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

上传人:muw****50 文档编号:16763710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县*水库大坝安全分析综合评价报告(简本)*省*市水利勘测设计处*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省*市*县水利局二OO四年三月目录1 概 述1.1鉴定工作概况1.2 工程概况2 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土坝2.2 溢洪道2.3 输水洞2.4 金属结构2.3 结论3工程质量评价3.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3.2 工程施工质量评价3.3工程质量检测3.4工程质量评价结论4 大坝运行管理评价4.1水库大坝的管理机构、体制及规章制度4.2大坝运行4.3大坝维修4.4大坝安全监测4.5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5 防洪标准复核5.1设计洪水复核5.2调洪演算5.3水库抗洪能力复核6 大坝结构安全

2、评价6.1土坝结构安全评价6.2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价6.3结论7 渗流安全评价7.1现场检查情况、观测资料分析7.2基本资料分析7.3渗透变形型式判别7.4渗透流量及渗透坡降计算7.5渗流安全综合评价8 抗震安全评价8.1地质构造稳定性8.2地震烈度8.3地震安全评价9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全评价9.1输水洞钢闸门 9.2启闭设备 9.3安全评价结论10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0.1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0.2建议1 概 述1.1鉴定工作概况工作安排和进度*水库始建于1958年,限于当时的条件,工程的设计施工都极不完善,后虽经一系列工程补救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库46年来,因为坝基渗漏严重

3、和防洪标准偏低等原因,水库长期被列为病险库。省、市、县有关部门对该水库的病险状态一直极为关注,水库管理部门也积极要求将水库列入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以便尽早结束水库病险状态,转入正常运行。2003年7月*水库管理处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处、*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共同完成*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2003年7月20日2003年8月13日,两受委托单位分别进行现场踏勘、检查、取样试验等工作。2003年10月*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完成*水库工程质量检测报告。2004年1月5日1月15日*市水利勘测设计处进行水库淤积测量。2004年3月*市水利勘测设计处完成*县*水库大坝安全分析评价报告。提供

4、的成果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由*市水利勘测设计处、*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水库管理处共同完成,提供成果如下:(1) *县*水库大坝工程质量评价报告(2) *县*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报告(3) *县*水库大坝防洪标准复核报告(4) *县*水库大坝结构安全评价报告(5) *县*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评价报告(6) *县*水库大坝抗震安全评价报告(7) *县*水库大坝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全评价报告(8) *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基本概况 *水库位于绕阳河水系东沙河东支流上,坝址在*县苍土乡境内。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23,河长41.65km,河道比降4.

5、75。*水库始建于1958年4月,同年8月土坝工程基本完工。水库原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由*水利学校设计,*县人民委员会组织施工。1959年水库进行了续建,1962年*水电厅锦朝工作组对水库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将水库工程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加固、扩建工程后,截止到1964年底基本上达到上述标准,1974年水库按增容要求进行加高培厚。*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鱼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总库容4054万m3。水库下游9公里有新立屯镇,人口2.5万余人,高新铁路和大郑铁路在此交汇。*水库与东沙河西支流上的龙

6、湾水库共同保护东沙河流域8个乡镇,20余万人口、 52.3万亩耕地。*水库下游土地平坦、肥沃,是*省重要的粮食产区。*水库灌区第一期麦田灌区1.0万亩于1992年完成,进一步还可发展罗屯、薛屯、无梁殿三个乡镇麦田2.8万亩。*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溢洪道及输水洞组成。土坝:混合土质坝,坝横断面前部为壤土,后部为砂土料。坝长1078m,最大坝高16.85m,坝顶高程90.85m,坝顶宽5.0m。上游干砌石护坡坡比1:2.51:3.0,下游坝坡坡比1:3.0。溢洪道:位于土坝左端山体鞍部,开敞式明渠,梯形断面底宽150m,两侧边坡坡比1:1.5。溢洪道进口高程84.5m,渠道长540m,渠底比降1/

