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大纲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796121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计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计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计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统计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大纲(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框架体系,系统 把握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统计活动的 过程,并在深入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统计认识活动 的特点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同时要确切把握各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二、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 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2.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1. 统计一词的涵义2.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3.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4.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第三节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 总体与总体单位2. 标志与变量3. 统计指标4.

2、统计指标体系第四节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研究的方法1.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过程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方法3.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第五节统计的职能和基本任务1. 统计的职能2. 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作用3. 社会经济统计的任务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2) 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关 系。2 .难点: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3 .解决办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 性质,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统

3、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5第二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25第三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70第四节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研究的方法15第五节统计的职能和基本任务10总计135五、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板书图示相结合。教学案例:(1)我国经济发展状况(2)我国人口发展状况(3)在座学生的基本状况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查阅相应资料,完成指定的练习题,熟练掌握统计学中常 用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区别。下次课课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家应该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得以

4、了 解和掌握。大家一定要理解并掌握统计学中的这些有关概念,切忌 不要死记硬背。本章是该课程的基础。复习思考题:1. 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3.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4. 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5. 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6. 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7. 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如何设置统计指标体系?8.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八、参考书目1. 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3. 高庆丰著欧美统

5、计学史(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9月第 一版)4. 郭海明主编:统计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 版)第二章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认识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 作用,了解统计调查的种类,理解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特点和 应用范围,把握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技术,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 容和统计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能根据某一实际问题初步设计统计 调查方案和拟定统计调查问卷。二、讲授内容提要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1. 统计调查的概念2. 统计调查的分类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1. 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 确定调查时

6、间5. 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第三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1. 统计报表2. 专门调查3. 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第四节统计调查误差1. 统计调查误差的概念和种类2. 统计调查误差的防止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各种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及 适用场合。2. 难点: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并设计 出调查方案。3. 解决办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理论和方 法,并通过实例比如我校学生的月生活费用支出的调查,让学生亲 自设计一个统计调查方案。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35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45第

7、三节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45第四节统计调查误差10总计135五、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 及讨论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课程内容。在讲授本章教学内容时,将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分组讨 论和课后实践的形式完成本章内容和重点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 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掌握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适用条件。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进行我校学生月生活费月支出调查,设计统计调查方案。 下次课课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这一章要求大家重点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及统计调 查的组织方

8、式,设计一套好的调查方案,是取得高质量统计数据的 保证,为后面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2.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3. 普查与统计报表均为全面调查,两者能否相互替代?为什 么?4. 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5. 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6. 在统计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7. 统计调查误差的分类如何?8.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和联系?八、参考书目1. 柯惠新等主编: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年3月第一版)2.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9、2002年2月)3. 郭海明主编:统计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 版)4. 董逢谷等主编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4月第一版)5. 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三章统计整理一、教学目标本章阐述了统计整理中分组的方法,汇总的技术以及表现整理 结果的统计表的设计。通过对本章有关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充 分认识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承前启后的地位,掌握统计分组的 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分配数列的一般特征,懂得统计表的构成和 制表规范,能依据实际资料进行统计分组、编制分配数列和统计表。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程

10、序1. 统计整理的概念2. 统计整理的程序第二节统计分组1. 统计分组的概念2. 统计分组的作用3. 统计分组的要求与方法第三节频数分布1. 频数分布的概念2. 变量数列的编制第四节统计表1. 统计表的意义2. 统计表的构成3. 统计表的种类4. 统计表的设计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1)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方法;(2) 变量数列的编制;(3) 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2 .难点:(1) 统计分组问题;(2) 变量数列的编制。3 .解决办法:通过课堂讲授,联系实际调查资料,使学生掌握统计分组的概 念、作用和方法,学会编制变量数列,明确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

11、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概念和程序20第二节统计分组70第三节频数分布90第四节统计表45前三章习题与案例分析45总计270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 骤: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启发式、引导式、提问 式及讨论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课程内容。在讲授本章教学内容时,将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分组讨 论和课后实践的形式完成本章内容和重点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 如何进行统计分组和编制变量数列。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根据第二章中所取得的我校学生月生活费用的调查资料, 进行统计分组,并编制变量数列,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

