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人口模型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16790250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孩人口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孩人口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孩人口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二孩人口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孩人口模型(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关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模型建立与求解目录1.问题重述32.问题分析33.模型假设34.名词解释与符号说明441 名词解释442 符号说明4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5.1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分析45.2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动态模型65.3 考虑“二孩政策”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动态模型 86模型的评价及推广9附录 10附录 1 计划生育政策下未来50年老年人口数量图程序10附录 2 计划生育政策下未来50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图程序 11附录 3 二胎政策下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程序 11附录 4 二胎政策下各年龄段的人口预测图程序12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

2、历史人口数据的系统分析,建立了重庆市人口 增长的 Leslie 动态模型。根据 2000 年各年龄组人口数量,生育率及死亡率数据,应用 Mat lab2015b软件编辑计算机程序,按照五年为一个时间段,考虑从2015年10月开始的“二 胎政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求出了2050年前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动态指标的系列预 测数据。关键词:Leslie人口模型,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数学模型,统计预测,MATLAB1. 问题重述近 20 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生育率迅速大幅度下降,同时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这种低生育低死亡的人口发展状态导致了我国 人口老龄化

3、速度的加快。重庆市是四个直辖市之一,200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60岁 以上老人所占比重相较于10 年前上升不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 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安全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既2013 年中共十八 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2015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 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的全面开放将为年龄结构的演变带来一定的影 响。需要解决问题:1、收集数据,查阅文献,建模分析重庆市的人口老龄化现状;2、讨论“二孩政策”

4、对重庆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2. 问题分析问题一:收集从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画出老龄人口 数量变化曲线,再利用2000 年重庆市各年龄层人数,各年龄层女性人数,各年龄层女性生 育率,各年龄层存活率数据(设此时总和生育率R=l)推测出到2015年的人口数量变化,老 龄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计算出2015年重庆市人口数量。问题二:利用预测出的2015年的数据,修改建立模型中的参数,预计实行“二胎政策” 后到2050年的重庆人口变化趋势。3. 模型假设1 、 本问题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即不考虑人口迁移问题;2、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政策相同;3、 不考虑生育率、死亡率和

5、男女性别比随着区域人口流动发生变化的情况;4、 假设用多胞胎的数量来抵消那些不结婚的成年男女;5、各年段人口死亡率不出现突变现象;6、人民遵守法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时,只生一胎,开放二胎后,每户家庭都哺育二胎;7、社会稳定,无自然灾害和战争,无其他政策干预。4. 名词解释与符号说明41 名词解释1、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促使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 是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生育率降低。一般认为,如果人口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比重超过7%,或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那么该人口就属于老年型。2、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如某一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说

6、明每名 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各年龄组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可能生育的子女数,是衡量生育水平最 常用的指标之一。3、负担老年系数指老年人口(65 岁以上人口)与15-64 岁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 为:负担老年系数=老年人口/15-64岁人口 X100%。4、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是:老 少比=(三65周岁人口数三014周岁人口数)X100%。42 符号说明序号符号意义1t表示年份2X数组表示各个年龄层人数,以五年为一组3C数组表示对应女性人口比例4B数组表示各年龄层女性生育率5S数组表示各年龄层存活率6Y21行1列空数组,用于对X的次5年数据进行存放7R国家的

7、生育政策允许生孩子数8N15岁以下青年数目9M16-64岁人群数目10O65岁以上老年人数目11Z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5.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分析根据联合国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做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7%以上,或老少比超过 30%以上的国家或者地区被称之为“ 老年型国家”或者 “ 老年型地 区”。由于我国已经将退休年龄延后至65岁,所以本文将65 岁以上人群成为老年人。根据 重庆市第一、二、三、四及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历史与现状列表如下。表 1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主要指标统计表年龄 组(岁)人口 X(0)女

8、性人口女性比重C年平均死亡率0女性人口女性比重C年生育率00-4231868310251690.44216.0910251690.442105-9303438313972750.46050.4913972750.4605010-14405206519393320.47860.4419393320.4786015-19303710714499570.47740.7314499570.47744.9120-24241792511697720.48381.1911697720.4838119.3325-29316290415459480.48881.3315459480.488876.3730-34

9、339834016450720.48411.4916450720.484118.3235-39305407214691450.4811.7714691450.4814.0740-44258595712363840.47812.4212363840.47811.445-49240723611731450.48733.611731450.48730.7250-5417625758541270.48465.688541270.4846055-5914065776888700.48979.26888700.4897060-6412282086042890.49215.676042890.492065-

10、699277614550200.490427.34550200.4904070-745943152892140.486651.212892140.4866075-793995952049820.51379.492049820.513080-841920131051240.5475136.421051240.5475085-8957395337790.5885185.2337790.5885090-941069067790.6341257.5567790.6341095-99216912020.5542231.9112020.55420100以上124980.7903240980.79030由表