7、740,溢洪道表面无衬砌,末端无消能设施。输水洞:位于坝右端,为坝下式钢筋混凝土涵管,两孔,直径1.2m,进口底高程78.0m,洞长75.0m。启闭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2.0m,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均为平板钢闸门,尺寸均为1.5m1.7m。1.2.2工程存在问题1.工程防洪标准低*水库为中型水库,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该水库工程级别为级,其洪水标准应为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00年一遇洪水设计。本次复核的结果:水库实际的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洪水校核,100年一遇洪水设计。低于规定的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标准,而且也低于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近期除险

8、加固标准。故水库属于险库。2.水库坝基渗漏严重*水库土坝建在厚69m的第四系覆盖层之上,1958年施工时只简单地清除了表面厚0.30.5m的淤泥,坝基没有作任何防渗处理,造成坝基严重渗漏,坝后管涌时有发生。以至坝后形成大片沼泽,也对坝基稳定造成隐患。3.大坝施工质量较差*水库土坝施工较为草率,后又经过几次加高培厚,造成坝体填筑质量差,坝坡坡比不合理。从大坝运行后不断出现塌坡裂缝和坝体取样试验结果看,也说明坝体填筑土质混杂,密实度不均。4.工程老化、配套设施不全水库溢洪道无衬砌和消能设施,影响安全泄流。输水洞裂缝,启闭机及闸门年久失修,缺少大坝观测设施,没有水情预报系统。2 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

9、主要问题2004年3月由省市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鉴定组对*水库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对水库大坝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鉴定。2.1 土坝现场检查大坝坝基严重渗漏,迎水面干砌石护坡破坏严重,排水体及滤料孔隙堵塞,失去滤水功能。2.2 溢洪道溢洪道无衬砌,进口左岸地势低洼,高水位时下泄水流沿此冲向下游,出口无消能设施和尾水渠。2.3 输水洞输水洞进口堵塞,出口消能设施水毁,启闭塔及工作桥钢筋混凝土局部出现裂缝,冻融剥蚀严重。2.4 金属结构输水洞闸门漏水,启闭设施运转不灵活,输配电设施陈旧老化。2.3 结论综合上述现场检查结果,大坝存在坝基渗漏和坝基土层渗透稳定不安全等问题,溢洪道和输水洞也存在工程隐患

10、。水库定为三类坝。3工程质量评价3.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库区和坝址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在坝头和溢洪道主要是凝灰岩和凝灰质角砾岩。库区地壳运动微弱,除溢洪道有一条较大断层外,无其他大的构造问题。总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为稳定地区。库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冲积砂砾石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特别是第四系孔隙潜水构成对大坝安全的威胁,坝下的基岩裂隙水虽水量不大,但为保证大坝的安全也应进行防渗处理。据多年观测资料分析地表渗流量为0.055m3/s,年渗流量达173.45万m3,渗出水流在坝下形成大片沼泽。坝基地下渗漏水量519.97万m3/年。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本区地震动峰

11、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0.40S,相对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3.2 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水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兴建的,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要,没有完整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根据调查,坝基厚达69m的第四系覆盖层未作任何防渗处理, 土坝填筑也存在土料混杂、碾压质量不均匀等问题。3.3工程质量检测水库投入运行后即出现坝坡塌陷、裂缝、坝后渗漏、管涌等问题,后经一系列的加固扩建,水库工程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从几次坝体取样试验结果看坝体检测数据基本是合理的。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的坝体土料主要物理指标如下: 土料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2-1断面编号分区力学指标0+3000+5000+70

12、0坝基壤土砂土壤土砂土壤土砂土各断面通用干容重d (g/cm3)1.511.451.521.451.551.451.56湿容重(g/cm3)1.831.601.851.601.891.60土粒比重G2.672.652.662.662.672.652.66孔隙比e0.730.650.720.650.690.650.65饱和容重s(g/cm3)1.972.001.972.011.992.002.01浮容重(g/cm3)0.971.000.971.010.991.001.01凝聚力c (kg/cm2)0.1500.1500.1500内磨擦角水上a水上()15.6534.0016.1334.0014.