12、。下次课课 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本章主要讲授了统计整理的技术,要求大家学会根据研 究的目的,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组,编制分配数列和统计表。本 章的内容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2. 简述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的不同应用场合?组距与组数 的关系如何?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的适用场合?3. 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4. 什么是次数分配?它包括哪些要素?5 .什么是变量数列?它有几种?6. 简述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7. 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的特点如何?八、参考书目1. 袁卫等主编:

13、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2.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3. 郭海明主编:统计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 版)4. 董逢谷等主编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4月第一版)5. 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综合指标一、教学目标:从本章开始,进入了统计分析的阐述。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综合指标法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综合指标法是利用统计指标对 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揭示所研究现象的特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要正

14、确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标志 变异指标等的概念、意义、作用和种类;掌握各综合指标的计算原 则、计算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统 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二、讲授内容提要第一节总量指标1.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 总量指标的种类(1) 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2) 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3) 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1. 相对指标的概念2. 常用的六种相对指标3.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原则第三节平均指标1. 平均指标的意义 xXf f= X f f2. 各种平均数的计算简单算术

15、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2) 算术平均数的几个主要数学性质 n简单调和平均数X = 1(3) 调和平均数I x加权调和平均数x = f fX(4) 几何平均数 简单凡何平均数 g = nnx加权几何平均数 g = fnx f(5) 中位数(6) 众数第四节变异指标1. 变异指标的意义2. 常用的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应用极差、平均差、标准差和方差、标准差系数3. 习题指导三、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 .重点:(1)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标志变异指标等的概念、种 类;(2) 各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 均数的计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2 .难点

16、:各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适应条件及其关系。3. 解决办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详细讲解:(1) 对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应当注意计划指标的性质和要求。 当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要大于 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当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则计划 完成情况相对指标要小于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2) 强度相对指标有正、逆指标之分。当数值越大时,密度、 强度越大是正指标;当数值越小,密度、强度越小是逆指标。(3) 由平均数或相对数求平均首先要满足经济现象的基本关 系,根据基本关系式选择计算平均数的方法。(4) 从变异系数的指标的公式入手,指出在变异系数的指标构 造中以平均指

17、标为对比基数,不仅可以排除计量单位的影响,而且 能够反映出有关的变异指标相当于平均指标的比率,尤其便于不同 计量单位或不同平均水平的总体之间变异状况的对比。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总量指标45第二节相对指标90第三节平均指标180第四节变异指标45习题指导与案例分析45总计405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课程内容.对于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总量指标的种类及计 算和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原则将采用讲解式教学方法;对于常用的六种相对指标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

18、式、提问式 教学方法明确六种相对指标的不同;对于平均指标的意义、种类及 计算公式采用讲解式教学方法;对于平均指标的应用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 方法使学生掌握平均指标应用;对于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公式采用讲解式教学方法;对于其 应用将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变异 指标应用。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完成相应部分的作业,查阅有关利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 和平均指标来解释经济现象的资料,对于你熟悉的现象采用综合指 标法进行分析。每次课课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种综合指标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同学

19、们 应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运用相应的统计指标对数据的 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说明。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是要将平均指标与变 异指标结合运用,在各种变异指标中,标准差是最常用的变异指标, 但在比较不同水平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必须要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复习思考题:1. 简述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如何区 别?3.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如何?它有哪几种?为什么要多种相对指 标结合运用?4. 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有什么区别?5. 简述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种类、作用?6.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特 点?强度相

20、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主要区别何在?7. 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请举例说明。8. 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如何?9. 什么是众数和中位数?它们有什么特点?10. 什么是标志变动度?它有什么作用?11. 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八、参考书目1.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 李淳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精要(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3. 马庆国著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4. 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7月第一 版)5. 倪加勋等主编: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第一版)第五章抽样调查一、教学目标:简单介绍抽样调查的意义与作用,在理解抽样调查概念、特点 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以下概念:总体和样本,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了解点估计方法,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 样误差极限误差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掌握如何确定 必要的样本容量方法、及其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了解抽样设计的 有关内容。通过本章学习我们能够根据样本的有限信息了解和掌握 总体中未知数量特征的科学方法。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一般问题;1. 抽样调查的意义2. 抽样调查的作用3. 抽样调查

