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759034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ww.qikanwang.nel论文发表专家一理化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摘要】介绍理化实验室中常见的污染种类及危害,阐明理化实 验室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其污染种类复杂、毒害较大,并针 对不同污染提出相应治理办法。【关键词】理化实验室废弃物污染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 (2012) 139303pol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wu quanzai1 hang jing2 gao jianwu1(1.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2、and prevention of saihan distriet huhhot, huhhot ,010020,china;2. huhho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hhot ,010070,china )【abstract】to introduce common types of pollution and damage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 and to expou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 is a non-negl

3、igible pollution sources, contaminated species are complex, poison is large, and to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eal with different pollution.【key word】physics and chemistry laboratorywastepollutioncountermeasures随着我国科技及市场的发展,对理化实验室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广泛存在于学校(包括各高等院校和中学)、科研机构、检验检 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发部门。各类理化实验室试验条

4、件及管理 状况参差不齐。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 多,污染的越大。理化实验室污染一方面会对实验人员造成身体危 害,另一方面给实验室周边环境对造成污染,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 区的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此理化实验室污染应引起足够 重视。实验室的污染源种类复杂,品种多,毒害大,应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制订处理方案。1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1按污染性质分类1.1.1化学污染1.1.1.1有机物污染主要来源于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 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及助溶剂,这些有机试剂以各种形 式(如挥发、废弃物)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 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

5、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大多数 有机试剂为有毒有害物质,农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亚硝 胺等有剧毒,一些有机试剂如石油醚、乙醚、三氯甲烷、正己烷、 丙酮、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当吸入或摄入量达到一定量时可 引起慢性中毒。1.1.1.2无机物污染有(1)强酸、强碱的污染,可造成对皮肤粘膜及环境的腐蚀。(2)重金属污染,汞、砷、铅、镉、铬等重金 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及环境中有蓄积性。(3)刺激性气体, 如氯气、氨、氟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气等,使呼吸道粘 膜、眼、皮肤受到直接刺激,甚至引起肺水肿及全身中毒。(4)窒 息性气体,如氮气、一氧化氮、硫化氢等,可造成机体缺氧。

6、(5) 其他有毒无机物的污染,如氰化物。1.1.2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废弃物有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性标准溶液、仪器带有 的放射源等。管理不当可造成人体体表、空气、地面、水源和各种 物体的放射性污染。1.2按污染物形态分类1.2.1废水几乎所有的理化常规分析项目实验前准备及实验过程都会产生 不同程度的废水。实验室产生的废水来源有多余的样品、样品分析 残液、失效的标准曲线及贮藏试剂、洗液、洗涤剂、大量洗涤水等。 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 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很 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 叉污染,

7、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1.2.2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来源于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实验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未燃尽的原子化蒸气等。通 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 行,对通风不好的实验室,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将直接危害实验人 员的健康安全。通过通风设备排放到外界的废气也直接污染了环境 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 污染物和汞蒸汽、氯气、氨、氟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气 等刺激性气体。1.2.3固体废物理化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为多余样品、实验分析产 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

8、)、残留或失效的 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污染物,尤其 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放射性废弃物,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 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2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理化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应遵守我国环保的有关规定,遵守医疗 废弃物管理条例。2.1废气的处理2.1.1可能产生有害废气的操作都应在有通风装置的条件下进 行。2.1.2加热酸、碱溶液和有机物的硝化、分离等都应于通风橱中 进行。2.1.3原子光谱分析的原子化器部分产生的金属原子蒸气,必须 有专用抽风罩把原子蒸气抽出室外。2.1.4化验室排放少量废气,一般由通风装置直接排出至室外, 但排出口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排放毒性

9、大且量多的气体,可参考 工业处理办法: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进行预处理。2.2化验室的废水化验室废液不能排入下水道,应根据污染物性质分类收集、存放, 分别集中处理。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 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 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 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2.2.1含汞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总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为 0.001mg/l(以 hg 计)。处理方法: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 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