13、2533.634.00内磨擦角水下a水下() 13.6532.0014.1332.0012.2531.632.00渗透系数k (cm/s)2.6710-76.6510-37.0010-73.5610-32.8010-79.6910-34.7210-2现场检查,坝顶浆砌石防浪墙厚仅0.4m,没有防渗层,不附合防浪墙质量要求。输水洞闸门漏水、启闭设备运转不灵,部分混凝土构件表层剥落、裂缝,现场混凝土取样试验表明其强度抗冻指标均不满足要求。3.4工程质量评价结论*水库坝基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渗漏严重。坝体检测平均干密度为1.55g/cm3,最大值为1.65g/cm3,最小值为1.45g/cm3。坝体平

14、均渗透系数为2.6710-77.0010-7cm/s,坝体土料和碾压质量基本合格。输水洞闸门、启闭机和混凝土构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启闭设备运转不灵,闸门漏水。综合上述问题,评价*水库工程质量不合格。4 大坝运行管理评价4.1水库大坝的管理机构、体制及规章制度*水库的管理机构为*水库管理处,下设工程管理组,管理体制属全民所有制,事业编制,自收自支。水库管理处隶属*县水利局。按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和其他规程,制定了水库工程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水库的工程检查、观测、养护 、维修及输水洞启闭运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专人具体实施。汛期,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在发生大洪水时,按*县防洪预案操

15、作执行。4.2大坝运行水库的调度运用根据水库工程现状及水文气象预报,每年编制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确定年度防洪及兴利运用指标并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后严格执行。汛期制定水库防汛方案,组建防汛指挥机构,制定相应的防汛措施,建立抢险、逃险预案等各项责任制,加强水情测报、通讯联络、值班值宿等各项工作。*水库管理处所在地设一个雨量点。*水库目前只能够完成降雨量及水库水位的观测。做到了水情雨情观测及时、准确。4.2.1水库大坝运行大事记1958年建库时坝基未做防渗处理,致使全坝段坝基严重渗漏,尤其是0+2000+900断面渗漏更加突出,渗漏量达0.06秒立米。1969年9月2日水库最高水位86.5米,水库有

16、效拦蓄洪水2110万立方米。1964年、1975年、1977年绕阳河流域发生大水,由于*和龙湾水库有效拦蓄洪水,东沙河两岸均未成灾。1980年1月30日管理处发现0+345(左岸排序)下游坝脚集中渗流,其他段内也有几处。1981 1982年土坝坝脚加盖重,遏制了险情的进一步发展。1983年大旱,水库基本接近干库。1998年水库水位达到84.7米,溢洪水深达0.2米。1999年2003年水库遭遇干旱,水位在83.5米以下。4.2.2 应急预案*水库由于坝基严重渗漏,被省列为防汛重点病险水库,为预防发生超标准洪水,现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应急预案(书面备案),对应急指挥、预警、通讯联络、抢险逃险、灾

17、民安置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尽的预案措施。4.3大坝维修4.3.1 大坝维修、加固及其效果评价1963年扩建溢洪道;1964年修建坝后排水体;1966年大坝上游护坡翻修;1970溢洪道末端增设浆砌石挡土墙;1974年大坝按增高要求进行加高培厚;1975年输水洞出口增设消力池;19811982年大坝坝脚加盖重;1997年坝体修建测压管,坝脚外排水沟修建三角堰;1998年排水体翻修2000平方米。水库加固维修后,大坝渗透变形未再扩展,但坝基渗漏依然如故,工程隐患和防汛薄弱环节较多,并未根本上消除病险水库的隐患 。4.3.2 附属建筑物维修加固及现状输水洞闸门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一直未经过大修,目前现