22、中的几个基本概念4. 抽样方法5. 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第二节抽样误差1. 抽样误差的概念2. 抽样平均误差3. 抽样极限误差第三节总体参数估计1 .总体参数估计概述2. 总体参数的点估计3.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第四节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1. 确定抽样样本容量的必要性2.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3. 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4. 确定必要样本容量是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抽样调查的设计1. 抽样设计的主要内容2. 简单随机抽样3. 类型抽样4. 等据抽样5. 整群抽样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抽样误差概念的理解、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及影响因素,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的方

23、法、 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2 .难点: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区间估计的方法及样本容量的确定。抽 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置信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3 .解决办法:通过举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采用案例分 析的方法,详细介绍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以及对总体平均数 和总体成熟进行区间估计的方法。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内容时间分配(分钟)抽样调查涵义,意义及作用20概念:45总体参数的估计180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45抽样设计的有关内容25习题45总计360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案例讨论教学方法讲 授本章内容。将对重点难点问

24、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具体数据进行 案例分析。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做与本章内容有关的习题和复习思考题,重点掌抽样平均 误差、抽样误差极限误差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掌握 如何确定必要的样本容量方法、及其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下次课 课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这一章我们主要讲授了抽样推断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求 大家重点掌握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 骤并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简单随机抽样情况下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方法。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2.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有哪些不同点?为

25、什么重复抽样的误 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3. 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4.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5. 什么是抽样极限误差?什么是抽样误差的概率度?6. 什么是置信度?什么是抽样估计的准确性?他们之间有什么 关系?7. 抽样估计的三要素是什么?抽样估计的优良性标准是什么?8.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八、参考书目1.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 施锡铨主编: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9年第二版)3. 庞智强等主编:抽样调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第一版)4. 峁诗松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

26、国统计出版社2000 年7月第二版)5. 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1年9月第一版)6. 李淳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精要(原书第二版)(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教学目标相关与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本章有关内容的 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深入理解相关关系概念、类型的基础上,掌握相关 程度的测定方法、判定相关的类别以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节相关关系的一般问题1. 相关关系的概念与特点2. 相关关系的种类3. 相关关系及其内容第二节相关分析1. 相关分析的步骤2. 相关关系的判断3. 相关系数的计算

27、第三节简单线性回归分析1. 回归分析的一般问题2. 简单回归分析3.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误差分析三、重点、难点1. 重点:(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分;(2) 相关系数,的概念、意义、取值范围、计算;(3) 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b值的经济意义。2 .难点:r与b的关系,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及理解。3 .解决办法:通过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相关关系与函数 关系的区别,利用19902000年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 的实际资料,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使学生掌握相关系数的概念、 意义、取值范围、计算方法,以及回归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和回 归系数的含义。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

28、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相关关系的一般问题45第二节相关分析45第三节简单线性回归分析90总计180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 等教学方法讲授本章课程内容。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将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入手,通过实 例启发、引导学生,从而完成本章内容的讲授。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 施和要求:课后完成相应部分的作业,查阅浏览有关利用实际统计数据进 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的资料,对于你熟悉的相关变量搜集数据,并进 行回归分析。下次课课前提问。七、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客观现象总是普遍联系和相互

29、依存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是 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判断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方向、 形态及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现象间数量 变化的规律性进行测定,确立一个回归方程式,即经验公式,并对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判断,以便进一步进行估 计和预测。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大家重点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 意义与特点,以及回归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复习思考题:1. 什么叫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有何区别?2. 相关关系的种类有哪些?3. 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举例说明。4. 简述什么是相关系数,其作用如何?5

30、. 怎样根据相关系数判断现象间相关的方向和关系的密切程 度?6. 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有什么特点?7. 列出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简述其取值范围及其意义。8. 与相关分析相比,回归分析有哪些特点?9. 什么是回归标准差?它有哪些作用?10. 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关系如何?八、参考书目1.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 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3. 倪加勋等主编: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第一版)4. 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 版)第七章时间数列一、

