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733997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 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实践探索摘要:本文以中山市石岐河滨河地段慢行交通规划为例,紧紧 围绕滨水步行廊道、自行车交通系统、水上交通走廊等方面进行慢行 交通系统规划,将绿色交通以及与周边景观的融合与文化特色演绎的 理念注入到规划区内的慢行网络之中。关键词:中山 慢行交通 滨河地段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re taking the Shiqi River Waterfront area Non-motorized Traffic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ightly around the waterf

2、ront pedestrian corridor, bicyc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water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Non-motorized Traffic plann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 green traff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ncept into the planning area of the Non-motorized Traffic network.Keyword:ZhongshanNon-m

3、otorized TrafficWaterfront area 中图分类号:U49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 城市滨河区往往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融合最为密切的区域 之一,最能反映城市景观特色与人文环境,也往往是城市打造特色景 观的重点区域。滨河区域地段的慢行交通规划在满足通行要求的同 时,需要注重与周边景观的融合与文化特色的演绎。本文以中山市石 岐河滨河地段慢行交通规划为例,探索滨水区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的方 法。二、项目简介(1)石岐河基本情况 石岐河贯穿整个中心城区,是中山的母亲河。自1978 年改革开 放以来,随着中山市工业化的发展,依据石岐河水网而形成的亲切宜 人的公共空

4、间渐渐遭受蚕食。通过近几年的河道整治建设,城区沿河 两岸公共开敞空间已经逐步得到改善,以往“近水而不亲水”的状况 已有所改观。富华商圈、孙文步行街等传统商业街区依然保持良好的 发展势头、凤鸣路改造工程、兴中广场规划建设、西区服务业综合改 革试验区的规划建设为石岐河两岸形成较具规模的商业休闲服务中 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城轨中山北站的通车更是极大的提升了石岐河两 岸土地利用价值,石岐河两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石岐河 作为中山重要的景观轴线,随着大量商业、办公、休闲娱乐设施的建 设,对两岸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规划范围 本次项目规划范围为:本规划研究范围为石岐河中心城区段,

5、东 至康华大桥,西南至中山二桥,总长度为6.8 公里,规划进深结合城 市滨水地区的范围界定,进深距河岸边不少于300 米。三、项目规划方案(1)总体规划方案图 1 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规划总图规划紧紧围绕滨水步行廊道、自行车交通系统、水上交通走廊等 方面,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到规划区内的慢行网络之中。慢行系统衔 接商业、居住、办公、公园、绿地等多个要素。 沿河岸线结合周边主题公园、商业广场,建设环境优 美、舒适的慢行步道,集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于一体。 沿河岸线规划滨河自行车系统,并规划建设 48 处公共 自行车租赁点与城市自行车系统相衔接,构建滨河自行车廊道。&

6、#61656; 规划4 处码头、14处游艇观光点,结合石岐河改造及 周边的用地调整开发,进一步完善石岐河观光走廊。 完善规划周边公交站点,加强片区公共交通与慢行交 通之间的衔接,积极鼓励“公交+慢行”的出行方式。 根据慢行出行需求,规划新增 7 处景观人行观光桥, 提高慢行出行乐趣,提升片区环境质量。(2)步行系统规划图 2 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规划总图规划区内滨水步行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考虑人的 行为活动、视觉感受、空间心里感受、平面与空间有收有放、富于变 化和层次感。滨水步行廊道分为滨水生态步行走廊、商贸休闲步行走 廊和文化体验步行走廊三种类型,串

7、联沿线山林绿地、滨水区域、游 览码头、公园广场、商务中心、居民社区等,构成便捷、连续、优美、 舒适的滨水步行廊道网络。1)滨水生态步行走廊滨水生态步行走廊依岸线而建,主要满足休闲、娱乐功能,旨在 优美的步行环境、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生态步行廊道的设置与沿岸 绿带、滨水商业充分结合,并设置景观小品、休息处、遮阴棚、饮水 处等配套设施,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提升步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2)商贸休闲步行走廊商贸休闲步行走廊突出商业+休闲元素,将沿河两岸的孙文东路 商业步行街、兴中广场、西区商业广场等商业元素通过慢行交通联系 在一起。步行走廊应与周边商业建筑形态、滨河景观环境等要素相互 协调,保证整体环境的

8、协调统一。3)文化体验步行走廊石岐河作为中山的母亲河,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岐江 桥、孙文西路步行街、商业文化博物馆等都是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文 化体验步行走廊将依托滨河岸线和孙文西步行街将沿线历史遗迹串 联在一起,丰富慢行系统的文化要素。4)其他滨河慢行系统与周边步行系统、公园内部道路系统相联系,提高 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的拓展性和延续性,增强慢行系统的覆盖面。(3)非机动车道系统规划图 3 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规划总图石岐河环境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氛围浓厚,非机 动车道系统中着重构建滨河自行车休闲道,并实现与周边非机动车道 系统的良好衔接。规划包括两方面:滨河自行车休闲道系统规

9、划、公共自行车的租 赁点规划。结合石岐河两岸滨水景观,结合地形情况,设置连续的游览性专 用自行车道,车道宽度不宜小于加,条件允许的路段宜实现与机动 车道的完全分离。构建优美、舒适、便捷的滨河休闲道系统。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结合现状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进一 步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范围内共规划建设48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公共自行车服务半径小于200m,增加使用的便捷性。结合周边景观、公园、商业广场,规划新增4处公共自行车驿站, 进一步提高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驿站的建筑设计风格与周边环境及 其他建筑相协调,成为休闲廊道景观的一部分。(4) 水上观光走廊图 4 石岐河水上观光走廊规划结合岐江夜游

10、旅游项目,通过对水上巴士及观光走廊线路的组 织,将石岐河两岸滨水慢行休闲系统有机地串联起来。对沿线码头进 行重新改造,美化沿途的各座桥梁、岸线和建筑,打造独具特色的生 态水上观光走廊。(5) 石岐河跨河人行桥规划根据规划片区内慢行系统需求,规划新增 7 处景观人行桥,提升 沿河景观质量。本次规划建议将岐江桥改造为景观人行桥,允许非机 动车通行,禁止机动车通行。沿线其他人车混行桥梁进行景观维护和 设计,保证沿线景观的协调性。图 5 石岐河上人行景观桥规划(6) 各子系统协调规划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加滨水可 达性,积极推广“公共自行车+步行”、“公交+步行”、“公交+公

11、 共自行车”、“水上交通+自行车”等多种低碳出行的组合出行方式。 石岐河滨河慢行系统对各交通设计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实现各子系 统之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一类综合枢纽点2 处,二类综合枢纽点10 处。其中,一类 综合枢纽点指包括三种以上交通方式换乘的大型枢纽点。一般以公交 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为主出行方式;二类综合枢纽点指包括两种交通 方式换乘的枢纽点。一类枢纽点需配套必要的配套慢行设施,包括必要的休息区、饮 水机及其他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并应配套建设必要的广场空间。二类枢纽点应具有一定的开敞空间,条件允许下应配套必要的休 闲、娱乐设施。四、结语通过对中山市石岐区滨河地段步行系统、非机动车道系统、水上 景观走廊、景观桥梁以及枢纽节点的规划中不断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 到规划区内的慢行网络中,充分考虑滨水景观和文化特色的融合,为 类似城市滨河中山市石岐河滨河地段慢行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