18、状:(1)闸槽扭曲与闸门板接触不严,造成气蚀、磨损漏水。闸门板锈损严重,尤其是检修闸门,无法正常阻水,失去检修闸门功能。(2)工作桥护栏已严重破损,钢筋裸露在外。(3)启闭室为木质结构,现严重腐烂,启闭室顶棚已无法遮雨。启闭室面积狭小,不利于安全操作。(4)启闭闸门止水胶皮失效,严重漏水。渗漏流量约0.005m3/s。(5)连接闸门和启闭机的丝杠弯曲,影响正常启闭。(6)输水洞进口堵塞,出口消能设施水毁。(7)闸门启闭的电力设施已严重老化,不符合电力安全的要求。因此,*水库输水洞闸门已不能满足水库安全运用需要,急需更新改造。4.4大坝安全监测按照水库工程管理办法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平时每周检查

19、一次,汛期增加了检查时间和次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尽快排除隐患。目前*水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防洪标准未达到规范中新规定的1000年一遇,为险库,二是坝基严重渗漏,并且曾出现管涌等渗透变形,为病库。4.5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水库按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合理调度运用;水情测报设施不全,通讯设施落后。水库工程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得到严格落实,各项制度齐全。该库自运行以来,大坝未能得到彻底维修,一直在病险状态下运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少,原有的几项监测设施破坏严重,已大部分不能工作。5 防洪标准复核5.1设计洪水复核本次设计洪水采用实测流量资料推求的方法,共有19541987年连续34年实测资料

20、。其中19611987年为*水库站实测资料,19541960年利用新立屯和大巴水文站资料插补延长。其中洪量乘以两站面积之比一次方,洪峰乘以面积比2/3次方。洪水过程线以1954年典型洪水过程线峰、量同频率控制放大推求。设计洪水洪峰洪量成果表见51。设计洪水洪峰、洪量成果表表51P(%)0.10.20.331.02.0洪峰()67155757505836302780洪量(1日)(万)76006614589043953494洪量(3日)(万)87407620681051134085洪量(5日)(万)991086417720579746315.2调洪演算 本次对库容曲线和溢洪道泄量进行了重新复核。库

21、容曲线根据1984年测绘的1:5000水库地形图和2003年1月的淤积测量成果进行了重新修正,溢洪道泄量根据本次复核的断面尺寸和渠底坡降计算。 调洪演算以溢洪道进口底高程84.5起调,调洪结果见表52调洪成果表表52 P%项目0.10.20.331.0洪峰()6715575750582630洪量(万)9910864177205797最高洪水位(m)90.2089.7189.3388.47最大泄量()3361289925511838相应库容(万)48654423408434055.3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水库现状坝顶高程90.85m,坝顶防浪墙顶高程91.65m,防渗体顶高程90.0m。根据大坝质量

22、评价结论,现防浪墙透水,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实际大坝坝顶高程确定为90.85m,防渗体顶高程90.0m。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001)计算坝顶高程见表53调洪水位表53P(%)调洪水位(m)计算坝顶高程(m)0.190.2091.580.289.7191.100.3389.3390.691.088.4790.79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工程等别为级,主要建筑工程级别为3级。水库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规定,*水库大坝抗洪能力低于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也低

23、于500年一遇近期除险加固校核标准,大坝为三类坝。水库现状防洪能力为300年一遇洪水校核,100年一遇洪水设计。 溢洪道没有衬砌和消能设施,自身泄洪安全存在一定问题。 根据对水库大坝溢洪道综合分析评价,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附表B1大坝防洪安全性分级表,*水库大坝防洪安全性分级为C级。6 大坝结构安全评价6.1土坝结构安全评价6.1.1土坝变形分析及评价*水库建库已经46年,沉降已基本稳定。本次安全评价认为大坝总体变形及坝体沉降已趋于稳定。6.1.2土坝稳定分析*水库土坝为混合土质坝,坝基为透水地基,坝体浸润线按照武汉水电学院编写的水力计算手册均质坝在有限透水地基的公式

