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6726776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训练集1-25专题附答案(19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训练(一)机械运动(限时:40分钟)、选择题1.林红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63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 cm B.2.357 cmC.2.35 cm D.2.4 cm22019内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竹排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青山3.1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廂中向另一列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

2、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4J2018临沂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D.1000 m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5J2019.乐山如图K1-1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图 K1-1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

3、-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在230 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 6J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K1-2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图 K1-2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二、填空题7.2018广东如图K1-3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i图 KI-38.12019.连港|如图K1-4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4、 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4. . S0 cml 2 3456789101图 Kl-49.12019岳阳岳阳三荷机场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通航,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小明和他爸爸坐飞机从 岳阳出发到青岛旅游,坐在飞机上的小明相对于飞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岳阳距青岛的航线长 约为1400 km,飞机匕行约2 h后安全降落,则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10.林红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林红同学观察了一下里程表表盘,如图KI-5甲所示,此 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km

5、/h;汽车行驶了 24 min后,里程表表盘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m/so (最后一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甲乙图 K1-511.12019.娄底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于2018年底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特制 的真空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400 km/h,某次测试时,用时2.8 s,通过!40 m距离将 列车模型加速至360 km/h,加速过程中列车模型的平均速度是 m/s,把管道设计成真空是为了 12.12018.常州某列高铁的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从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时间为 h,全程平均速度是km/h。高铁站台安全黄线与站台边缘的

6、距离大于普通火车站台,这是因 为.乘客发现:放置在过道内的行李箱突然自行向车头方向移动, 此时列车正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前行。图 K1-6到达发车车站里程/km时刻时刻上海09:000南京10:0010:15295济南12:1512:30912北京13:30135013J2018烟台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K1-7所示,甲车的速度为,5 s时两车相距。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四、计算题16.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 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K1-

7、10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王爷爷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 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 kmG169208:4910:05240 kmG148109:1110:31240 km(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车次。(2)该趟高铁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自我挑战|17.1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K1-11所示,汽车向放 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 时0.5 s,第二次发

8、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 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测速仪 冋图 K1-11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8.9 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18J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K1-12所示,小球 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选填“平衡”或“不平衡”)。(2)实

9、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选填“”或=)VBC。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ab=0.3 mtAB=0.5 Svab=0 6 m/svb= 1.2 m/ssbc=0.9 mtBc=0.5 svbc=vc=2.4 m/sSCD=tcD=0.5 svcd=3 m/svd=3.6 m/s(3)为进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了 v-t图像,如图K1-13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m/s。图 K1-13(

10、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i(选填 ”“或“)V2。【参考答案】1 .A 解析在4次测量的数据中263 cm与其他数据差别太大,故2.63 cm为错误数据,应舍去;物体的长度为2 .C 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运动;“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的运动,是以竹排为 参照物的,故选C。3 .D 解析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故A 可能发生;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车缓慢向东运动,故B可能 发生;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

11、车的速度较快,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故C可能 发生;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应该向西运动,故D 不可能发生。4 .D 解析跳远测试时,不能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 运动,是选取自己为参照物;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空巴=7.14 m/s;1000 m测试中小 t 7s亮的速度为寸三=喚24.17 m/s,小于小明的速度,所以小明更快。故选D。 t 240s5 .C 解析在02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 m,则此时间内速度为=2 m/s

12、,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 直线运动;物体在30-40 s内做的也是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 m-40 m=40 m,则速度为 v2=4 m/s,可知物体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物体 在20-30 s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所以物体在40 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D错误。整个40 s 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 m,则此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豐=2 m/s,故C正确。t 40 S6 .C 解析由s-t图像可知,甲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2-4 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 A错误

13、。4 s时甲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0-4 s内乙运动的路程是8 m, 则平均速度为丫=%=2 m/s,故C正确。3 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 m,甲运动的路程是6 m,则乙在甲前方, t 4 s故D错误。7.1.20 1408.7.50 0.15解析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则物体在AB段运动的路程为s=7.50 cm;再结合题意可得,物体在AB 段运动的时间t=0.1 sx5=0.5 s,则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7 50cm= 15 cm/s=O. 15 m/sot 0.5s9.静止700解析小明坐在飞机上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小明

14、是静止的;飞机的平均速度V=:=嘰四=700 km/h 10.80 27.8解析由题图甲可知,汽车的速度为80 km/h;由题图甲与题图乙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s=768 km-728 km=40 k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vT=竺?=100 km/h=27.8 m/s。t 0.4h11.50消除空气阻对列车运动的影响12.4.5 300高铁车速大于普通火车,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减速解析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上海发车时刻为9:00,到达北京时刻为13:30,则从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时间为t=4.5 h;全程的里程为s=135O km,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2=些等=300 km/h;高铁站台安全黄线与站台

