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43163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解释and简答【沿革地理】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第一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1. 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可参考名词解释)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

2、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也愈来愈

3、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2. 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次气候温暖期,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事实上,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大约维持了一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两次气候温暖期,即两汉温暖和隋唐温暖期,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这种王朝,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因而东

4、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其次,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中原国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其行军路线,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已无可能。至唐代,西域驻军,屯田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屯田是不可能的。再次,气候温湿期,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政治上也易于控制。【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

5、人类文化的出现都有明显的体现。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冷为主。【明清宇宙期】从1400年到1900年,又称“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时期

6、。第二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植被变迁1. 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2. 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

7、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皇木采办】明清两朝为满足宫廷园林、陵寝建筑的需要,在南方,尤其在西南地区进行的官方大规模的伐木活动。皇木采办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均出自采办地方的地方政府,严重破坏了采办地区的社会经济。从生态角度上讲,由于明清以来的皇木采办,使得南方地区的林木资源已经基本枯竭。【乾嘉垦殖】清中叶(主要是乾隆、嘉庆)以后,由于人

8、口增加迅速,造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传统农业技术无能为力。清政府采取措施,鼓励民众向深山进军,扩大耕地面积,种植高产旱地作物,从而掀起了一个山地垦殖运动。但它的背后是以大量牺牲森林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第三章历史时期中国的野生动物分布变迁1.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概括来讲,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

9、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第四章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演变1. 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多缩小而干涸。2、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年变差和年内季节差)增大,而在北方黄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仅黄河主流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而支流的径流量更是大减,许多河流完全干涸,遂成为历史名词。2.举例说明历史水文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关于黄河:1.水灾频繁淤塞河流,填平湖泊,毁灭城市,

10、阻塞交通,使良田变沙漠。2.进入近代以来,水患得以控制,新问题出现-断流。关于长江:综合来看,长江流域洪水灾害从历史上来看是频率越来越大,灾害的强度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问题一是因中上游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水涝灾害;问题二是因沿流域开发带来水源减少和水质污染,影响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航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黄河大改道】黄河下游在近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1500多次,较大改道二三十次,六次重大改道。先秦时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为北流;汉唐时期,在今山东入渤海,为东流;南宋至清咸丰,夺淮从江苏如黄海,为南流;清咸丰后,恢复东流,结束夺淮入海,形成今天的黄河。【汉唐安流期】东汉时,69年在王

11、景领导下治河,固定了一条从长寿津自西汉大和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颊和之间,至今利津入海。王景治水后,黄河相对安流了大约600多年,称汉唐安流期。【云梦泽】云梦是楚王的狩猎区,指今湖北东南部的大半省区。而云梦泽是指其中的湖沼部分,在今下荆江以北的江汉平原内。先秦时期,云梦泽分布在荆江三角洲和西面的泛滥平原之间,受多方水源,面积极大。汉晋以来,云梦泽开始枯萎,新扩展为陆地三角洲,而主体开始向东部移动,是城陵矶至武汉间的泛滥平原成为湖沼。南朝以后,江汉三角洲进一步发展,云梦泽不断淤平。【荆江河曲】在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

12、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形成了蜿蜒型河型。第五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沙漠变迁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我国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趋势总的来看是越来越严重,其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草原地区的荒漠化加快;荒漠地区的沙漠扩大。(1.)草原地区的沙漠(又称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主要是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

13、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这些沙漠或沙地多是在历史时期形成,也就是说,它们大多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了草原地区的沙漠化在不断加快。(2)、荒漠地区的沙漠(又称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主要是指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这里的沙漠大多形成于地质时期,多由于自然因素所致,因为它们所在地区大多为干旱,至少是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多。2. 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危害表现在:(1)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

14、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2)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3)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4)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富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第六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海岸变迁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中国的基岩海岸有变化,但总的看来变化并不太大,变化大的主要是低(平原)海岸。低海岸的变化与河流的来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使中国几千年来低海岸发生了大量变化,而且我们也可结合天津、上海的成陆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演变讲述其变化。辽河三角洲与营口变迁:苏北海岸推移与盐城的变迁珠江三角洲:原为一浅海湾,成陆已有1万多年历史,而广州正处在这三角

