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723072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原创数据中心的布线设计2010-06-21 09:43:06标签:综合布线设计数据中民规范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小型计算机室的常规互联主配线架通信吼枢,交换 机和臆由器存储机匿数据中心中的分布式设计在典型的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中,每个服务器机柜通过铜缆或光纤布线连接。对于铜缆 布线,数据中心内的大多数机柜通过6A类/EA级10G Base-T铜缆布线连接。每个机柜 的6A类/ EA级铜缆的数目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这些布线链路通常通过下图所示的主用和备用路由安装,并连回到主配线架(MDF)。到主配

2、线架的服务器布线对于光纤布线,数据中心内的大多数机柜通过光纤布线连接。每个机柜的光缆数目以 及每个机柜的6A类/EA级铜缆的数目按客户的要求确定。这些布线采用和铜缆布线相同的 方式通过主用和备用路由安装,如图所示。除了铜缆和光纤布线,还需要为核心网络交换机和SAN系统产生辅助布线。要考虑 的其它区域如下:-运营商与外部服务区-主网路设备区-高密度区-SAN核心和存储区1.1网络设备链接在典型的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中,在位于相邻通道的网络设备机柜和铜缆主配线架之 间安装成排的铜缆网络设备链接。这些链接跨越主配线架的多个架,在主配线架端有接线板, 在网络设备机柜端有RJ45插头。另外,在接线板之间有

3、少量铜缆网络设备链接。采用这 种设计在主配线架处提供中心交叉连接。交叉连接是一种典型的功能设计元素,其目的是实现集中跨接区域。槌楼电建照件链接电魂组件服务器倜跳检机适交横吼伽-交叉连接设计建议-集中跨接位置-增强安全性:布线技术人员和IT人员之间的物理隔离不需要改装当前工作的设备1.2分布式设计的优点如果对将来所需的每个柜位置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铜缆和光纤端口的数目进行正确 的准备,典型的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在提供最高水平的交换机和端口利用率方面是最经济高 效的设计。典型的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还是最独立于服务器的设计,能够提供支持各种服务 器的最高灵活性。仅仅在每个机柜处准备大量铜缆和光缆是不够的

4、。结构化布线代表数据中 心设计的静态部分,因为在初期安装之后通常不再改变结构化布线。典型的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准备连回到主配线架的各种铜缆和光纤 布线。由于每个服务器是在物理上连接来实现交换机冗余,这种布线会导致相当高的成本, 并增加运营复杂性,对数据中心的运营保证可能产生破坏作用。泰科电子建议,基于分布式交换架构设计提供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应采用这种设 计,并在随后补偿安装附加布线和设备布线的额外高成本和可能的影响。1.3提供点(POD)设计架构设遍机柜会那交换机设每机柜模块化POD单元提供点(POD)是协作提供服务或应用的一组处理、存储、网络和应用组件POD是 可重复的构造单

5、元,其组件必须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中心空间的模块化、可伸缩 性和易管理性。由于产生可变规模的数据中心空间和满足业务与应用需求的要求,采用模块化POD 设计的数据中心不断增加,模块化POD是一组整备机架,可优化供电、冷却和布线技术效 能。POD设计可根据需求缩放,并能够方便地重复。可在每机架30千瓦范围内按每机架4kW的增量上下调节基本供电和冷却参数。这 是一个关键特性,因为它允许一个pod包含来自于另一个pod的不同密度的设备,并允许 单个pod支持可变密度的机架。典型的POD数据中心设计如上图所示。1.4支持(POD)模块化的合并输入/输出ToR交换架构提供端口密度和输入/输出合并能

6、力,从而显著减少每个POD单元内支 持机柜服务器连接和应用要求所需的线缆和交换机数目。上一节的图中示出了 POD数据中心设计的情况:一个POD由3个机柜单元构成, 中间机柜容纳ToR (机架顶部)交换硬件,并为POD中的全部三个机柜提供本地接入层 连接。万兆以太网光纤主干提供到网络的聚合层和核心层(通常在ZD或MD区中)的高 速连接。POD内的每个服务器配有合并型网络接口卡(CNA),该接口卡通过万兆以太网 (6A类)网络链路承载服务器的局域网和SAN流量。每个服务器的一个CNA与中间机 柜中的交换机连接。对于POD中的布线,可通过服务器和机架顶部交换机之间的低成本、低延迟和功耗 10G Ba

7、se-T铜缆布线支持单元内的输入/输出连接。每个服务器的架内线缆的数目可减少两 条以上(这是由于6A类线缆的原因吗?),这样还减少了适配器和收发机的数目以及其功 耗和给数据中心的冷却基础设施造成的负载。由于接入在机柜内或服务器机柜组内的POD级上实现,仅需要少量光纤连接来延伸 到聚合层。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交换机的总数,节省宝贵的数据中心机架空间,同时节省基 建成本和运营成本。100m链路架顶交换1.5架顶(TOR)交换架构统一输入/输出网络结构能够通过把以太网和光纤通道流量整合到单条万兆以太网链 路上来显著简化机柜级的联网。机柜级的输入/输出合并有助于利用架顶(ToR )交换架构的 接入能力减

