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6790521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住院患儿168例,对其开展心理、饮食护理,采取恰当的隔离,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结论通过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好发于夏秋季,患儿为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

2、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确定为丙类传染病。我院儿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共收治患儿168例,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现将该病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90例,女78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2个月,手足、口腔、肛周出现丘疹,疱疹为圆形或椭圆形,基底部绕有红晕,无痒感,其中103例有手足疱疹,126例臀部有疱疹,96例有口腔粘膜疱疹,体温3740,所有病人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临床给予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住院时间平均78天。 2护理 2.1消毒隔离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带病毒者,

3、潜伏期通常为27天,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已经发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手巾、玩具、餐具等各种日用品引起间接接触传播;不小心接触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感染。因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至关重要。患儿一旦确诊,即予及时隔离,隔离期为2周1。本院设手足口专门病区,病区分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双通道,全病区严格按传染病分区管理。病室内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30分钟/次,每天用紫外线照射病房2次,每次30分钟。物体表面、地面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2.2基础护理 2.2.1一般护理首先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交代护理配合事项,减少患儿及其家人的恐惧

4、心理。 2.2.2同一病种患儿可同居一室,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泡结痂脱落可解除隔离2。 2.2.3高热时除物理降温外,鼓励患儿多饮水。纳差、汗液丢失所致的电解质紊乱及时纠正。 2.2.4作好呕吐、腹泻的相应护理。 2.3疱疹的护理 2.3.1手足部位疱疹的护理 2.3.1.1床铺保持清洁、平整、干燥,皮肤保持清洁,经常更换柔软的棉织内衣。 2.3.1.2洗澡时不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用温水即可。且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2.3.1.3应剪短患儿的指(趾)甲,必要戴棉质手、足套,以防抓破,并尽量减少下床活动。 2.3.1.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

5、有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安尔碘,严重者可用1%的硼酸湿敷。 2.3.1.5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尽量避开皮损处。 2.3.2臀部疱疹的护理及时为患儿清除大小便,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对疱疹破溃处,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外涂。 2.3.3口腔部位疱疹的护理 2.3.3.1加强口腔护理的饮食调理 2.3.3.1.1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菜粥、蒸蛋。禁食酸、辣、硬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2.3.3.1.2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2.3.3.1.3吃饭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因吃零食能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减少唾液的分泌。 2.3.3.2患

6、儿因口腔疼痛咀嚼吞咽困难,唾液经常流出引起消化液流失,要鼓励患儿咽下唾液。 2.3.3.3保持口腔清洁,早晚以软毛牙刷刷牙,对因疼痛不肯进食者,在进食前用棉签蘸1%达克罗宁溶液涂口腔溃疡处,进食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对小婴儿不会漱口者在餐后饮少量0.45%淡盐水。 2.3.3.4对于疱疹破溃者取思密达调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每次涂药时观察黏膜糜烂、溃疡及其演变情况。动作应轻柔,勿刺激以免咽部引起恶心,导致患儿拒绝涂药。 2.4症状护理及专科护理 2.4.1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

7、、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3。 2.4.2发热的护理 发热期间,护士加强体温监测,对体温<38.5的患儿,可给予多喝温开水;体温>38.5的患儿,可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行降温后30分钟测量体温,了解降温效果,及时补充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高热惊厥史者,应积极控制体温。发生惊厥抽搐时,注意避免受伤,同时注意与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鉴别。 3健康教育 3.1加大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宣传防病知识。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道,特别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区域尤为显著。 3.2手足口病是通过

8、粪口,皮肤、粘膜疱疹液感染传播,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本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感染,也无特效药。症状较轻者可以在家隔离,一般需要14天。 3.3患儿的玩具、衣物定期消毒,餐具用后要清洗消毒,勤清洗衣被,并予阳光曝晒。 3.4居室定时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3.5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场所,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3.6托幼机构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4 4讨论 手足口病一般1周内可康复,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质量,可降低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春兰.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5(9):768. 2李伟,贾延敏.小儿手足口病5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41-42. 3张湘婷.73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53. 4安徽省防治手足口病(EV71)健康教育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