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739887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摘要:柳如是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女,也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诗词中大量 出现杨柳意象并且具有很深刻的含义,本文将联系柳如是的生平分析柳如是诗词 中杨柳意象,将杨柳意象的诗词做简单的分类,探求柳如是杨柳意象与她个人思 想情感的关系,并分析其独特之处。关键词:柳如是 杨柳意象 妓女文学 女性文人一、柳如是的生平简介柳如是,本性柳,初名云娟,改名杨朝,字朝云,又名杨爱,字影怜,小字蘼 芜,复柳姓,名隐,又名隐雯,字如是,号我闻居士,又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 她每一次名字的变更都伴随着人生的大变故。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名妓,也是一代才女。柳如是早年遭遇不幸,被卖入“吴 江故相”周道

2、登家学习歌舞,柳如是风姿逸丽,聪慧并且善长歌舞,深得主人的 喜爱,但是后来遭人妒忌,被卖入青楼,成为一代名妓。柳如是文采卓著,居当 时女诗人上乘,因其美貌风度和才气,她当时与众多才子交好,比如十分具有文 人气节的陈子龙,还有当时文坛大家钱谦益,也是她最后的归宿。一个青楼女子, 人生到了这已经算是高峰了,但是柳如是的人生高潮更在后头,在汉民族遭遇外 族侵略的危急时刻,她中年之后矢志抗清,在钱谦益投降之后仍旧保持了自己的 民族气节,令人赞叹。最后她为了保护家庭利益,用自尽这般刚毅的方式同同族 的人抗争,可悲可叹。独特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柳如是作品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女性之处,纵观历史能 与柳如是气节相匹

3、敌的女性文人寥寥无几,分析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不能 绕开她的生平经历就杨柳而论杨柳。二、柳如是的主要作品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多才多艺,工于诗词书画,尤长于诗词。 柳如是的作品主要有戊寅草、湖上草和尺犊。戊寅草是柳如是的第 一本著作,当时与陈子龙相恋时的柳如是的诗词风格深深地受到了陈子龙的影响。 湖上草为崇祯十二年柳如是客居杭州遍游西湖诸盛有感而作,由汪汝谦依据 柳本人手写本所刻。尺犊是崇祯十二、十三年间柳如是致汪然明的书简。下面是摘录的柳如是诗词作品年表 1:年代年作品龄明崇祯六年癸酉(公元1633年)16作伤歌寒食雨夜十绝句杨白花六 忆诗初夏感怀游龙潭精舍登楼作时大风 和韵送别

4、悲落叶听钟鸣等。明崇祯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17古诗十九首五日雨中遥夜感怀长 歌行剑术行怀人男洛神赋等。明崇祯八年乙亥(公元1635年)18作杨柳杨花西河柳花春江花月夜 赠友人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采莲曲月 夜登楼作初秋八首秋夜杂诗四首七 夕晓发舟至武塘月夜舟中听友人眩索秋 深入山月十五夜别赋梦江南怀人 声声令咏风筝更漏子听雨江城子忆 梦诉衷情近添病踏莎行寄书洗 溪沙五更河传忆旧少年游重游南 乡子落花等。明崇祯十年戊 寅(公元1638年)21作答汪然明九日作秋尽晚眺咏晚 菊等。明崇祯十二年己 卯(公元1639年)22作湖上草诸诗及尺犊。明崇祯十三年庚 辰(公元1640年)23作庚辰仲冬访牧翁于

5、半野堂奉赠长句次韵奉 答次韵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除夕次 韵。明崇祯十四年辛 巳(公元1641年)24作元日次韵次韵次韵鸳湖舟中送 牧翁之新安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次韵 奉和陌上花三首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 作。表 1- 柳如是诗词作品年表柳如是作为一代才女,其作品一直广受赞誉,再加上其独特的人生遭际,与众多当时的文学巨子交好,使得她受他们的影响很大,同时也使个人的见识走出勾 栏妓院而投向当时广袤的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中,在改朝换代的大背景下,柳如是 脱去闺阁女子气,民族气节不输于当时的名儒大家,而她的作品的意境也是十分 崇高且豪迈。清代妇女文学史介绍说她“曾漫游吴越间,词翰倾一时”。陈子 龙评其诗曰:

