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6724320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1水的特性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课重要通过问题驱动,从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中找出水,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爱好,探究、结识水的特性。初步结识研究计划,感受研究计划的作用,按一定顺序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细致观测。学生对观测的方法在上学期已有了结识和体验,知道可以通过眼、鼻、耳、舌头、手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声音、触摸感等进行观测。但对于研究计划的接触还是第一次。本单元将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指引学生对研究计划进行初体验,帮助他们结识到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的帮助指导。www-2-1-cnjy-com本课的实验材料较为简朴,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

2、收集的材料,老师只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卫生安全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了。【教学目的】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 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www.21-cn-【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生:可以。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你的方法

3、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性来判断。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性吧。二、制订计划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测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 观测水的 ”(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研究水的特性时运用了哪些器官)生:讨论报告交流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测,也能保证观测更全面、细致、准确。(出示“水的特性”研究计划)。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严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那么谁有好办法呢?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

4、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21教育网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用舌头品尝不明物体的,有时候能判断出来是什么物体却不能保证安全卫生,也不能用舌头品尝。所以用舌头品尝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一节课,老师会准备安全卫生的水给大家观测,同学们可以用舌头品尝,但是要注意卫生,品尝时要把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品尝,避免交叉污染观测的物品。三、观测师:(用干净的透明杯子给每个小组装一杯干净的温水)下面,请大家按这个计划表仔细、认真地观测水有哪些特性,每观测完一个,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小组观测,师巡视组织学生报告交流。师:

5、有的同学认为水是没有颜色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水的白色的。请你观测一下粉笔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同样吗?(不同样)再请你观测一下牛奶的颜色(出示透明杯子装的牛奶),这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同样吗?(不同样)那水应当是什么颜色?(没有颜色)(板书:没有颜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师:大家都认为水是透明的。你是怎么观测到的?生:我们把手放到杯子后面,透过杯子和水,能看到手,说明水是透明的。生:我们在水里放了一个笔盖,也能很清楚看到它,说明水是透明的。生:师:对,纯水是透明的,加了其他东西的水就有也许不透明了。(板书:透明)师:对于水的气味和味道,大家都认为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板书

6、: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就是我们一起观测到的水的特性:(板书)水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1cnjycom四、得出结论那么现在,你能分辨出来这5杯液体哪杯是水了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我们发现2号杯是白色的,4号是褐色的,肯定不是水,可是其他2个杯子都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还需要再闻一闻、尝一尝才干分辨出来哪杯是水。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再闻一闻、尝一尝这4杯液体,把观测到的特性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生:(观测、记录)师:现在我们能找出哪杯是水了吗?生:1号、3号、5号都没有气味,但是3号是咸的,5号是甜的。所以符合水的所有特性的只有1号。师:你们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难

7、题都让你们解决了。小结:这节课,我们按“水的特性”研究计划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进行了观测,知道了水的特性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我们也发现了按计划进行观测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哦。21cnjy【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给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像科学同样进行探究,结识到了在探究前有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测,并在之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想所做,考虑如何恰本地指导,遵循“不干涉”原则。对于探究教学而言,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

8、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度的指导,既不能所有包办代替,又不能放手不管。【总结点评】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主线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次奔腾与突变。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早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规定: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来源:21世纪教育网】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由于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21世纪*教育网1

9、.2水和盐的故事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通过小红军巧送盐的连环画阅读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根据研究计划探究小红军把盐“藏”起来的方法,仔细观测盐颗粒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理解“溶解”的概念。这一课的能力培养要在上课结识研究计划的意义基础上,让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每完毕一步,打个“”,进一步体验研究计划对实验的指导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之前学生的观测对象以静态的居多,缺少观测动态的物质变化的经验,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并仔细观测整个变化过程。食盐的颗粒比较小,观测起来不太方便,为了使溶解前后对比更明显,也可以考虑用稍粗的盐粒进行实验。但也需要注意,过粗的盐粒溶解时间

