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740339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 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寄生。收益的 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营自生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其他生物 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并给被寄生的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通常是 一些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是有两个以上中间

2、宿主,可 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即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如牛、马等即为血吸 虫的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 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如野猪可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感染阶段:寄生虫的各个发育时期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称之为该寄生 虫的感染阶段。如血吸虫的感染

3、阶段是尾蚴,蛔虫的是感染期虫卵等。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 寄生现象。机会致病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一些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的寄生 虫可出现异常的增殖且致病力增强,从而使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 这类寄生虫就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等。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能传播病原体的感 染者称之为带虫者。带虫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重要意义。如阿米巴包囊携带者。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脊椎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 幼虫状态

4、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包 括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犬钩虫可引起人体皮肤的损害。异位寄生:异位寄生是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寄生,可引起异 位的损害。如肺吸虫寄生在脑部。非消除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宿主体内已 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类型。如 人感染疟原虫(带虫免疫)、血吸虫(伴随免疫)。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有些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发育、 繁殖、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

5、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世代交替: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如疟原虫、卫氏并殖 吸虫等。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是寄生虫感染中很少 见的一种免疫状态。例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其体内的寄生虫在生 活史的某一发育阶段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易感者: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自然疫源性: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脊椎动物之间互相 传播,这类不需要人参与而存

6、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人进 入该地区后,这些寄生虫病可从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原体腔:为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体腔膜覆盖,腔内充满富含多种元素的液体,是组 织器官间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交换的介质,且对于保护内部器官和虫体的运动、排泄等 功能均起重要作用。土源性线虫:指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为感染阶段, 通过污染食物或主动侵入皮肤致感染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生物源性线虫:指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才能使人感染的线虫。 如丝虫、旋毛虫。钩虫感染:人体感染钩虫后,可在粪便中检获虫卵

7、,但无任何临床征象者,称为钩虫感染。 旋毛虫幼虫囊包:旋毛虫幼虫囊包寄生于宿主的横纹肌内,呈梭形,其长轴与肌纤维的长轴 方向平行,有囊壁,囊内容物为12 条卷曲的幼虫,是重要的感染阶段。丝虫的夜现周期性:丝虫的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 少,白天滞留于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现象称为丝虫的夜现周期性。 逆行感染:蛲虫虫卵在肛周皮肤上孵出幼虫,然后幼虫经肛门进入肠内,并可发育为成虫, 称为逆行感染。饱和盐水浮聚法:常为粪便检出钩虫卵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 盐水(比重 1.20)中,容易漂浮的原理而设计。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

8、片法。肛门拭子法:根据蠕形住肠线虫在肛门周围产卵的特点,用透明胶纸在清晨便前擦、粘肛周 围皮肤黏膜,获取标本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该法对蠕形住肠线虫检出率较高。 蠕虫:指借助肌肉收缩而使身体蠕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并殖吸虫:是吸虫纲并殖科的一类吸虫,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并列,即子宫与卵巢并列,两个 睾丸并列。裂体吸虫:是吸虫纲裂体科吸虫的总称,其特点是雌雄异体,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肠系膜静 脉或膀胱静脉丛,虫卵从粪便或尿液中排出。童虫:血吸虫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脱去尾部,进入血液,在体内移行直至到达寄生部位,在 发育为成虫之前均被称为童虫。伴随免疫:是指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产生了对再感染的免疫力,

9、但初次感染的成虫可继 续在宿主体内存活并产卵,这种成虫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异位血吸虫病:重度感染时,血吸虫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引起异 位寄生。由异位寄生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反应造成的损害。毛蚴孵化法:是血吸虫病病原诊断方法之一。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 光照下短时间内可孵出的特性设计的方法,适用于早起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检查。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阶段称为中绦期。各种绦虫中绦期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 囊尾蚴:俗称囊虫,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幼虫。虫体大小约5*10mm,为半透明泡状囊。 由囊壁和囊