6、“凌清而眄远,宏达而微恣。”钱谦益称赞其“好句清如湖上风”等。 几社名士宋征璧说:“凡所叙述感慨激昂,绝不类闺房语”。沈虬河东君传称 其:“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顷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徐芳柳夫人 小传说:“柳幽艳秀发,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宗伯公时亦逊之。”陈寅恪说: “柳如是在袭取前人语句时,古典今典皆能灵巧运用,绝无生吞活剥之病,足见 其天才超越,学问渊1博之功力。”对于世人的种种评价与赞誉,柳如是当之无愧。1徐宁.柳如是及其诗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三、古代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杨柳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杨树 和柳树

7、在我国的栽种地区也是很广泛,杨柳在南北方的诗词都大量出现过。杨柳 在江淮地区的种植十分多,这是杨柳意象在文学中反复大量出现的现实基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以 杨柳写离情的先河,后来的人们多借杨柳来表达乡愁和离别思念之情。古人很早 就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刘禹锡杨柳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杨柳管别离”。 杨柳表达离愁别绪仿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典型,不管是思乡还是思念远 人,杨柳都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感情。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此类的作品在文学史如数家珍,这里就不一

8、一列举。其次,杨柳除了被寄寓人们的相思离愁,还被人格化成很多形象,主要有隐士 和品格高尚者、年轻美丽的女子、妓女和小人。自称五柳居士的陶渊明就是十分 有名的隐士。还有严格遵守传统道德的柳下惠,被孟子喻为“和圣”。柳下惠,姓 展,名获,字禽,一字季,食采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古代很多文人 都喜欢载种柳树表达自己的个人志趣和品格,魏晋时的嵇康和唐朝时的白居易都 曾载柳。杨柳因其形态细长、神态轻柔而常常被喻为年轻美丽的女子,章台柳还特指妓 女。白居易的“杨柳小蛮腰”, 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就 是古人审美中对杨柳的偏爱。四、柳如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柳如是的两本诗集戊寅草和湖上草

9、加上与钱谦益等人的唱和之作东 山酬唱集,共存诗 159 首,词33 首,在这些作品中出现杨柳意象的有43 首,可 见她对这一意象的偏爱。周采泉先生柳如是杂论指出:“她寓姓于柳,诗词中 凡涉及柳字的,均非常精工”说得很对。关于柳如是如此钟情于杨柳意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柳如是的 本姓是杨,李雯坐中戏言分赠诸妓:“悉茗丁香各自春,杨家小女压芳尘”其 中的杨家小女就是指柳如是,杨柳本就可互用,当柳如是因为人生的经历和变故 而改名了,柳是最好的。二是中国很早就出现并且后来一直有以杨柳代美人的传 统,也有将妓女比作杨柳的,更早的时候文学中的柳是高洁飘逸的象征,柳如是 以柳自喻再合适不过,她既

10、是绝代佳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气节的女子,虽然她像 杨柳的花一样身世飘零,但是她一直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得气节。同时杨 柳不似松柏那般硬挺阳刚,柳树是春日之物,经历草木枯荣,就像美人的青春, 柳如是和杨柳是完全契合的。杨柳是古代文学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意象,无数前人都曾写过,有很多佳作是后 人无法逾越的,到了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显现出了很多独特之处。前人不 管是咏杨柳还是抒怀,物象和个体都是分开的,从没有人可以将杨柳与自己的生 命融为一体的,诗词中的杨柳就是她自己,不是她在看柳也不是杨柳着了她的“颜 色”,她就是那春天里柔软的章台柳,站在明媚的春光了随风飘舞,抑或是在烟雨 朦胧中独自忧愁,甚至

11、在狂风骤雨中疯狂舞动,向命运抗争,不论是什么,柳与 她的肉体和灵魂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比起文学史上的男性文人,女性文人是很少的,大多数借杨柳来形容女子的美 貌和姿态的文学作品也是男性写的,在男性视角下的柳树自然多添了低顺的姿态, 是按照男权社会中男性期望的方向去塑造的,男性文人不管写的多美,都不能代 替女性自身,就像历史上有无数十分年长的文人写闺怨,但是写来写去终究不是 女性自身,而柳如是作为一个女中豪杰和巾帼英雄,她身上的女性意识是有很大 的体现的,虽然只是到了“你殉国,我殉夫”的程度,并没有完全觉醒,但是她 已经穿着男人的衣物参与到男权社会的专属领域去,借助男性的特有的符号来推 进自己进入文