10、会明显变长,所以具体使用什么样的盐建议做好课前实验。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于连续集中,食盐溶解也不是瞬间发生的,这就需要老师巧妙引导。食盐溶解实验所需材料简朴,只要烧杯、盐、水就可以了。【教学目的】(1)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溶解。(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烧杯、盐、水(2)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阅读提问师:同学们,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解放战争时期,敌人限制红军买盐,为了能买到盐,并送过关,小红军想了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插图。想想看小红军把盐藏在哪里了?生:小红军仿佛是把盐到水里了,这样盐就会化到水里。生:我们看到小红军是

11、穿着湿湿的衣服过关的,这衣服很也许就是浸泡了盐水。师:同学们都对小红军的妙计感到很好奇吧,好奇心是科学探究最佳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盐能“化”到水里吗?www.21-cn-三、制订计划师:我们还是按计划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更有条理。请大家阅读“把盐化到水里”研究计划,说说看我们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尚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生阅读、讨论)生:第一步是先倒一杯水,然后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测。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生:倒水、倒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撒出杯子外面。师:我们怎么才干知道放进去的盐有变化了呢?生:要仔细观测,盯着看。生:盐倒进水里后会慢慢变少了,就是化在水

12、里了。师:最佳是只倒入一小勺很少的盐,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清楚地看到变化。留下来的盐,正好和水里的盐作对比,看看是不是真的变化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四、实验师:我们领到材料后,按照计划表,每完毕一步,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计划表上打勾。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观测,师巡视指导实验及记录。师:有的小组一不小心盐放得太多了,最后剩下一点盐一直在水里,可以再加点水试试。(实验结束)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观测到盐在水里是如何变化的?生:盐先是慢慢变小、变少了,最后都不见了。师:盐是不见了还是看不见了?生:是看不见了。师:那盐去哪里了?生:化到水里了。五、得出结论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盐是怎么藏到水里的?生:盐是

13、化在水里的。师:对,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但并不所有的盐都能化在我们这一杯水里。盐多了,水也要更多。所以,准确地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板书: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21教育网现在你知道小红军是如何把盐带过关的吗?生:把盐化在水里,再把衣服浸泡到盐水里面,穿着浸泡了盐水的衣服走过关的。师:真棒,你们和小红军同样聪明。想想看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盐能化在水里师:准确的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这种现象我们叫它做什么?生:溶解。师:你合格了!我们是如何知道盐能溶解在水里的?生:做实验。师:我们是如何做实验的?生:先倒一杯水,再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测。师:也就

14、是按我们的研究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的,对吧?研究计划让我们非常清楚实验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的实验也变得更容易。【教学反思】本课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光有探究热情还不行,还需要老师恰当的指引,也不会使探究变得混乱无序。在本课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实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引导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观测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一年级要准备理解溶解的概念有较大难度。我们只要告诉学生,他们看到的类似盐这样“化”在水里看不见了的现象就是溶解就可以了。21cnjycom【总结点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假如

15、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但是假如没有老师的恰当的引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忘了要探究什么,在表达时又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或如何表达。这些都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强化学生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加强观测指导,表达过程中如何做到语言简洁、对的、完整。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也许一蹴而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同时要避免老师过渡指引,如何在引导过程中又能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21cnjy1.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水

16、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测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技能已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继续按探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测,培养学生重视收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测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教学目的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版权所有:21教育】【教学目的

17、】(1) 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2) 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21*cnjy*com【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所有消失了。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师:对,盐均匀分布

18、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那你知道尚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21*cnjy*com生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二、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 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同样的,做实验时,我们要先有什么?生:计划。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出示“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讲解实验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测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21cnjy三

19、、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师:(拍手提醒)停止实验。同学们坐好,看老师这边。老师看到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完毕了。(夸奖 组做的好)。我们先按PPT的提醒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观测到的实验结果。(PPT出示:_放进水之前,是这样的:_;放进水之后,最开始,我们看到_,过一段时间后看到_,最后(现在)我们看到_。所以我认为它是_被溶解的。)www-2-1-cnjy-com师:(拍手叫停)大家的交流的意见都同样吗?谁乐意来说说看?生:味精放进水之前是白色的,一粒粒长条的,放进水之后,我们看到一粒粒长条慢慢变小了,过一段时间后看到有几粒味精已经化了,最后味精所有都化到水里看不见了。所以我认为味精是可以被

