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干涉测量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734084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激光干涉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激光干涉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激光干涉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激光干涉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光干涉测量(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调研报告、激光干涉基本原理激光输出可被视为正弦光波波长从激光头射出的光波有三个关键特性: 波长精确已知,能够实现精确测量波长很短,能够实现精密测量或高分辨率测量所有光波均为同相,能够实现干涉条纹干涉测量是基于光波叠加原理,在干涉场中产生亮暗交替的干涉条纹,通过分析处 理干涉条纹来获取被测量的有关信息。当两束光满足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以及初 相位差恒定的条件时,两支光会发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场中任一点的合成光强为: I 二 I1 +12 + 2 匝co知式中,为两束光到达某点的光程差;I、12分别为两束光的光强;入为光波长。干涉条纹是光程差相同点的轨迹,以下两式分别为

2、亮纹和暗纹方程 =m入=(m+1/2)入式中,m为干涉条纹的干涉级干涉仪中两支光路的光程差可表示为工nl工I Iij式中,n.、J.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I,、1)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 何路程。当把被测量引入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干涉仪的光程差则发生变化,干涉条纹也 随之变化。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量,可以获得与介质折射率n和几何路程I有关的 各种物理量和几何量。二、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第一次证实了光干涉原理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尽管该 技术多年来不断发展,但是使用极小、稳定、准确定义的光波长作为测量单位的基本原理仍 然没有改变。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波干涉

3、原理为基础进行测量的一门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 于激光的出现、隔振条件的改善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使干涉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干涉测量技术大都是非接触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灵敏度和精度。干涉测量应用范围十 分广泛,可用于位移、长度、角度、面形、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及振动等方面的测量。在测量 技术中,常用的干涉仪有迈克尔逊干涉仪、马赫泽德干涉仪、菲索干涉仪、泰曼-格林干涉 仪等;70年代以后,抗环境干扰的外差干涉仪(交流干涉仪)发展迅速,如双频激光干涉仪等; 近年来,光纤干涉仪的出现使干涉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干涉仪性能也更加稳定。激光检测学科发展现状在光电检测领域,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和散

4、射进行检测已经有很 长的历史。由泰曼干涉仪到莫尔条纹,然后到散斑,再到全息干涉,出现了一个个干涉场, 物理量(如位移、温度、压力、速度、折射率等)的测量不再需要单独测量,而是整个物理 量场一起进行测量。自从激光出现以后,电子学领域的许多探测方法(如外差、相关、取样 平均、光子计数等)被引入,使测量灵敏度和测量精度得到大大提高。用激光检测关键技术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激光共焦测量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实现的激光干涉仪、激光位移 传感器等,可以完成纳米级非接触测量。可以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将随着高精密激光检测技 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量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三、主要应

5、用1、激光干涉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高精度7m万能测长机是一种由激光干涉系统、光学高精度系统、精密机械、电气驱动、 微机控制和计量管理相结合的大型长度计量仪器,其结构如图2-10所示。光学测量原理在 前面已经论述,测量原理图所示。如图图2 10髙精度7m万能测长机结构示意图1HP5528A双频眾光器 厂组旁镜 3-阿贝测虽轴 4测呈头座汇7可调形架6-L件台 吐尾座旷电动机驱动累统 1L立屋体 H高精度导轨吃一可调谐蛰铁立承13材料温度传感器14一附件玄啟台15打卬机 1$计算机 17-HP5528A显示控制器8一空气传感器2、激光干涉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布朗布维尔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如图2-14所示。

6、从激扩光器1发出的平行光束,经望远 镜系统2束分,被镀有半透反射膜的分光镜3成两路,分别投射到可动角锥棱镜9和固定角 锥棱镜10上。再经分光镜3会合的两支光束投射到棱镜6上,棱镜6按波阵面把光束分成 两部分。在光电接收器4与8前,安装两个光阑5与7,把干涉条纹分成两部分,相互间错 开0.25条条纹宽度。为了使干涉光束之间形成某个楔角,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条纹宽度和方 向,采用楔形板11。反射镜13和毛玻璃12构成目视窗,用于调整仪器时观察干涉条纹。 这种激光器望远镜系统分光镜一光电接收器干涉仪的特点是: 从干涉仪出来的光束,不会返回到激光1中,从而保证了激光器的稳定工作。 由于激光具有高单色性,因