12、学政治和国仇家恨,她并不是去模仿男人而成为一个男性化的女人, 她保持了自己独特的女性特质,这点在她和陈子龙在一起时创作的作品中不难发 现,虽然她作品的风格牢牢地打上了陈子龙的烙印,但是由于她没有受过系统的 传统文学的教育,在“雅”和文采上很难达到陈子龙这种文学巨子的程度,但是 更加具有活力和新意,这点有个具体的表现就是柳如是诗词中虚词、口语的大量 使用,使她的诗作呈现出女子文学特有的风格面貌,直接表达出女性的经验和心 态,没有男性文人的学究气,所以柳如是的杨柳诗是很独特的。首先,是完全以杨柳自喻身世的,如杨白花、西河柳花和金明池咏 寒柳等,这三首是最典型的。从艺术手法和在戊寅草中的收录排序状况

13、看, 杨白花当属于柳如是早期的作品,当是依凭北魏胡太后杨白花歌 2而作, 胡太后是借杨花凭吊她一去不复返的情人,而柳如是则与杨花化为一体了,在风 中飘零,带着悲伤和期许 。摘录如下: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 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 凤巢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1这首词柳如是借杨柳花自比,借杨花的飘零来表达自己的人生遭际中的漂泊凄 凉之感,“忍思”二字中有深深浸在俗世中的无奈悲伤之感,这与她前段人生的很 多波折有关,不过她那时毕竟是年轻气盛的小姑娘,杨白花中的白杨花自由地 飞来飞

14、去,既有着对不幸命运的感叹,也蕴含着对命运的抗争,对未来还是充满 希望的。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西杨柳花写于与陈子龙热恋时期,这首诗中的杨柳充 满着小女儿的娇态,令人沉醉,一扫传统的离愁别绪,令人眼前一亮。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按新声杨柳花。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香风好是赊。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柳如是在这里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还有柳树下的美人,“凭多红粉不须夸”也 就是她自己,轻快得让人感受到了她生活的愉快,这时候的柳是春天的新柳,迎 着灿烂的春光,美丽并且带着天真烂漫,活生生一副热恋中的少女形象。“春光何 用向人遮”让我看到了她敢于追求自由和幸福,柳树这是并不

15、是柔弱的象征,流 露出生生不息的年轻活力。此处也有女性主义的觉醒,对于自己的美不再是羞答 答的饰等待人来发掘,而是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可窥见柳如是作为当时 社会环境里的势群体中的一员的独特之处,看到这也就不会对她以后崇高得令男 子汗颜的气节和极其刚烈的死法感到震惊了。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算是借杨柳自喻中为最好的作品了,这是柳如是 词中最著称的一首。据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考证,这首词当作于崇祯十二 三年间,此时柳如是刚刚因为世俗的壁垒被迫离开了她挚爱的陈子龙,这首诗中 柳如是借咏寒柳寄寓了自己身世飘零、美人迟暮的感慨,将自己化身成寒柳,凄 婉地唱着她们的爱情纠葛,体味着愁苦百结的人生。金明

16、池寒柳是柳如是人 格、胸襟、性情、学养的高度概括,从这首词中看到了柳如是多元的情感世界。 摘录如下: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 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 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 与伊深怜低语。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里说:“柳固为春季诗人题咏之物,但亦是河东君自寄 其身世之感所在。故后来竟以柳为寓姓,殊非偶然也。”寒潮来袭,轻柔的柳变成 了霜条孤影,回想当初的飞絮和温柔的摇摆,让人倍感凄凉十分

17、憔悴,柳如是与 爱人分离的打击仿佛将她从西杨柳花中的春柳消磨到了衰柳,有种“人比黄 花瘦之感”。作为一个本就身世飘零的女子,一波一波的打击让如同在大海中沉浮, 整首词弥漫着时过境迁之后的凄凉沧桑之感,但柳如是毕竟是柳如是,即使以那 样狼狈的姿态被迫逃离了曾经的幸福生活,她也是以独立挺拔的姿态站在河边, 哪怕要忍受难以回首的空寂与冷落,她也是“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 低语”,她很失落但是并没有迷失自己。在这些柳如是很明显以杨柳自喻的诗词中我们可以大致可以窥伺出她在创作 这些作品时的内心活动和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理想追求,可能杨柳无法承载柳如 是的豪气,但是绝对可以代表柳如是高洁的品性,柳如