20、溶解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师:其他同学也都这样认为吗?(是的)那我们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板书味精 能溶解)尚有其他物质能被水溶解吗?www.21-cn-生:白糖、红糖也可以。生:红糖不行,红糖放进水里后,水的颜色变了。师:我们来对比一下,红糖放进水之前是什么样的?生:赤褐色的粉末师:放进水里以后呢?生:粉末慢慢变少了,水的颜色变深了。师:现在还能看到粉末吗?生:看不到了。师:那红糖粉末去哪了?生:化到水里了。师:我们可以说也是均匀分布到水里了,但是红糖带有颜色,所以把水也染变色了。既然是均匀分布到水里,已经看不到粉末了,我们可说红糖被水溶解了吗?生:可以。师:(板书:白糖、红糖 能溶解

21、)尚有哪些能溶解?生:沙子有一部分可以溶解,颗粒大的不能溶解。颗粒小的可以均匀分布到水里,水变浑浊了。生:不对,颗粒小的也不能溶解,等放一段时间后,颗粒小的又会沉到水底,水还会变清的。师:真的吗?你们现在再看看桌面上的沙子溶液,水比之前变清了吗?生:仿佛是变清了。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沙子、红糖溶液)。这是老师提前做好的沙子和红糖溶液,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生:沙子所有沉到水底了,水还是没有颜色、透明的;红糖没有沉到水底,水变了颜色了。师:对,有些颗粒比较小的物质不能溶解到水里,但是一开始也许会在水里漂浮,等放一段时间后又会所有沉到水底,我们认为这种物质是不能被水溶解的。有些物质像白糖,虽然会

22、让水的变色,但放很长时间后,也不会沉在水底,还是均匀分布到水中的,我们说它是能被水溶解的。(板书:沙子 不能溶解)21教育网那么食用油能被水溶解吗?生:不能,它始终浮在水上面。师:对,我们平时喝汤的时候也会发现,汤上面漂着一层油,油是不能溶解的(板书:油 不能溶解)也请你完毕活动记录四、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量,如食盐、味精、白糖、红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子、食用油等。21cnjycom假如我们在一杯水里放很多很多的味精、糖,所有都能被溶解吗?生:只能溶解一部分。师:对,准确的说,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并不是一点水能溶解很多的物质。我们

23、要学会尽也许科学、准确得出结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五、拓展活动:师:除了我们做实验的这些材料,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生:洗衣服里洗衣液溶解到水里了;打针时几种药溶解到一起了;煮菜时,盐溶解到菜里了师:生活中尚有很多很多的溶解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你知道吗?空气也能溶解在水里呢!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第13页的“阅读”材料。21世纪*教育网本来氧气也能溶解到水里啊!怪不得水里尚有那么多的小动物呢!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几种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回家以后,请你继续观测,看还能发现哪些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下课。【教学反思】虽然在水和盐的故事

24、中学生对溶解有了初步的结识,但这结识还是比较表层的,停留在“看不见”、“消失了”这样的表象。当观测到红糖溶解后水也变色了,沙子倒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这样特殊的现象后,与他们的认知就发生了冲突,红糖后不见了,可是水变色算是看见还是看不见?水变浑浊了,沙子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这都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仔细观测,充足交流,引导学生对现象进一步思考分析,从而得出对的的结论。本课教学中,老师从复习盐的溶解现象开始,故意让学生进一步分析“盐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为后面判断红糖、沙子的溶解作了铺垫。实验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测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

25、水溶解的证据。”的提醒,促使学生通过物质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对比判断是否溶解,也为自己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2-1-c-n-j-y探究后的表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绪、大胆质疑,进一步分析,从而做出对的的判断。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完整地说完一段话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课教学设计了一个交流的样本,通过PPT呈现,规定学生按这个样本“填空”式交流,以此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顺畅地进行表达交流。【出处:21教育名师】【总结点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

26、形成。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贯彻探究理念是科学学科改革的关键。溶解现象看起来比较简朴,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要想真正弄清楚什么才是“溶解”还是不容易的。本课设计几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既有与盐相似的白糖、味精,也有与前认知冲突的红糖、沙子,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有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益于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科学教学中,应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直观且更容易发现其差别所在。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获得,这样才会深刻,也才是真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来源:21cnj*y.co*m】2.1常见植物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材15页安排了美丽的植物世界,奇奇、妙妙、

