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759212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原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摘要: 今年暑假,我读了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这本书,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科 大学教授王夔重点解析了十种重要的生命元素,揭示了微量元素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 时,从微量元素的来源,分布,食物营养,研究方法和未来展望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其重要性, 对生物界,人文科学,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这本书将生命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微量元素 分布及作用 食物营养 未来和展望正文:1. 微量元素的分布及作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 8 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总的来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微量元素使酶蛋白的亚单

2、位保持在一起,或把酶作用的化学物质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铁、 铜、锌、钻、锰、铝等,能和疏基、胶基、异吡唑基、按基、羟基等配位基或分子基因相络 合,形成络合物,存在于蛋白质的侧链上。(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 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和维生素 B12 中的钻都是这类微量元素。(3)输送元素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 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4)调节

3、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微量元素在体液内,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 起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含有相当多的铬、铁、锌、锰、铜、 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核酸的代谢。因此,微量元素在遗传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6)防癌、抗癌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 有桔抗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抬抗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桔抗作用;碘 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桔抗作用。这些元素的功用具体分述如下: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作用于靶器官,尤

4、其是肝、肾、 肌肉、心脏和发育中的大脑。碘缺乏与碘过量,都于健康不利。碘缺乏可影响儿童身高、体 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和性发育,其中对于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与神经系统发育形成的损伤 不可逆转。碘过量可以引起中毒及发育不良,尤其是对于婴幼儿的影响更为明显。临床资料 显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以引起急性甲亢、甲状腺肿,严重的还可以引发甲状腺癌。尽 管多数人对碘有较高的耐受性,但由于婴幼儿身体发育尚不健全,对于碘过量反应可能会灵 敏。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 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 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 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

5、正常成人体内含铜 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 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 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 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约需 0.4 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 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

6、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 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 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 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 壤供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 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 会出现疾病

7、,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 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 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微量元素与食物营养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和选择食物以改善膳食,因此在人体的营养生理需 要和膳食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失调,即膳食不能适应人体的营养需要,就会 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甚而导致某种营养性疾病。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此有必要通过膳食 予以补充。无机盐在食物中分布很广,一般都能满足机体需要;从实用营养的观点看,比

8、较 容易缺乏的无机元素有钙、铁和碘。特别是对正在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孕妇和乳母,常 量元素钙和微量元素铁或碘的缺乏较为常见。平衡膳食系由多种食物构成。它不但要提供足够数量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 正常生理需要,而且要保持各种营养之间的数量平衡,以利于它们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合理 营养的目的。随着对必需营养素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的丰富和深入,对有效地利用食物资源、 科学加工食品、合理调配膳食和充分发挥营养效能,提供了科学基础。研究表明,含铬量较高的有坚果和谷类,其次是动物的饱和脂肪,但植物油对铬的亲和 能力较小。锰在坚果和叶菜类中含量较丰,茶叶也是重要来源,例如,泡一次的茶液中约含 锰6.9p

9、 g/g;此外,谷类、小麦、大麦和通心粉中,锰的含量一般都超过10p g/g。钻在虾 和鱼中含量较多,其余食物中含量较少。牡蛎含有大量铜,而肝、肾、羊排、葵花子油、蔬 莱、坚果中铜含量都超过5p g/g。各种饮食中的含铜量变动范围可达数倍,一般人不会摄 取不足。瘦肉和鱼是最丰富的锌源,在蛋黄、小麦、面筋、玉米、茶叶、白扁豆、可可、酵 母等食物中,含锌量超过20p g/g,只要吃全谷类、坚果、肉类和海味,就能获得足够的锌。 硒存在量较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少,通常含于肉类中,对于缺硒造成的地方病, 不得不求助于外加硒制剂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豆荚类和动物脏器中含大量的嘌呤和钼,由于 钼是牛奶里

10、一种酶的组分,所以牛奶也是一个钼的来源。香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颇丰富, 但因人们食用香料的量很少,它们也就不成为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从现有知识来看,没有 金属离子是孤立存在的,它同时依赖于所存在的其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例如,鸡蛋中含有 铁的成分,然而它们实际上抑制了铁在小肠中的吸收。络合酸解的配位体有时可以作为络合 微量金属的添加剂,以防止某一离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可能在食品中的催化氧化作用。在自然 界的进化中,人类经过生存竞争而幸存下来,这也是因为人体内的竞争反应能够有效地适应 食物中的金属和配位体。迄今,除了开发天然食物以外,一批“素牛排”、“大豆鸡脯”、“人 造果汁”以及多种强化食品已经涌进

11、市场,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达到益智、长寿的目的,必须认真研究和阐明包括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素的理想食物。3. 微量元素的未来及展望有人预言:微量元素不“微”,它将与抗菌素、维生素、激素并驾齐驱,为人类健康作出 新贡献。我国微量元素研究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特点,综合运用生物无机化学和基础医学科 学等有关的方法、观点、理论,不少研究课题都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人类在 21 世纪将面临诸如全球性污染、天然资源和能源耗竭、人口膨胀等严重影响生存的 各种难题,为促使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加强生命科学各前沿领域的研究,积极开展微量 元素的工作正是适应了国内、外的这种发

12、展趋势。人的生、老、病、死是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肽、脂类、多糖、核酸、激素、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希望通过微量元素与健康相关性及其内 在联系的探索,在某些疾病,特别是微量元素缺乏、过量积累及失控等造成的疾病(包括某 些地方病)的防治方面有所发现和改善。在研究元素的化学形态、大分子结构和生化、生理 机制的基础上,既注意它的营养,又避免其毒性,并与动物、植物、土壤、水源等周围环境 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人们相信,有朝一日能通过合理的食物组成维持生命的有机平衡和健康, 从而使微量元素的研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的效益。显然,它展示着当代生命科学活跃的前 沿和趋向。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上,下卷),王夔,1996第二版序,中国计量出版社 微量元素与健康, 王三根, 1998 第 1 版,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