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781984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5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AAA配筋砌体结构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章 配筋砌体结构设计6.1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 在砌体水平灰缝内设置钢筋网以共同工作,这就是网状配筋砖砌体,又称横向配筋砖砌体。常用的钢筋网有:方格钢筋网、连弯钢筋网。用相邻两皮灰缝中布置的相互垂直的两层连弯钢筋网起一层方格钢筋网同样的作用。这样,可以用较粗直径的钢筋而又不致于使灰缝厚度过大。工作原理:共同工作,砌体受压,钢筋受拉。效果:阻止横向变形发展,防止过早失稳,间接提高砌体受压承载能力 1.受力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载至出现裂缝;第二阶段:裂缝发展,但很难形成连续缝;第三阶段:砖块开裂严重、压碎,一般不会形成1/2砖立柱。12.受压承载力 AfNnnynfyeff1

2、00)21(2100VVs1002nsasAyfNnnfAeVVs,yf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 大于320MPa时,仍然采用320MPa.分别为钢筋和气体的体积;体积配筋率,当采用截面面积为As的钢筋组成的方格网,网格尺寸为a和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为sn时,截面面积;轴向力的偏心距;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高厚比和配筋率以及轴向力的偏心距对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轴向力设计值;20111211211nnhe206673111n2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偏心距超过截面的核心范围,对于矩形截面即e/h0.17时或偏心距虽未超过截面的核心范围,但构件的高厚比 不

3、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2)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压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计算;3)当网状配筋砌体构件下端与无配筋砌体交接时,尚应验算交接处无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1633.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构造要求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构造要求1)网状配筋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1%,并不应大于1%;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4mm;当采用链弯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8mm;2)钢筋网中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30mm;3)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并不应大于400mm;4)网状配筋砌体所用的砂

4、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钢筋网应设置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之中,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4例砖柱截面尺寸为370740mm,其计算高度为5.2m,用MU10红砖,M5混合砂浆砌筑,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450kN。试验算其承载力。解 先按无筋砌体验算05.1437052000hH0.77,1.5fMPa查表得:但由于 220.370.740.270.3mAm,所以应考虑调整系数,0.70.270.97,a0.97 1.51.455afMPa砖柱承载力为:0.77 370 740 0.97 1.5306753074250AfNkNkN不满足要求。54b430yf现采用网状配

5、筋加强。用冷拔低碳钢丝,其抗拉强度设计值MPa(甲级组),设方格网孔眼尺寸为60mm,网的间距为三皮砖(180mm),则22 12.61001000.233%60 18 0.1%1%0nnAas且小于430320,320yyfMPaMPafMPa取22 0.2331.53202.99100100nyfffMPaa 对于配筋砌体,规范规定其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2m2时,才考虑调整系数,因此,此处不必再乘以64.0n由及及查表得0.64 3707402.9952 524kN 450kN 3 944nnAfN安全ynfyeff100)21(26例 已知条件同上题,但轴向力设计值改为N=200kN,M

6、=20kNm(沿截面长边)。已知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偏心距e=95mm。砖柱按上题配置网状钢筋。试验算其承载力。解解 e=95mm 0.17h=125.8mm128.074095he2 0.0950.2331.52 13002.2250.37100nfMPa052007.0316740Hh查表求n时需多次内插,直接按公式计算。ynfyeff100)21(27888.003.7667233.031116673111220n20111211211nnhe61.01888.01121128.0121120.61 370 7402.2253 37161572kN 200kN,nnAfN安全。05.1437

7、05200665.005.14667233.0311120n尚应沿截面短边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nn099.2320100233.025.1nf对轴心受压 MPa0.665 370 7402.995444 544kN200kN10,nnAfN安全。86.2 组合砖砌体构件组合砖砌体构件 在砖砌体内配置纵向钢筋或设置部分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以共同工作都是组合砖砌体。它不但能显著提高砌体的抗弯能力和延性,而且也能提高其抗压能力,具有和钢筋混凝土相近的性能。规范指出,轴向力偏心距超过无筋砌体偏压构件的限值时宜采用组合砖砌体。规范所列主要是指由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成的组合砖砌体。规