27、探探、究究四人在观测校园土壤里生长的植物。植物具有代表性,有高大的松树,松针像针同样;有美丽的桃花;有又大又美丽的牡丹花;有像狗尾巴同样的狗尾巴草。第一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校园土壤里常见的植物进行观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提出问题的爱好,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一年级学生对奇妙的植物世界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植物的观测往往是盲目的、无序的、随意的,所以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测。【教学目的】(1)观测并描述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出周边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性。(2)激发学生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坚持观测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明它们的名称及特性。【教学准备】(1)材料

28、准备:常见植物的挂图或常见植物的照片等。(2)活动场地:观测校园里的常见植物,需要注意提醒学生观测安全,防止被植物枝杈划伤,被小动物蛰伤、咬伤,同时注意保护校园植被。21cnjy【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交待注意事项。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展示了它们美丽的花草树木,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跟老师一起观测校园土壤里的植物吧!生:太好了,真棒!师:大家结识哪些植物呢?生:柳树、法国梧桐树生:小草、小花(我不知道名字)生:玉兰花、迎春花生:麦苗、韭菜苗生:蝴蝶、蜜蜂(不对,那是动物。)师:对,大家结识的植物可真不少!除了蜜蜂、蝴蝶这些昆虫外,大家说的

29、都是植物。那么植物和动物有一个简朴的区分,就是植物的根是扎在土壤里的,不能随意搬家,大家清楚了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生:清楚了。师:老师提醒大家仔细观测,多多地记住植物的名字和它们的样子,回来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好。好不好?(好!)那我们怎么记住这么多植物的名字和它们的样子呢?生:画下来。生:背下来。生:把植物叶子带回来。师:小朋友们提供了这么多好办法,真棒!我们可以边观测边简朴记录,可以画图。假如大家画不下来可以想想植物长得像什么?例如柳树舒展着长辫子,说明柳树的枝叶很长。那大家觉得到校园里观测植物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生:注意安全,不乱跑,不打闹。师:所以我们排队出去,组长维持纪律,不

30、到低矮浓密的灌木丛中去,不乱跑不打闹,好好观测好吗?还要注意什么呢?21教育网生:不要任意摘花。生:不要踩坏了小草。师:还要注意保护花草树木,除非采少量夹在书里做标本。生:不要伤害小动物。师:对,保护小动物,例如蜜蜂、蝴蝶、蜗牛。(2)观测校园土壤生长的植物。老师带领学生校园内观测植物,记植物的名字和样子,学生边观测边简朴记录,可以画图记录,可记录在学生手册中,老师适时拍摄下常见植物的图片(3)游戏活动:抢认植物。(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提前准备把拍摄下的常见植物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或把提前准备好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抢认植物。)www.21-cn-师:通过游戏,我们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植物朋

31、友,你最喜欢哪几种植物朋友?它们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生:我结识了法国梧桐树很高,比我们所有人都高。师:松树、柳树也很高,你是如何辨认出来的?法国梧桐树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它长得像什么?生: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松树的叶子像针同样。生:我发现上面还挂着一些圆圆的小果子。不知道能不能吃?生:柳树的枝条很长,它们都不同样。师:同学们观测得特别认真,都抓住了植物的重要特性。(4)做活动手册的“连一连、填一填”和“给植物的各个部分涂上颜色”。(5)表达交流,交流辨认植物的方法。介绍植物的名称和特性,得出结论我们一般通过叶、花、果实的特性来辨认植物。培养学生乐意倾

32、听、乐意表达的合作意识。【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测,观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定向、有知觉的活动。教师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观测目的、观测对象和观测规定,指导小学生细看、聆听从而使他们可以深刻地理解所观测的事物,做出对的的结论。【总结点评】在引导学生观测校园植物时给学生明确任务,结识几种植物,记住植物印象深刻的地方等等。由于到校园观测植物之前给学生明确的规定指引,所以保证了观测的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21cnjycom2.2.缺水的吊兰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科学素养培养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观测地点由校园引到植物

33、角,通过长时间观测,发现问题:植物角的吊兰怎么发蔫了?引出猜想假设:吊兰也许跟人同样“渴”坏了。然后根据老师的规定做好计划组织,按计划观测定期定量浇水的吊兰和不浇水的吊兰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测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成知识目的“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从而达成科学探究目的。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教学目的】(1)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