3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明确动态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编制原则, 掌握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应用条件,以及有关指标之 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动态趋势分析中长期趋势的测定与季节变动规 律的计算分析方法,了解动态数列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测定方 法。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 时间数列的概念2. 时间数列的种类3. 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 发展水平和发展水平2.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第四节时间数列变动构成分析1. 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分析2. 时间数列变

32、动因素分析的模型3. 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动态数列变动趋势分析和季节变动分析。难点:平均水平.平均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条件,动态数 列各种趋势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解决方法:通过结合实例理解各类指标的含义,认真分析占有 的数据资料的条件.结合实际.详细讲解各种指标和趋势分析方法的 计算公式及应用。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讲授内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15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35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20第四节时间数列变动构成分析100习题指导35总计405五、教

33、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 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章课程内容。在讲授时,将采用以讲解式为主并辅之以其他形式完成内容的 讲解。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 和要求:课后认真阅读其他参考书的相应章节内容,完成统计练习册本 章的作业内容,掌握水平指标.速度指标.趋势分析的计算公式及应 用,下次课前提问。七、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的探讨和发现,都要依靠时间序列的编 制。本章主要讲授时间序列的编制,动态发展水平与速度,动态趋 势分析与预测等。重点是讲授动态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计算,各 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应用条件,并

34、掌握时间序列分解分析的基本方法。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时间数列?它由哪些要素构成?2. 编制时间数列有何作用?3.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各有何特点?4. 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什么原则?5. 什么是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6. 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有何区别?7. 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年距增长量各有何意义?8. 什么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二者关系如何?9. 计算年距增长速度和年距发展速度有何意义?10. 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它和静态平均数有何区别?11. 如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12. 测定季节变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八、参考书目1. 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 计出

35、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 郭海明主编:统计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 版)3. 王振龙等主编: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2月第一版)4. 王耀东主编: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八章指数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有关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深入理解统计指数 的涵义、作用与种类的基础上,系统把握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和 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原则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指数体系对现象发 展变化的情况进行因素分析。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节统计指数分析的意义1. 指数分析的概念2. 指数分析的意义3. 统计指数的种类第二节综合指数分析1. 综合指数的意

36、义及编制原理2. 综合指数分析简历3. 综合指数编制中的同度量因素问题第三节平均指数分析1. 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2.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3. 平均指数的应用第四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1. 指数体系的概念和意义2. 两个因素的总量指标分析3. 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4. 平均值标指数的因素分析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1) 掌握统计指数的含义及其种类;(2)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3)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及时期的固定;(4) 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5) 因素分析的方法及其步骤,包括总量变动的因素分析和平 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2 .难点:(1)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

37、2) 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的方法及应用;(3) 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的方法及应用。3 .解决办法:引入案例明确统计指数的含义及种类,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授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明确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 编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步 骤。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内 容时间分配(分钟)第一节指数分析的意义25第二节综合指数分析90第三节平均指数分析90第四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155习题指导与总复习45总计405五、根据本章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解 本章内容。在讲授过程中,采用讲授和习题

38、结合的形式,明确统计指数的 编制及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的具体 措施和要求:适时安排课外练习并及时检查,以便同学能熟练掌握课堂内容。七、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指数含义,这是进一步学习总指数编 制方法的基础。理解并掌握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计算方法,对于 学习利用指数进行经济问题分析是很重要的基础。运用指数体系可 以对各种各样的现象(复杂现象为主)进行因素分析,其具体分析 形式较多,关键在于掌握指数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其灵活应用 于有关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什么作用?2. 编制综合指数的

39、特点是什么?3.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有什么作用?4. 在编制综合指数中如何选择同度量因素?5. 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比较有哪些特点?6. 什么是指数体系?它有什么作用?7. 什么是因素分析?如何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八、参考书目1. 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 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3. 郭海明主编:统计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 版)4. 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 版)5. 倪加勋等主编: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