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6733762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及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宣肺健中止喘汤结合西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缓解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缩短患儿病程,减少住院天数,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宣肺健中止喘汤;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30例患儿均为2007年11月

2、至2009年3月在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患儿,按入院奇偶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3月6例,36月44例,6月至1.5岁16例;伴发热26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3月5例,36月39例,6月至1.5岁20例;伴发热19例。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率快、肺部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常、结核感染等疾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

3、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2诊断标准。发病急,咳嗽,喘憋,喉中痰鸣或哮鸣,发热或不发热,舌苔薄、质淡或红,指纹红而浮。冬春多发。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生素头孢三嗪5080 mg/(kgd) 静滴、止咳平喘(氨茶碱片24 mg/kg,3次/d,口服)、镇静安定注射液0.10.3 mg/(kg次),肌注、吸氧、雾化吸入(糜蛋白酶1支、病毒唑50 mg、地塞米松2 mg/次)、有心衰时强心西地兰0.010.015 mg/(kg次)静注、利尿1 mg/(kg次)静注及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0.020.04 mg/(k

4、g次)静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自拟)宣肺健中止喘汤加减治疗。组方:麻黄13 g、杏仁39 g、紫苏子36 g、白芥子36 g、莱菔子36 g、细辛13 g、半夏36 g、干姜36 g、大枣36 g枚、五味子36 g、砂仁23 g、甘草13 g,此方适用于2月至2岁婴幼儿,依年龄、体质及寒热侧重不同加减药物剂量。夹惊加僵蚕、蝉蜕清热解惊;夹食滞加焦神曲、陈皮消食化滞;风寒夹热加生石膏、黄芩;兼喉中痰鸣加射干、款冬花化痰降气平喘;咳嗽重加百部、枇杷叶宣肺止咳。每日1剂,水煎服,少量频服。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5、分别采用2检验和t检验。2 结果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显效:治疗3 d内体温正常,咳嗽、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47 d体温正常,咳嗽、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7 d后咳嗽、气喘、肺部体征无变化。疗程7 d,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超过7 d为无效。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3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在喘憋、咳嗽及喘鸣音消失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约占50 %以上,其他为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支原体等。该病仅见于2岁以内小儿,尤其以26个月的婴幼儿多见,80 %以上病例在1岁以内。目前西医治疗多常规予吸氧、镇静、抗病毒、激素、解痉平喘等,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寒冷季节,中医认为多是感受风寒邪气急性发病,邪壅肺络,肺失宣降,上逆则为咳喘,病位在肺,病理产物是痰,类似祖国医学肺炎喘嗽范畴之风

7、寒闭肺证。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一旦感受外邪,肺失宣降,则出现咳喘;加之小儿脏腑未全,气血未实,易感受外邪,易于传变,小儿脾常不足,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常会导致饮食停滞,积湿成痰,痰壅气阻则气滞不行,气滞则肺气不得宣发肃降,出现咳嗽、喘憋、痰鸣等症。张秉成成方便读:“然水气不除,肺气壅遏,营卫不通,故用麻黄、桂枝解其表,必以细辛、干姜、半夏等辛散之品,散其胸中之水,使之随汗而出。”故治宜宣肺利气,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温肺化痰,降气消痰;五味子与细辛辛散之品相配,一酸一辛,一收一散,以增强敛肺止咳平喘

8、之功;干姜、大枣、甘草健脾和中,砂仁醒脾,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不伤脾肺之气。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还能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缓解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4;白芥子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浆环腺苷酸/环鸟苷酸(cAMP/cGMP)比值,由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的三子养亲汤有明显解痉止咳平喘作用5;细辛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血管、松弛平滑肌等作用;五味子挥发油对呼吸中枢有镇咳和祛痰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中药宣肺健中止喘汤,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疗效均明显优

9、于单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 目前,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比较高,特别冬春季天气寒冷,儿科临床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反复,增强疗效,特别是在迅速缓解喘憋、止咳祛痰方面尤为突出。能够缩短患儿病程,减少住院天数,且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参考文献】 1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1.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8.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4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16.5郑作文. 三子养亲汤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3):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