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732268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 年第三题(18分)某测绘项目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 : 20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测 区面积约5000km2,东西长约100km,南北长约60km。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20m,最高 点高程为200m。原始影像采用真彩色胶片航空摄影获取,摄影像机型号为RC-30【胶片摄 影机】 像幅为230mmX230mm,焦距为152mm,摄影比例尺为1 : 8000,航片的航向重 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5%,影像扫描分辨率为20um。航摄公司完成测区摄影后,向 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了下列资料: 测区航摄底片、晒印的像片; 成果质量检查记录; 各种登记表和提交资料清单。 项目承担单位

2、认为航摄公司提交的资料不全,要求航摄公司补齐有关资料.【航摄公司和地 形图项目承担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公司】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整个测区外业控制点布设、测量 及验收工作后,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平面坐标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 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在野外调绘工作完成后,进行内业立体测图,然后对立体测图 数据成果进行点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等方面的质量检查。问题:1。航摄公司应补交哪些资料?1、索引有关:索引图,结合表,航线示意图2、仪器有关:航摄因子,检定报告,航摄仪鉴定报告3、底片有关:底片参数,压平检测参数; 4、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 5、飞行记录2

3、。以框图形式表示本项目立体测图的工作流程。1、资料收集【影像验收和预处理】; 2、技术设计;3、区域网布设 4、像控点布设和测量5、空三加密(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3-5,立体建模】6、立体测量; 7、先内后外法调绘; 8、补调、补测【7-8,调绘】;9、矢量数据编辑; 10、接边; 11、裁切和整饰【911,内业】;12、质量检查; 13、成果提交3。简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的主要工作流程。1、资料准备; 2、内定向; 3、加密点选取; 4、相对定向;5、绝对定向; 6、区域网接边和平差; 7 质量检查8、成果提交4。该项目立体测图数据成果检查内容是否全面?若不全面,予以补全。1

4、、空间参考系2、完整性3、表征质量2012 年第四题(15分)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 :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 2012 年 6 月底0。 5m 分辨率航摄数据.(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 : 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 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 要素基本上无变化。(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 精度不确定。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

5、摄影像数据成果(DOM), 要求达到1 : 10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2)对1 : 10000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 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 : 10000DLG 数据库。利用1: 10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 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 : 10000 DEM数 据库.问题: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 1:10000DLG 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用途.

6、1)全省201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经过正射纠正后作为底图用于更新地理要素。2)全省2008 年测绘生产的1: 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用于更新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和其他要素等没有改变的要素。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用于更新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1)技术方法:利用 DLG 制作 DEM.(2)1)资料准备;2)编写技术设计书;3)定向建模(空三,立体像对)4)特征点线采集5)构建 TIN 内插 DEM6)DEM 数据检查、编辑7)接边镶嵌8)裁切整饰9)质量检查10)成果提交2012 年第六题(18分)某测绘单位

7、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0. 2m地面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 图和1 : 2000数字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 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影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 : 14000,平均航向重叠65%,平均旁 向重叠35%,所用数码航影仪主要参数如下:主距 f:101.4mm像素大小:0.009mm影像大小:7500X11500像素(航向X旁向)项目成果采用1 :

8、 2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 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 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土 1。2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不超过土 0。7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5m。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Mxy=H/f mxmh=2H/ (b mx)其中:H平均相对航高;b平均像片基线长;mx-像点坐标量测中误差。问题1. 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1)资料准备; 2)技术设计; 3)影像预处理【匀色匀光】4)定向建模【空三】;5)DEM采集【制作DEM,用

9、于为纠正提供高程】6)微分纠正;7)镶嵌;8)色彩调整【匀色匀光】 9)裁切和整饰 10)质量检查 11)成果提交2. 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 为了保证接边准确、地物清晰完整,镶嵌线选取应:1)完整性角度:要避开建筑、独立树、 露天停车场等独立物.2)色彩角度:尽量沿线状地物,如主要道路,便于色彩处理;3)位置 角度:避免选取有投影差地物,导致错位。3. 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 mxy=H/f mx 和 mh= V2H/ (b mx)得:mxy/ mh=b/2f其中像片基线长度 b=像片