15、边缘的距离大于 t 4.5h普通火车站台,这是因为髙铁车速大于普通火车,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放置在过道内的行李箱突然自行向车 头方向移动,是由于此时列车正在减速前行,而行李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车头方向移动。 13.0.2 m/s 0.5 m 西解析由题图结合公式v=可得v甲二也0.2 m/s,v乙二也0.1 m/s。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5 s后两车相距As=s t8s12siii-s c=v iiit-v乙t=0.2 m/sx5 s-0.1 m/sx5 s=0,5 m。由于v甲v乙,故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西运动。14.增大 30 6015,(1)小于(2)A加速0

16、.816 .解:(l)t詳+=0.5 h, v 60km/h则他们8:50才能到达车站,最快能赶上G1481车次。列车运行时间 t=10:31-9:ll = 1 h20min=: h,贝I v=24:km= I 80 km/h。rI117 .D 解析由题可知,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25 s与汽车相遇,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2 s与汽车相遇。 所以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距离s尸vti=340 m/sx0.25 s=85 m,故A错误。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汽 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s2=vt2=340 m/sx0.2 s=68 m,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 =Si-S

17、2=85 m-68 m=17 m,故B错误。测速仪每隔0.9 s发一次超声波,第一次发出的超声经0.25 s与汽车相遇,说明汽车与 第一次的超声波相遇时,再过0.65 s,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第二次超声波发出后,经0.2 s与汽车相遇。所 以从汽车与第一次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0.65 s+0.2 s=0.85 s,则此测速区内 汽车的速度v=些=工巴=20 m/s,故C错误,D正确。tz) 0.85 S电加速 不平衡(2)1.8 1.5 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小球受不平衡。(2)由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在BC

18、段的平均速度为vbc=嚮=1.8 m/s;小球在CD段运动的路程为Scd=vcWcd=3 tBC 0 5Sm/sxO.5 s=1.5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V2。专题训练(二)声现象(限时:40分钟)、选择题“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一定更多2 .如图K2-1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图 K2-1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3 .如图K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和

19、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rar- ria”图 K2-2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 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 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4J2019淄博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拉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J2019.泰安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 m/s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

20、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下列对图K2-3中有关声和电磁波应用的分析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图 K2-3A.图甲: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图乙: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C.图丙: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D.图丁: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时的原理相同二、填空题74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8

21、.12018泰州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K2-4所示。用另一部手 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 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还能说明 可在水中传播;我们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飞得更髙,这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的。图 K2-4942()19.泸州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10. 2018山西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

22、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 明和小亮驾驶“女期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判断依 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参考答案】1 .D 解析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与振幅无关,故A、B错误。吉他上的弦绷紧时音 调高,说明绷紧时的振动频率大,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一定更多,故C错误,D正确。2 .C 解析由图可知,两幅图中声音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二者的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但它们的 波形不同,发声体不同,故音

23、色不同。故选C。3 .B 解析由题图可知,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故A错误;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 Hz,故B 正确;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而蝙蝠听觉下限为!000 Hz,所以蝙蝠不能听到次声波,故C错误;超声波的频率 大于20000 Hz,而大象的听觉上限为20000 Hz,所以大象不能听到超声波,故D错误。4 .C 解析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用拉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声音在同种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相同的,故C正确;禁止听众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5 .D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4、,与音调无关,B错误。医生利用超声波 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错误。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正确。6 .D7 .(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析(1)悠扬的笛声是由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8 .电磁波声音音色解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放在水中的手机能接通,说明电磁波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 声,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9 .响度大声源超声波10 .听到

25、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真空不能传声解析小说内容描述飞船漫游在太空,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这个情景 是不符合科学实际的。专题训练(三)物态变化(限时:40分钟)|基础达标|、选择题1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冰箱保鲜室内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B.洗澡时的水温约为70 0c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100 D.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为 2.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C,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

26、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3.12019深圳关于如图K3-1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图 K3-1A.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B.图乙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e段,晶体内能不变C.图丙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图丁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4,2019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5.2019长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伏

27、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6 .Q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 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7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8.12019.乐山图K

28、3-2所示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耍吸热的是()A.壶口附近的 “白气”C.夏天的清晨,靖 蜓身上的露珠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图 K3-29,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10.炎热的夏天,为防止食物腐烂变质,人们各有招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运输食品的车厢内放入干冰,利用干冰的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把食材放在生鲜柜台的冰块上,利用冰块的熔化吸热给食品保鲜C.在放置食物的容器上盖上湿毛巾,利用

29、水的升华吸热给食物保鲜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储藏,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11J2018.安徽图K3-3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0 !U zu他时冋/min图 K3-3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 25 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12.图K3-4是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后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图 K3-4A.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B.火焰的温度