18、是就是杨柳,柔美飘零但 是却一直在与命运抗争,反抗命运带给她的苦痛,哪怕九分消瘦十分憔悴百般不 愿万般无奈,她也仿若遗世而独立,虽然她是人间富贵花,不能羽化登仙,但她 与柳化为一体,让人沉迷。柳如是的“杨柳”意象的内涵随着她的人生境遇而改变。前期的杨柳多带感伤 的愁绪,而后期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之后,此时她不再飘泊,没有了“春日酿成秋 日雨”的无常悲感。东山酬和集中柳氏的一些作品比如“春前柳欲窥青眼,雪 里山应想白头。”(次韵奉答),“容鬓差池梅欲笑,韶光约略柳先催。”(次韵), “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奉和陌上花三首之三),这些诗词中 的杨柳再也没有当初的漂泊感和悲戚。柳如是还有很

19、多诗词中出现杨柳意象,不过都是用来构建各种意境,比如:梦江南怀人其八:“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 有些些。门外柳相依。”此处的柳就是很经典的离愁原型,点点美人泪,依依门前 柳,将离愁别绪推向顶峰。梦江南怀人其十七:“人何在?人在雨烟湖。篙水月明春腻滑,舵楼风 满睡香多。杨柳落微波。”春色弥漫中嫩杨翠柳轻拂水面,荡起浅浅微波,让人好 不惬意。西湖八绝句其二:“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这是一首悲春的 诗,人格化的春水东风多添了几分可恶,折柳齐的用法十分的妙。西湖八绝句其五:“移得伤心上杨柳”,天马行空的想象,将伤心移到杨柳 上,这是怎样多的悲伤才能移上杨柳啊。八月十五

20、夜:“莲鱼窈窈浮虚,烟柳沉沉拂淡篁”,烟柳是南方很具有代表 性的景象,烟雾迷蒙,混着潮湿的空气,很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气氛。寒食雨夜其七:“杨柳湖西青漆楼,闻遐风起水须钩。”,好一副诗意人 生水墨画。月夜登湖心亭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芙蓉曲因为愁思中 断,但是思绪未断,而是从芙蓉曲转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杨柳优美的姿态在广阔 的天地中让人倍感惆怅。从这些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柳如是的才思是如何灵动,一个杨柳意象,在她笔 下生出万般变化,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美不胜收,这不是简单模范男性文人得来 的,这是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不仅有着很好的文学修养,更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细 腻的笔触,灵动飘逸。古代

21、有很多人把某一个物象写绝了,柳如是不是把杨柳写 绝了,而是写活了。结语柳如是是一名才貌双全,性格刚烈的女子。艰难的国运与坎坷的身世造就了她 在文学上别具一格的风格,杨柳就是她的特色之一,她将男性文人的雅和女性的 灵动活泼结合的很好,她爱杨柳,把千姿百态的杨柳娓娓道来。她就是杨柳,将 自己的情感完全灌注到杨柳身上,与杨柳合二为一,当我们在读柳如是的杨柳诗 时,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风华绝代的柳如是,不论是飘零的杨花还是欢快的大垂手, 柳在她的诗词中不仅是被人格化了,而是同化了,这一点是这个女子文学中最美 的一处。参考文献:1 李圣华.柳如是M.中华书局2010.32 李俊.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M

22、.济南出版社,2007.13 (清)柳如是著;范景中周书田辑录.柳如是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4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 刘燕远.柳如是诗词评注M.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6 徐宁.柳如是及其诗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7 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博士学位论文.8 张永葳.论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J .中国文学研究, 2004,(2).9 陈建华从“以诗证史”到“以史证诗”读陈寅悟柳如是别传札记J.复旦学报, 2005(6).10 贺超论柳如是诗词创作中的女性心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11 贺超论柳如是诗词中独特的精神内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