11、 1 数据可以看出,从1964 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之后,各项指标均成上升之势,并从 1960年以后开始加速上升,其增长趋势如图1 所示。图1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主要指标变化趋势图虽然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指标在2000年前尚未到达联合国规定的指标,但已经非 常接近联合国规定的指标。各项指标显示,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重庆市老龄人 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速度大有加速上扬之势,在2005 年前重庆 市将进入“老年型地区”的行列。为了能准确地预测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程度,下文我 们将建立一个动态的人口增长模型。5.2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动态模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

12、2000 年 10 月底重庆市人口总数为3090.45 万人,按照每五 岁为一个年龄组,把099岁划分为20个年龄组,即04岁为第一个年龄组, 59岁为第二 个年龄组, 1014 岁为第三个年龄组, , 9599 岁为第 20 个年龄组, 100 岁以上为第 21 个年龄组,并设各年龄组构成的初始人口列向量为X(0)=X(0),X2(0),X3(0),.,x21(0)t;第5t 年各年龄组人口构成的人口列向量为X(0),x2(0),x3(0),.,x21(0)t,称X(t)为人口状态向量。如 果设所有年龄组女性人口占同一组人口比例的系数向量为C=c1,c2,c3,c21T,那么在5t年 时,女

13、性人口的列向量应为C X(t)=c1xl(t),c2x2(t),c3x3(t),.,c21x21(t)T。假定全市人口迁入与 迁出数量相等,各年龄组妇女在五年内的平均生育向量为B=bl,b2,b3,.,b21T。根据统计信息,2001年11月1日初始状态向量X(0),人口年死亡率向量,女性在各组 人口中所占比例向量,女性年生育率向量等的分量数据如表2所示。表2各年龄组人口死亡率与育龄妇女生育率统计表年龄人口 x(0)女性人口女性比年平均女性人口女性比年生育组(岁)重C死亡率0重C率00-4231868310251690.44216.0910251690.442105-9303438313972

14、750.46050.4913972750.4605010-14405206519393320.47860.4419393320.4786015-19303710714499570.47740.7314499570.47744.9120-24241792511697720.48381.1911697720.4838119.3325-29316290415459480.48881.3315459480.488876.3730-34339834016450720.48411.4916450720.484118.3235-39305407214691450.4811.7714691450.4814.0

15、740-44258595712363840.47812.4212363840.47811.445-49240723611731450.48733.611731450.48730.7250-5417625758541270.48465.688541270.4846055-5914065776888700.48979.26888700.4897060-6412282086042890.49215.676042890.492065-699277614550200.490427.34550200.4904070-745943152892140.486651.212892140.4866075-7939

16、95952049820.51379.492049820.513080-841920131051240.5475136.421051240.5475085-8957395337790.5885185.2337790.5885090-941069067790.6341257.5567790.6341095-99216912020.5542231.9112020.55420100以上124980.7903240980.79030暂且不考虑二孩政策,按照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只能育有一个孩子,设多胞胎的数量与不生孩子家庭数量保持平衡,则可设总和生育率R=1.15 (平均一对夫妇终生只能生育R 个孩子)

17、。可取B=bi5b2,b3, ,b2iT。若把t阶段存活的全部新生儿划分到t+1阶段的第一 年龄组,并设各年龄组人口在五年期内的自然存活率向量为S=si5S2,S3,,S2it。由于第t 阶段k-1年龄组的人存活到第t+1阶段就是k年龄组的人,(k=2,3,4, ,20),且第21年龄 组(即100岁以上)的老年人五年后存活下来的仍属于第21 年龄组。由此可得人口系统状 态X(t)关于离散时间变量t(t=1,2,3,n,)的状态转移方程组:X (t+1)= 2=1 ckbkxk(t)x (t+1)=s x ,k=2,3,4, ,20(1)kk-1 k-1x21(t+1)=s20x20(t)+s

18、21x21(t) 将上表中的数据代入,不断进行迭代,即可得到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序列动态数据编辑程序(见附录1 和附录 2),即可得到如下两张图片:o o O o o O2 0 82 2 1- - 一 - - 一 -! o o o o o o o C o o o o o o O 6 4 2 O 0 6 4 JI JI JI J1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t/年图2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未耒册年A 口老龄化发展预测65岁以上占比才+员担老年系数-5050505055443322一青少年占比201020152020

19、202520302035204020452050tf年图3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图根据预测数据,在不久后65 岁以上人口即将超过7%,重庆将跨入老年地区行列中。 指标显示,人口老龄化发展来势凶猛,到2025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5%,负 担老年系数将达到48%,平均每两个65 岁以下的劳动力就要抚养一个65 岁以上的老人, 图3 和图4体现了这一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将迸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西部经济尚不发达 的条件下,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社会养老问题首当其冲。5.3 考虑“二孩政策”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动态模型由于我国 2015年 11月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二孩