30、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二、填空题如图K3-5所示是常用的种体温计,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温度计选用 作为测温物质时,能测量的温度最低;温度计选用 作为测温物质时,灵敏度最高。图 K3-5物质名称水水银酒精凝固点/。C0-39-117比热容/J(kg-)-4.2x1 30.14X1032.4x1 314.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 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一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选填“吸收或

31、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15.12019.南京|如图K3-6所示为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需要 热。16.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K3-7甲所示,为;小杨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0 min时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图 K3-7三、简答题17J20I8江西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

32、.4 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 400-600 )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A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A方式的合理之处。四、实验探究题18.1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K3-8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 施有(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 体的熔点是C,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

33、另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 是,晶体可以继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942019淮安小明利用如图K3-9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甲)00V 1 9图 K3-9(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 A”或“B”)。(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选填 A”或“ B”溷。(4)实验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种可行的方法:。|自我挑战|20.如图K3-10是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

34、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 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 C左右,这款水杯 被广泛称为“55度杯”。“ 55度杯”的工作原理是( )我不髙冷也不沸腾55度我有温度图 K3-10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21.12019.广州在图K3-11甲中温

35、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图乙中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图 K3-11【参考答案】l.C 2.C3 .A 解析图甲中温度计液柱所在刻度在。 下方,且分度值为1 C,故显示温度为4 ,所以A正确。图乙为 晶体熔化图像,晶体熔化时吸热,故内能增大,所以B错误。图丙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凝华, 所以C错误。图丁中小狗伸舌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不是放热,所以D错误。4 .C 解析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A选项说法错误;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

36、生的是凝固现象,B选项说法错误;擦酒精解暑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蒸发属于汽化,C选项说法正确;秋末屋顶 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选项说法错误。5 .C 解析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然后由于重 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河水结冰是 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6 .A 解析正确判断物态变化,一定要注意物质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状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反之称 为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反之称为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凝华)。A选项说的 是水变

37、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为汽化。B选项说的是水蒸气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C选项说 的是小冰晶变成雨水,由固态变成液态,为熔化。D选项说的是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为凝固。故选A。7.C 8.D 解析壶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 植物上的雾淞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空 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铁矿熔化成铁水,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符合题意。 9.B 解析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干冰使食物降温利用的是

38、干冰升华 吸热,故B正确。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热锅底的小水滴不见了,是因为水吸热变 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D错误。10.B 11.B12.C 解析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使纸的温度低于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 烧,故C正确。13.36.5酒精水银解析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C,则此时示数为36.5 C。从表中可知,酒精的凝固点最低,故选用酒精制造的温 度计能测量的温度最低。水银的比热容最小,故选用水银制造的温度计最灵敏。14 .吸收熔化15 .减小汽化吸解析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洒水车,速度不变,质量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

39、了,是由于水吸 热汽化变成了水蒸气。16 .36晶体液态17 .用热水加热温度最高为100 ,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不会发生熔化、沸腾现象,更容易说 明碘升华现象;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400600,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碘会先熔化再汽化成 碘蒸气,升华现象不明显。为了防止碘先熔化后汽化,因此A方式更合理。18 .( 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使用搅拌器(或采用水浴法)(2)48 5小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解析(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时,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为了使晶体受热均匀,可以使用搅拌器(或采用水浴 法)。(2)由图像可知:该晶体在熔化过程

40、中温度保持48 C不变,所以熔点为48;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0 min完 全熔化完,持续时间为5 min;从图像上来看,固体段比液体段温度升高得要快些,由于该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质 量相同,加热方式不变,则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还会继续熔化。 19.(1)B (2)99 不变(3)A(4)热传递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解析(1)组装器材时,应自下而上,先根据酒精灯的外焰确定B的位置,再根据温度计确定A的位置。(2)水沸腾 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时,

41、水中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是图丙中的A图的情形。(4)实验 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采取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方法,可以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 间。20 .A 解析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此时固态物质吸热熔化,使水温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 C以下时, 物质凝固放热,使水温升高,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温度不变,故选A。21 .A 解析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完全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 成的。将一示数为25 C的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0 )中,温度计内液体会放出热量,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 变小,直到与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接下来由于冰

42、熔化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温度计示数不变,内部液体体积不变。 经过一定时间,冰完全熔化成水,继续吸热,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升高,内部液体体积也变大。当水的温度与环境 温度相同时,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此时温度计内液体体积也不变化。专题训练(四)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限时:40分钟)、选择题“2019长沙“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12019乐山如图K4-I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

