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760503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9.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珍乂诊乂尊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论文)电感反馈振荡器电路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22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5.06.22 2015.07.04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通信工程号 学22 信 通课程设计论文1任务胡 的 个 进 匕高 一 5t 性 桶 阳 州 、 戎 统 号 要。简蔻心 搦 晌 题图繁折鬥 射 囲 谋的亍音 常 器 灣 析构构亍成 站 瓠 频 分结结定解 ,Mr的 创!敲分M,rn测 徊绘,葛 财咏 饭 昕 必2 2 Mu 歸否 标体路件化纸要 个形 是 指灶电器案图必一波*- 瓏种以虑方的出 计荡 频

2、 斛各邑考卅面标 殳振。其 明能初办#o定第 貳出频计 、 -hie * hoeL2 + Mhfe其中,hoe为考虑震荡回路阻抗后的晶体管等效输出导纳,hoe二hoe+1/Rp,此处Rp 为输出回路的谐振阻抗。接入系数:Pee = L1(3-5)L1 + L 2震荡的平衡条件:AF 二 1(3-6)上式称为振荡器的平衡条件,表明振荡电路形成稳定输出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和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的乘积等于1。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上式两边的模应该相等, 即A F = 1表明平衡时反馈系数和放大倍数幅值的乘积应等于1,这一式子称为幅值平 衡条件。两边相位也应该相等,因此放大倍数的相位Q (即放大电路

3、输出电压与输入A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和反馈系数相位P (即反馈电压与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F差)之和应等于2n的整数倍,即:Q+Q = 2兀(n为正整数)。A F震荡的稳定条件:1、振幅稳定条件在实际振荡电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电的扰动,如电源电压、温度等外界因素 的变化引起三极管和回路参数变化等。当振荡器达到平衡状态后,上述原因均可能破坏 平衡条件,使电路频率发生变化或自激、停振等。如图2.5所示为电压增益AuUbe曲线图。图中Au为放大器电压增益,1/Fu为反 馈系数的倒数。由于反馈系数与输入电压Ube的大小无关,因此在图中1/Fu为一平行 于横座标的直线。当Ube较小时,随着Ube的

4、增大,Au逐渐增大,这时晶体管工作在甲类状态;达到 最大值后,A又将随U的增大而减小,此时晶体管工作在甲乙类状态。A曲线与1F ubeuU直线有两个交点,Q和Q点。在两个交点处,A - F = 1,都是平衡点。在Q点,若U u ube增大,A增大,A - F 1,振荡越来越强。反之,若U减小,A减小,A F VI, uu ubeuu u振荡减弱。因此,Q是不稳定平衡点。在Q点,若U增大,A减小,A F V1,于 beuu u是振荡振幅减弱,又回到Q点;若U减小,A增大,这时A F 1,于是振荡振幅自 beuu u动增大,又回到Q点。因此,Q点是稳定平衡点。所以振幅稳定条件是:在稳定平衡点 附近

5、,随着U的增加,A减小。或者说,A对U的斜率是一负值。从以上分析可见, beuube起振时U应大于Q点对应的横轴,这样才能起振,并将平衡点建立在稳定的Q点。be图2.5振幅稳定条件2、相位稳定条件:由于电路中的扰动,暂时破坏了相位平衡条件,即Y甲鼻2n兀,使振荡频率发生 变化,当扰动离去后,振荡频率还能否回到原来的稳定频率点。如图2.6所示为两种相频特性曲线,先研究图2-3 (a)的曲线。设原来的振荡频率 为f,由于外界干扰引入+ 时,频率提高到f,频率的变化量为Af。此频率变量, 01h020通过其负载的相频特性,引起的相位变量为。由此可见,相移变化的趋势将加剧,而不 是减弱,这势必引起振荡

6、的相位平衡被破坏,+A申因此不是稳定平衡。而对于图2-3(b)曲线。频率的变化量Af,通过负载的相频特性,引起的相位变量为-A申。它与+ A*0h符号相反,可以互相补偿,如果补偿的结果使+Ao + (-Ap )=0时,达到了新的平衡 h点,即频率稳定在新的振荡频率f02处。因此,当相频特性的形状如图2-3(b)所示时, 受到扰动后振荡将在原来的平衡点附近重新达到平衡。相位稳定平衡的条件是:随着频率的提高,相位减小。或者说,相频特性的斜率是负值。(a)不稳定平衡(b)稳定平衡2.3电路性能分析电感反馈式振荡器又叫哈特来振荡器。本电路的特点是集电极与基极接于LC回路 两端,发射极则接于线圈中部某一

7、点。因此L1与L2即组成一个分压器,它们通常是绕 在一个线圈架上,其间有互感M。L1两端的电压大约为L2两端电压的25倍。电感反馈振荡电路的优点是:由于L1与L2之间有互感存在,而且LI、L2之间偶 合很紧,并且正反馈较强,所以容易起振。其次是改变回路电容来调整频率时,基本上 不影响电路的反馈系数,比较方便。这种电路的主要缺点是:与电容反馈振荡电路相比, 其振荡波形不够好。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故对于LC 回路中的高次谐波反馈较强,波形失真较大。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L1和L2 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L1与L2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 化

