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778073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LE 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LE细胞和抗核抗体的检测的临床 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 者 50 例,对患者 LE 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系统性 红斑狼疮(SLE)患者经检测LE细胞阳性26例,阳性率52.0%;抗核抗体(ANA) 的阳性46例,阳性率为92.0%;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37例, 阳性率74.0%。结论:LE细胞检查已成为一重要辅助诊断方法,ANA在系统性红 斑狼疮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不高,DS-D

2、NA抗体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 异性抗体,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准确性。【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LE细胞;抗核抗体;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 【中图分类号】 R593.2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231( 2019) 04-0038-0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免疫结缔组织病,是自身 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查找LE细胞和自身抗体,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 期中男10例,女40例,年

3、龄1076岁,平均36.52.5岁。1.2 方法LE 细胞采用毛细玻管法,手指采血,让其自然流入用肝素预先处理过的毛细 玻管内(大小为75mmxlmm2mm)。用不同颜色的胶泥将玻管一端塞上,作 好每个标本的标记。离心,使白细胞集中。用带钩的细钢丝放入玻管内,使达白 细胞层,转动几次,破坏部分白细胞,再上下移动几次,使破坏的白细胞核与血 浆中的LE因子充分混合。室温中放置30min,或37Cl5min。离心,浓集白细胞 和 LE 细胞。在白细胞层稍下一点将毛细玻管锯一小槽,折断,将白细胞层滴加在 玻片上,以垂直方向盖上另一张玻片,抽动其中一张玻片,则在被抽动的那张玻 片上形成白细胞层2。ANA

4、 采用间接荧光法,自冰箱中取出抗原片,用记号笔画圈标记。待测血清、 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分别用PBS作1:10稀释,滴加于抗原片上,放湿盒内,37C 温育30min。取出,用流水冲去未结合的血清,置PBS (1、2、3缸)中浸洗,每 缸5min,吹干。滴加稀释的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置湿盒内,37C温育 30mi n。同步浸洗,吹干。加缓冲甘油封片,用荧光显微镜检查。DS-DNA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可以进一步地确认阳性结果或鉴别其特异性。 实验原理是将经电泳分离的抗原提取物转印到硝基纤维膜上(抗原中的不同组分 将按分子量大小在膜上依次排开),加入已经稀释的待测血清,再加碱性磷酸酶 标记

5、的抗人抗体,最后加入碱性磷酸酶底物3。若标本中含待测的特异性抗体, 相应的抗原条带将显色。2. 结果系统性细斑狼疮患者 LE 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阳性率情况, LE 细胞阳性 26 例 阳性率52.0%;抗核抗体(ANA)的阳性46例,阳性率为92.0%;抗双链脱氧核 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37例,阳性率74.0%。3. 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免疫结缔组织病,近年来 研究较多。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自从发现红斑狼疮细胞以来,LE细胞检查已成 为一重要辅助诊断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LE细胞阳性率一般为70%90%, 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通常在活动期容

6、易找到,在缓解期不易找到,使用 激素后往往消失,病情严重者,在血液、骨髓、胸腹水直接涂片中亦可找到LE细 胞。 LE 细胞的形成为一种抗核抗体的免疫反应,除 SLE 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亦可偶见 LE 细胞,因次,发现 LE 细胞, 尚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抗核抗体的检查等,才能确诊为SLE。另外,为找到细胞, 并不能否定红斑狼疮的诊断,应进一步作其他有关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ANA)是指真核细胞的核的不同成分,作为抗原所产生的各种自 身抗体的总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出现的一种抗体,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阳性率更高,因此常作为辅助诊断之一。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

7、斑狼疮的诊断有帮 助,但对预后和疗效观察的意义观点不尽一致4。一般认为抗核抗体在狼疮活动 期阳性率和滴度均增高,在缓解期阳性率和滴度均减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检 测 ANA 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敏感,且可定位;但标本不能永久保存 荧光有自然消退现象,须及时观察;同时有非特异性干扰。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病人几乎都有抗dsDNA,被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标志性抗体。其滴度一般与系统性红斑狼斑的活动度相平行,滴度升高可先于临 床加重病人,常有肾脏损害,多数伴有补体水平下降,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也 可先于肾功能恶化,经有效治疗,抗dsDNA滴度下降,补体水平上升。抗ds- DNA 对系

8、统性红斑狼疮来说,几乎是特征性的,其增高的程度与疾病的活动相关 可以用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本研究中,系统性细斑狼疮患者LE细胞阳性率52.0%;抗核抗体(ANA)阳 性率为92.0%;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率74.0%。对系统性 细斑狼疮患者的应用LE细胞和抗核抗体,进行临床判定,提高临床诊断率。【参考文献】1石平序,张继菊,尉春成.LE细胞检验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J.华夏医 学,2001,14(4):449-450.2李天玲,吴惠联,王惠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测定J.山 东医药,1978(4).3储红颍,杨桂斌,王建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 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5):2042-2044.4华红,胡海波,李静.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 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 15(11):149-1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