿形 制造等。3.4逆向工程学的作用逆向工程被广泛地应用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型设计、产品仿制、质量分析检测等领域,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

35、周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2、降低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本与风险;3、加快产品的造型和系列化的设计;4、适合单件、小批量的零件制造,特别是模具的制造,可分为直接制模与间接制模法。直接制模法:基于RP技术的快速直接制模法是将模具 CAD的结果由RP系统直接制造成型。该法既不需用RP系统制作样件,也不依赖传统 的模具制造工艺,对金属模具制造而言尤为快捷,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制模 方法;间接制模法:间接制模法是利用RP技术制造产品零件原型,以原型作为母模、模芯或制模工具(研磨模),再与传统的制模工艺相结合,制造出所需 模具。3.5自行车鞍座设计中逆向工程的运用在本次自行车鞍座设计的课题中其关键技术主

36、要是指逆向工程设计。其主要包括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imageware软件的建模、鞍座尺寸在 UG软件的 改进和设计。(l)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三坐标测量仪三轴均有气源制动开关及微动装 置,可实现单轴的精密传动,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性能手动三坐标专用系统, 可靠性好。应用于产品设计、模具装备、齿轮测量、叶片测量机械制造、工装 夹具、汽摩配件、电子电器。(2)imageware软件的建模:imageware软件提供了独特,综合的自由曲面 构造和检测,其通过对点云的处理,各种特征曲线和轮廓线的获取,最后构造 出设计者所需要的模型,其主要运用在逆向工程的建模过程。(3)鞍座表面尺寸在UG软件的改进和设计

37、:UG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 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在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中 UG软件主要用于 鞍座座面尺寸的改变及座面造型。3.5.1三坐标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高效、新颖的精密测量仪器。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等各领域。应用三坐标测量机可对直线坐标、平面坐标以 及空间三维尺寸进行测量,可以测量球体直径、球心坐标、曲线曲面轮廓、各 种角度关系以及凸轮、叶片等复杂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三坐标测量机精度高,速度快,软件功能强大,是测量行业不可或缺的高 级仪器。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时,将被测物置于测量空间,通过测量获得各测量点 的坐标位置,然后根据这些测点坐标值计算得

38、出被测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三坐标测量机一般有主机、测头和电气系统组成。标尺系统可分为机械式 测量系统、光学式测量系统和电气式测量系统;三坐标测量机测头可分为硬测 头(机械测头)、电气测头(电触、电感、电容、应变片、压电品体等)和光 学侧头(光电检测器件)等。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时,测量路径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安全、路径短、速 度快、行走路线自然,即有序、快速、高效地探测分布在元素表面的各实际点 的坐标,并保证在检测过程中测头与工件不发生碰撞。3.5.2点云图的生成(1)设置测头的种类和数量测头的种类不同决定了测量的精确性,根据鞍座点云的构造,选择测头的种类和数量。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新建测头

39、文件一单击添加角。此时弹出 测头功能对话框如图3-1所示。(2 )校准测头选中活动测尖列表中的某一测头,单击测量按钮则弹出测量测头的对话 框,如图3-2所示。2SJ旧DCCL ManBCC测点数:5逼近距离/回退距离:|T54 移动速度:画接触速度:2I-操作类型-C标定检查r设备回家r校验NC-100标准具校验模式国默认#1图3-2测量测头对话r用户定义起始角:汗校验洌尖r校验设备(3)建立坐标系由于工件图纸都是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在精确的测量工作中,正确的建立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 的测头一样重要。同时在批量工作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验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

40、系 的检验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样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建立 坐标系(如图3-3)的具体步兼如下弋啬;名称在相邻的侧面测1个点(2)在pc血is中产“萱|入”“坐标系(1)在功能块的上表面测3个点,建立平面1;侧面.测2个点,建立直线1 ;册臃”打开建立坐标系功能对话框,选中平面1,然后设定第一个坐标轴为Z正,点击“找平”,此时建立了第一个轴向。“围绕Z正”“旋转1 SPHERE0,0.707,0.70719. 0520(3)再次打开建立坐标系对话框,选蜂1 盈 到X正”,点“旋转”。(4)点击“确定”,至此已经新建了一个零件坐标系。坐程系功能回调(4 )点云测量根据鞍座表坐标系标