43、是()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 光束引导掘进方向C.放大镜使光会聚D.手影的形成图 K4-13.如图K4-2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的光路筒图,在晚上开车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干燥的沥青路湿润的沥青路图 K4-24J2019湘西如图K4-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K4-3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542019益阳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4、.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6 .2018温州如图K4-4所示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图 K4-4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7 .2018常州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 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K4-5所示。则()A.像是实像8 .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耍小D

45、.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8 .2019自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9 .如图K4-6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 源“ 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图 K4-610.12019随州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K4-7所示),假

46、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 镜子()M图 K4-7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二、填空题11.2019河北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12.12019成都以镜正衣冠,如图K4-8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

47、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图 K4-813 .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K4-9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一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图 K4-914 .检查视的时候,视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K4-10所示,视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表全长为0.8 m,则视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图 K4-1015 .如图K4-11所示,固定光源发射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光点Si,当光点由S,移到S

48、时,表示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了,反射角与原来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三、作图题16.12019泰安如图K4-12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点处。 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墙S.壁平面镜图 K4-12四、实验探究题17.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K4-13所示。图 K4-13(DZFON是(选填“入射”或“反射”)角。(2) 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射入一束光,观察到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3)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反射角入射角

49、30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182019宜昌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块、玻璃板块、白纸张,如图K4-14甲所示。图 K4-14(l)M所选的器材是(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 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 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 (选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 一样。(2)多次观察

50、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0(3)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 情况是(选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自我挑战|19J2018达州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 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他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到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20.如图K4-15所示,平面镜

51、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向 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面镜图 K4-15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21J2019荆州如图K4-16中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支点燃的蜡烛A放 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 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改变点燃的蜡烛A的位置,多做几次实

52、验。甲乙图 K4-16(1)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 是(选填“虚像”或实像”)。(4)如图乙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890。)后,蜡烛 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9=。【参考答案】1.D 解析焰火属于人造光源,故A错误。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而不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由 于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速,所以先看到焰火后听

53、到爆炸声,故C错误。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 直线传播时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形成的影子,故D正确。2.B 解析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扩大视野应 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放大镜使光会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手影也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3.C 4.A 5.C6.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玩具鸟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位置只与玩具鸟的位置及玩具鸟距平面镜的距 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A。7.D 8.D 解析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医生为病

54、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 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能用照相机拍摄,故错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这是因为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故正确。故选Do 9.B 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经两次的反射后所得 到的像正好和原图形完全相同。故选B。10 .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两块平面镜都会成一个狗狗的 像,且像是完整的,但由于截成两半的平面镜都在原镜面的平面内,且狗狗的位置并没有变,所以成的两个像其实 在同一位置,是重合的。11 .(1)

55、光沿直线传播浅反射解析(1)树下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2)看到湖水中游 动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比鱼的实际位置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12 .不变漫解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小红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不变。 周围同学都能够看到小红是因为光照射到小红身上发生了漫反射。13 .165 7:20(或 7 点 20 分) 14.5 0.8解析视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 m,则视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 m,被测者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 m-1 m=2 m,则镜中视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

56、离为3 m+2 m=5 m。视表全长为0.8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 大小相同,可知视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 m。15 .下降不变解析如图所示c 二一一一二一二-二一二D液面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 射光线是平行的。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屏上的光点从吊移向S2时,液面从AB下降到了 CDo由于反射光线的 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反射角也不会变化。16 .如图所示17 .反射(2)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

57、入射角,测量对应的 反射角并记录数据,比较分析多组数据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18 .(1)玻璃板相等远离(2)对称(3)A19.B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且与物体大小相等,故A、D错误。人若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 身像,需满足的条件是:人的头和脚射出的光,经镜子反射后都能进入人的眼睛,即人的上、下两端与眼睛的连线 必须都穿过镜子。如上图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点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人的像AB。将AC、BC分 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则EF就是镜子至少应具有的长度。因为ABEFAB,且D为AA,的中点,所以E、F分 别为AC、BC的中点,EF为AABC的中

58、位线,所以EFABAB,即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故 B正确。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小张在平面镜中能看到小王,则小王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小张,故C 错误。20 .D21 .(1)不需要(2)大小(3)虚像(4)45解析(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连接AAi,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移动后平面镜 位置,如图所示,可知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专题训练(五)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限时:15分钟)、选择题“2018扬州图K5-2中能正确反映如图K5-1所示水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的是()图 K5-22.如图K5-3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处有一条小鱼,若

59、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 激光应射向();耳图 K5-3A.B点 B.B点上方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3J2019泸州如图K5-4所示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是一束光在密度 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 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 一定沿曲线传播B.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 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 章,因此光漫反射时 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 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 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 相交而成的D.如图是小猫叉鱼的图 片,小猫眼中看到鱼 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 要浅一些图 K5-44J2019.鄂州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

60、妈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2018苏州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二、填空题6,20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 的实际位置(如图K5-5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