10、宽* (10.65) =7500*0。009* (1-65%) =23。625mm代入上式 mxy/ mh=b/V2f=23。 625/(V2*101.4) =0。 165若平面中误差为1。2m时,高程中误差:mh=1.2/L 165=7.27三0。5m故不能同时采集4. 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1)DOM 数据文件, DOM 定位文件,接合表,元数据文件,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报告, 技术总结等。2)DLG 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和图历薄,接合表,回放地形图,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 结等。2013 年 第二题(18分)某测绘单位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 : 2000数字线划图(D

11、LG)。测区情况:测区总面积约300km2,为城乡结合地区测区最低点高程为29m,最高点高程为 61m,测区内分布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乡村道路、乡镇及农村居民地、工矿 设施、水田、早地、林地、草地、高压线等要素,南面有一块约2km2的林区.项目已于6个月前完成全测区范围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航摄仪焦距为120mm,摄影比例尺为 1 : 8000。在航空摄影完成后,该测区新开工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和一些住宅小区.已完成测 区内像控点布设与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成果经检查合格,供DLG生产使用。 DLG 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高程注记点采用全野外采集,其他要素在全数字 摄影

12、测量工作站上进行采集,并进行外业调绘、补测、数据整理和成图等工作。问题: 1计算本测区的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平均高程基准面高程:地形起伏不大地区:取最高点高程与最低点高程之和的平均高 程。地形起伏大地区:舍去摄区个别最高点和最低点,取高点平均高程与低点平均高程之和 的平均高程。】h 基=(h 高+h 低)/2= (61+29)/2=45mH 相对=mf=120*8000=960mH 绝对=h 基 + H 相对=45+960=1005m2简述本项目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时在林区的选点要求。1)选在林区成像清晰处,即道路等空旷处;2)6 个标准点位规定范围内必须选点;3)不得选于树

13、上。3列出 DLG 生产的作业流程。1)资料收集【影像验收和预处理】2)技术设计3)区域网设计4)像控点布设和测量5)空三加密(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6)数据矢量化7)先内后外法调绘8)补调、补测9)野外采集高程注记点10)矢量数据编辑11)符号化、分图层12)接边13)裁切和整饰14)质量检查15)成果提交4简述本项目外业补测的工作内容.1)新增的住宅区2)新增的高速公路3)高程注记点2013 年 第四题(15 分)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 年1 月开始建设,2013 年6 月底完成,现委 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 : 2000地形图数据 (DLG

14、 )进行更新。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 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 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按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 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 : 2000地 形图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 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m分 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DOM),它与1 : 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

15、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m分辨率DOM数据,配合适量 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 : 2000 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次,从 更新前后的1 : 2000 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 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 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本项目1 : 2000DLG数据更新的步骤.1)用2013年2月生产的高分辨率航摄制作的DOM套合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 : 2000DLG 进行内业比对。2)对更新的区域做记

16、号,如新建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3)野外调绘和补测。4)内业编辑处理。5)质量检查6)成果提交2. 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 : 2000 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1)利用 DOM 套合 DLG 制作工作底图2)标注变化区域3)对新建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进行调绘。4)对2013 年2 月后新增地物补测,使现势性达到2013 年6 月。3. 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和过程。1)数据准备:从2009DLG提取耕地地块,生成耕地图层;提取村界生成村界多边形图层;从 2013年6月更新后的DLG中提取各

17、种建设用地,生成建设图层;2)空间合成叠加:将耕地层与建设层进行叠加分析,在结果层s1上得到众多细碎图斑,具有 耕地以及道路、建筑物、文娱设施、公园绿地之一的两种属性。这些图斑都是被各种建设占 用的耕地;3)空间统计叠加:将s1层与村界多边形进行叠加,分别得到各村因建设占用耕地的图斑范 围;再根据个图斑的“面积”属性,统计各村该类图斑总面积;4)图斑范围图件和统计结果输出。2014 年第二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 ,需要生产该县 0.5m 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1。测区地理概况 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变化较大。2。已收

