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67898857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例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归纳与典例分析陈吉娟(绍兴县越崎中学312050)考点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该种群也具有其他种群所具有的一般特征,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右图表示。由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缺少天敌,受其它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干扰很小,所以由于外界条件适宜,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过快,就需要人为政策控制人口增长。(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这些人类生存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由于人口过快增长,使这些资源因过度利用而减少。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

2、和难度。例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解析:(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加;二是人口增长,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人口无限增长,当人口数量远超出最大容纳量时,会出现人口衰退。(2)题干提示“按生态学原理”,学生了解的种群增长有“J”型和“S”型曲线。同时题目中已提示: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显然不是a曲线,等于告诉是b曲线。要确定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就从两个方面考虑:人口数量过高会造成人类生存压力过大,所以人口

4、数量不能过多;人口数量过低会造成人口再生产能力低和人口较低的自然增长率(或负增长),造成劳动力不足和社会生产力下降。人口数量处于K/2时,人类生存压力不大,同时人口再生产能力较高。(3)题目中隐含着的食物网是: 。其中人分别从食物链和获取能量的比例为11时,人要同化100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500.150550;此比例调整为14,人要同化100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200.180280,所以相同的植物的量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为原来的550/2801.96倍。(4)“晚婚晚育”的结果是延长世代周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减少新生儿个体数。总的结果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答案:(l)环境污染(环境破坏

5、、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例2:下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解析:本题首先要看懂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判断图(1)、图(2)属于增长型,图(3)属于稳定型,由此

6、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初见成效。答案:A考点2: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CO2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氟利昂)、酸雨(SO2)、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形成:大气中的CO2等气体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缓解措施: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光能利用、核能利用、水能利用。提倡植树种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面积。(2)

7、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沉降物。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这是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出来的SO2,燃烧石油及汽车尾气释放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 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它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防治酸雨的措施: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时要植树造林,运用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来净化空气。(3)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时而使水

8、质恶化的现象。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染和农田排水。当它们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由于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以进行呼吸作用,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然后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同时产生H2S、CH4等有毒气体,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弯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 如图所示

9、。引起后果: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例3: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3)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

10、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解析:(1)富营养化的海水含有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2)根据题意,很容易写出食物链为: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3)赤潮藻类爆发,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4)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很多: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水生物大量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部分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

11、吸和滤食器官受损等等。答案:(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部分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器官受损。例4: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

12、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和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杀藻剂处理水华会造成二次污染,持续时效较短。而生物修复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持续时效较长。藻类、大型挺水植物是该修复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鱼类属于消费者。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后,大型挺水植

13、物与藻类发生竞争,鱼食藻类。挺水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富营养化程度;挺水植物通过遮光,影响藻类生长;还可以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繁殖。该水体中曾经有生物存在,因此属于次生演替。答案:(1)二次污染持效短(2)藻类大型挺水植物消费者(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鱼捕食藻类(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遮光,影响藻生长次生演替考点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有其生存功能,即间接使用的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指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

14、的部分。我国中草药的使用价值,在开发利用之前,也是潜在的使用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例5: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解析:生物多样性

15、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B项所述间接价值为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答案:C考点4:外来物种入侵(1)外来物种入侵的后果:短时间内有可能呈现“J”型增长。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2)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侵入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缺少天敌的控制。例6:物种入侵已成为破坏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水花生本是我国从国我引进作为饲养动物的青饲料,现在却成为危害极大的杂草,水花生进入我国后的种群增长曲线符合()个体数

16、量时间A个体数量时间B个体数量时间C个体数量时间D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可能非常适应当地环境从而迅速繁衍,也可能不适应当地环境被淘汰。水花生入侵到一个新环境中,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会迅速增长,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答案:A考点5:生态农业(1)生态农业的原理: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因此,遵循这个原理,就可以合

17、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整体性即整体协调发展;高效性能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层次利用,增加生物的产量;平衡性生态农业使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多样,结构多样,有利于改善环境;循环性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例题7: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低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解析: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遵循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这一条基本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