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69415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高一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命制:刘生东莞大中学lwr-210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10.14) 温馨提示: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分值为150分; 2.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古诗文阅读(45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沁园春长沙中因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不同寻常的日子的回忆的诗句: _,_。 )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最能鲜

2、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_,_。 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3、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邑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削减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

4、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D与郑人盟失其所与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夫晋,何厌之有D以乱易整,不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

5、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

6、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正国子博土/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

7、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叫表字,通常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论语,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 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也可以用来指优秀人才等。 D.六艺,通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李铉教授

8、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9-10题。(7分)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

9、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D.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

10、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10.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1-13题。(10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你可曾想到,这诗句之中,也包含着十分有趣的力学现象。蚕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蚕“吐”出来的吗? 蚕卵孵化成蚁蚕后,经过30天左右成为熟蚕。这时蚕腹内充满了黏液体丝液,也就是蚕丝的原料。让我们观察蚕作茧的过程: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调节口”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字形左右摇摆,把丝液

11、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粘着丝液的这个物体也随着蚕的脑袋一起摆动,结果蚕就“吐”不出丝线来了。或者将拉出的丝线剪断,蚕也难以继续拉丝,它的头会在空中摇晃,想再找一个拴线的地方。这说明,蚕丝不是“吐”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通过力的作用把丝液拉成丝线这种现象叫“牵引凝固”。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将作茧的蚕捏住头尾,猛地一下左右拉开,会拉出一条直径约1毫米、长约30厘米透明结实的丝线。蚕的丝液是黏性液体,主要成分是丝蛋白,丝蛋白的链状分子是线团状态。这些线团状分子呈圆球状,没有拉力或拉力不够时,圆球分子之间常常只滑动,没有其他变化。一

12、定的牵引拉力,会使各个分子还来不及流动就被抻开了。被拉开的丝蛋白链状分子有了新的排列,产生了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就形成了很结实的蚕丝。 蚕腹的丝液如果借助蚕嘴拉出,丝线纤细而漂亮,直径可细到0.002毫米,长度可达1200米左右。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来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但现在还不能只靠拉牵就能制出漂亮而结实的丝线。 除了桑蚕,柞蚕和天蚕等也都是拉丝的。蜘蛛结网也是这样,它肚子里有“蛛丝液”,从腹部末端拉出丝来,织成网。蜘蛛网很有弹性,布满黏液珠,用来粘住飞虫供蜘蛛饱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正是对这

13、一情景的描述。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和钢丝一样坚硬,却比钢丝富有弹性;还特别耐寒,在-50到-60的低温下才会变脆发生断裂,而一般聚合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变脆。这些特性使蛛丝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据世界知识报道,美军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能产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以期提高某些军需用品的使用性能。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液体也能拉丝,比如鸡蛋清被上挑时就能拉丝,而且还能看到拉出的丝断开的一瞬,像橡皮条那样稍有收缩。用筷子挑山药汁,以及婴儿流的口水,情况也都相似。 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蚕丝是拉出来的”一项是()(3分) A.蚕把丝液粘到稳固的物体上,头按字形左右摇摆。 B.猛拉作茧的

14、蚕体,会看到蚕腹中出现一条透明结实的丝线。 C.蚕通过嘴上的“调节口”对丝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D.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拉力作用使丝蛋白链状分子产生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 B.蚕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C.当鲜藕被掰开时,藕中的黏液被拉成了丝,这也属于“牵引凝固”现象。 D.以蜘蛛丝为原料制作的防弹服,即使在严寒天气中使用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13.阅读全文,概括产生“拉丝”现象需要的条件。(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15

15、分) 青花瓷作者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

16、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

17、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这不,我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有假?”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

18、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50万,值了!”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

19、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哪像人住的地方。” 麻二赶紧说:“娘,还是跟我到县城去,您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还出去捡垃圾,您听听村人背后咋骂我们,说您养了几头靠不住的白眼狼。” 麻花也急了,说:“娘,跟我到镇里去吧,看看您脏的,衣服、被褥多年没人洗,都快发霉了。去我那儿,给您换一茬儿新的。” 麻大娘始终摇着头,抚摸着那个花瓶,浊泪横流。 兄妹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没辙了。 初到了,麻大破天荒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说:“娘,我工作再忙,以后每月也都会来看您,您想吃啥,尽管说。” 麻大走后没两天,麻二也回来了,说:“娘,以后我每月专门请假回来看您,

20、您没零花钱和我说,我少下一顿馆子,就够您用了。” 未到月底,麻花又来了,说:“娘,这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您先换上,我这就给您洗被子去。” 村人见麻大他们隔三岔五来看娘,都说:“这麻婶有后福呀,早些年一个人凄惶的,没人管。现在好了,俺以后老了要是能像她这样,就知足了” 麻大娘听后,嘴上笑着,眼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麻花突然给麻大打来电话,说:“出大事了,咱娘屋子烟囱倒烟,昨夜她一氧化碳中毒,等人发现时,已经去了。” 麻大听后立即驱车赶回村子。 安排完娘的后事,麻大、麻二和麻花迫不及待地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三句,就吵闹起来。 在麻大娘的坟前,一个秃顶老头一边烧纸,一

