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793817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危害及急救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分子式NaOH危险化学品序号1669相对分子量40.01理化特性沸点(C)1390 C饱和蒸气压(kPa)0.13 (739C)熔点(C)318.4C相对密度(水=1) 2.12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 二氧化碳、过氧化物、 水。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练、造纸、1巴皂、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危险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闪点(C)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C)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

2、J)无意义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 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健 康 危 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 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

3、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泄 漏 处 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 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 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清洁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 子较松的容器内,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储运、,、.-sV 注意 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不超过35C,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可)燃物、酸类分开存放,切记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4、 料收容泄漏物。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 3.1-3 盐酸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盐酸;氢氯酸英文名Hydrochloricacid;chlohydric acid分子式HC1CAS号7647-01-0相对分子量36.46理化 特性沸点(C)108.6 (20%)饱和蒸气压(kPa)30.66 (21C)熔点(C)-114.8 (纯)相对密度(水=1) 1.20;(空气=1) 1.26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溶解性与水混溶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碱类、碱金属、胺类、易燃或可燃物。燃烧(分解)产物-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

5、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危险 特性 与消 防燃烧性不燃闪点(C)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C)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与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 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 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健康 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齿 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 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6、.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龈酸蚀症及皮肤损害。急救 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泄漏 应急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

7、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sS* 注意 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 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 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防护 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 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 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

8、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数据来 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标识中文名:醋酸乙酯;醋酸乙酯央文名:ethyl acetate; acetic ester分子式:CHO.分子量:88.10UN编号:1173CAS 号:141-78-6理化 性质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酮、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c: 77.2熔点/c:83.6相对密度(水=1): 0.90相对密度(空气=1):3.04饱和蒸汽压/kPa: 13.33 (27C)燃烧热/

9、(kJmol-1): 2244.2临界温度/C: 250.1临界压力/MPa: 3.83最小点火能(m J): 0.46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C:4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2.0-11.5%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C: 426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 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剂:坑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 却。毒性中国 MAC (mg/m3)300前苏联 MAC(

10、mg/m3) 200美国 TVL-TWAOSHA 400ppm,1440mg/m3ACGIH 400ppm,1440mg/m3人体 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 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性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 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 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11、冲洗。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 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 须有人监护。泄漏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

12、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 C。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 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标识烷 甲 氯 二 中 号 S A C115

13、5 厶号厶厂39 号 N U理化性质79- CO/ 点 熔3311 11一一 水 /| 度 密 对 冃 木89339 Z 度 密 对 相732 CO 温 缶6 (Kj/wo 乙 乙 于 溶 溶 微 性 解 溶A7COO115533.燃烧爆炸危险性5116 CO温 燃 引碱 忌 禁11照 光定 稳 性 定 稳O合 聚 不W: 危 合 聚O 气 光一匕匕 厶冃 气 空 湿 潮 遇与制:亦 性照 特光 危氢匕匕 厶冃 可 宀命 却 冷 水 喷。O . 一 一 月C 防、 消碳 身化 全氧 穿一 宜S: 面泡 毒、 r水 戴状 佩雾 须: 员剂 人火 防灭 消bo 法旷 方空 火至 灭移毒性C77 A

14、 1 外m 联川 苏5OP 亠U 5 亠冃H ;GG 2 g加 0020P C55 A A M H ATOS 中Tw 值TL 艮H pp uni 触 接美人体危害头Ie,轴烬 、嗜长于 晕、館起 眩崩制引 佝失B 可济推胖 者共慢作 轻刍Z高腑 :积曾肪 性M乂肘 急、曄对 系昜M睡 吸现清嗜 和则时宓 经者血迟 神套帆作 枢较水动 品呼蝕如 本上管乏急 救用如医 ,。就 也通n+, 起道催 立持温 后保量 ,嘶, 春A-泵 阐给/。蛊 撤自间覆 速戴空沫 迅员性泡储 运酸注 M业 化作 氧运 与搬 应 忆刀 密 匝装 热轻 対M驭 离行 远。线 。运路 内混定 间储规 仓混按 通不运 阴存防

