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2858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doc(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李二堡中学 董建伟目 录第十三章 热和能1第1节 分子热运动1第二节 内能3第三节 比热容4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7第一节1 热机7第一节2 热机8第二节 热机效率10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0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15第一节 电荷15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17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19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测量22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26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29第一节 电压29第二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0第三节 电阻 变阻器32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33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33第二节、电阻的测量35第三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36第十八章 电

2、功率40第一节 电能 电功40第二节 电功率41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2第四节 焦尔定律43第五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44第六节、电功率与安全用电45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47第一节 家庭电路47第二节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49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这些热现象的解释

3、,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 现象。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

4、散现象。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 体和 体之间、 体和 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 体和 体之间发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

5、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 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演示实验 6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图(a)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 。 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课本图161-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

6、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三、课堂收获:四、自我检测: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

7、把它们拉开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5、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 。6、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从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将墨水分别滴入

8、冷水和热水中,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温度越高, 过程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 。五、拓展如图(b)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请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五、板书设计分子热运动分子之间的引力分子之间的斥力 护散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第二节 内能【教学目标】1.知道内能的初步概念及内能跟温度的关系.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

9、式.【教具】上面固定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辆,试管及橡皮塞,两个相同的烧杯,内能、机械能互变演示器(J铎尔实验仪),硝化棉,乙醚,高锰酸钾晶体,纱带,钢锯条,粗铁丝,冷、热水,小球,火柴等.【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新课教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

10、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

11、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4)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

12、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小 结(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整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整体跟地球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

13、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板书设计第二节 内能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2做功课后反思:第三节 比热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

14、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1、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平P 130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2、(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介绍电加

15、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教师指出: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

16、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引导学生看书P131-133,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二、完成预习作业(验)1: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3;为了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

17、吸热能力猜想:_(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需要的器材:_.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2)怎样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的. (填“相同”或“不同”)4: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这个物理量.即: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用符号_表示,它的单位是_,符号是_.水的比热容是_,它的物理意义是: _ _.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18、,温度_1所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5: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散热的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答: 。6: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质量是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5).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8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6).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t0升高

19、(降低)到t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三:交流合作(讲)1、 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2、 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问题(1): (2): (3): 3、由教师重点强调指出:对于演示实验:在探究活动之前,先要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所用的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要相等(适当强调升高温度)。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和注意

20、点(如天平、盛放水和沙子的杯子要型号相同、加热所使用的酒精灯型号要相同),可以想到吸收热量的多少就是根据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既加热相同的时间,代表水或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在实验前要提示学生:实验所研究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等时,吸收热量是否相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所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实验前后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加热前后水和沙子的温度)实验前对酒精灯加热位置的确定也是本实验的一个要点。实验中可以同时完成两个结论的探讨:(1)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沙子的温度升高的比水的要快;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的大(2)要让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

21、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的比较;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的多总结上面的实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以类比密度),这说明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义来相互对应理解。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个问题可

22、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去加深理解。如:一滴水与一盆水的比热容是相等的、一根铁钉一段铁丝的比热容是相等的给学生介绍比热容表,以某种物质为例子,对其作全面的解析,并同时介绍出比热容的注意点,如: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比较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并带出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一些自然现象。小结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 即:Q=Cmt四:当堂抢答练习(测)1、在1atm下,2kg的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7.0105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 )A升高到100 B升高到83.3 C升高到103.3 D不能确定2、下列事例中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

23、于沙漠地区;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在海边,白天风常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水利发电;冬天,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A B C D3、体积为12的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4、一杯酒精用去了一半,它的( )A质量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2倍5、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

24、少的因素”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J)水10.05102100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40.10102100(1)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或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或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五、学习评价(评)1、评选出本节课的聪明1、2、3号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一节1 热机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做功。

25、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3常识性了解火箭原理。来源:Z_重点内能利用两种方式。难点内能做功过程中能的转化。教具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教学过程一.复习: (1)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二引入新课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三.进行新课1内能的利用。(1)加热举例:煮饭、取暖、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

26、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不利方面:能源浪费大,污染环境,应提高内能的利用率。(2)做功演示:书中图3一5所示的实验。 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分析过程:燃烧(化学能)供给水和水蒸汽水蒸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来对物体做功2热机(1)介绍热机的发明(2)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热机。3火箭演示气球,反冲运动。讲解火箭的升空原理。介绍三级火箭的好处。4分层练习评析。5小结。第一节2 热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

27、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28、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2)工作原理。(边运转模型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军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

29、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

30、料的内燃机。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 4.小结(略)第二节 热机效率教学目标1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常识性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3培养学生重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热机的效率难点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教具演示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二 新课引入: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三 新课内容。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

31、。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污染(CO、SO、酸雨),(2)噪声污染。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

32、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6分层练习评析。7小结。8布置作业:阅读P40热机的发展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4、认识到日常生活中