8、范还规定,对于砖墙与组合砌体一同砌筑的T形截面构件,为简化计算可按矩形截面组合砌体计算。受力性能:钢筋、混凝土或砂浆直接参与受压91.轴心受压 在荷载作用下,截面不同材料获得共同的变形,但每种材料相应于达到其自身极限强度时的压应变并不相同,钢筋最小,混凝土其次,砖砌体最大,所以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筋首先屈服,然后面层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此时砖砌体尚未达到其抗压强度。将组合砌体破坏时截面中砌体的应力与砌体的极限强度之比定义为砖砌体的强度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面层的组合砌体,根据试验结果,该系数的平均值为0.945。当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时,强度系数平均为0.93。rcrccom00100规范

9、按上式编制成表可直接查用。组合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 理应介于无筋砌体构件com0rc的稳定系数试验表明: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 之间,10 受压钢筋的强度系数,当为混凝土面层时,可取为1.0;当为砂浆面层时,可取0.9;s fc 混凝土或面层砂浆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砂浆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取为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轴压强度设计值的70%,当砂浆为M10时,其值取3.5MPa;当砂浆为M7.5时取2.6MPa;)(syscccomAfAffAN组合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112.偏心受压 hasasAsAsNeNeN 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时,其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

10、近。组合砖柱的荷载-变形曲线表明,偏心距较大的柱变形较大,即延性较好,柱的高厚比对柱的延性也有较大影响,大的柱延性也大。破坏形态:对于偏心受压组合砖柱,当达到极限荷载时,受压较大一侧的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可达到抗压强度,而受拉钢筋仅当大偏心受压时,才能达到屈服强度。因此偏压构件破坏基本上可分为:小偏压:受压区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及部分受压砌体受压破坏;大偏压:受拉区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破坏。破坏形态与钢筋混凝土柱相似。12 组合砖砌体构件偏压破坏时,距轴向力N较远一侧钢筋As的应力:fs800650hasasAsAsNeNeN 计算组合砌体偏压柱时,需要考虑由于柱纵向弯曲所产生的附加偏心距。由截面边

11、缘极限应变及试验结果求得:21 0.0222000ihe13计算公式:sssysccAAfAffAN)(0,ssyssccsNahAfSffSNe受压区高度x可按下式确定:,0Ncc NsysNssNfSf Sf A eA e 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A 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Ss 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筋A s重心的面积矩;Sc,s 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筋A s重心的面积矩;SN 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轴向力N作用点的面积矩;Sc,N 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对轴向力作用点的面积矩;cA、eN 分别为钢筋NesA和和A s重心至轴向力N作用点的距离。02Nihe

12、eea02Niheeea14构造要求 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15或C20,面层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7.5。砌筑砂浆不得低于M5,砖不低于MU10。砂浆面层的厚度可采用3045mm,当面层厚度大于45mm时,其面层宜采用混凝土。受力钢筋一般采用级钢筋,对于混凝土面层亦可采用级钢筋。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净距不应小于30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6-3规定 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6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

13、直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当组合砖砌体构件一侧的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15表表: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mm)环境条件环境条件 结构部位结构部位室内正常环境室内正常环境露天或室内潮湿环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境墙墙柱柱15252535 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等,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锚固要求。16例 截面为370490mm的组合砖柱,柱高6m,

14、两端为不动铰支座,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700kN,组合砌体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砌筑,混凝土面层采用C20,HPB235级钢筋。试验算其承载能力。250 37092500mm2A2 120 37088800mm2cA 解解 砖砌体面积砖砌体面积混凝土截面积混凝土截面积f=1.5MPa(MU10、M5)和网状配筋砌体一样,对于截面积和网状配筋砌体一样,对于截面积A 700kN 安全。截面配筋率18例 有一无吊车房屋的柱,截面尺寸为490740mm的组合砌体,柱高7.4m。房屋系刚性方案,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980kN,并在长边方向作用弯矩设计值M=49kNm,按荷载设计值计算的初始偏心