15、洲上,距今5000年左右,珠江溺谷型海湾已经形成。渤海湾:主要是受黄河,滦河口的影响,过去黄河在此流入渤海,一般入海口往往发育成三角洲,海岸线外伸为泥质海岸,而黄河改道后,往往又演变为侵蚀性海岸。2. 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变化对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江泽民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应有两层含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低海岸】地势平坦宽阔的海岸称

16、为平原海岸。平原海岸曾有“沙岸”之称,系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这种海岸的岸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潮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贝壳海岸】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第七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民族分布与疆域变迁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演变的历史:纵观中国边疆(边域)演变的历史,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小到大的疆域拓展时期(上升时期)从时间上讲,主要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开始,结束于清后期乾隆,道光年间,基本上截止于鸦战之前。从大到小的损疆失地

17、时期(沉沦、下降时期)从时间上讲,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应为之初)。巩固时期或中兴时期,即(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至今。【改土归流】是清政府政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司”制度,改设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纳入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第八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政区沿革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

18、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从先秦萌芽到秦汉的确立及到后期的发展演变。从郡县二级制发展到后期道路制,行省制三个阶段。现在是省县乡三级制。总的来看,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1)夏商西周的诸侯方国:九州说(非真实的)、畿服制、分封制(2)郡县的起源郡晚县早,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州制的产生:西汉产生,初期无治所,巡行所部。东汉末年,正式形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1928年

19、南京国民政府废除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中国行政区划演变主要是表现在一级政区的变化上,而影响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秦建立,开始推行郡县制,实行军衔两级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道是唐在行政区划上一个最重要改动。贞观元年,开始设立道。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设立路,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唐道制与宋路制合称道路制。【行省制】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行省除腹地直属中央中

20、书省、吐蕃和诸王封地由宣政院,全国设立行省。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山川行便”划分区划的原则,其省制和分省政区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道】明代设立的省的派出机构,其中有守备道、兵备道、督粮道等,均为专司一职的派出机构。【双头州郡】西晋北方地区流行“虚设”之制,出现同一州名在同一时期分属多地,东晋出现“双头州郡”,即二州、二郡合治一地,如东晋以后梁和南秦州合治南郑。【侨置州郡】两晋时期,北方士族南渡,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这些流民,随同豪强大族南下,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依附人口,分散南下的也多被豪强大族所兼并。这些南下的人们,起初大都不上户籍。后来,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

21、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羁縻府州】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包含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第九章历史时期中国的军事地理1. 简述中国历代长城修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1)、有效性,它在特定时代都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战争的前提或第一位就是保护自己,其次才是消灭敌人,严格地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不划算的,如抗战初期,中共115师的平型关

22、之战(2)、时代性或局限性,时代性即它只是在特定时代成效显著,到了后来就逐渐失去功用了。局限性表现为,它对于战争来讲,毕竟只是守,而且是被动的守,这就限制了其功用,再者,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城防关隘也并不一定管用,至少从战略上讲是如此,否则便没有以后的北部游牧民族犯边,乃至于入主中原了。2. 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战争分布的多寡及发生的频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由于利益关系集中一一“利” 政治中心区,人口稠密区。权利(力)欲一一“名”一为名二为利,所谓“争权夺利”是也。 不同经济生产方式的边界线上。生产方式的冲突,如农牧之间。 不同民族及文化区的交界

23、地带。价值观的区别,宗教及文化间的冲突【楚方城】即春秋时南阳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从楚国始筑长城把它叫方城,到春秋、左传、史记中一直称楚长城为方城。因为长期有长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们并不认为方城是长城,甚至以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汉长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汉长城东起辽东,经阴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新疆。为加强防御,在阴山以北修筑的是两道平行的外长城。汉长城全长2万余里,工程浩大,规模空前。主要是在汉武帝反击匈奴,加强防御而修筑的。【明长城】为明朝从洪武至万历,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的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的长城。这也是