24、进行计算。由于坝体分壤土和砂土两个区, 用L0=k1/k2L化引壤土区长度,将渗流系数k2的壤土区化引成与坝体砂土区同一渗流系数k1的均质坝。 据渗流计算分析,*水库土坝在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情况下不能形成稳定渗流。本次只对*水库大坝在正常高水位84.50米时的下游坝坡和1/3坝高水位时的上游坝坡作稳定分析计算,抗滑稳定分析采用瑞典圆弧法。各种工况下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断 面正常高水位(84.50m)下游坡安全系数1/3坝高水位上游坡安全系数坝坡抗滑稳定允许最小安全系数主坝0+3001.461.271.20主坝0+5001.451.381.20主坝0+7001.601.331.20计算结果表明

25、*水库大坝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坝体结构是稳定的。6.2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价6.2.1溢洪道结构安全评价*水库溢洪道在当年开挖完成后,没有做衬砌处理。外露的凝灰岩已风化成粉状,抗冲能力低,出口也没有消能工程,多次溢洪形成的倒冲沟较为严重。6.2.2输水洞结构安全评价输水洞工作桥支柱和桥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砼内部钢筋剥蚀。支柱、工作桥裂缝较多,竖井水位变化区部分砼构件冻融剥蚀,粗骨料外露。输水洞洞身通过现场勘察发现,砼局部振捣不实13处,其中7处表面砼破碎严重,钢筋外露并锈蚀,距洞底0.5米高度。侧墙砼水平施工缝开裂,严重处裂缝连续长度7.3米,裂缝处表面砼破碎,钢筋外露并锈蚀。输水洞径向环缝

26、有三处存在漏水,呈细流状。输水洞下游设有消力池,消力池左右侧墙局部砼振捣不实,粗骨料集中。消力池左侧挡土墙砼局部脱落处面积1.5平方米,其余裂缝较多。右侧挡土墙表层,衬砌砼脱落,脱落面积达50%,余下衬砌已与浆砌石墙发生分离。6.3结论6.3.1土坝结构安全评价结论1、土坝总体变形及坝体沉降已经趋于稳定,开裂的可能性很小,评定为A级。2、*水库大坝抗滑稳定系数范围为1.271.60,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附录B表B2-1规定,三级大坝正常运用条件下,瑞典圆弧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20Kc1.30安全分级为B级,因此大坝结构安全性分级为B级。本次*水库大坝结构安全评价定为B级。6.3.2其他建

27、筑物结构安全评价结论依据现场检测情况,本次安全评价溢洪道评定为B级,输水洞评定为C级。7 渗流安全评价7.1现场检查情况、观测资料分析水库建成后一直在病险状态下运行,突出表现为大坝坝基渗漏。目前坝基下游有涌水点多处形成水流。按1977年1980年实际地表观测资料分析,库水位83.49m(均值)时,地表渗流流量Q=0.055,年地表渗流总量173.45万。坝基渗漏总量在库水位82.32m时,为519.97万。1969年、1975年、1977年水库水位达到超过正常高水位,溢洪道溢流。坝下游渗流有明显增大,并局部有翻砂现象。7.2基本资料分析本次计算采用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参数是在1965年、199

28、1年和1992年对坝体和坝基取样试验后所得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后选定的。对所得试验成果参数采用算术平均值法、小值平均值法进行整理。各项指标见表7-1。表71 设 计 计 算 指 标 表指标断面号渗 透 系 数(cm/s)容重(g/)孔隙比比 重凝聚力(kg/)内 摩 擦 角(度)算术均值小值平均值干湿0+300壤土2.671.421.511.830.732.670.1515.65沙砾6.652.871.451.600.652.650.00340+500壤土7.002.801.521.850.722.660.1516.13沙砾3.562.451.451.600.652.660.0034