34、按计划照料植物、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www.21-cn-(2)通过长期观测,照料植物使学生结识到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3)激发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校园植物角有长势正常的吊兰和快蔫了的吊兰;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2) 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入,回顾结识常见植物:小朋友们,我们植物角里的植物可真不少,通过上一课的结识常见植物的学习,你结识这些植物吗?2-1-c-n-j-y生:凤仙花的花朵特别美丽。(老师补充:对,花朵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生:吊兰不开花但是叶子很长,也美丽。(老师补充:吊兰也开花,有的开黄花,

35、有的开白花,等它们开花了,我们仔细观测好吗?)21cnjycom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师:大家尚有什么发现?生:有的吊兰蔫了? 师:观测得真仔细!那我们猜想一下,吊兰为什么蔫了?生:吊兰是不是渴坏了?我口渴的时候就蔫了。生:是不是长虫子了?(教师补充:大家看看吊兰身上有虫子吗?没有,排除它长虫子的因素。)三、计划组织、做吊兰与水的对比实验。1、师:我们怎么救活这些吊兰呢?生:我们可以多浇水。 生:我们给它们捉虫子师:好,那么我们选两盆蔫的差不多的吊兰。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看看它们能不能救活好吗?生:好。师:观测吊兰可是个马拉松长跑赛,需要大家坚持观测,大家能做到吗?(能。)2、争当小园丁游

36、戏。那现在我们来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测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21cnjy“植物和水”研究计划1号盆2号盆浇水次数天天1次不浇水浇水时间天天10点浇水量每次1勺组长探探浇水奇奇观测究究记录妙妙 【设计思想】建议选择长势差不多的蔫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最佳是绿色不耐旱植物,可以不久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例如吊兰。学生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1教育网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给植物浇水,组织成员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让学生明白做

37、科学研究需要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观测植物的能力和其他孩子合作的能力。四、搜集事实证据,得出实验结论。这个观测过程也许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励学生坚持观测,将观测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通过搜集的证据,我们发现天天浇水的吊兰活过来了,但是不浇水的吊兰死去了。得出结论:吊兰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五、拓展活动:水养吊兰把吊兰的长得茁壮的吊兰用剪刀剪了下来,放在阳台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几天后,会发现已经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跟根。而杯子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这说明吊兰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21世纪*教育网【教学反思】吊兰的生命力顽强,对比实验明显

38、时往往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所以引导和提醒学生按计划准时浇水,坚持观测,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吊兰喜水耐旱,但是给吊兰浇太多水容易烂根,最佳天天浇一到两勺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不存水为好。【总结点评】在按照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由于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水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变量的因素,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水分这一个因素。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量需要计划好、控制好。必要时由老师来负责准时按量浇水,学生负责观测记录。选取的植物样本适量多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www-2-1-cnjy-com2.

39、3阳光和凤仙花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科学素养培养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观测植物角的植物发现问题:为什么阳台的凤仙花绿绿的、粗粗的,而植物角的凤仙花却矮矮的、黄黄的?引入后面的猜想假设:植物角的凤仙花也许缺少阳光。根据老师的规定做好计划组织,按照制订的“植物和阳光”研究计划,进行对比实验。长时间观测阳台上的凤仙花和纸箱内的凤仙花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测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成知识目的“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在本课学生的探究参与度增长,多了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和发现。【来源:21世纪教育网】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阳光”的计划,做

40、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的】(1)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阳光”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1-c-n-j-y(2)通过长期观测,照料植物使学生结识到植物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3)激发学生长期坚持观测、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长势差不多的凤仙花,阳台上有长势很好的凤仙花和在阴影中又瘦又黄的凤仙花;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纸箱。21*cnjy*com(2)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教学过程】一、观测植物角,猜想假设:小朋友们,教室里真香啊!本来是美丽的凤仙花开花了。仔