24、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关隘,是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战国和秦代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西,汉武帝时,将秦关移到新安县东北,为汉代函谷关。【玉门关】汉武帝置的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因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此道而得名。玉门关为汉唐西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汉代为都尉治地,军事征战和商旅往返不断。第十章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区域变迁1. 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从“天府”之变迁及都城的变迁看经济重心的变迁。(1)天府:三国之前是指关中一渭河平原。自周以来,水利大兴,郑国渠的开凿更加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

25、其六。”三国之后,成都平原(当然与都江堰有关,但还有更深层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大背景,因为李冰父子修此水利工程是在秦国时期一一战国时期,自此以后便“水旱从人”了。)从渭河平原f到成都平原,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2)、最初先秦时关东、关西、山东、山西,基本并行发展。由于是秦的统一,才致使西部成发展之重点区域,再加上当时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允许,故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连丝绸之路,也向西北发展,扩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西域,东汉都于洛阳,是一个明显的东移征兆和迹象。到唐时一面都于长安(有历史原因),一面设东都于洛阳,就食于洛阳(东部)(当时有两京驿道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就因为东部经济发展快之

26、故。这里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西而东。以下又是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北宋都于开封,南宋都于杭州,虽主要缘于政治因素,但至少南方已为建都提供可能条件,乃至于明初都于应天府,亦有此方面的原因,表明南方经济发展之速快于北方,经济重心发展明显向南倾斜,南重北轻。“扬一益二”;“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等,更是表明了东南财赋地之格局已告形成。另一方面是农业,手工业,商业格局也大致如此。由此历史时期便形成了东移南迁之趋势。时间,唐宋之际,尤其是宋朝,是一分水岭,是正式形成之际。唐为准备阶段。2. 试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自然和社会原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植被、土壤。气候唐代以后,

27、黄河流域由暖转冷;水源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日益干旱,北方水源枯竭;土壤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社会原因: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大量人才技术;南方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生产技术的进步。【龙门碣石】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市、山西河津县黄河两岸龙门山,碣石在辽宁绥中县。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天府】三国以前“天府”指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号称“八百里秦川”。三国以后,多指称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的富庶之地。【苏湖熟,天下足】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到长江流域,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地区是全国主要产粮

28、区。【湖广熟,天下足】明清以来,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的背景下,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经济也发展起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这使成都平原成了旱涝保收的地区,农业经济十分发达,成为“天府之国”。第十一章历史时期中国农作物的分布变迁1. 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重要农业作物嬗变的大势(1)从农作物的发展源头看可分为两类:当地或本地原生植物;境外引进的植物。这两类植物(农作物)一般是社会发展初期多为原生植物,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交流频繁期则外来引入的植

29、物发展,扩展,推广快速。这中间有几次高潮期,如A汉代(通西域)如胡瓜,草棉(印度)B宋代(通东南亚,南洋)如占城水稻,C明清(通东南亚及美洲)(2)嬗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以宋元为界,以唐代为过渡期。 从先秦到唐代:基本上是北粟南稻,但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尤其是北方的“五谷”应不包含水稻(而应包括菽豆类),因为这期间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可谓一个过渡期,水稻和小麦地位上升(且农业种植立足于平坝、浅丘坡地)。 从宋元开始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有较大改变,这也同中国在唐宋以后的经济政治中心东移南迁有关:粮食生产上形成南稻北麦格局。其中作为适宜南方多水环境下生产的水稻所

30、占比重更趋扩大,类似于第一阶段的粟的地位。b、开始大批量引进新的作物品种,且推广迅速,影响颇大,引发农业发展史上的(或粮食生产的)两次革命。经济作物发展越来越快。包括原生的和引进的,如棉花、油菜、烟草、花生、茶、婴粟等。2. 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嬗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气候变化与人口南迁对南方水稻种植的扩大,在粮食结构中地位的上升。中国蚕桑业有一个从石器时代的多中心(南北均有,南方如河姆渡文化)走向夏商周的黄河中心过程。(2)气候及人口南迁与种桑养蚕织丝业南移,(丝织业中心南北大易位),规模及影响扩大。如鱼得水,得天之利。丝绸之国,之路,对世界,人类之贡献。(3)棉的引入与麻的退出,麻衣棉