15、 于币人 存分个 储类意毒 理 资轻A1 有DN 入n,。 吸加m 鼠增PP 大间00 (时7 时露 小黑氏 7 12 。、 1/变沙 13,改僂 加理伤 匹病鼠 000m胃 剎无壮 C50乃 L匕切 口册- 经力性 鼠变 他69gLi润 oom入圜 -2鼠细 00-大和: 八- 01性变 )5莓肪 5性脂曼、 #:利氟 毒性萎 性急肝 急亚度料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 1250ppm (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致癌性IARC致 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数据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

16、技术全书(第二版)表3.1-6 1,3-二氯丙烯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表标识中文名:1,3-二氯丙烯央文名:1,3-dichloropropene分子式:C3H4Cl2分子量:111UN编号:1173342CAS 号:542-75-6危险化学品序号:525理化 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C: 108熔点/C:84相对密度(水=1): 1.22相对密度(空气=1): 3.8饱和蒸汽压/kPa: 3.73 (25C)燃烧热/ (kJmol-1):无资料临界温度/C: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性:易燃,具强刺

17、激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C: 35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爆炸极限:5.3-14.5%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空气。引燃温度/C:无资料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毒性国 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ACGIH 1ppm,4.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LD50: 470710 mg/kg(大鼠经口); 504 mg/kg

18、(兔经皮)LC50: 4650mg/m3, 2 小时(小鼠吸入)人体 危害5050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 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症状有烧灼感、 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

19、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 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 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20、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 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3.1-7 甲苯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表标 识中文名:甲苯央文名:methylbenzene;Toluene;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CAS 号: 10

21、8-88-3UN 编号:1294理 化 性 质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相对密度(水=1): 0.87相对密度(空气=1): 3.14熔点/C: -94.9沸点/C: 110.6最小点火能/mJ: 2.5燃烧热(Kj/mol): 3905.0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C: 318.6临界压力/MPa: 4.11饱和蒸汽压/kPa: 4.89 (30C)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燃烧性:易燃禁忌物:强氧化剂。最大爆炸压力/MPa: 0.666闪点/C: 4引燃温度/C: 535爆炸极限(%): 1.2-7.0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

22、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 性接触限值 中 国 MAC 100mg/m3 ;前苏联MAC 50 mg/m3美国 TLV-TWA OSHA 200ppm,754mg/m3; ACGIH 50ppm,188mg/m3; 美国TLV-S

23、TEL未制定标准人 体 危 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 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急 救皮肤接触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后提起眼睑,用流动清 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服者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 护工程控制

24、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个体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 漏 处 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25、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C。防止阳光直射。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他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 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 (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信息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 3.1-8 乙醇危险有害识别表标识中文名:乙

26、醇;酒精央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HO分子量:46.07UN编号:1170乙U危险化学品序号:2828CAS号:64 175危险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理化 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C:114.1饱和蒸汽压/kPa: 5.8 (20C)沸点/C: 78.3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C: 243.1相对密度(水=1): 0.79临界压力/MPa: 6.38相对密度(空气=1): 1.59燃烧热/ (kJmoH): 1365.5最小引燃能量(mJ):无资料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性:易燃闪点/C: 13 (CC);

27、17 (OC)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极限:3.3 - 19.0 %聚合危害:不聚合最大爆炸压力(MPa): 0.735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C: 363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毒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未制定标准;美

28、国TLV-TWA1000ppm急性毒性:LD50 7060mg/kg (兔经口)7430mg/kg (兔经皮);LC50 37620mg/m3, 10 小时(大 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mg/24小时, 轻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 10.2g/ (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致突变 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 11.5g/(kg.天),2周, 阳性。生殖毒性:小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0): 7.5g/kg (孕9天),致畸阳性。致癌性:小鼠经 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 340mg

29、/kg (57周,间断),致癌阳性。健康 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 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咼浓度本 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 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 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后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就医。

30、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后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泄漏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

31、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7C。防止阳光直射。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 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该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包装包装类别:11类包装;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小开口铝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信息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

32、)表 3.1-9 硝酸危险有害识别表标识中文名:硝酸央文名:nitric acid;分子式:hno3分子量:63.01UN 编号:1050危险类别:氧化性液体类别3CAS 号:7697-37-2理化 性质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熔点/C: -42 (无水)沸点/C: 86 (无水)饱和蒸汽压/kPa: 4.4 (20C)溶解性:与水混溶。临界温度/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 1.50 (无水)临界压力/MPa:物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 2.17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燃烧热/ (kJmol-1):无意义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闪点/C:无意