41、细观测,凤仙花开的花颜色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真美丽!哎,老师发现这些凤仙花长得不同样。大家发现了吗?生: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师:对啊,为什么不同样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假设。生:是不是又忘了浇水了?(生补充:值日生天天都浇。)师提醒:看看它们放的地方有什么不同?长得好的放在哪里?生:我发现长得好的都在阳台上,角落里太暗了,阳光照不到。(师补充:那是不是说明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像上一节课同样,做实验来验证一下吧?二、计划组织、做阳光和凤仙花的对比实验。1、师:我们选取长得都很好的同种类的凤仙花来做对比实验。这样更准确。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www-2-1-cnjy-

42、com生:我们准时浇水。(对,跟上次实验同样。) 生:我们把一盆凤仙花放阳台上,一盆放暗的地方。老师补充:为了实验更明显,我们把另一盆用纸箱罩上,让它住在完全黑暗的地方。注意纸箱上留两个孔,让凤仙花可以像我们同样呼吸。(老师操作)【来源:21cnj*y.co*m】2、争当小园丁游戏。那现在我们来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测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21cnjy“植物和阳光”研究计划1号盆2号盆放置地点阳台上不透光的纸箱里浇水次数天天1次天天1次浇水时间天天10点天天10点浇水量每次1勺每次1勺组长探探【设计思想】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

43、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照料植物,组织成员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选择长势差不多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最佳是绿色喜阳植物,可以不久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学生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把一盆植物放在阳台,另一盆植物罩上纸箱放在阴影里。观测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科学研究需要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三、搜集事实证据,这个观测过程也许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励学生坚持观测,将观测结果及时记录下来。21教育网长时间观测阳台上的

44、凤仙花和纸箱内的凤仙花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测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四、交流讨论:小朋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什么?五、补充资料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教学反思】选取的植物非常重要。植物分为喜阴植物和喜阳植物,有的植物维持生存和生长需要阳光直射,放在阴影里会长势不好;有的植物维持生存和生长需要阳光但是需要散射的阳光,如长寿花、文竹,直射阳光会长势不好;有的植物喜阴,例如苔藓、蕨类植物,阳光直射太久会死亡。所以植物需要适量的阳光维持生存和生长。21cnjycom用凤仙花做对比实验往往需要一到两周的

45、时间才会有明显的对比效果,所以引导和提醒学生按计划准时浇水,坚持观测,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凤仙花耐热不抗寒,但是把凤仙花放阳光下直射时间太长也容易晒死,所以中午太阳直射时需要把凤仙花遮阴,让阳光散射最佳。做实验时最佳不要选择花棚里刚拿出来的凤仙花做实验。【总结点评】在按照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由于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阳光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变量的因素,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阳光这一个因素。所以可以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台上,另一盆植物放在阴影里并罩上纸箱。仍然准时按量浇水。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

46、浇水量需要计划好、控制好。必要时由老师来负责准时按量浇水,学生负责观测记录。选取的植物样本适量多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www.21-cn-3.1太阳与我们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围绕“太阳可以发光发热吗?”这一问题,设计了这样几个观测和体验活动:太阳下戴上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地面和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塑料袋中的水,这些活动简朴有趣,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以及简朴的工具,观测到了向阳处和背阴处是不同的,从而建构太阳可以发光发热的结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人们这样做与太阳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形成“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的结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教学目的】(1)通过体验活动

47、和观测讨论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2)运用多种感官及简朴的工具,增强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探究自然现象的爱好。【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每小组两顶太阳帽,两个塑料袋,水,秒表。(2)活动场地:在室外,选择有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方。【教学过程】(1)谜语激趣,聚焦问题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ppt展示):上午跳出东海面,傍晚休息下西山。夏天我们躲着它,冬天人人都喜欢。你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21教育网生:太阳!师:非常对的,谜底就是太阳。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太阳的知识呢?生:太阳可以发光。生:太阳还能发热。(学生还也许会说出来其他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师:同学

48、们知道的真多!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光,说明太阳可以发光。老师尚有一个疑问(ppt展示):太阳真的可以发热吗?如何证明太阳能发热呢?生思考后回答。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ppt展示课题:太阳与我们),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一些方法,老师给大家做一下补充和总结,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证明太阳是否发热(ppt展示):1.在太阳下戴上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对比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2.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对比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3.同时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的两个塑料袋中的水,过一段时间,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样。大家听明白了吗?21cnjycom生:听明白了!师