31、衣(草棉木棉),棉之前为丝麻,葛类纺织品。(4)茶叶:原生地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宋代)自此之后,茶叶,瓷器等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大宗。(5)外来植物的引入,婴粟,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花生,棉花以及占城稻(稻麦复种制成为可能),美洲高产旱地作物(影响见P232234A对农业生产生态B对粮食结构C对人口增加D对生态环境之破坏从宋元以后尤其是明代,高产旱地作物将种植范围扩大到山地,才有山地垦殖运动)。第十二章历史时期中国都城与工商城市的分布变迁1. 分析4000年来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都城演变分布趋势表现为:逐步从西向东南迁移又北移的过程。这一点可从

32、中国古代“七大古都”位置区位的变化表现出来(或者说是一个缩影)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天时,地利,人和。(1)经济条件:经济发达或接近富庶之地,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2)地理条件:地势险要之地,防御外来攻击,保卫王朝安全;交通发达之地,便于政令下达,聚集财富。(3)政治因素:A、强盛的王朝将都城建在开拓发展的前线附近或外来威胁来自的方向,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军政事务(如明迁都北京)B、衰弱的王朝或政权,建都在远离威胁之地(如南宋临安),可苟安一时。C、统治者为摆脱旧势力的牵制而迁都,可巩固统治,如孝文帝迁都洛阳。2. 试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整个都

33、城制度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大阶段:(1)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从北宋到明清,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从先秦到唐代这个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还可以按城郭连接的不同布局划分为三个时期:商代是有城无郭时期;从西周到西汉是西城连接东部的时期;从东汉到唐代是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的时期。【西汉五大都市】临淄、洛阳、邯郸、宛、成都。【东西京】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后改都洛阳,因此东汉人习惯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此称长安为西京。【扬一益二】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即益州)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34、。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草市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打破了州县以下不得设市的规定。【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明代包城高潮】明代,中国县级城市普遍以砖石墙替代土墙,大大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力。第十三章历史时期中国交通通道的变迁1.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水陆交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形成原因:(1)水路交通发展早于陆路交通发达,因此先秦时期水路(水上交通)比陆路交通更发达,原因在于早期生产力条件之限制,开辟陆上交通不利,只好较多地利用自然水道来便利交通。(2)历史时期:东西方向上水路交通较发

35、达,而陆路交通则欠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发达);而南北方向上则是陆路交通方面发达,水路交通欠发达或不发达(即便有也是人工的大运河),原因就在于长江大河多是东西流向的(便利水运交通,有自然之便),东西地势海拔高度落差较大(西高东低),山脉也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或大致南北走向较多,因此东西陆路交通开辟十分困难,这也导致形成了我国一直关注南北陆路交通道路的修筑的历史惯性,造成了我们今天相对来讲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小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2. 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衰落原因:自然生态环境之恶化;社会原因;海上丝路的兴起;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直道】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秦修筑了从咸阳北通往阴山间的捷径,因大

36、体南北相直,故称直到。【驰道】从秦代开始,中国进入统一的封建王朝,驰道是全国统一的交通国道。【两京驿道】唐代起,交通最繁忙的两条官道,是当时东西交通大动脉。【站赤】元代境域广大,广置驿站,蒙语译音乐“战赤”,交通通达,一度形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邮驿路线。【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第十四章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口与移民1.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变迁的基本趋势和原因(1)演变趋势:

37、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体现为南与北的不同变迁,东与西的不断推移,具体讲:南与北的关系,历史时期的人口分布表现为由北多南少(北重南轻)到北少南多(北轻南重)的转变。东与西的关系,历史时期人口分在东西方向性,虽然表现为东西互动,但更主要表现为自西向东的转移。(2)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当然,决定人口密度分布的社会或人文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但这里更重要的,或者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对于人口密度分布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初期作用明显(甚至明迁都北京时仍能看到)但是愈到后期作用便日趋淡化了,影响与作用日趋减弱。2. 历史时期中国的