7、此在干涉仪的光路中,不需要一般迈克尔逊干涉仪都有的 用于补偿两支光路中玻璃厚度不相等的补偿板。 由于激光具有很小的发散性,在干涉仪的两支光路不相同的情况下,干涉图样对比度 还是很好的。在该干涉仪中,可动角锥棱镜9的位移量可通过数字读数0.1 “m,最小读数 值测量范围为1m。102112图2-14布朗亠布维尔干涉仪I】作原理图1-澈光器2-望远镜系统3分光镜 仏&一光电接收器5*匸进阑 厂:棱證 9- 动角锥棱镜 W固宦角锥棱镜H楔形板吃一毛玻璃 1厂反射就3、激光干涉在角度测量中的应用九小角度测量系统的结构如图3-13所示,图中一玻片3用于调整0光与e光强度平衡,透2镜的数值孔径根据测量灵敏

8、度由式选择。反射面由两块反射镜组成,其中与压电陶瓷连为一体,可作高频振动。反射光经原路返回,在透镜焦面会合,成为椭圆偏振光,经波片变为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为(推导从略)T 83 二一-L 2式中X丰兀A,则dq二右dA。即光程差变化一个波长,相位变化,兀线偏振光方位角转过兀,条纹变化一个周期。当反射面有一个角位移e时,合成偏振光光程差变化dA,经检偏器可观察到干涉条纹 的变化,检出条纹变化量即可得知角位移量。魅 电 器曲片机图3 IE小角度测童系统结枸煤理團1激光器 旷束锐 ave波片冬孔1一分光镜 拉斯顿植邃 点一透锐 丁-般协转朴反射艇顷、帳)8 T.波片】i,】氛15 -检偏器注、14、

9、17_光电接收器 历=編叫棒4、光线基准双频激光干涉法测量原理如图所示。两束偏振面相互正交、频率为f 1和f 2的激光束经分光组件1 射向渥拉斯顿棱镜2,渥拉斯顿棱2将f 1和f 2两束光分开成夹角2申射向双面反射镜3, 双面反射镜的夹角为2申补角,即光束f 1和f 2垂直射向双面反射镜的两个面,然后光束从 双面反射镜返回到渥拉斯顿棱镜上会合,再由分光组件返回进行拍频、接收、计算机处理等。 当渥拉斯顿棱镜固定不动,双面反射镜沿被测表面x向移动时(或反之,双面反射镜固定不 动,渥拉斯顿棱镜沿被测表面移动时),如果双面反射镜在y向无位移,仪器显示值不变; 如果被测表面不平,则当双面反射镜沿x向移动

10、时,将同时有y的位移,则此时f 1和f 2两 路光光程不等,仪器显示值便有变化。團4-1光钱基准驱频澈光干涉法1-分光组件2廛拉斯帧棱镜3刈面反肘锐5、共模抑制干涉仪He-Ne激光器发出的线偏振光经扩束、准直,透过半波片和分光棱镜BS进入测量头。该 测量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双焦透镜分束器L1,它由一块束器石英凹透镜和两块玻璃 凸透镜胶合而成,石英晶体光轴设计成与透镜轴垂直,通过合理选择三透镜参数,使分束器 对0光(寻常光)光焦度为正,对e光(非寻常光构)的光焦度为零;测量头的另一部分为 L2、L3成的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平行线偏振光(旋转半波片可改变偏振方向)进入该测量 头后,被分成两束(彼

11、此同轴的o光和e光),其中e光成平行光垂直照射到被测表面,o 光被会聚于被测表面上某一点。两束光在被测表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经双焦透镜分束器后 合成为一椭圆偏振光,它经BS1反射后,被分光棱镜BS2分成两部分,各自经过检偏器P1、 P 2后相干涉。un用團5-8共摸抑制涉仪四、存在的问题1、稳定激光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从保证激光频率稳定角度 出发,要保证系统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2、比较国内外开展激光检测研究与应用的现状:(1)技术上 在高精度、自动化方面尚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内开展的工作面不如 国外广泛,但所做工作也不少,而且技术上尚比较先进,有些方面还是可比的。(2)应用上周内应用类别不少。但由于产品化程度不高,影响使用面。3、研究新的测量方法,研究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降低成本,实现仪器化系统,开拓新的 应用领域。参考文献: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及应用作者:张琢1998年10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