8、而改变。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 振条件。因此,这种电路尽管它的工作频率也能达到甚高频波段,但是在甚高频波段里, 优先选用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第3草设计总结及仿真3.1仿真电路LR4.:图3.1电路原理图根据电路原理图,在Multisim里画好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画好电路原理图之后 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但仿真软件所设定的数据以及仿真所出的波形只能作为 一个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修改。仿真原理图如图3.1所示。电路由放大电路、反馈选频网络和温服环节组成。1. 放大电路。自激振荡器不但要对外输出功率,而且还要通过反馈网络,供给自 身的输入

9、激励信号功率。因此,必须有功率增益。当然,能量的来源与放大器 一样,是由直流电源供给的。2. 反馈、选频网络。自激振荡器必须工作在某一固定的频率上。一般在放大器的 输出端接有一个决定频率的网络,即只有在指定的频率上,通过输出网络及反 馈网络,才有闭环360 0相移的正反馈,其它频率不满足正反馈的条件。3. 稳幅环节。自激振荡器必须能自行起振,即在接通电源后,振荡器能从最初的 暂态过度到最后的稳态,并保持一定幅度的波形。3.2仿真运行结果夕卜触发保存触发边沿: 国匡I囚回區 涂平$【莎歳菲-冥5 QiH 8B 孚BBT2ri时间通道潼道日57.773 ms-619,Z50 mV57.773 ms

10、-619.250 mV0.000 s0.000 V反向时基通道山掠度:200 us/Div刻度:5 V/Diu刻滾:1伽X轴位移格h o轴位移(格口 屮轴位移榕):0W遠加丽二両交潇1P1I直制ISS1I o iiSQ单赛正常嗣-0图3.2输出波形如图3.2所示,经过调节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反馈元件、和震荡回路可调电容,得 出以上比较好的输出波形。但这个仿真工具和实际会有所差别,所调试出的数据只能当 参考用,在实际调试时应多加注意。在仿真过程中可以发现,当不满足电感三点式电路的起振条件时,电路不起振,幅 值均呈一条直线;当起振条件满足后,电路起振,幅值基本呈正弦变化,从形成振荡的 过程可知,电路

11、在起振之初为小信号工作状态,随着振荡的不断增长,将进入大信号工 作状态。由于晶体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使其集电极电流逐渐减小,此时的平均电流为 起振后的直流电流,它必大于静态时的工作点电流,主要根据起振前后,发射极直流电 压是否变化。若发射极电压大于静态时的电压,表明电路已发生振荡。Tektronix FjKM-XSC2bMi onix s :-二:;丄瞬芒鵬 E OSCIEL ffiCO i?fQsiFQWEETOIIION. lllir SCROIL$FCbtIViEXT TffG图3.3频率值由图3.3可知,仿真频率f=4.87KHzT=2.05ms3.3仿真运行结果分析由图可以计算得到,

12、振荡器产生信号的仿真频率f=4.87KHz,仿真周期T=0.205ms, 然理论计算频率fo=4.91KHz,理论周期T=0.203ms;分析可知实际频率与计算所得频率 有误差,这应该是由于计算时忽略了互感M,使得计算频率偏高所引起的。在总体上, 仿真频率与计算频率大致相同,本电感三端式反馈振荡器仿真成功。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振荡器是由晶体管所构成的放大电路,以及由LC所构成的反馈电路所组成的。振 荡器不需要外来信号激励,自身就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不但能产生高频信号, 也能产生低频信号。由于电感之间存在互感,而且两电感之间耦合很紧,并且正反馈较 强,所以容易起振,改变回路电容来调整频率时

13、,基本上不影响电路的反馈系数,但其 输出波形不好。振荡器可以分为很多类,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等等。但是电感 三点式振荡器没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波形好,因为反馈电压中高次谐波分量很小,因 而输出波形好,接近正弦波。反馈系数因与回路电容有关,如果用该变回路的方法来调 整震荡频率,必将改变反馈系数,从而影响起震。但是便于用改变电容的方法来调整震 荡频率,而不会影响反馈系数。对于电路的设计过程我以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很难,设计比较烦琐,有静态 工作点的要求,各电阻、电容值的设计,还有好多要求,看起来十分复杂。后来通过查 资料,才了解到先要计算好各电阻的值,再根据各电容的作用,确定电

14、容的值,画出电 路图,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虽然现在结果做出来,但是感觉我还没能充分运用高频的理 论知识,以后要加强基础方面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自己的动手能力确 实还是不够强,每次都要问一下科协的一个同学,通过这次实践,多动手,多实践,这 样自己才能真正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参考文献1 张肃文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2 王冬霞主编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3 曾兴雯等编著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7.94 高吉祥编著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 刘聘主编 高频电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 张凤言 主编 电子电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7杜武林主编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附图*II -V 111 AftV I-R1 : C2.IIIDF用;附图1设计的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图附图2输出波形附录II元件清单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晶体管211N1712电感1mH13电容114电阻2K15电阻3.5k16电阻15K17电阻30K28电感50uH19电容10uF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