15、距e=45mm。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砌筑,面层混凝土采用C20,钢筋用级钢。求As及As。解解 初始偏心距初始偏心距e=45mm 0.05h应按偏心受压计算,考虑到应按偏心受压计算,考虑到e很很 小,小,As肯定受压,但可能不屈服,可暂时按构造配置,肯定受压,但可能不屈服,可暂时按构造配置,取取As=0.1490740=363mm2,选,选314,As=462mm2。19202122sAsA例例 组合砖柱的截面为组合砖柱的截面为490740mm。采用对称配筋。承受轴。采用对称配筋。承受轴向力设计值向力设计值N=400kN,弯矩设计值,弯矩设计值M=180kNm,其它条件同,其它条件同上

16、题。求上题。求及及2324一、应用场合抗震规范抗震规范指出,对于多层砖房应按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指出,对于多层砖房应按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这里的构造柱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增造柱,这里的构造柱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增加墙体抗侧延性,和一定程度上利用其抵抗侧向地震力的能力。加墙体抗侧延性,和一定程度上利用其抵抗侧向地震力的能力。砖混结构墙体设计中,有时会遇到砖墙竖向承载力不足又不砖混结构墙体设计中,有时会遇到砖墙竖向承载力不足又不愿意增大墙体厚度,往往在墙体中设钢筋混凝土柱予以加强,柱愿意增大墙体厚度,往往在墙体中设钢筋混凝土柱予以加强,柱的厚度与墙厚一样,也可

17、以被视为构造柱。的厚度与墙厚一样,也可以被视为构造柱。构造柱在墙体中的位置,可以设在墙面的两端,也可以在墙构造柱在墙体中的位置,可以设在墙面的两端,也可以在墙体中部,或且两者兼而有之。体中部,或且两者兼而有之。过去对这类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习惯于采用折算截面的方法,过去对这类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习惯于采用折算截面的方法,即将构造柱的混凝土面积按混凝土弹性模量与砌体弹性模量之比,即将构造柱的混凝土面积按混凝土弹性模量与砌体弹性模量之比,换算成砖砌体面积,然后按无筋砌体轴心受压计算公式计算。试验换算成砖砌体面积,然后按无筋砌体轴心受压计算公式计算。试验表明,这种算法高估了混凝土构造柱的承载力。实际上构

18、造柱的抗表明,这种算法高估了混凝土构造柱的承载力。实际上构造柱的抗压强度往往未能充分发挥,而砖墙就已经被压坏了。压强度往往未能充分发挥,而砖墙就已经被压坏了。5.3 5.3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二、受力性能 25 构造柱不但自身可以承受一定荷载,而且与圈梁组成了构造柱不但自身可以承受一定荷载,而且与圈梁组成了“构构造框架造框架”对墙体有一定约束作用,此外,混凝土构造柱提高了墙对墙体有一定约束作用,此外,混凝土构造柱提高了墙体的受压稳定性。体的受压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表明,构造柱附近墙体的竖向压应力比构造柱之间有限元分析表明,构造柱附近墙体的竖向压应力比构造

19、柱之间中部墙体低,中部砌体压应力峰值随着构造柱间距的减小而降低。中部墙体低,中部砌体压应力峰值随着构造柱间距的减小而降低。电算结果表明层高对组合墙内力分配影响不大,而构造柱间距却电算结果表明层高对组合墙内力分配影响不大,而构造柱间距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结果,得出组合墙与无构造柱砌体轴根据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结果,得出组合墙与无构造柱砌体轴心受压承载力之比,即强度提高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心受压承载力之比,即强度提高系数可按下式计算:Se65.021S 构造柱的间距构造柱的间距 26三、组合墙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新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采用了与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承新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采用了与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相同的计算模式,但引入强度系数载力相同的计算模式,但引入强度系数来反映其差别,即来反映其差别,即)(syccncomAfAffAN41031bsL1L2l=(L1+L2)/2AnAcb 27四、组合墙的构造要求四、组合墙的构造要求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