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一方土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6797623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脚踏一方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脚踏一方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脚踏一方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脚踏一方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踏一方土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活动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中和人的文化心理上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 增强忧患意识,并借鉴我国历代管理土地的经验,调查本地土地使用情况,发现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4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并对“乡愁

2、”“安土重迁”等文化现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活动设计:本次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有两个工作:一、课外活动:(1)学生参照有关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对家乡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2)搜集有关土地的成语、典故、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二、课堂活动:演自己创作的小品;做演讲;做辩论。活动演示过程:活动一:诗文中的土地:主持人诗朗诵地之子(李广田) 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大地,我的母亲,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我的襁褓;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保姆的怀抱。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我在地上,昂了首,望着天上。望着白的云,彩色的虹,也望着碧蓝的

3、晴空。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请同学们赏析这首诗中你认为最能让你有感而发的句子有哪些?为什么?你收集的关于热爱土地的诗歌还有哪些呢?请你也做朗诵。学生们自主发言。活动二:成语中的土地: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与土地有关的成语,并且解释它的意思,或者用这些成语写话。地北天南 :谓四处,到处 地丑德齐 :土地相似,德教齐等。谓彼此不相上下 地丑力敌 :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地大物博 :谓国家疆土辽阔,物产丰富 地动山摧 :见“地动山摇” 地负海涵 :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

4、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地覆天翻:形容变化巨大 地广人希 :见“地广人稀” 地广人稀 :亦作“地广人希”。亦作“地旷人稀”。谓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地棘天荆 :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地瘠民贫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地角天涯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很远 地久天长 :形容历时悠久。形容爱情永久不变。犹言白头到老 地旷人稀 :见“地广人稀” 地老天荒 :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犹言地为之老,天为之荒。形容极其感人。谓改朝换代 地老天昏 :形容变化

5、剧烈 地灵人杰 :谓人物杰出,盖因地之灵秀 地平天成 :比喻上下相称,万事妥帖 地上天宫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地塌天荒 :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地下修文 :据晋王隐晋书载,中牟令苏韶死后现形,对其堂弟苏节说,颜渊、卜商现为地下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皆鬼之圣者。韶今亦守其职。见太平御览卷八八三引。后因以“地下修文”为文士死亡的典故 地主之仪 :见“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 :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后因以“地主之谊”谓

6、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活动三:传说中的土地:请同学们讲述自己收集到的与土地有关的历史传说,以及神话故事等。 寸金桥的故事:寸金桥,座落在湛江市赤坎区西侧。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桥西头立碑一方,记抗法斗争事迹始末,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来湛江,为桥题诗:“不甘俯首所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头自由云”。郭沫若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1986年7月,市人民政

7、府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桥两头分别竖碑一方,碑上分别记载董必武“寸金桥”手迹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诗句手迹,寸金桥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土地公的故事 福德正神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说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於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 在民间,土地

8、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不过一般农家则是以每月的朔、望两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 井田制。 商朝 、 周朝 的井田制因夏而来。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旧中国的土地情况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9、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例如四川等地区,地主占有土地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三百五十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从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签订全国第

10、一份包干到户合同起,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的责任制迅速在中国得以推广。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承包制与人民公社的最大分别就是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包产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这措施改变由之前集体管理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并且转为一个一户的农户为单位,由农民自我管理和生产、分配及经营。可是,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这种情况在人民公社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农村家庭联户承包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弄明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农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