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6790348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有一句笑话说得很是形象,很多优美的文章是:“学生一读就流泪,老师一讲就瞌睡。”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

2、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反思过去的语文阅读,功利意味特别浓厚,老师是为考而教,学生是为分而读。因此阅读教学是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讲解求同多。再就是教学过程、方法僵化,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教学途径、渠道封闭,把语文的本质掩盖起来,割裂了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联系。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对课本的学习范围内是不可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兴趣的,这种局限还会让学生从根本上丧失阅读的兴趣,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

3、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初步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且对每一学段的阅读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但仅仅是课堂上的阅读和对课本的阅读是很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搞好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兴趣、特长、才能都得到发展。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这种阅读观应该建立在尊

4、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还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教师总是埋怨现在的学生不喜欢阅读。就是阅读,也只是选择一些快餐式的书籍进行阅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对学生具有主导作用,而且还有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教师要能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弦,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苗,使他们的学习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很投入地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

5、兴趣呢?在实践中,我有了以下一些心得:一、课堂阅读教学是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教学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应该起到示范的作用。目前在语文教师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语文老师自己都不喜欢阅读,没有读过几本名著,甚至连“四大名著”也没有完整地读过,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告诉学生,与学生交流,而不应该照着参考书上的内容向学生传授。我在教心声等课文时,读到动情处,自己也禁不住留下两行热泪,课堂上更是一片唏嘘之声,当然也有个别学生看见老师流泪,听到老师声音哽咽而偷偷发笑的,其实这类学生也会被逐渐勾起

6、阅读的兴趣,他会去想,文章里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老师流泪,这样一来二去,他的阅读兴趣就会自然的被激发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怕学生笑话而刻意掩藏自己的情感,殊不知这样却丧失了极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契机。同时,这种阅读感受的平等交流,本身也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示范了应该怎样进行阅读。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可见一些老师刚教完一篇课文,就是什么语段的阅读练习、作文仿写练习等等之类的练习,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要不得,把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阅读兴趣再一次扼杀在了摇篮中。我们知道,写作完全在于一种冲动,有了这种冲动,文章可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反之,则挠破头皮也写不出几个字,反而让人心

7、生厌恶,况且,语文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学生读得多了,积累也就多了,语感也就形成了,你还愁学生不会阅读、不会写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应该让学生博览群书,现代妙文要读,古诗文要读,名著经典要读,科普书要读,时文政治要读,学生经常徜徉在这样的阅读空间和时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只有我们老师淡化了阅读的功利色彩,学生的阅读才有了自由,他们才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这正是是语文教学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期待。三、利用多种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书

8、海。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书外,还应该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特别是和学生课后交流时,往往可以更加自由地讲一些著名作家或科学家的故事。我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述著名作家的奇闻轶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求有更多的了解,那么阅读相关的作品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产生阅读的欲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有丰厚的积淀,在教学或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9、,也自然会感受到阅读的精彩和魅力。喜欢阅读并能学以致用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是阅读。五、营造阅读的氛围。学生往往是求知欲旺盛,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营造阅读的氛围。第一,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环境大到校园环境的建设,小到教室的布置。学校的整个环境建设要以学生的发展、提高为中心,体现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在一个书香四溢、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学校学习,学生能从自己所观察到“风景”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校园文化的审美乐趣。班级建设也要有浓厚的文化意识,班级的手抄报、板报、墙壁

10、等应该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阅读这些版面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阅读的兴趣自然是非常浓厚的。所以,良好的环境建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由被动的阅读走向主动的阅读。第二,阅读心情的营造。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成为一种逼迫,一种痛苦。学生在教室的时间是很长的,如果教室总是闹哄哄的,使人无法静心阅读,这对许多渴求知识、喜欢阅读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摧残。教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在具体的做法中,必须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人人都有拥有理想的学习环境的权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心情愉悦,能更好地与书本交流,与作者交流,激发共鸣。第三,榜样的

11、感染。教师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首先自己要感兴趣。学生的向师性是非常明显的,当他们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教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想知道教师喜欢读什么书以及为什么对书这样感兴趣,并渐渐地会尝试着走进书中。六、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展现阅读的精彩,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演讲、朗诵会、辩论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感受阅读的快乐和语文的精彩,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果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能让学生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要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这对学生走进书中认真阅读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促使学生由“要我读”的观念朝“我要读”转化,进而带动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并且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