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6764713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 单元教材说明 23、心愿 24、健忘的教授 25、友谊的航程 诗词诵读、语文乐园(八 心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与一家法国人友好谈话的情景。通过谈话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成员美好、纯真的心愿,也是中法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根据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进行心愿这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感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得到落实课题国际交往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课文读书读通读出情感,生字、生词要掌握到运用、理解。能力目标学会概括文章的

2、主要内容。德育情意目标掌握每一课中主要人物的情感以及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掌握每一课中主要人物的情感以及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情感。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心愿:一、提示课题。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指心里的愿望、想法)2、课文写谁的心愿?(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二、理解课文内容。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

3、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讲读课文第一段。健忘的教授:板书课题4小结过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2学生自主学习3检查交流4小结过渡三、精读课文,体悟内容(一)读悟教授“健忘”的特征1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教授的健忘?边读边勾画出最能表现教授健忘特点的词句,并在相应的地方批写自己的感悟。2班级交流3小结过渡(二)读悟教授“记忆力惊人”的特点。友谊的航程:指名分自然段读

4、全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说说中国海军舰队的航程.(出示课件中相关地图)重点细读,感悟品味.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哪部分具体写友谊的航程.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哪些方面的意思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吗课文是怎样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习交流第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感悟到中国舰队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读读,想想,议议.再读,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从中体会到什么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注意反复朗读,仔细体味.从哪看出旅美侨胞的振奋与自豪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从具体文字中展开想象.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

5、,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心愿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德育情意目标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难点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复习检查。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讲读课文第二段。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

6、那么了解?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

7、充满信心。)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1、“乞求”是什么意思?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中心)四、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有感情朗读课文

8、。附板书设计:23、心愿小姑娘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父母中国迷学中文中法友好架设友谊桥梁 板书设计心愿小姑娘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父母中国迷学中文中法友好架设友谊桥梁教学反思课题健忘的教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行事洒脱,面对小事有十分“健忘”的人。德育情意目标准确理解教授眼里的中国,使学生也能崇拜和尊敬我们的祖国。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伊里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难点理解教授惊人的记忆力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9、2、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3、归纳学生的问题。(健忘的教授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健忘?他真的健忘吗?)4、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们说怎么办?请同学们轻声读文,相信你们在文中一定会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2、全班交流后,教师质疑:伊里奇教授到底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三、课堂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对疑难字的书写。注意:“涉”的右边不要写成“徙”的半边,“兜”的间架结构。一、走进文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伊里奇”教授究竟是“健忘”还是“不健忘”呢?这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接下

10、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你们细腻的心思,敏锐地目光去找到问题的答案。3、在四人小组交流你的看法。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学生的见解。二、思维碰撞,理解课文。1、根据学生的分组辩论。2、教师小结:伊里奇教授是个博学多才,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成绩的人,就是因为教授对学术研究专注到忘我的境地,所以才会成为文学理论、音乐、绘画方面的权威,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会引出学术以外的“健忘”的趣闻轶事。三、个性解读,领悟课文。1、文中大笔墨写教授的健忘,实际意图是什么?2、教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找出来读读,思考两次评价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教授的感情是由“崇拜”到“尊敬”。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感情上的差异,并找

11、出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3、指导学生读好教授的评价。4、思考从教授的评价中你体会到什么?四、指导朗读全文,教师小结全文。(引导学生理解教授的感情是由“崇拜”到“尊敬”。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感情上的差异,并找出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板书设计 健忘的教授健忘记忆力惊人学子像电脑儿子车子说出引语页码教学反思课题友谊的航程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课文是用哪一自然段具体描述的?“使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又是哪一自然段写的?指名学生说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德育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祖国

12、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难点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引导揭题(配乐友谊地久天长师声情并茂) (依次展示军舰图)师叙述:有这样一种说法,国家兴旺看海洋,国力强大看海军,海军发展看军舰。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中国人民海军也迅速发展壮大。近年来,我海军舰艇编队频频越洋出访,肩负国家军事外交的重任,向世界扬我国威军威,展示一个东方强国坚不可摧的气魄。同学们,让我们聚焦这次友谊航程的第一站-美国圣迭戈海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了解本次出访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取得了哪

13、些收获呢?快速默读课文,想好后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音乐停)(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二教学第3自然段1、指名学生说。(师随即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使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师:同意吗?(指板书)“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课文是用哪一自然段具体描述的?“使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又是哪一自然段写的?指名学生说(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课件出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指名说。师小结。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交流说说

14、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随机出示教学。A、“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指名学生说体会。是呀,美国人民对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访充满一种热情,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中国海军呢?(出示军姿图)仔细观察一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B、“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你们的朗读表现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生生评议(读出水兵的帅气)齐读课件出示:美国海军军官称赞说:“你们以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代表了你们伟大的祖国。”谁想试着做一回美军军

15、官来称赞一下,把文中的称赞读好。指名读(由衷称赞)指名一小组读师小结:从美国军官的称赞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已经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C、“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伴随着悦耳的美国乡村音乐,一起野餐,一起在沙滩上进行排球和拔河比赛。他们还举行了联欢会,两国海军乐队共同演奏了人民海军向前进、越过海洋的握手等中美乐曲。你好,中国!”(1)老师这里有两张他们联欢时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中国海军和美国人民联欢的场面。交流。(中美两国士兵及其家属联欢时的友谊)课件出示这段话。思考:从哪里感受到了友谊?交流。板书设计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友谊的航程

16、使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教学反思课题诗词诵读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能力目标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德育情意目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朝诗人祖咏。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

17、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宣扬隐逸思想,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二、初读诗句,自学感知。(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诗句,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读准字音。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二)检查自学情况:1、轮读古诗,正音。个别

18、读,齐读。2、交流自学后的初步感受。3、生质疑问难。三解疑答难,品读想象。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

19、。“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四、体会写法,感悟诗情。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

20、。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五、多种形式,激励背诵。1、个别背。2、小组对抗赛。3、全班齐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八)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6、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引

21、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难点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简要介绍论语、学而礼记曲礼上。四、指导阅读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在争执中两败俱伤,让第三方获利。这个故事告诉

22、人们: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习作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能力目标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写事,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德育情意目标叙述过程是否具体,是否突出“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难点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就得制定一个寒假活动计划。这次习作就是学写寒假活动计划。二、明确要求。1、有目的地阅读范文。思考提示:(1)寒假活动计划的格式;(2)写作注意事项;(3)范文的内容分别涉及哪些方面。2、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点拨。格式:标题“寒假活动计划”写中间;正文计划要写清楚寒假计划的目的;计划内容分条款写,后面的日期署名在右下角。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内容:丰富,结合自身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与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导性。三、交流拓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