18、集的数据资料(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份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 蓝、近红外)。(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摄影比例尺为1:25000,分辨率 为1m.(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成果为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3。生产要求(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 )进行正射纠正,所需数字高程模型(DEM )按1: 1 万分幅,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了

19、质量检查,主要有空间参考系、位 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问题:1。本案例中,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需要利用所收集哪两种资料?并说明资料用途。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份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 蓝、近红外),用来制作 DOM 的底图。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 年11 月,摄影比例尺为1: 25000,分辨率 为1m.用来制作对卫片进行正射纠正的DEM.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用来为DEM和DOM进行 定向建模.2。简述制作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影像的基本过程?1)资料准备2)技术设

20、计3)定向建模(导入空三加密数据)4)利用航摄数据制作 DEM。5)利用 DEM 对遥感卫片正射纠正6)对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融合7)色彩调整8)镶嵌9)裁切10)质量检查11)成果提交3。简述本案例中空间参考系和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 1)空间参考系检查内容:1)平面基准:是否CGCS2000; 2)高程基准:是否1985国家高程基准;3)投影系统:是否符 合要求.( 2)影像质量检查内容:1)地面分辨率; 2)色彩和反差是否符合要求3)是否清晰 4)接边有无错位2015 年第一题(20分)某测绘公司承接了某城市新区内1:500数字线划图(DLG)的修测任务,有关情况如 下:1. 新区概况新

21、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对原有的一些主要建筑物、道路和公园绿地进行了保留 和整治,同时新建了大量的高层写字楼、住宅小区及道路交通设施等.2. 已有资料情况3个月前完成的全市范围内0。2米分辨率彩色数码航摄,满足相应比例尺 测图要求, 2013年测制的1:500地形图数据覆盖全市范围的高精度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 )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等,3公司拥有的测绘仪器和设备主要有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双频GPS接收机,手持GPS 接收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地理信息系统,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4。修测要求内容及精度满足1:500地形图测图相关规范的要求,现实性达到作业的当时, 同时充分利用已

22、有数据资料和仪器设备,合理设计作业方法和流程,尽可能减少工作量 问题:1。简述该项目修测1:500DLG数据应采用的作业方法及理由。1)采用全野外解析法测量修测DLGo2)因为本项目收集的全市范围内0.2米分辨率彩色数码航摄影像因精度达不到要求不能用 来生产 1:500 比例尺地形图。2简述修测1: 500DLG数据的主要工作步骤。1)资料收集、技术设计书编写2)套合 2013 年测制的 1:500 地形图和全市范围内 0.2 米分辨率彩色数码航摄影像。(比 例尺变换)比对分析,查找需要更新区域。3)利用 CORS 站布设图根点 4)采用全野外解析法采集要素.5)内业编辑。6)质量检查。7)成

23、果提交3说明在内业如何发现1: 500DLG数据中不需更新的要素。1)全市范围内 0。2 米分辨率彩色数码航摄影像生成1:2000 比例尺影像图2)对影像图比例尺变换,转换成1:500影像图。3)套合 2013 年测制的 1:500 地形图4)比对分析,查找需要更新区域。4。指出本项目最适合采用的仪器设备其用途。1)全站仪,采集地形要素坐标;2)双频 GPS 接收机,进行 RTK 测量,采集地形要素坐标;3)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影像图;4)地理信息系统,比例尺变换和数据编辑;5)photoshop,色彩处理.6)测距仪,配合全站仪测距。2015 年第五题(20分)某测绘单位承担某测区1:5

24、000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 影像(DO M)航摄成图中的像片控制点布测任务.1。测区概况测区以丘陵为主,分布有河流、湖泊和水库,交通发达,公路、乡村路纵横交错、 测区内耕地比较多,水田以梯地为主,山坡多旱地,山丘上植被茂盛。2。航摄资料情况2014年航空摄影的23cm X 23cm影像,沿东西方向航摄.航向重叠度一般 为67%左右,最小53%,旁向重叠度一般在36%左右,摄区共有20条航带.3。像片控制点布测方案(1)平面高程均采用区域网布点,示意图如下:平高控制点航向基线跨度不大于9条基线, 旁向相邻航线最大跨度不大于 3 条基线。(2)像片控制点尽可能选择