33、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爆炸极限:无意义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引燃温度/C:无意义禁忌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酮、胺类。危险特性:本品为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 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毒性接触限值 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 2 mg/m3; 美国 TLV-TWA OSHA 2ppm 5mg/m3; ACGIH 2ppm, 5.2mg/m3 美国

34、TLV-STEL ACGIH 4ppm,10mg/m3人体 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 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 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急救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皮肤接 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误服者用水嗽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

35、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 抢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

36、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 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 3.1-10 一甲胺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一甲胺央文名:Monomethylamine; aminomethane分子式CH5N分子量31.10CAS 号74-89-5目录序号2550理化 性质性状无色气体,有似氨的气味。溶解性易溶于水

37、,溶于乙醇、乙醚等。主要用途用于橡胶硫化促进剂、染料、医药、杀虫剂、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等。熔点。C-93.5沸点C-6.8相对密度(水=1)0.66相对密度(空气=1)1.09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 C)燃烧热(kJ/mol)1059.6临界温度C156.9临界压力MPa4.07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性易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氧化氮。闪点C-9.9聚合危害爆炸极限4.9 20.8稳定性引燃温度C430禁忌物酸类、卤素、酸酐、强 氧化剂、氯仿。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

38、化剂易燃烧爆 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 资料接触 限值中国 MAC(mg/m3): 5。美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LD50:无资料。 LC50: 2400mg/m3, 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 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重者可致 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极高浓度吸入引起声门痉挛、喉水肿而很快窒息死亡。可 致呼吸道灼伤。对眼和皮肤有

39、强烈刺激和腐蚀性,可致严重灼伤。口服溶液可致口、咽、食 道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个体 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

40、: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泄漏 应急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 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罐 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储存 注意 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r。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 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1、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 3.1-11 一乙胺溶液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乙胺水溶液,氨基乙烷水溶液, 一乙胺水溶液央文名 Ethylamine aqueous solutions分子式C2H7N分子量45.08CAS 号75-04-7目录中的序号性状无色、有强烈氨味的液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理化 性质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合成及作萃取剂、乳化剂、医药原料、试剂等熔点。C80.9沸点C16.6相对密度(水=1)0.7相对密度(空气=1)1.56饱和蒸气压(kPa)53.32(2

42、0C燃烧热(kJ/mol)1711.7临界温度C183临界压力MPa5.62燃烧燃烧性易燃有害燃烧产物爆炸闪点C17.8聚合危害危险性爆炸极限3.514稳定性引燃温度。C385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燃爆危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水 溶液呈强碱性,腐蚀铝、锌等很多有色金属。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有咽喉刺痛、咳嗽、呼吸 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并能产生肺水肿。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灭火方法:用干粉、水泥、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毒性 资料LD50: 400mg/kg(大鼠经口); 390mg/kg(兔经皮健康 危害接触乙胺

43、蒸气可产生眼部刺激、角膜损伤和上呼吸道刺激。液体溅入眼内,可致严重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 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个体 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 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 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

44、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泄漏 应急 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 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罐 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储存 注意 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 化剂、酸类、卤素等分

45、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操作 注意 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 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表 3.1-12 1, 1

46、- 二氯乙烯危险、有害识别表一标识烯 乙 氯 二-1111 中H C 号 S A C厶 厶 厶311 号 N U理化性质八 有 带 性 溶636Z211 CO/ 点 熔温 缶411211 水 度 密 对 冃 木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光气。燃烧性:易燃燃9烧9热(kJ/mOl):燃烧爆炸危险性闪点/C: -28弓1燃温度/C: 530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爆炸极限:6.515%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 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

47、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急性毒性:LD50: 200 mg/kg(大鼠经口) LC50: 25210mg/m3, 4 小时(大鼠吸入)人体危害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短时间接触低浓度,眼及咽 喉部烧灼感;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酩酊状;吸入高浓度还可致死。可致角膜损 伤及皮肤灼伤。慢性影

48、响:长期接触,除粘膜刺激症状外,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急 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 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 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49、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泄 漏 处 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 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 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 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数据 来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