10、s沉淀。再加入fes04(共 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 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 含汞量可降至0.001mg/l以下。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 接回收金属汞。2.2.2含镉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总镉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为 0.01mg/l(以 cd 计)。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 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 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01mg/l 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

11、7,然后排放。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 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2.2.3含铅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总铅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为 0.1mg/l(以 pb 计)。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 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 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降至0.1mg/l 以下),排放废液。2.2.4含砷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总砷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为 0.1mg/l(以 as 计)。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

12、,然后用消石灰将废 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 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降至 0.1mg/l以下),排放废液。2.2.5含挥发酚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挥发酚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为 0.5mg/l。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 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 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 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降至0.5mg/l以下) 的废液排放。2.2.6有机溶剂的处理若废液量过多,有回收价值的应蒸馏回收使用。无

13、回收价值的小 量废液可用水稀释排放。若废液量大,可用焚烧法进行处理。不易 燃的有机溶剂,可用废的、易燃的有机溶剂稀释后再焚烧。2.2.7综合废液处理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 调节p 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 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2.3固体废弃物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 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以 深坑埋掉的方法为好。2.4放射性废弃物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

14、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 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2.4.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 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 放或者焚烧处理。2.4.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铁59、钻60等)的废弃 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 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3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各级实验室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 能回避,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重点,积 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3

15、.1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实验室条块式管理体系,各级层层把关,全面对各级实验室 进行监督管理。3.1.1严格实验室审批制度上级实验室根据下级实验室开展实验项目,从实验室布局、实验 设备、通风情况、人员设置等方面进行指导,对条件不具备的实验 室推迟审批或不审批。3.1.2严格实验室监督机制在对实验室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考核同时,将实验室环境污染 的防治措施纳入考核内容。朋一论文发表专家一邂(中国学木斛网.qikanwang.nel3.1.3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 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 彻iso14

16、001 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 小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3.1.4建立实验室人员教育和保障机制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室环保培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增 加他们对实验室污染的预防和处理技术,并且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 检查,对实验室及其周边空气、水质、土壤进行监测。3.2提高认识,及时更新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部门应结合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加强对标准 方法的研究,在保证实验精密度、准确度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技术 规范,尽可能采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性、低污染试剂。3.3本地资源共享3.3.1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许多部门都拥有各自小而全的实验室,

17、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 利于环境保护。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 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对 污染相对大的实验室有利于集中治理。3.3.2各地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 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 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节约实验成本。3.4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3.4.1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 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 在一些特定实验要用到高毒性药品时,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 废液。学校

18、在进行教育实验中,还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实验 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仿真实验)是一种化学试 剂和仪器装置“零投入”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特殊实验方式,它 非常适合于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用于模仿而不是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某些毒害较大的化学实 验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可防止为了学习一点儿知识而付出高 昂的环境代价的作法。3.4.2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在实验中改善实验装置,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逸散、有毒液体外 溢的重要举措。一些商品化实验装置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化 学试剂的用

19、量。微型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其试剂用量是 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此,开设微型实验,是节约 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污染的简便方法。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量。在农残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可以大大减少乙腈等有毒试剂的使用,减 少污染。4结论实验室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完 善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实验室的三 废污染。政府部门也应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建立全面、系统的 治理方案,逐步推行,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废弃物,力争问 题的有效解决。参考文献1 黄剑平.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有关探讨.荆州师

20、范学院学 报.2002.25 (5): 82-84.2 诸君汉.实验室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 使用指南.4 郑小军王屹.化学多媒体cai的兴起、现状、发展趋势与研 究前沿.广西高教研究.2001(3).53-58.5 冯金辉.数字实验室一lims未来发展趋势.现代科学仪器.2002.6 卢玉妹.消除或减轻化学实验污染的探索.河北省科学院学 报.2002.19 (2): 123-125.7 陈郎滨,王廷和.现代实验室管理.北京.冶金出版社.1999.8 黄方经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第一版.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