10、液组成。囊虫病:是由于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后发育为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根据寄 生部位可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 癫痫、精神症状、视力障碍等。棘球蚴:是包生绦虫的幼虫,为圆形囊状体。大小差别很大,由囊壁和内含物组成。 棘球蚴砂: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棘球蚴囊壁的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 蚴砂。不育囊:棘球蚴囊内无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之为不育囊。 自体内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患因恶心、呕吐时,造成肠的逆蠕动而将孕节返入胃中,虫卵 内六钩蚴孵出而引起的感染。 自体外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患者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而将自己排出的虫卵经口食

11、入,虫卵 内六钩蚴孵出而引起的感染。 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 原虫血症:寄生于血液和血细胞的原虫在单位容积内的虫体密度称为原虫血症。 多分裂法:为无性生殖中的一种多分裂繁殖方式,胞核多次分裂后,胞质包绕每个核周围, 一次分裂为多个子代。 包囊:为寄生原虫生活史时期之一,不活动、不摄食、抵抗力强。 滋养体:为单细胞原虫的运动、摄食、繁殖的时期。阿米巴性脑膜脑炎:通过皮肤伤口或粘膜感染的致病性营自生生活的棘阿米巴经血流入脑, 引起脑膜炎和肉芽肿型的大脑炎。病程较长,发展慢,严重者可致死。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是致病性营自生生活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引起的一

12、种发病急骤、病 症严重、死亡率高的脑膜脑炎。虫体主要是通过污染水由鼻粘膜和筛状板经嗅神经进入脑寄 生增殖引起,无其他原发病灶,故称为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黑热病:是指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出现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流鼻血等 症状。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为黑热病。包囊携带者: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 染源。脑型疟:是指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又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且具备下列表现者:剧烈 头痛、高热、昏睡或昏迷、惊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引起死亡。主要 由恶性疟原虫引起,间日疟原虫也偶尔可引起。疟疾

13、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 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源质,其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 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 阶段。再燃:是指急性疟疾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由于体内红细胞中疟原虫未被完全消灭,这些 残存的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繁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又出现临床 发作症状。4 种人疟原虫都可引起再燃。复发:是指疟疾患者初发停止后,处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被完全消灭,在未经

14、蚊媒传播感染 的情况下,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又出现临床发作症状。间日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由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引起。假包囊:弓形虫滋养体在宿主有核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或内二芽殖法繁殖到几个至十多个 虫体。这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多数患者经过若干次急性发作后,血液和组织中的疟原虫数 量大为减少,维持低虫血症。宿主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宿主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 抵抗力,称为带虫免疫。机会致病性原虫:有些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宿主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 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

15、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力增强起 来,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类原虫即被称为机会致病性原虫。 昆虫变态:昆虫从幼虫发育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 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传播媒介,以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如 蚊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经卵传递:有的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而且侵入雌虫的卵巢,并经卵传递至下一 代个体,使新的子代个体,即使没有重新从人或动物获得病原,也能传播疾病。如恙螨传播 恙虫病,硬蜱传播森林脑炎等。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输送的作用

16、。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 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而散播,借机转入另一个宿主,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但仍保 持感染力。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生物性传播: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过发育或增殖到感染阶段,才能传播到新 的宿主,且只能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种病原体的发育或增殖。如蚊传播疟疾、丝 虫病。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阶段在卵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等期,其特点是要经历一个蛹期,各 期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别明显,称为完全变态。如蚊、蝇、白蛉等。不全变态:指昆虫的发育过程不需要经过蛹期,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别不显 著,因其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渐变态、办变态和过渐变态。蜱

17、瘫痪:是指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神经纤维的 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的一种现象,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生殖营养周期:蚊每次从吸血刀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分为三阶段:寻找宿主吸血、 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寻找孳生地产卵。蝇蛆病:蝇类幼虫寄生于人体的伤口或某些器官所致的疾病称蝇蛆病。例如眼蝇蛆病、皮肤 蝇蛆病等。生物防制:利用捕食性生物或致病性生物防制节肢动物。其特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 境。遗传防制:通过改变或移换节肢动物的遗传物质以降低其繁殖势能,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一 个种群的目的。龄期:昆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须蜕皮若干次,两次蜕皮之间称为龄期。 化蛹:昆虫最后一期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羽化:昆虫由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