21、边喃喃念叨着:“老嫂子,放心走吧。要不是我当初编了个故事,给你一个假古董,你这晚年咋活呀!”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1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麻大娘先是因丈夫早逝、儿女不孝而生活孤苦,但丈夫生前好友送来一只宋代青花瓷瓶使她的生活出现转机,幸福地度过晚年。 B.麻大兄妹开始对青花瓷瓶的真伪是有怀疑的,但秃顶老头说已请专家鉴定过是真品,他们就不再怀疑,而真心对麻大娘孝顺起来。 C.麻大兄妹听了娘不愿卖青花瓷瓶的理由后虽面面相觑,但也算理解娘的做法。特别是麻大最懂娘的心思,抢先要接娘跟他到市里去住。 D.小说的对话描写很成功,作者

22、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富艺术感染力。 15.小说描写秃顶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6.针对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来帮麻大娘赢得儿女赡养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做得对,有人认为不该这样做。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分) 17.名著阅读。在下面两小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若同时回答两道题,只按第一题计分。(6分) (1)简述红楼梦中一个关于林黛玉的故事。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18.请给下面的文段做批注。(6分) 写出文中触动你的词并做批注。(2分) 请给文中触动你的句

23、子做批注。(4分)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

24、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林语堂苏东坡传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切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牛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上,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 (1)在处填写加点字正确的拼音。(2分

25、) (2)在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1分) (3)从“无动于衷”、“不动声色”中选一个词语填在文中处。(2分)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 B回归20年以来,香港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 C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D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

26、贡献。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在你走过的十五六年的岁月中,总会有一 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让你驻足回首,虽时空阻隔,却仍然能感受到永不褪色的温度。 请以“记忆的温度”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B3.B4.D5.A6.B7.C 8.(1)乡里没

27、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 (2)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 ((1)“师者”,从师学习的人;“遂”,连词,于是;“诣”,到去,前往;“受业”,跟随老师学习。(2)“以”,连词,因为;“寡”,少;“游”,游学;“未”,没有。) 参考译文: 李铉,字宝鼎,是勃海南皮人。九岁入学,抄写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家中一向贫困,常常春夏时节务农,到冬天才入学。十六岁时,跟从浮阳李周仁学习毛诗尚书,跟从章武刘子猛学习礼记,跟从常山房虯学习周官兴仪礼,跟从渔阳鲜于灵馥学习左氏春秋。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在徐遵明门下五年

28、,常常是成绩最优秀的。二十三岁,就自己隐居起来研讨学术是非。编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以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共三十余卷。用心精勤刻苦,曾三个秋冬不备枕头,每次睡觉,和衣打盹而已。二十七岁,回家奉养双亲,因而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常有数百人,燕赵地方能谈论经籍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到李同轨去世,齐神武帝命令文襄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文襄选中李铉应旨,征召到晋阳。当时中山人石曜、北平人阳绚、北海人王晞、清河人崔瞻、广平人宋钦道以及善于书写的韩毅都在东馆,是各王的师友。李铉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文字多

29、有错误,在讲授空暇时,就阅读说文仓雅,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名为字辨。天保初年,下诏李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人参议礼律,仍兼任国子博士。当时诏令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人起草拟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命令李铉和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讨论新历的得失。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到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杨元懿、宗惠振都任官到国子博士。 9.C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及手法分析。A项错在“早春季节”,从诗题“四月五日”和“送春”可知是夏始春余;B项错在“陨落的荷花”,诗中“残红”当为桃

30、花;D项错在“四联八句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诗歌首尾两联不对仗,用词造语是清新自然。(5分,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0.恋春之情。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 闲适之情。“官闲”之余,寻壑经丘,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 眷恋之情。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急于回程,表现了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官闲聊”,闲适之情;“残红”,恋春之情;“城门近”“日正长”,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注意一般诗歌的情

31、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答对一点得3分,两点即可,无分析酌情扣分) 11.(3分)C(C项说明的是“流量”控制,不能体现说明“拉丝”的“拉”这一关键环节。) 12.(3分)B,蚕是“把丝液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而不是“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13.(4分)有黏性液体。有一定的牵引|拉力。(每点2分) 14.D 15.秃顶老头的出现,为小说设置了悬念。(1分)这一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合理地勾连了

32、前后文,使小说的脉络自然合理。(2分)这一人物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秃顶老头的话,揭开了青花瓷瓶故事的真相,也点出了应该尽心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2分) 16.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其实是无奈而有效的办法(1分)麻大娘早年丧夫,一人孤独地生活,而麻大兄妹对她不闻不问,说明他们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1分)麻大兄妹日子过的都不错,但没有人顾及自己的亲娘,而让娘穿破衣、睡冷炕、捡垃圾,这是丢失了起码的良心。(1分)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帮麻大娘赢得了儿女的赡养,说明麻大兄妹是贪财的,对待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用这种方法让他们表现出孝顺之心,做得对。(2分) 示

33、例二:反对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带有欺骗性质,是不可取的。(1分)儿女不孝,是很令人痛心,但用欺骗的方式取得所谓的“孝顺”,并不能使麻大娘真正地开心。(1分)用这种方法取得儿女养老成功了,但带有欺骗性质,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诚信建设。(1分)这样做会使儿女有被耍的感觉,并不能使他们真正醒悟,达不到教育儿女的目的。(2分)(只要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17(1)答:如林黛玉:宝黛初会,读西厢,菊花社,闭门羹,葬花,焚稿。如“葬花”情节: 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