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16746449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左国杰杨立群谭毓诠 【关键词】 三维网片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创新的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新型产品普理灵疝修补装置,行疝修补术48例。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局部不适感,并发症等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2min,术后4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可耐受)无需止痛药物,疼痛时间约23d,术后排尿困难,低热4例。阴囊水肿3例,伤口异物不适感6例,无切口感染。术后2个月无复发。结论 本法是一种集各种无张力修补术优点于一身,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

2、关键词 疝 复发疝 三维网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clinic efficiency of herniorrhaphy,a novel tridimensional non-tension reticulum were used.Methods Operation time,action time,wound pain and comlication of48herniorrhaphy patients applicating of puliling hernia mending assembly were observed.Resu

3、lts Operation time shorting,activity4hours after operation are observed,infection and relapse2months after operation havent be observed.Conclusion Operation of the novel tridimensional non-tension reticulum are convenient and recovery of injury are swift.Key words hernia relapse hernia tridimensiona

4、l reticulum non-tension hernia mending operation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以腹股沟疝发病率最高,根据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1%0.5% 1 。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修补方法,是将腹股沟管周围不相同组织结构高张力缝合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病人会产生局部的牵扯感及术后恢复慢伴疼痛。资料显示传统手术的复发率大约为10%15% 2 ,而包括平片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大约为1%5% 3 。我国1997年起已逐步推广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我们2003年2月12月施行的三维网片修复法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现报告如下

5、。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32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平均63.2岁,斜疝30例(其中复发性斜疝8例,嵌顿性斜疝3例)直疝13例,直疝合并斜疝5例。48例中双侧腹股沟疝6例,占12.5%。本组多为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冠心病等合并症的老年病人(21例,占43.8%)。1.2 修补装置与手术方法 本组选用美国强生公司新型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复法的普理灵疝修补装置,此装置由(1)一个“底层片”在腹膜与膜横筋膜间进行有效的后部修复;(2)一个类似塞子的连接层,更小巧,位于疝环中;(3)一个表层片在腹壁表面修复,该装置在腹部为平状,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而且不会像其它产品发生移

6、动及异物感。8例行局麻,4例“三点三线”区域麻醉,余均行硬膜外麻醉,切口同传统修补术,但较小,为45cm。游离精索,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疝囊较小者不做切开及高位结扎,疝囊大者可做疝囊的高位结扎,后于精囊内侧用手指在腹膜与腹横筋膜间结缔组织钝性分离出间隙,将修补装置的“底层片”平整放置其间隙中,中间层连接塞自动位于疝环处,在表层片外侧剪一“人”字型口,放入精索,无张力,无卡压,上层片充分展平在精索下方,周边间断缝合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约35针,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皮肤。2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2min,患者术后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排尿困难4例,24h后症状缓解,低热病人

7、4例,术后4872h正常。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无需止痛药物,于术后23d缓解,阴囊水肿3例,术后72h缓解,切口异物样不适感6例,无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发生;48例术后观察2个月,无复发病例。 3 讨论腹外疝的手术基础是基于人体局部解剖及病理状态下相应变化的认识。Henri Fruchaud关于腹股沟的解剖理论,仍然是目前疝修补手术的基石,其主要有:(1)腹股沟区没有横纹肌的支持;(2)腹股沟区的腹外斜肌无外科价值;(3)无横纹肌支持以及精索和股血管通过该区使之成为腹壁薄弱区;(4)腹横筋膜在承受腹内压时是完整紧密的;(5)耻骨肌孔是深层的薄弱区,该区仅以一层腹横筋膜抵抗腹腔内压力 1 。所以说

8、,腹股沟区薄弱结构和腹横筋膜缺损被认为是疝发生的根本原因。疝的手术必须考虑到这种解剖学上的病理改变。同时,手术针对病因越强,手术效果就越好 2 ,基于腹股沟局部的解剖生理特点,腹内压升高时腹横筋膜承受压力最大,腹横筋膜的重叠缝合不仅加强及修补了腹股沟管后壁,更确实可靠的修补了内环口,同时并不破坏解剖关系。所以利用腹横筋膜作为疝修补术的第一主要步骤,在解剖学上是合理的 3 。可是,修补后的腹横筋膜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呢?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而修补装置底层片可能承受250磅/cm以上压力 4 。传统疝修补术有人认为是将不同解剖层次的组织不合理的缝合,从而改变了组织的局部解剖关系,破坏了自身的生理机能

9、;其缺点为(1)手术分离广泛,损伤大;(2)手术时间长;(3)术后疼痛及牵扯感明显;(4)手术至下床时间长,并发症多;(5)短期复发率高,直疝19.05%,斜疝5.46% 5 。鉴于以上原因,无张力修补术由于其手术设计相对符合人体解剖及疝的病理生理,近年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6 ,出现了补片疝修补术,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但还存在一部分缺陷。单纯补片修补术复发率较高;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术后局部常有隆起包块及异物不适感;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式较繁杂,费用较高,时间长,复发率较高 7 。通过48例三维网片修复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我们认为此装置是在总结各

10、家之长处,克服各家之短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疝修补装置,更加符合疝的解剖修复,“底层片”在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组织与补片粘连后强有力的修补了腹横筋膜的薄弱或缺损,且同时具备 了腹腔镜般的修补效果,中间塞位于疝环处更小巧,更平整,无异物不适感,表层片在精索下方平整放置,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而且不会像其它产品发生移动,为固定只需要少量缝合,减少了不适感和损伤神经的可能;通过48例三维网片修复法的经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及疝病理生理的新型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本组病例数减少,随访时间短,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参考文献1 唐健雄.疝修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6-67.

11、2 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1):65.3 张户天.规范腹外疝手术治疗.腹部外科,1999,8(6):241-242.4 吴国魁.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高龄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江苏医药杂志,2001,27(2):152.5 寇志泰.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6(2):71.6 Rutuow IM,Robbins AW.The marlex mesh prefix plug groin hernioplasty.TruJ Surg,1998,(164):549-552.7 陈焕伟.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6):462-46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