20、计划”,所以基于上述模型,修改总 和生育率 R 为 1.2,可编程做出如下两张图:图4二胎政策下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数比例变化趋势图图5二胎政策下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由图 4 和图 5 可以看出,实施二孩政策后,相对于不采取二孩政策,65 岁以上老龄人 口上升趋势减缓,虽然青少年占比在2040 年前依旧是持续降低,不过降低趋势变缓,并且 在 2040 年之后上升,上升幅度比不采取二孩政策要快。而负担老年系数则更明显的说明了 问题,采取二孩政策的负担老年系数上升变缓,并且在2050 年时数据为 48,而不采取该政 策,到2050 年预计为51.以上充分说明二孩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有调控作

21、用,只是效果不 会很快的反应出来,需要20-30 年的时间,年龄结构才可以得到显著调整。6模型的评价及推广这个模型是建立在上文所提的7 个假设之上,固然会因为考虑不足或者社会变化等原因 带来误差,但所建立的模型和预测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可针对此模型预测趋势做出政策改变,以应对劳动力短缺,国家与企业、社会与家庭的负担日益加重等问题。参考文献i.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4-324;ii.于学军,中国人口信息网. 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 2 期,2000-4-6。ii.王培勋,统计信息论坛.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数学模型与统计预

22、测, 2004年;iv. 于洪彦,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附录附录1 计划生育政策下未来 50年老年人口数量图程序X=231.8683 303.4383 405.2065 303.7107 241.7925 316.2904 339.8340 305.4072 258.5957240.7236 176.2575 140.6577 122.8208 92.7761 59.4315 39.9595 19.2013 5.7398 1.06900.2169 0.0124;%t年各个年龄层人数,以五年为一组getC=0.4421 0.4605 0.4786 0.

23、4774 0.4838 0.4888 0.4841 0.4810 0.4781 0.4873 0.48460.4897 0.4920 0.4904 0.4866 0.5130 0.5475 0.5885 0.6341 0.5542 0.7903;%对应女 性人口比例 getB=0 0 0 0.491 11.933 7.637 1.832 0.407 0.140 0.072 0 0 0 0 0 0 0 0 0 0 0;%各 年龄层女性年生育率getS=0.9939 0.9995 0.9996 0.9993 0.9988 0.9987 0.9985 0.9982 0.9976 0.9964 0.9

24、9430.9908 0.9843 0.9727 0.9488 0.9205 0.8636 0.8148 0.7425 0.7681 0.7600;%各年龄 层存活率get (1-死亡率)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341.2273;%元年65岁以上老年人数目getfor t=2000:5:2050%输出从2000年开始到2050年为止老龄人口数目与时间关系图Y(1,end)二sum(C.*B.*X);%新生儿(0-5 岁)数目fori=2:1:20Y(i,end)=S(i-1,end)*X(i-1,end);%各年龄段 6100 岁人

25、口数量(5 年为一组) endY(21,end)=S(20,end)*X(20,end)+S(21,end)*X(21,end);%100 岁以上人口数量 X=Y;plot(t,0,or);hold on; 0=Y(13,end)+Y(14,end)+Y(15,end)+Y(16,end)+Y(17,end)+Y(18,end)+Y(19,end)+Y(20,en d)+Y(21,end);%更新为下一年65岁以上人口数目endtitle(65岁以上老龄人口预测);xlabel(t/年);ylabel(O/万人);附录2计划生育政策下未来 50 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图程序X=231.8683 3

26、03.4383 405.2065 303.7107 241.7925 316.2904 339.8340 305.4072 258.5957 240.7236 176.2575 140.6577 122.8208 92.7761 59.4315 39.9595 19.2013 5.7398 1.0690 0.2169 0.0124;%t 年各个年龄层人数,以五年为一组C=0.4421 0.4605 0.4786 0.4774 0.4838 0.4888 0.4841 0.4810 0.4781 0.4873 0.4846 0.4897 0.4920 0.4904 0.4866 0.5130 0

27、.5475 0.5885 0.6341 0.5542 0.7903;%对应女 性人口比例B=0 0 0 0.491 11.933 7.637 1.832 0.407 0.140 0.072 0 0 0 0 0 0 0 0 0 0 0;%各 年龄层女性生育率S=0.9939 0.9995 0.9996 0.9993 0.9988 0.9987 0.9985 0.9982 0.9976 0.9964 0.9943 0.9908 0.9843 0.9727 0.9488 0.9205 0.8636 0.8148 0.7425 0.7681 0.7600;Y=0 0 0 0 0 0 0 0 0 0 0