49、:此时,外面的阳光非常灿烂,就让我们走出教室,走到室外,开始我们的实验吧!(2)亲身体验,寻找证据带领学生有序走到室外一处既有向阳处又有背阴处的开阔地方。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同样多水的两个黑色塑料袋),同学们,这两个塑料袋中装有同样多的水,我们把这两个塑料袋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10分钟后我们再来观测。把两个塑料袋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用秒表计时。师:每组两顶太阳帽,大家都站在阳光下,每个同学都体验一下戴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感觉有什么不同样,注意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21cnjy分组活动开始。活动结束,组织同学们排好队,来到向阳和背阴交界处,开始下一个活动。师:请每个同学都用手

50、摸一摸向阳处的地面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生排队有序用手感觉。活动结束,组织同学们排好队,来到放塑料袋的地方。师:(出示秒表)时间已通过去了十分钟,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两个塑料袋里的水有什么不同。生排队有序用手感觉。活动结束,带领同学们回到教室。(3)总结拓展 加深印象师:说一说你在刚才的活动中都有什么发现。生:不戴帽子很热,戴上帽子后不是那么晒了。生:向阳的地面热乎乎的,背阴的地面不那么热。生:向阳的塑料袋里面的水比背阴的塑料袋里的水温一点。师:通过这些活动,能证明太阳可以发热吗?生:能!师:我们刚才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你站在阳光下体验戴上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感觉有什么不同,

51、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戴不戴太阳帽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同样;第二个实验是你用手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有什么不同,在这实验中,除了向阳和背阴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同样;第三个实验是用手感觉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水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向阳和背阴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同样,比如都是黑色塑料袋,都是同样多的水,都放置了10分钟。像这样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之外,其他的因素都一模同样的实验就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能让我们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假如我们不做对比实验,我们的结论尚有说服力吗?www.21-cn-生:没有!师:对比实验是一种很重要的搜集证据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

52、常用到对比实验这种方法。PPT显示总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师:请同学们认真观测这些图片(PPT展示书26页图片),说一说,人们这样做与太阳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回答。师总结(PPT展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以及简朴的工具,观测和体验到太阳能发光发热。组织要有序,才干节约时间;观测要带着目的,才干高效;实验方法要科学严谨,才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带领学生及时总结才干明晰概念,加深印象。【总结点评】谜语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组织有序,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开展;及时带领学生分析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的能力和描述能力。3.2

53、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节教材在承接上一节“太阳对人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这一问题,对此学生们基于生活经验和感性结识可以回答,但事实证据的意识较弱,教师需借助一系列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和尝试严谨表达。本节课没有实验展示的环节,大多时间用在师生对话中,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和追问就尤为关键,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也要有预估。接龙游戏的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的结识和理解,同时在活动中培养“提出问题事实证据结论”的思维习惯。21cnjycom【教学目的】(1) 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2) 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爱好。

54、(3) 掌握运用多种形式搜集证据的能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等。(2)活动场地:接龙游戏活动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为了减少小组之间互相干扰,建议在学校礼堂、餐厅或体育馆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室外进行,可以根据学校条件灵活解决。【教学过程】(1) 复习旧知,讨论引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可以发光发热,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同样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出示常见动物图片)和植物(出示花、草等植物图片),它们和人类同样需要太阳吗?太阳对它们来讲,有什么样的作用?谁来说说你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生:动物也离不开太阳,它们也要光和热。师

55、:说的很好,想想很多同学家里养的宠物狗、猫,它们冬天时候也喜欢晒太阳,白天也需要光才干活动。对于植物呢?生:植物也要阳光,才干长得好。师:你怎么发现的?生:家里的花草都放在阳台上专门让它们晒太阳。师:你真是个善于观测的孩子,并且能将观测到的事实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学习。(2) 启发提问,引导搜集证据的意识师:对于“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有的是自己猜测的,有的是自己观测到的,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想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就一定要找到事实证据,比如举一些大家身边的例子或是查到的科学图书杂志、观看的科普电影电视等。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线索