29、0+700壤土2.801.401.551.890.692.670.1514.25沙砾9.693.161.451.600.652.650.0033.6坝基沙砾4.722.521.560.652.660.0032.5根据水库施工情况调查和几次坝体勘探取样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坝体前部为壤土,土坝后部为砂砾料,壤土渗透系数平均值在(2.677.00)之间砂砾料渗透系数平均值在(3.564.72)之间。筑坝土料符合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筑坝土料的要求。7.3渗透变形型式判别渗透变形型式判别采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技术规范中附录M的方法判别。依据此计算方法得出坝基和坝体的渗透变形型式和允

30、许水力比降。计算结果见表72、表73坝基允许水力比降表表72断面号坝基钻孔深度土粒类型变形型式允许水力比降0+3003.004.00圆砾管涌0.245.006.00圆砾管涌0.235.807.00圆砾管涌0.254.004.80砾砂管涌0.180+5001.704.00砂砾管涌0.255.606.80圆砾管涌0.190+7003.507.20砂砾管涌0.231.304.00砂砾管涌0.33坝体允许水力比降表表73 断面号土粒类型变形型式允许水力比降0+300壤土流土0.48沙砾管涌0.230+500壤土管涌0.27沙砾管涌0.280+700壤土管涌0.31沙砾管涌0.127.4渗透流量及渗透坡

31、降计算7.4.1坝基渗透流量及渗透坡降计算坝基单宽渗流量采用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采用水电部第五工程局编写的土坝设计中的坝基有压渗流的流体力学解法:有限厚透水坝基,无扳桩。另一种方法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写的水力计算手册中的均质土坝在透水地基上渗流计算。各断面坝基厚度、坝底宽度表表74 单位 (米)断面号坝基厚坝底宽0+3007.596.00+5007.094.30+7009.091.5洪水复核后各种特征水位表75单位 (米)正常设计校核上游下游上游下游上游下游84.575.5588.4776.0690.2076.23由以上资料可计算得出坝基的单宽渗流流量和坝底逸出渗流坡降及坝基的平均渗流坡降

32、,计算结果见表76。坝基渗透稳定计算成果表表76断面号取样深度破坏型式允许水力比降单 宽 流 量单 位(1.0 10-4m3/s)计 算 平 均 比 降 J下 游 逸 出 比 降 J结论土 坝 设 计水 力 计 算 手 册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0+3003.004.00管涌0.243.254.535.103.084.274.830.170.240.270.30.410.47发生管涌5.006.00管涌0.235.807.00管涌0.254.004.80管涌0.180+5001.704.00管涌0.253.204.385.

33、002.934.054.590.180.250.280.30.420.48发生管涌5.606.80管涌0.190+7003.507.20管涌0.233.384.675.293.815.275.960.150.210.230.2880.40.45发生管涌1.304.00管涌0.33加权平均值管涌0.257.4.2.坝体渗透比降计算在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由坝体浸润线可以计算得出坝体的计算水力比降。当在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时,由于形成不了稳定流,浸润线没有形成。坝体渗透稳定计算成果表 表77断面号土粒类型破坏型式允许水力比降渗透比降结论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0+300壤土流土0.480.24不能发生沙

34、砾管涌0.230.000041不能发生0+500壤土管涌0.270.19不能发生沙砾管涌0.280.00021不能发生0+700壤土管涌0.310.24不能发生沙砾管涌0.120.00066不能发生7.5渗流安全综合评价1.坝基在正常蓄水位情况下,平均渗透比降均小于允许值.在设计洪水位情况下,只有0+300号断面处平均渗透比降小于等于允许值.其他断面均大于允许值。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平均渗透比降均大于允许值。在正常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情况下、坝基逸出比降均大于允许值。因此坝基渗透计算是不稳定的,库水位超过正常高水位后坝基会发生管涌破坏。2.坝体在正常高水位情况下才能形成浸润线,计算得出的渗透