25、像片上的明显目标点,便于正确地相互转点和立体观测时辨认 点位。(3)像片控制点利用测区已有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CORS)联测平面位置、并用似大 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进行高程改正。问题:1. 举出本测区中作为像片控制点的优选地物,并说明林地中控制点的选取方法。像片控制点的优选地物为:1)公路、乡村路交叉点;2)梯地水田拐角等处。3)林地中的控制点宜选在植被没有覆盖空地的明显点上,地形应平缓.2. 结合本测区摄影资料的规格和重叠度,说明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的要求.1) 应清晰易判别;2)像片控制点尽可能选择像片上明显目标点,便于正确地相互转点和立体观测时辨认点位。3)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

26、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4)平高控制点航向基线跨度不大于9 条基线,旁向相邻航线最大跨度不大于3 条基线。3. 根据本测区像片控制点的施测方法,说明在野外选择控制点的点位应考虑的因素。1)应选在公路、乡村路交叉处2)控制点选在稳固的地方3)避开河流、湖泊和水库,避免多路径效应影响.4)宜选在高程起伏变化不大的地方。5)交通要便利,附近没有电磁干扰2016 年第四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市航测生产1: 5000数字地形图(DLG)的任务.1、测区概括测区面积约3600km2 (60km*60km),海拔最低300m,最高600m,测区内多山, 地形起伏较大;市区房屋密集,高层建筑物较多

27、;测区全年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能见度高2、资料条件(1)覆盖全测区的1:5000地形图;(2) 测区有可利用的 CORS 系统;(3) 测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精度优于10m;(4) 测区内均匀分布有9个高精度的平高控制点。3、主要设备框幅式数字航摄仪,有焦距分别为50mm和120mm的两个镜头备选,像元大小9um;定位 定姿系统(POS);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集群式摄像处理系统等.4、作业要求(1) 航空摄影要求航向重叠度65%左右,旁向重叠度30%左右,影像地面分辨率0.3m。(2) 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不再布设像控点。(3) 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方式。地物、地貌要素均由内业立体采

28、集获取;外业对内 业立体采集的地物要素属性进行调绘,并补测内业立体采集不到的变化的地物;最后内业编 辑成图.作业期间地貌变化不予考虑.(4) 内业立体测图与外业调绘、补测尽可能并行作业,以缩短生产周期。 问题:1、选择合适焦距的航摄仪镜头、说明理由,计算最小航向重叠度、最小旁向重叠度。(1) 应选用 120mm 焦距镜头 1)测区多山,选用长焦镜头减轻投影差; 2)市区高层建筑物较多,选用长焦镜头减轻阴影影响;(2) 航摄比例尺=像元大小/GSD=9m/Do 3m=1/33000 相对航高=主距*比例尺分母=120mm*33000=4000m 摄影基准面高程=( 300+600)/2=450m

29、最高点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 (1-航向重叠度)X(基准面-最高点)/相对航高 =65%+(1-65%)*(450600) /4000=63.7%最高点旁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 (1-航向重叠度)X(基准面一最高点)/相对航高 =30%+(1-30%) *(450-600) /4000=27。 4%2、本项目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时需要哪些数据?简述其作业流程.(1)需要数据如下: 1) 0。 3m 分辨率影像数据 2) POS 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得到外方 位元素 3) 9 个平高点平面和高程数据(2)流程:1) 处理 pos 数据得到每张影像外方位元素和航带分布2) 同名点自动匹配,相对定向,生成立体模型3) 利用影像外方位元素得到地面绝对坐标4) 利用 9 个平高点进行区域网约束平差5) 精度评定,质量检查 6)成果提交3、简述合理的DLG作业方案。1)资料收集; 2)技术设计 3)空三加密 4)划分作业区和测量小组立体测图5) 先内后外法调绘6)外业人员补调、补测,与内业立体测图并行作业7) 矢量数据编辑 8)符号化、接边9)裁切和整饰 10)质量检查 11)成果提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