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766017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1.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复习第12讲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_亚欧扁港近地面的风: 风(海风/陆风)_亚欧件艾潺海风/陆风)海门市四甲中学 高二(上)地理(必修一复习)学科一体化讲义 高二( )班 姓名:第12讲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复习要求】1、结合海陆风的知识,说明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冬夏季的风向2、说出季风气候的分布、特征、成因。【旧知检测】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1) 该图所示月份可能是月份(1月或7月)判断理由:。(2) 甲地气候类型,此时,甲地受 带影响,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3) 乙地气候类型 ,此时,乙地受 带影响,气候特征是【核心考点】1、依据海陆陆热力性质差异,判断、的气温、气压状况,并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1月粉3、7月

2、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副极地低: 气压带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 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 地低气压带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 保留下来,并由带状分布 变为低压中心 入2、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亚欧大陆,由于气温低(冷),形成亚洲高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在东亚形成西北季风,南亚形成东北季风。亚欧大陆气温高(热),形成亚洲低压。在东亚形成东南季风,南亚形成西南季风。夏季,大陆出现热低 压中心,将大陆上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

3、洋上保留下来,并由带 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在南亚,由于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向右的地转偏向 力作用下,形成西南季风。4、北半球气压中心:(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气压分布呈带状。)月份季节被切断的气压带大西洋亚欧大陆太平洋1月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冰岛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7月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5、季风气候: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 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发源地亚洲大陆太平洋

4、亚洲大陆印度洋风向西北季风东南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 低温少雨高温多雨高温少雨高温多雨分布地区日本、朝鲜、我国东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之间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高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之间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当堂训练】读“北半球某月份

5、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4题。1. 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A.夏威夷高压B.亚洲低压C.亚洲高压D.冰岛低压2. 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3. 此时,C点风向是(D.极地高气压带),D点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4. 此季节,北京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少雨B.温和湿润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读“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完成56题。5. 图示时间可能为()A.1月 B.3月 C.7月 D.9月6. 此时,上海的气候特点及盛行风向可能是(A.高温多雨,西北风C.低温少雨,西北风)B.高温多雨,

6、东南风D.低温少雨,东南风7、下图中横线为20纬线则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B.C.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 受低纬信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 )5012015018070 401AB CD20。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8-10题。8、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 AB .BC.CD.D9、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AB .BC.CD.D10、若B处为太平洋上,则该气压系统的名称是()A.亚速尔高压B.夏威夷高压C.冰岛

7、低压D.阿留申低压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和风向分布图,完成11-12题。11. 图示时间可能为()A.1月 B.3月 C.7月 D.9月12. 该时间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东亚吹东南季风B. 南亚由于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西南季风C.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D. 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高温多雨13.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图中气压带断裂成块状的原因是。(2) 此季节为 季,此时图中D处的气候特征为。(3)此时,B地盛行 风,C地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4) C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14、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7月份气压分布图,回

8、答问题。(1) 右图表示 半球。(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被B气压中心切断的。(3) 此时B处南侧盛行风向是,。其最主要成因,180具体原因是 (4)该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_ 位于非洲南端的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图6第11讲季风环流与气候1、A 2、C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读图析图的能力。(1)依据图中气压形势可知甲地 位于北半球气旋的东侧,故其风向应为东南风(2)A选项的表述存在理论性错误,空气冷却下沉 应形成高压,而图中M地为低压;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是副热带高压脊,此高压由动力 原因形成,故B错;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已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故

9、应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 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3. D 4.A解析:由图可知,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为低压,故此时为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 空气影响。P系统最强时,应为亚欧大陆气温最低时,印度半岛气候凉爽。5、D解析:从所在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来看,A、C、E三地在大陆东部,副热带高压受海陆热力因素 影响被破坏,A项不对;西风带在中纬地区,大陆东岸在中低纬度是暖流,沿岸地区降水较多。6、答案:(1)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使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 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2)长江中下游 伏旱 炎热干燥(3)我国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干旱灾害【解析】第(1)题,

10、该图是北半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7月份气压分布图”,图中由于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导致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打破了 30 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带状分布的 规律,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由于大陆受热快,气温7月份高于海洋,所以B地北 侧(位于印度半岛以北)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太平洋上的A处仍保留着副热带 高气压带形成的夏威夷高压中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 转偏向力的作用右偏而成西南季风。第(2)题,A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7月份正值北 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伸进我国大陆,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第(3)题,当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增强北进很快时,我国的锋面雨带 迅速北进,北方提前进入雨季且降水集中,强度较大,易发生洪涝。而南方地区则在单一的副热 带高压控制下,炎热少雨,易出现旱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