56、图片,用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发现吗?完善你刚才的表达?(出示教材27-28页图片或校园中动植物图片)师:都想好了吗?谁先来说说植物的生长和太阳有什么关系?生:小苗要想长高长大,需要太阳光。师:你是怎么发现的?生:道路两旁的树长得很茂密。师:对,大部分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比缺少阳光的地方长得更好。尚有谁要补充吗?生:植物生长也离不开太阳给的热。师:这个你怎么知道的?生:冬天太阳不好,道路两旁的树很多都冻死了。为了防止树木被冻死,园丁给有的树木穿上了厚厚的“衣服”。21教育网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啊,你可真细心。的确,冬天为了保护树木,很多树干都被裹上了一层保护衣,用来防止低温。尚

57、有就是现在种植水果、蔬菜很常见的塑料大棚(出示图片),棚内的温度冬天要比室外高,可以起到保护植物、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正由于这样,现在我们能吃上各种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那对于动物你有什么想法?动物的生存与太阳有什么关系?www.21-cn-生:动物跟人同样,也需要太阳提供光和热。比如很多动物和人同样,都是白天活动。师:对,动物需要借助白天太阳发出的光,才干方便地活动,晚上没有了光线,也就睡觉了,想想你家养的小狗是不是这样,那么谁有不批准见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生:狼就是晚上活动,说明它不需要太阳。师:你懂得可真多!的确,自然界有很多动物是专门晚上活动的(播放短视频),如蝙蝠、猫头鹰尚有

58、像狼这样的食肉动物,由于白天太阳提供了充足的光线不利于它们隐蔽起来捕获猎物,所以选择晚上出来活动,但这恰恰说明太阳对它们的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是和大多数动物或人类的作息时间是相反的。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每一种动植物,太阳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21cnjy(3) 小组活动,接龙游戏师:看来同学们虽然年龄小,但非常注意观测生活,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接龙游戏,把你知道的分享给大家,你说的不够充足和准确的也让大家一起来帮你完善。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么同学们先听清老师的规定(出示“游戏规定”),一方面我们分好组,然后每个小组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人说出一个

59、例子,证明太阳对动物或者植物或者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能准确说出来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对的的学生这一轮不能得到小红花,大家要指出他举例的错误之处。到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我请一个小组先来做个示范。www-2-1-cnjy-com(一组学生做示范,老师强调学生说出的例子要真实有依据,并指出假如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应如何解决。10分钟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参与)2-1-c-n-j-y师:好,游戏时间到了。老师看到大家刚才游戏进行得热火朝天,也很有秩序,值得表扬,我们也给每组最后的胜利者鼓鼓掌吧。那么刚才有个小组发生了争执,请老师当裁判,大家一起看看应当如何解决?有

60、个同学说,爸爸天天早上都让他把家里的兰花搬到露台上晒太阳,可另一个同学说,他家的兰花一般都是放在房间里,不让它晒太阳,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答不出来,摇头)师: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是很复杂的。以兰花为例,一般说来是喜欢阴凉的,太强的阳光会把兰花晒伤。但适当的光照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早上让它晒一小会儿太阳。所以,只有掌握了光照对兰花的影响方式,才干养好兰花。(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对动物、植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动物喜欢白天活动,有的动物喜欢晚上活动;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有的植物喜欢阴凉。我们只有充足尊重这些自

61、然规律,才干更好地保护各种动物,才干让各种植物更好地生长。课下,也请同学们继续留心搜集一些太阳影响动植物的例子,回来和大家分享。21*cnjy*com【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老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基于事实证据,理解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只说结论,不说过程和依据;同时对于“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理解较为单一片面(即所有影响都是积极正面的)。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严谨性,同时在组织接龙游戏时,要明确规则,提醒学生尊重事实证据的意识。【来源:21cnj*y.co*m】【总结点评】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注重事实证据的积累表达;小组

62、活动以游戏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参与爱好,但需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指导,教师要注意自身语言的严谨性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表达。21世纪*教育网3. 3多变的月亮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指导学生针对“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表达出对月亮的已有认知,再对照教师准备的月相图,比一比自己看到的月亮像哪一个?谁剪出的月亮在图中没找到?学生通过观测、比较、分析、总结等方法,来探究自然现象,结识月相的变化现象,并在探究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使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21cnjycom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结识月相的变化,按照老师规定的观测方法,选择安全的观测地点、合适的观测时间,并在观测活动中做好观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