41、识=人1 回滴虫粽聚粽识二A2搜索标 选择最后个数:点 1889.5.1890点1弟1点18能点 1893点1弟4隹飙量的需要,苴 18962JZ正工找平旋转到:X正二围绕:r正可1偏置角度:1旅转建立坐标系姑厂工17自动偏置距离:1原点 1图3-3标系删除 | 迭代法.| 最佳拟合.|来获取测量数据,进而实叫网=mgeware软件的曲面轮廓误差,或进行零件测绘造型。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测量模式转换为 确裁C模式讷入一片区。从而 弹出片区扫描对话框如图3-4,同时选中方向1方法的下拉列表框的变量选项。其次单击创建按钮则可获得如图3-5的点云图和点云坐标值。口 - lidebo4.PRG冥止割

42、昼/点1第1=特征,,点,直角理论值/187.051,-58.208,56.264,0,0,1实际值/187.051,-58.208.56.264,0.0,1愈I定/点,1触测/基本,187.051,-58.208,56.264,0,0,1,187.051,-58.208,56.264,使用理论终止测量:/点1892=特征/点,直角理论恒/183.51,-58.42,56.983,0,0,1I实际值/183.51,-58.42,56.983,0,0,1测定/点,1触测/基本, 183.51,-58.42,56.983,0,0,1,183.51,-58.42,56.983,使用理论值= 终止测量

43、:/点1893=特征/点,直角理论/180.339,-60.52,55.718,0,0,1实际/177.058,-61.549,55.288,0,0,1实际值/177.058,-61.549,55.288,0,0,1测定/点,1触测/基本,177.058,-61.5 4 9,55.288,0,0,1,177.058,-61.5 4 9,55.288,使用理论 终止测量/点1895=特征/点,直角理论/174.797,-62.617,54.572,0,0,1实际值/174.797,-62.617,54.572,。,。,1测定/点,1触测/基本,174.797,-62.617,54.572,0,0

44、.1,174.797,-62.617,54.572,使用理论终止测会/点1896=特征/点,直角理论值/170.279,-64.416,53.057,0,0,1实际值 Z170.279,-64.416,53.057,0,0,1愈I定/点,1触测/基本,170.279,-64.416,53.057,0,0,1,170.279,-64.416,53.057,使用理论终止测量/点1897=特征/点,直角理论M/165.68,-65.111,52.069,0,0,1实际 M/165.68,-65.111,52.069,0,0,1舸定/点,1HHiifflll / 宜* 1 U匚 UR C 111 C9

45、 DC.Q AHI 1 C.匚 CQ _CC 111 CO fit Q 彳步旧 治图3-5点云图及点云坐标3.6 imageware软件的逆向建模 3.6.1 imageare软件的简介Imageware 由美国EDS 公司出品,后被德国Siemens PLM Software所收购, 现在并入旗下的NX产品线,是最著名的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因其强大的 点云处理能力、曲面编辑能力和A级曲面的构建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 空、航天、消费家电、模具、计算机零部件等设计与制造领域。Imageware 拥有广大的用户群, 国外有 BMW、Boeing、GM、Chrysler、Ford、

46、raytheon、Toyota等著名国际大公司,国内则有上海大众、上海交大、上海 DELPHI、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等大企业。3.6.2鞍座点云图的导入imageware软件将三坐标测量仪获得的鞍座点云图导入 imageware12.1软件中,其具体的 操作步骤如下:使用菜单命令 File 一 Import 一Graphics image 一Browse,得到 如图3-6所示的点云图。3.6.3点云的多边形化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点云,对点云进行多边形化。如图3-7所示。图 3-7 Polygonize Cloud 对话框3.6.4云多边形化参数的设定图3-8多边形点云化在Polygonize Clo

47、ud 对话框中分别设置 Max.Similar Distance 为“ 0.1 ”, Neighborhood Size为“ 15 ”,然后单击Apply按钮,点云被多边形化,如图3-8 所示。3.6.5点云噪点的分析对多边形化的点云进行分析,点云存在着离散的噪点,如图3-9所示。图3-9删除噪点3.6.6点云噪点的删除在Pick Delete points对话框中单击Apply按钮,离散的噪点被删除,如 图3-10所示3.6.7曲面构造分析为了后面的曲面构造,需要对点云分析进行分块处理,以便构造相应的 曲面。根据点云的特征,对点云进行分块如图 3-11所示。图3-11点云分块在图3-6中,利