28、 0 0 0 0 0 0 0 0 0 0; 0=341.2273;%元年65岁以上老年人数目for t=2000:5:2050%输出从2005年开始到2050年为止老龄人口数目与时间关系图 Z=0/sum(X);%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Y(1,end)=sum(C.*B.*X);fori=2:1:20Y(i,end)=S(i-1,end)*X(i-1,end);endY(21,end)=S(20,end)*X(20,end)+S(21,end)*X(21,end);X=Y;plot(t,Z,*b);hold on; 0=Y(13,end)+Y(14,end)+Y(15,end)+Y

29、(16,end)+Y(17,end)+Y(18,end)+Y(19,end)+Y(20,en d)+Y(21,end);endtitle(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xlabel (t/年);ylabel(Z);附录3二胎政策下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程序X=3660.73824.93104.03013.5230.1302.6403.7302.3240.4314.1336.7301.3253.2 232.6 166.2 126.6 102.7 68.1 36.5 19.2 10.2;%t 年各个年龄层人数,以五年为一组C=0.4421 0.4605 0.4786 0.4

30、774 0.4838 0.4888 0.4841 0.4810 0.4781 0.4873 0.4846 0.4897 0.4920 0.4904 0.4866 0.5130 0.5475 0.5885 0.6341 0.5542 0.7903;%对应女 性人口比例B=0 0 0 0.491 11.933 7.637 1.832 0.407 0.140 0.072 0 0 0 0 0 0 0 0 0 0 0;%各 年龄层女性生育率S=0.9939 0.9995 0.9996 0.9993 0.9988 0.9987 0.9985 0.9982 0.9976 0.9964 0.9943 0.99

31、08 0.9843 0.9727 0.9488 0.9205 0.8636 0.8148 0.7425 0.7681 0.7600;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R=2;0=1015.3;%元年65岁以上老年人数目for t=2015:5:2050%输出从2015年开始到2050年为止老龄人口数目与时间关系图 Z=0/sum(X);%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Y(1,end)=R*sum(C.*B.*X);fori=2:1:20Y(i,end)=S(i-1,end)*X(i-1,end);endY(21,end)=S(20,en

32、d)*X(20,end)+S(21,end)*X(21,end);X=Y;plot(t,Z,pentagramm);hold on; 0=Y(13,end)+Y(14,end)+Y(15,end)+Y(16,end)+Y(17,end)+Y(18,end)+Y(19,end)+Y(20,en d)+Y(21,end);endtitle(二胎政策下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xlabel (t/年);ylabel(Z);附录 4 二胎政策下各年龄段的人口预测图程序X=3660.73824.93104.03013.5230.1302.6403.7302.3240.4314.1336.73

33、01.3253.2 232.6 166.2 126.6 102.7 68.1 36.5 19.2 10.2;%t 年各个年龄层人数,以五年为一组C=0.4421 0.4605 0.4786 0.4774 0.4838 0.4888 0.4841 0.4810 0.4781 0.4873 0.4846 0.4897 0.4920 0.4904 0.4866 0.5130 0.5475 0.5885 0.6341 0.5542 0.7903;%对应女 性人口比例B=0 0 0 0.491 11.933 7.637 1.832 0.407 0.140 0.072 0 0 0 0 0 0 0 0 0

34、0 0;%各 年龄层女性生育率S=0.9939 0.9995 0.9996 0.9993 0.9988 0.9987 0.9985 0.9982 0.9976 0.9964 0.9943 0.9908 0.9843 0.9727 0.9488 0.9205 0.8636 0.8148 0.7425 0.7681 0.7600;Y=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R=2;N=10590;%元年15岁以下青年数目M=5444.7;%元年16-64岁人群数目0=1015.3;%元年65岁以上老年人数目for t=2015:5:2050%输出从201

35、5年开始到2065年为止老龄人口数目与时间关系图Y(1,end)=R*sum(C.*B.*X);fori=2:1:20Y(i,end)=S(i-1,end)*X(i-1,end);endY(21,end)=S(20,end)*X(20,end)+S(21,end)*X(21,end);X=Y;plot(t,N,ob);plot(t,M,+r);plot(t,0,pentagramm);hold on;N=Y(1,end)+Y(2,end)+Y(3,end);M=Y(4,end)+Y(5,end)+Y(6,end)+Y(7,end)+Y(8,end)+Y(9,end)+Y(10,end)+Y(11,end)+Y(1 2,end);0=Y(13,end)+Y(14,end)+Y(15,end)+Y(16,end)+Y(17,end)+Y(18,end)+Y(19,end)+Y(20,en d)+Y(21,end);endtit le(二胎政策下各年龄段的人口预测);xlabel (t/年);ylabel(P/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