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69414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1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襁褓(qing)炽热(zh)锲而不舍(qi) B招徕(li)桎梏(g)嫉妒(j)锋芒毕露(l) C稽首(q)慰藉(ji)强迫(qing)叱咤风云(zh) D潜伏(qin)笨拙(zhu)遒劲(jng)戛然而止(j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出类拔粹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

2、宜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B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C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D盘锦以优越的地理

3、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资源,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6综合性学习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人均耕地 世界水平中国 4.20亩1.35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1949年目前 3亩1.35亩 表一得出的结论: 表二得出的结论:。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浒采用了先

4、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童年中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格里戈里,都给了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8古诗文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4)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瀚海阑

5、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7),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8),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10)晏殊的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11)李白在行路难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艰难,寓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 (12)杜甫春望一诗,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阅读(满分60分) 9古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

7、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自恨不如远甚 (2)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列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故乡滋味凸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

8、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

9、,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

10、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

11、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

12、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1)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 (3)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 (4)标题“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 (5)赏析下列句子 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 (6)第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这

13、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1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

14、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

15、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

16、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

17、合自己的方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内容 (2)第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段内容回答。 12阅读下面选文

18、,回答下列各题 登上高处“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稳稳当当。然而,因怕失足坠落而不敢登上高处的心态,我以为十分不妥。倘若人人怀有“登高必跌重”的念头,个人何以进步,社会又何以发展?所以,我认为,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在思想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否则将会变成毫无希望的枯井,人如果不能登上思想的高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即使再大的家业交给他,他也会败得一塌糊涂。蜀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思想登上高处,所以胸无大志,缺乏主见,说话草率,赏罚不明,最终葬送了刘备打下的江山。人只有从一个较高的思

19、想层面想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透彻,才会看得比别人更远、更准。 在境界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反应了诗人那种超脱凡俗的境界。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境界,才会有苏洵“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镇定,才会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才会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才会有谭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大义凛然。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当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

20、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女教师曾对她的学生讲过“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位伟人,当我长大后,发现这不大可能;于是,我就再次梦想成为一位伟人的妻子,但如今我已结婚,丈夫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于是,我继续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位伟人的老师。也许将来,这个梦想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依旧在努力中。”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怀着勇气和力量,在大千世界中奋力去追求某个高度,不必在乎你是不是最高的,因为在你向终点逼进时,你的灵魂已达到了一个挺拔的高度。 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抱负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是一个

21、能“感到欣慰和富足”的人,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登上高处。托尔斯泰说:“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我的朋友,你呢?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择下面横线中的词语填空,将句子补充完整,作为选文的分论点,然后补写一个能证明该分论点的事实论据。 分论点:在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修养、能力、学识) 事实论据: (5)登上高处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为了让自己登上高处,你现在应该做哪些努力呢?请从两个方面来谈谈。 三、写作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

22、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4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梦想、期盼、请求、心愿、秘密、温馨的家,也可以另选词语填写);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联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

23、用(满分11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襁褓(qing)炽热(zh)锲而不舍(qi) B招徕(li)桎梏(g)嫉妒(j)锋芒毕露(l) C稽首(q)慰藉(ji)强迫(qing)叱咤风云(zh) D潜伏(qin)笨拙(zhu)遒劲(jng)戛然而止(ji)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仔细辨析,认真作答 【解答】A中错误:炽热(ch);B中错误:嫉妒(j);C错误:叱咤中“叱”读“ch”;D各词的读音正确 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回答时细心 2

2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出类拔粹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娇健”应写作“矫健”; B正确; C“出类拔粹”应写作“出类拔萃”; D“因地治宜”应写作“因地制宜”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B我们俩分别将近

25、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C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正确,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B使用有误,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我们早已经认识,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C使用正确,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

26、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D使用正确,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C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D盘锦以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资源,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优质

27、的生态环境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解答病句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解答】A搭配不当,“奠定”与

28、“通道”搭配不当,将“奠定”改成“打开”; B成分残缺,“发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号召”; C搭配不当,“发行量”与“高”搭配不当,将“高”改为“大”; D表述正确 故选:D 【点评】动宾搭配不当 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保重”不能带宾语 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 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报告”不能“注

29、视” 4、多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工厂在树新风的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工作 “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不搭配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考点】仿写语句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解答】阅

30、读题干可知所写仿句需要和前句形成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的排比句所写句式为“欣赏,自然会在的中的”,注意句中所写事物需要延伸出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质 答案: 示例一: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示例二: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的尊严; 【点评】做好本题要审好题,明确需要围绕什么来写,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还要注意语言的通顺 6综合性学习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人均耕地 世界水平中国 4.20亩1.35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1949年目前 3亩1.35亩 表一得出的结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二得出的结论:自1949

31、年以来,中国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 【考点】图(表)文转换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解答】观图可知,表一,表二图意简单,仅从数字的变化中即可得出结论表一是“世界水平”与“中国水平”的比较,从数字变化中可知,中国人均耕地水平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表二是“1949年”人均耕地与“目前”人耕地的比较,从数字变中可知,中国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 答案:表一: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二: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 【点评】此题题意易于把握,解答较容易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

32、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童年中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格里戈里,都给了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解答】A错误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B正确 C错误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