48、用点云A、B、C、D和E分别构造曲面SurfA、SurfB、SurfC、SurfD、SurfE,利用曲面入与曲面C进行倒圆角操作构造曲面F;利用曲面入与曲 面B进行倒圆角操作构造曲面G;利用曲面A与曲面E进行倒圆角操作构造曲面H。3.6.8 曲面 SurfA、SurfB、SurfC、SurfD 和 SurfE 的构造1.曲面SurfA构造图3-12分析点云曲率(1) 分析点云曲率,选择 Evaluate 一Curvature 一Cloud Curvature 命令, 弹出Cloud Curvature Contours 对话框,在Clouds 列表框中选择 iges_data_points 选

49、项,Neighborhood Size 设置为“ 5 ”,单击 Apply 按钮完成 对点云iges_data_points的曲率分析,如图3-12所示。(2) 选择 Construct 一Feature Line 一Sharp Edeges 命令,弹出 sharpEdeges Feature Lines对话框,单击Compute Curvature,其它的参数设置为默 认值,接着单击Apply按钮,此时鞍座点云会生成一些曲率轮廓线。如图3-13所示:图3-13利用Sharp Edeges构造点云iges_data_points,如图 3-14所示。(3) 选择 Display Point 一

50、 Just show Selected 命令,弹出 Just Show Selected Clouds 对话框,在 Just Show Selected Clouds 对话框,在 Just Show Selected Clouds对话框的Clouds列表框中选择iges_data_points选项,单击Apply按钮,此时在视图中只显示点云图 3-14 利用 Just show Selected Clouds只显示 iges_data_points(13)(4) 选择 Modify 一Extract 一Circle-Select point 命令,弹出 Circle-Select point

51、对话框,在 Cloud 列表框中选择 iges_data_points(13), 其他选项的设置如图3-15所示,然后选择Select Screen Points单选按钮,在 视图中点云A的周围单击鼠标左键构造多边形线,使点云A的区域在视图的方向上包围在多边形中,在对话框中单击 Apply按钮,此时点云被分割为两部分, 分别是 iges_data_points(13) in 和iges_data_points(13) out ,如图 3-15 所示。Iges_data_poin ts(13) inIges_data_points(13) out图3-15点云被分割为两部分(5) 点云Iges_

52、data_points(13) in即为点云A,为了后面管理方便,将 点云 Iges_data_points(13) in更名为 A。选择Edit 一Change Entity Name 命令, 弹出 Change Entity Name 对话框,在 Object 列表框选择 Iges_data_points(13) in选项,并在New Name文本框中输入A,单击Apply按钮,点云 Iges_data_points(13) in 将更名为 A,如图 3-16所示。图 3-16 iges_data_point(13)更名为 A(6) 分析点云A,确定曲面类型是自由曲面还是基本曲面。通过点云

53、 A的曲率可知,该点云曲率的颜色是渐变的,所以可以确定曲面A是曲面类型。(7) 由于本次点云测量的误差较大,所以采用创建边界线的形式的进行 曲面的构造,同时为以下的曲面的修剪做好轮廓线的准备。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入下:Create 一3D Curve 一3D B-Spline,如图 3-17(7 )选urfacee命令,在 设直-Cloud选项为A,在Uniform-Surface 对话框中单击Apply按钮,生成曲面Uniform Surface,如图3-18所示。(A点云构造曲面SurfA )(8) 对曲面Uniform Surface进行延伸操作。选择 Modify 一Extend命令,

54、弹出 Extend 对话框,设置 Surface/Curve Edge 选项为 iges_crv_on_srf(5), 选择All Sides复选框,将Distance设置为“ 15”,单击Appiy按钮,曲面 iges_crv_on_srf(5) 被延伸,如图 3-14所示。图3-14对曲面iges_crv_on_srf(5) 进行延伸操作(9)曲面Fitsrf即为Surf A,为了后面管理方便,将曲面 Fitsrf更名为Surf A,选择 Edit 一Change Entity Name命令,弹出 Change Entity Name 对并在New Name文本输入Surf A,单话框,在

55、Object列表框中选择Fitsrf选项,击Apply按钮,曲面Fitsrf更名为Surf A,如图3-15所示。图 3-15 Fitsrf 更名为 Surf A(10) 检查曲面 Surf A 的精度。选择 Measure 一Surface to 一CloudDifference命令,在弹出的Surface to Cloud Difference 的对话框中按如图 3-16所示进行设置。图3-16检查曲面Surf A的精度(11 )在 Surface to Cloud Difference 对话框中单击 Apply 按钮,弹出Display Difference对话框及相应的分析结果,如图3