33、合理利用能源与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

34、初步意识。二、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借助学生

35、熟悉的生活实例介绍,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有关知识教材中是以“水往低处流(黄果树瀑布)”“热水中的冰块”等引入“自发过程”及其方向性问题的,其中功热转换过程、热传导过程以及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在教学中应通俗且不违背科学地解释有关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策略:交流讨论,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2、 难点:能量的转移与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策略:通过举例(如:热传递的过程、人不可能返老还童)四、教学资源9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玻璃毛细管一套、适量红墨水、烧杯两只、水、少量棉花。五、教学设计师生活动复备与点评一、复习与引入(借助小黑板)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并注意回答以下问题

36、:1、举例说明什么叫能量的转移?什么叫能量的转化?2、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3、高温蒸气推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再转化_能。4、电流通过电动机,_能转化为_能。电流通过白炽灯或荧光灯,_能转化为_能,电流通过电解槽,_能转化为_能。5、内燃机在工作过程时,在做功冲程中,_能转化为_能,在压缩冲程中,_能转化为_能。6、蓄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充电的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板书1: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二、永动机能否制成1、由于能源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实在是太重要了,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

37、如果没有电能会怎样?如果没有汽油或柴油会怎样?2、由于能源的重要性,所以历史上曾有人想制造出不要消耗能量,又能对外做功,又能自动运转的机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达芬奇也曾有过这种想法。)3、学生活动1:在一烧杯中盛入红水,将棉花捻成条状,将其一端放入烧杯中,另一端用手提着,观察现象。若将另一端悬挂在外面,并且低于水面,再观察现象。演示实验2:用内径不同的毛细管演示毛细现象,同学们观察此实验中液体上升的高度有什么规律?由于毛巾是由若干纤维组成,而纤维与纤维之间就象若干细管一样,液体会顺着这些细管向上运动。问:实验1对你有什么启发?师:这样的猜想正确吗?如果真能通过毛巾将水从低处抽向高处,我们就可以

38、做成下左图所示的“永动机”。事实上,它是不可能永动的,为说明这一现象(演示实验3),请注意上右图所示的实验,你观察到什么?要想使水从棉纱的另一端滴出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棉纱不可能自动地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相反,它会将上方容器里的水抽向低处。所以,上右图所示的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板书2: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永动机是指那些不需要消耗能量,又能源源不断地向外做功的机器)三、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问:上述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制成?因为它违反了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规律,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

39、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能量保持不变。板书3: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内容问:水滴永动机是如何违反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教师引导)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历史,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是导致能量守恒定律确立的一个重要线索。历史上曾有很多的人从事永动机的制作(其中也有在科学史上名声显赫的人,如达芬奇),都以失败而告终,1755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任何设计。分析几个能量转移或转化的例子:(1)将一高温物体放入冷水中,在不计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内能是如何守恒的?(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机械能是如何守恒的?(3)一个小朋友从滑滑梯上匀速滑下,动能不变,势能在减小,所

40、能量不守恒,你怎么看?如有可能,可以再让学生分析几个永动机。如下图: 四、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自然界中许多自发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请学生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有什么规律?内能能否自发地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假如能,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列举一两个例子。内能的这种转移说明了什么?(请注意“自发”)2、在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中,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膨胀出去的气体能否再自动地回到容器中,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假设若成立,是否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在这个实验中,能量的这种转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黄果树瀑布中的水,它下落的过程,是自发的过程,水能否自发地

41、从低处流往高处?板书4:自然界中许多自发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实例,说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是有方向性的?板书5: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不可逆的)。五、思考学习能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同学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疑问:既然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为什么还会产生能源危机?为什么还经常说要节约能源呢?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课本“WWW”2、完成评价手册有关内容六、板书设计第四节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1、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永动机是指那些不需要消耗能量,又能源源不断地

42、向外做功的机器)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能量保持不变。七、教后记:4、自然界中许多自发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5、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

43、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

44、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 小 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2)接

45、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3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46、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学生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

47、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不同。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

48、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元电荷:最小的电荷。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

49、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板书设计】5.1 电荷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靠_导电。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50、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重点难点】1. 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 短路及其危害

51、【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二进行新课电路 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针

52、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学生经过猜想、分析、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会对开路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电路中的某处断开了,电路就没有了电流,用电器也就无法工作。断开的电路叫开路。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电路中又有了电流。要想让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有持续的电流,也就是电路必须是处处接通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的负极。 小结: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

53、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2通路、开路和短路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两,说明灯丝断了。 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 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

54、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3.电路图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 下

55、面我们用统一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 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不妥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 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 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电路图,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还要学会根据电路图来实际连接电路。连电路使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的连接要有序(通常按电流方向);(2)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

56、是断开的;(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4)若连接无误,要试触(点接开关),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若异常,应立即断开开关)。【板书设计】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短路、通路、开路电路符号教后反思: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学习目标: 1.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学习重点: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自主学习:1 电路和 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2.(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