38、重要移民与社会发展葛剑雄认为人口迁移有七种类型:1.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永嘉之乱(西晋)安史之乱后的再次移民、靖康之乱。2. 政府强制型的内聚型移民,如把富户迁至首都,现代的城市居民下放,知识青年之上山下乡或前期的移民。3. 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如: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4. 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的开发型迁移(如屯田戌边、秦代向河套地区的移民等,再如现代的新疆建设兵团,东北北大荒)5. 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移民,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合法移民与非法偷渡。(福建人讲的所谓:海水不干,偷渡不止)6.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徒与西迁。7. 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如南方少数民族夷、蛮、僚、越等民族,受中原汉族挤压

39、,呈现向西南方向和从平原向山区退却迁移的趋势。上述所列,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1和6两类,它们是造成中华文明东移南迁的重要因素。【横断山民族走廊】在中国历史上,横断山纵列河谷受东亚历史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演出了一次次从北向南的民族大移民,故称横断山民族大走廊。【客家人】北方汉族移民迁入赣、闽、粤交界地区,以其人数的优势和优势、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新的文化载体客家体系,体系下的居民就是客家人。当客家体系形成后,迁入的汉族被同化,其成员也成为客家人。【江西填湖广】元末明初,战乱影响巨大,湖广、四川乃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而江西是等

40、地人口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比较多,形成了东向西的人口推动力。明代,迁入湖广的外来移民中江西籍占绝大多数,故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长江中上游的湖广和四川为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清康乾嘉三朝,大量移民迁入四川,且湖广籍占大多数,故称“湖广填四川”。首先对恢复四川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期起了积极作用,移民带来了先进技术、农作物和新的民风习尚。特别是各省移民进入后,五方杂处,各种文化交融,最终形成今天的四川人和四川文化。【闯关东】由于灾荒等原因,大量汉族人迫于生计,纷纷在封禁汉人自由迁入东北的背景下用各种方式出关外。【走西口】“西口”主要是指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走西口”

41、是指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移民主要来自华北西部的山西、陕西地区和河北西北地区。第十五章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重心的演变与风俗区域特色1.列举中国风俗文化分区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塞上塞外风俗区:塞上风俗区包括西北风俗区、北部风俗区和东北风俗区;塞外风俗区分为西北的河西五郡风俗区和东北的朝鲜诸郡风俗区,河西五郡包括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和金城郡。黄河中下游风俗区包括秦关中风俗区、魏地风俗区、周地风俗区、韩地风俗区、陈地风俗区、赵地风俗区、燕地风俗区、齐地风俗区、鲁地风俗区、宋地风俗区和卫地风俗区。淮汉以南风俗区包括巴蜀及西南夷风俗区、楚地风俗区和吴地风俗区。【江浙人文薮】宋代中国文化教育重心东移南迁,江浙

42、地区乃我国文化重心,人才辈出。【婺学】吕氏家族创立的重要文献学,又称吕学,南渡后因吕好问移居婺州,故形成婺学。【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说明以函谷关为界的东西地区在人才分布上的特色。【巴有将,蜀有相】四川民风好文,多出宰相;重庆民风好武多出将帅,表明了四川和重庆在人才特色上的明显差异。第十六章中国历史地理文献与古代地图绘制1.试列举十部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说出他的流行版本汉书地理志,今主要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铅排本为善;元和郡县图志,今可参考中华书局1983年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贺次均辑校的版本;华阳国志今较流行的有刘琳的华

43、阳国志校注本、任乃强的华阳国志校注图补本;水经注现流行的版本有科学出版社1955年影印的杨守敬、熊会贞合撰的水经注疏本;大唐西域记现流行版本有张巽校点的大唐西域记;太平寰宇记今流行的是民国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裴秀】西晋河东闻喜人,曾编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提出了地图编绘的“制图六体”,即编绘地图的六条原则。【贾耽】唐代沧州南皮人,撰有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另著海内华夷,此外还有贞元十道录及皇华四达记等。这些地图取材广泛,并用裴秀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采用朱墨两种颜色来区分历史地名和当代地名,十分可取。【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正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共上下两卷,卷首记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正文主要以西汉政区郡为纲,详述103郡国及所辖地区相关内容。它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著作,同时也是我国正史中最好的一部地理志。其体例被被历代正史沿用。【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元和郡县图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一部讲述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首先对政区沿革地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