56、-17所示。从分析结果可知,最大偏差为0.9993mm,符合要求。图3-17 Disply Difference对话框及分析结果至此曲面Surf A构造完毕。其他曲面B、C、D、E、F、G、H按照相似的方法进行曲面造型。从而可得到如 图3-18鞍座的逆向曲面造型。3.7本Imageware为自由曲面产品设计方面的所有关键领域提供了应用驱动的解 决方案。空前先进的技术保证了用户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设计、逆向工程, 并精确地构建和完全地检测高质量自由曲面。最新的产品版本更注重于高级曲面、3D检测、逆向工程和多边形造型,为产品的设计、工程和制造营造了一个 直觉的柔性设计环境。Imageware提供了

57、模块化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样的设计完全围绕产品从概念设计、工模具设计和检测、样机,以全生产加工这一产品全生 命周期,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上市时间。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时就可以 配置最适合其流程的产品,使用这些工具是保证产品开发周期顺利进行的关 键。Imageware软件是现代逆向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款逆向曲面设计的软件, 其提供了独特、综合的强大的自由曲面构造及检测工具,其主要包括点云处理模块、曲面构造模块、曲面评估模块等。在本章中主要讲解运用imageware软件对鞍座的逆向建模,从而更好的熟悉了imageware软件曲面造型的功能以及更好的理解了逆向工程的内涵。第四章UG软件对鞍

58、座表面局部造型4.1导入UG6.0中进行鞍座表面的设计4.1.1将鞍座模型导入到UG NX6.0软件中将imageware12.1中的自行车鞍座模型导入 UG NX6.0中,如图4-1所示。图4-1模型导入UG NX6.0航消4.1.2基准平面的建立建立X-Y的基本平面,弹出基准平面的对话框,单击应用则生成如图4-2所示的X-Y平面确定J 应用类型XC-YC 平面偏置和参考距离反向平面方位设置mm冈图4-2 X-Y平面的建立4.1.3鞍座上表面草图的构造草图的绘制包括:创建基准坐标系,创建平面,配置文件,草图约束,绘制的草图如图4-3所示图4-3草图的构造4.1.4改进后的鞍座模型根据人机工程

59、学里人体臀部尺寸和臀部组织结构,其设计鞍座的大致实体 模型如图4-4。图4-4鞍座实体模型(1) 鞍座座面造型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并结合着人体会阴区的尺寸,将鞍座中部区域设 计为网格凹陷的形状,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鞍座的透气性,保护了人体会阴区。(2) 鞍座表面尺寸的设计根据人体测量学,50%的人群骨盆的坐骨结节间距约为200220 mm,在设计时还需加上适当的设计余量(4060 mm),以提高鞍座的舒适性,因此可确 定普通休闲自行车的鞍座后端宽度为240280 mm为宜。同时根据人体解剖学中人体结构尺寸可知,鞍座后端的长度应由坐姿状态下坐骨结节离臀部后缘的 距离(100120 mm)确定,鞍座

60、总长度则由坐姿时会阴处离臀部后缘的距离 (170190mm)再加上适当余量确定,由实验测量得出普通休闲自行车鞍座的 设计余量取50 mm左右为宜,因此可确定鞍座长度尺寸范围为220240 mm。4.2本章小结UG是现代制造业中经常使用的软件,其强大的三维建模的功能深受设计者 的青睐,同时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在 本章对于鞍座的上表面的局部造型的过程中,虽然只在鞍座模型上做出了会阴区部位大小的鞍座构造,且没有体现出其强大的三维造型功能,主要是因为鞍 座的整体模型是由imageware软件实现的,导致在导入UG软件的过程中,其鞍 座的整体尺寸无法修改。但是在本次设计

61、中还是通过UG软件完成了想表达的鞍 座的局部造型。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工作总结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分析, 结合着我国自行车发展 的趋势。以及自行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并融入人机工程的设计理念 提出了一套新的设计思路。并就此进行了设计研究,本次毕业设计的总结如下:(1)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整理,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自行车设计的现状,总结了国内自行车设计水平与国际尚存在的差距,阐明了国内对自行车设计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建议有关自行车设计部门今后能 够更多的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对自行车进行设计和改进。(2)人机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其知识的运用 能够更好的体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思想。所以本次毕业设计中人机 工程的思想,比如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人体尺寸等都得到了 很好的运用。(3) 考虑到鞍座是自行车 的重要组成部件,成功的自行车鞍座设计对骑 行者的舒适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次毕业设计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出发,对自行车的轮廓尺寸和鞍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