8、少所需的适配器、收发器和上行链路端口的数目。ToR交换架构的关键设计特 点是在机柜级部署接入层交换机,因此机柜级的布线基础结构设计必须能够支持万兆以太网 交换输入/输出技术。A具有用于一个单元的中心交换机的POD单元在定义了 ToR交换架构之后,下一步是理解支持该网络配置的布线技术。采用ToR 配置,必须理解每种计算机资源所需的网络连接的数目和密度。制约ToR连接数目的基本 规则是,需要48条链路以上的任何服务器部署都要求在每个机柜中有附加的接入层交换 机,以支持较高的链路容量。这是由于接入层交换机通常是48 口交换机。例如,如果在一 个45RU机柜中部署三十(30)个1RU服务器,每个服务器

9、需要三条铜缆连接和两条光 纤连接,则每个机柜需要附加的接入层交换机。1.6 符合ISO/IEC 26764和TIA-942标准的布线设计电信运营街段备与分茬 A2办公抗构r谚营中心r吏特室搂入提供者电拾室办快轲声运心LAN汗能捌*区(LAN SAN. OM交塑0区嶂浅区 |求平布鳗设毒妣区(扒第机抠)中 .一连干布鳗主赣区路IS器r主干rLAlWSA怦交横肌、PBX. M13多圭干冷如卷用酒里一二一电带运营新谖备 场分器史)水甲收区(LAN, SAW, KVM壹娜)水平je*岖(LAN, SAN, KVM卖邮水平觥区(LM SAN- KVM登,机)本平拜注设钥典区(机渊晚概)黄金版区臀腻橙)鞍

10、蛙曜(姬爵/机推推荐的两个设计方案(分布式和POD)都符合ISO/IEC 24764和TIA-942的要求, 全部产品应符合这些标准的性能要求。所选的结构化布线设计应符合在ISO/IEC 24764和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结构标准中公布的结构化布线基础结构的最低建议。这些已公布 标准的设计建议可保证使现有布线设施的灵活性达到最佳的设计,从而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联 网要求。除了电缆线路设备和连接器数目外,选择的设计还应反映其它考虑因素,包括易用 性、可伸缩性、成本、以及进行移动、添加和变更(MAC)的能力。两个标准都提供多层星形拓扑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基础结构的指导。多层星形拓扑的 最高功能元

11、件是主配线器(MD)/主配线区(MDA,包含主交叉连接MC).这是数据中心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中央配线点。MD/MDA (主配线区)被视为符合标准的数据中心基础结 构的核心。需要连接来支持HDA (水平配线区)。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应遵循TIA-942建议并利 用EDA (设备配线区)和ZDA (区域配线区),反映全部必要的功能元件。在位于相邻通道的网络设备机柜和铜缆主配线架之间安装的成排铜缆网络设备链接提 供HAD功能元件,这些链接跨越主配线架的多个架,在主配线架端有接线板,在网络设 备机柜端有RJ45插头。另外,在接线板之间有少量铜缆网络设备链接。安装到服务器机柜的现有光纤和铜缆布线(或者,在第

12、2个方案中,安装到3个机 柜POD单元)代表在TIA-942标准中详细说明的水平布线元件,它从主配线架内的水平 交叉连接到每个设备配线区(EDA)以星形拓扑安装。在两个设计方案中,EDA都由服务 器机柜代表(或者,在方案2中,由3个机柜POD单元代表)。水平交叉连接的存在不 是强制性的。TIA-942的设计建议可保证设计能够使现有布线设施的灵活性最佳化,从而满足现在 和将来的联网要求。除了电缆线路和连接器的数目外,选择的设计还应反映易用性、可伸缩 性、成本、以及移动、添加和变更(MAC)的能力。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可用寿命预计可跨越数代网络电子设备,尤其是对于服务器和存 储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添加

13、或更换比以太网或光纤通道交换机和核心路由器等联网设备要频 繁得多。因此,选择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必须能够为HAD和EDA之间的网络架构提供 最佳的连接设计。TIA942数据中心指南特别指出,水平和主干布线的设计应适应将来的发 展,以避免重新考虑这些区域。TIA-942还指出,除厂家专门要求外,设备不应直接连接到布线基础设施。这与提供 开放布线系统架构的设计建议的其它标准文档(例如ISO/IEC 11801: 2002、ANSI/TIA/EIA 568-B)的要求一致。这保证设计符合从网络设备机柜到数据中心主配线架安装的网络设备 线束链接的使用要求。在TIA-942中规定的全部铜缆通道都基于100米和4个连接器形式的最坏条件。 ISO/IEC 24764(草案)、TIA-942、ISO/IEC 11801和电子设备厂家的建议中推荐通道的固定 水平部分至少应为15米(50英尺)。虽然在通道的其它部分中可能支持某些较短的长度,但是在区域配线和合并点对此最 小距离有要求。然而,通过专利型电缆和连接设计,泰科电子克服关于这些最小长度的标准 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