35、比降均小于允许值,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形成不了浸润线。因此坝体渗透计算是稳定的,形成不了渗透破坏。3.综上所述,本次对*水库大坝渗流安全等级评定为C级。8 抗震安全评价8.1地质构造稳定性*水库地质构造从大的体系来讲,属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两个一级构造带松辽沉降带与大兴安岭,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地段,即新华夏第二沉降带松辽沉降带的范围(东部沉降带)在西部属第三个隆起带大兴安岭、太行山隆起带的范围,称西部隆起区。由于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曾经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造山运动),使岩体发生了断烈和褶皱,促使区域发育有NNE向NE向构造,近期临区地震活跃,在义县169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在1

36、977年小塔子、清河门发生过4.7级地震,在1975年辽南(海城)发生7.3级大地震。水库区地震活动不激烈,地壳运动微弱,断层较少,属于构造简单,规模又小,从未发生过地震。但岩体的节理裂隙相当发育,水库经多年运行无有诱发地震的条件。可见构造体系图。总之,本区发育的一系列NNENE向构造带,或其他地质构造,虽较复杂,但从地质历史上看均为古老的构造。从地质构造分区图中可看出本水库区为相对稳定区。8.2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0.40S,相对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详见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工程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

37、划图。8.3地震安全评价*水库建筑物为级,工程设防类别为丙级,由于水库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因而在设计上不需设防。9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全评价*水库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由两部分组成,即输水洞钢闸门、启闭塔上启闭机及电动机。9.1输水洞钢闸门 检修闸门运行中存在漏水问题,原因为闸门钢槽锈损变形及止水胶皮破损所致。螺杆和吊耳也发生锈蚀。检修闸门钢板因锈蚀剥皮而变薄。现检修闸门已不能发挥其检修功能。工作闸门的闸门钢槽也严重锈损变形。钢闸门面板锈蚀坑密布,局部形成锈蚀层。经检测钢闸门面板蚀余厚度平均值为5.982毫米,最大值为8.379毫米,最小值为4.021毫米。钢闸门梁严重变形。P型止水胶皮破

38、损老化造成渗水。 9.2启闭设备 启闭机蜗轮磨损严重,启闭时打滑空转,蜗轮时而咬合不上。控制箱设备老化。闸门与启闭机连接的螺杆严重弯曲变形。控制闸门启闭的变压器及电力线路已严重老化,不能满足电力运行的要求。 9.3安全评价结论综上所述,输水洞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故将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全评定为C级。 10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0.1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0.1.1部分评价结论*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土坝、溢洪道、输水洞三大部分。本次安全鉴定评价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对水库枢纽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结论见表91*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表表101项

39、目评价内容评价结论备注1工程质量评价不合格2大坝运行管理评价较好3防洪标准复核C级4结构安全评价(1)土坝C级(2)溢洪道B级(3)输水洞C级5渗流安全评价C级6金属结构安全评价C级(输水洞)10.1.2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综上所述,根据*水库枢纽工程的“工程质量评价”、“洪水复核”、“大坝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及“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各专项安全评价为C级。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安全性级别有一项以上是为C级的,水库为三类坝。因此将*水库定为三类坝,属病险水库。10.2建议经鉴定,*水库安全性级别有多项为C级,属严重病险水库应尽快进行除险加固,建议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如下:(1) 大坝坝基严重渗漏,需进行坝基防渗处理。(2) 大坝迎水坡较陡,需补坡。(3) 防浪墙与防渗体不连接,墙体透水,需拆除重建。(4) 护坡石损毁严重,破碎变形,需进行翻修。(5) 大坝观测设备全部报废,处于盲目运行状态,需重新建立。(6) 溢洪道应进行衬砌和增加出口消能设施。(7) 输水洞的闸门、启闭设备均不能正常使用应重新更换。(8) 输水洞洞身漏水,应进行防漏处理。(9) 增加必要的通讯设施和交通设备。(10) 增设水文测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