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16740339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进展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且女性患者相对预后更差。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CAG为有创检查,检查费用高,检查风险大,许多患者在心理上、经济上不愿意接受,且基层第一线医院缺乏CAG相关设备及技术,故提高、改善无创检查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回顾、总结了目前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及其进展,力求对基层医生提高冠心病诊断有一定帮助。无创性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且价格低,适宜人群普查、初诊及随诊。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未能开展

2、冠脉造影的基层医院,有效地结合无创检查方法可提高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 1.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ECG)仍然是目前临床常规检查和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心脏因缺血造成损伤或坏死时,心电活动的变化能正确及时地反映在心电图上,表现在各个波形的异常变化和进行性演变过程,为医生提供诊断心律失常、心肌肥厚、急性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可靠依据。心肌缺血时可出现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改变。典型心绞痛一般表现为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如果心肌梗死发作,心外膜的大血管血流阻断,则ST段抬高。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ECG对冠心病的敏感度可以达到近90%1.2。ECG是首选的最快捷、 简便、 经济而且

3、无创的方法。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AECG通过在24h内连续记录患者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息。其优势在于不仅能检查出心肌缺血,还能检测冠心病所导致的各种心律异常在日常生活中的发作规律,频度,持续时间,缺血程度等。但由于患者进行此项检查时存在人为减少自由活动的心理,部分过量体力运动时的心电情况可能无法被记录,造成假阴性,易漏诊。但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平板运动试验则对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则大幅度提高5.6。 3.平板运动试验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在特定医院内保护环境中,较时间内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由于冠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相关心电异常,或出现典型的心

4、绞疼症状。一般按Bruce方案进行,若患者出现(1)运动中出现心绞痛;(2)ST 段于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1mV;或在原有ST段压低的基础上再压低0.1mV;(3)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4)血压下降 20mmHg,则判定其为阳性。但该检查随着运动量的加大,患者出现精神紧张,呼吸频率加快,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易出现假阳性,直接影响TET诊断的准确率3.4.5。 4.心脏彩超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诊断依据,在心脏彩超上如能见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如运动减弱、消失、矛盾运动及室壁瘤形成等就可考虑到心肌缺血的存在。同时还可以描述房室内径、室壁厚度等构造结果,对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5、。但部分患者由于静息状态下心肌缺血不明显,这就需要使用负荷超声心动检查,常规可以使用运动或药物来增加心脏负荷,药物法适合运动能力受限的患者效果明显,常用多巴酚丁胺、潘生丁或腺苷。一项对近1000例怀疑冠心病的研究显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于检测或排除冠心病的准确度高,平均敏感性为81% (女性多支病变为89%),特异性为86%,总准确度为84% 7。 临床应用亦存在间接法,因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同时累及颈动脉且表浅,故超声检测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采用的部位为颈动脉。可以间接的反应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但并不十分准确,存在一定的假象结果8。 5.心脏放射性核素成像 门控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

6、PECT)作为一个核素为基础的技术,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危险评估。参数指标包括灌注缺损、全面或部分的左室功能和左室容积。但目前研究认为,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来说有技术限制,胸部乳房组织衰减和左室腔影响 SPECT的影像质量而使假阳性率升高。目前低能量的显像剂201Ti已广泛地被显像剂99mTc所取代,其明显增加准确性并减少辐射损害9。 6.心肌代谢显像 冠脉疾病导致心肌缺血时葡萄糖是心肌主要能量底物,这一代谢模式的变化能够应用正电子核素断层显像PET方法识别,其通过葡萄糖含量的多少间接体现心肌缺血状态。故心肌代谢显像可以用来评价心肌存活情况和心脏功能,进而帮助诊断。但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使得临

7、床开展具有一定困难10。 7.CT冠状动脉成像 由于CT对动脉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CT冠状动脉成像变得更加易被临床医师采用,尤其是多层螺旋 CT可通过图像重组方法可多体位和多角度观察冠状动脉管腔及其狭窄程度。国外的研究表明, 以导管法造影为参照,16排MS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72%-95%,特异度为86%-98%,阴性预测值达95%以上;而64排MSCT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及阴性预测价值11。 MSCT通过测量冠状动脉斑块的CT密度值对斑块进行评价,并判断其类型,其敏感性极高,但对介于纤维斑块和脂肪之间的组织敏感性则较差12。 8.磁共振成像 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心血管

8、磁共振影像学成为观察心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的主要无创检查技术之一。其对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虽然不及CT,但因在高分辨率 MRI下钙化呈无信号,故判定管腔狭窄及血管内的斑块成分的标测中高分辨率 MRI优势就体现的十分明显了。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对于冠脉等管径较小且受心脏、呼吸运动影响较大的血管内易损斑块的成像仍有较大困难。 9.心磁图 心肌的电活动常反映心肌功能状态,这种电活动所产生的磁场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且无信号衰减。当心肌供血状况,兴奋性及传导情况发生改变时,体内的电流和磁场就会发生变化,心磁图通过对心脏磁场的变化而对心脏电生理进行探测,以此帮助临床确定冠心病的诊断。Hailer13等研究了1

9、7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与123例有典型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证实M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3.3%,特异性70.1%。赵丹14等观察了76例冠心病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的MCG参数改变,结果显示以MCG 2项参数作为诊断的标准,M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1.0%和97.2%。但目前由于临床开展较少,尚未普及使用。 10.小结 心脏CT与MRI检查趋向于冠状血管成像,超声与核素检查趋向于心肌显像和心功能测定。常规心电图则在方便简易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基层医院相对设备简单,无创检查费用相对低廉,适合普查及初诊,随诊,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但对于未

10、能开展冠脉造影的广大基层医院,结合以上检查可明显提高冠心病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参 考 文 献 1 宁渝,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临床对比分析J, 华西医学,2009,24( 9):2426-2427 2 薛建峰,贾如意,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 27( 3):321 -324 3 张苏明,彭钰,周蓉,三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 江苏医药,2009 3510:1123-1124 4 Grzybowski A, Puchalski W, Zieba B, Gruchala M, Fijalkowski M, Storoniak K, Sobicze

11、wski W, Ciecwierz D, Targonski R, Rynkiewicz A. How to improve non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iagnostics in premenopausal women? The influence of menstrual cycle on ST depression, left ventricle contractility, and chest pain observed during exercise echocardiography in women with angina and no

12、rmal coronary angiogram. J Am Heart J. 2008 ,156(5):964.e1-964.e5 5 雷伟,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0,1:37 6 林振丹,运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 5):735-736 7 Kim C, Kwok YS,Heagerty P,Pharmacologic stress testin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meta -analysis J . Am H eart J,2001,142:934-944 8 龙曼云,冠

13、心病无创性检查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J 2007,28(3):477-480 9 Khandaker MH, Miller TD, Chareonthaitawee P, Askew JW, Hodge DO, Gibbons RJ. Stress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asymptomatic patients at moderate riskJ.J Nucl Cardiol. 2009 ,

14、16(4):516-523 10 付明,周颖玲,谭虹,无创检查在女性冠心病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6):901-903 11 Di Tanna GL, Berti E, Stivanello E, . Informative value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J.Int J Cardiol,2008,130(3):386-404 12 张光明,朱汇庆,冠心病

15、无创性检查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0,16(6):544-547 13 Hailer B, Chaikovsky I, Auth-Eisernitz S, et al. The value of magne t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relevant stenosi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using an unshielded system J.Pacing Clin Electrokphysol, 2005,28(1):8 14 赵丹,陈元禄,刘芳,王建勇,赵春玲,陈庆华,心磁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 6(2):242-244,25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