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6715301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摩尔定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 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 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2.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 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3. 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 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 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 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

2、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 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4. 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 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 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 闭的社会性格等。5. 媒介人物: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公众对于媒 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 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 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6. 新媒体(Newmedia): 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3、新媒体是相对 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 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7.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 ,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 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 程度低。8.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 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4、9. “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 较为狭小地方发生的事件,可以表现出对时空,以及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 “征服”;而且这类事件一般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一定意义 上,大众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10. 全媒体: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 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 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 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 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

5、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 得任何想要的信息。11. 媒介环境:大众传媒把不在场的东西呈现给受众,打破了交流“在场的有限性”。 既然面对的是一种“不在场”,人们只有借助媒介来了解信息和理解意义,面 对面的直接经验被一种中介化或媒介化了的间接经验所取代,由此,媒介向大 众构建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的客观现实的环境。12. 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 舆论的地方。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 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13. 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 数的平方成正比。当一项

6、技术已建立必要的用户规模,它的价值将会呈爆炸性 增长。这条定律进而衍生为某项商业产品的价值随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定 律。14. 传媒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有学者认为传媒接近权是指“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 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 开放的义务和责任”。15. 电子乌托邦: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 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电子乌 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1

7、6.新媒体定义及其特点: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 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 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 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 交互性与即时性:双向传播让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大多 是一对一、点对多的单向传播。新媒体是多点对多点的双向互动式传播。新媒体 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地压缩了信息传播的物理空间,形成 了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信息。 第二,开放性与共享

8、性。开放性:技术的开放性:开放的媒体的物理条件(APPS、 SNS);介质的开放性:媒介融合成为趋势,“边缘类媒体”扩充着媒介生态群;内 容的开放性:内容在云端、内容在UGC (User Genera ted Con ten t,用户生成内容 的意思)。共享性:共享性是信息与物质、能源最本质的区别。根据物质不灭定律, 消耗掉的物质资源和能源已经转化为其它形式,所以,物质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少。 但是,信息与物质、能源不一样,信息是可以共享;第三,多媒体(Mul timedia) 与超文本: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 和声音(

9、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 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超文本(Hyper tex 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 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 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个性化与社群化:第四,新媒体满 足了“个性化、分众化”的媒体消费。网络电视利用网络强大的双向交互功能和 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使用者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个性化节目单。受众进 一步分化,流向不同的媒体。新媒体环境塑造了区别于传统的新型在线社群。在 线社群是一群人藉由电子媒体的相互沟通所形成的一种新兴社会现象。17.新媒体从以

10、下方面改变了媒介生态 :打破传统媒体霸权;报纸的发行量、广 播的收听率、电视收视率的下降;经营收入变化;阅读习惯变化;传统媒体与 新媒体共生共荣;对公共领域的重构。18数字鸿沟(Digitai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 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 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 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 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 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原因: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国家间 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存在着

11、经济水平之间 的差异性是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其它一些社会因素也对数字 鸿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存量差异 、社交范围差异 、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等。19.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 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主要特点 有,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 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 传播

12、、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 对复杂的传播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 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用户既是受众, 又是内容生产者。通过手机报这种媒体形式,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人们的评论, 人们阅读后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传播效果强大。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 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20.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媒体的碎片化:媒体的碎片化特征将继续加剧,大众品牌影响力的下降 和大众媒体接触

13、的减少是大众市场“碎片化”的两大特征,传统媒体的优势在 碎片化遇到挑战,互联网等新媒体将在碎片化加剧的背景下迎来发展机遇,新 媒体的唯一出路是“专业、精细、特色”路线;第二,媒体的融合趋势加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将会加速融合,报纸开设网络 版,以及报纸杂志与网站合作开设线上发行平台,以及广播的网络化、电视的 网络化都会进一步得到发展;新一轮并购大潮出现 :第三,新媒体之间将出现新的一轮并购大潮,并购是为了增加对受众的覆盖,有着较广覆盖的新媒体将会收购那些资源和渠道过于单一的媒体,甚至互联网 和户外媒体、互联网也可能并购平面和传统媒体,这股并购大潮是在经济逐渐 回暖后会开始;第四,新媒体将从资源扩

14、张到价值扩张:一个媒体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不能 给消费者带来干扰,因此互联网的硬广告将可能进一步净化,户外新媒体将会 在创意上进一步提升,或者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信息,逐步去留住 消费者分散和几乎疲劳的注意力;第五,新媒体将从资源扩张到价值扩张:如今,新的户外渠道媒体已“掘地三 尺”,电梯,卖场、高校、KTV、宾馆、铁路、公交、出租车、医院、药店、候 机楼、银行,甚至厕所都被一块块液晶屏占领,一时间,只要是户外媒体,似 乎处处都有成为“金矿”可能。新媒体必须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及介入企 业的系统营销问题,才能得到广告主的信任;21.媒介环境中的三种不同现实。在媒介环境中,存在着三种不

15、同的现实:第一种 是现实的客观世界,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第二种现实是媒介现实,指 媒介所呈现的文件情景。第三种现实是受众现实,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 现实的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媒介现实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对于传播者 而言,媒介现实是传播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反映了传播者的主观现实。另 一方面,对于受众而言,传播中经过符号化的媒介现实,大都是他们无法亲身感 知的现实世界的他人经验,是相对于受众主体的客观现实)22.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 上;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

16、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的边界不断 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23数字鸿沟: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 中存在的差距现象。产生原因: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国家 间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水平之 间的差异性是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其它一些社会因素也对数 字鸿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存量差异、社交范围差异、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等。24.媒

17、介融合特征:第一,技术化与全能化。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媒介融 合根本的和直接的诱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信息技 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 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依托于不同媒介的文化形态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 文化的技术性与全能性。它不仅体现着大众文化的精神,也兼容并包着精英文化、 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第二, 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媒介融合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模式与传播模式。融合媒介意 味着不同类型的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媒介联合经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 产成本,一种新的新闻传播

18、模式“融合新闻(Multiple-journalism)产生了。 媒介融合在内容的集约化生产方面,不仅表现在传媒组织的合作,还表现为内容 生产的全民写作。第三,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 可以分为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内容从物理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文字、声音、图 片、图像等;从媒介载体上看,可以分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 体上的内容。25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 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公共领域的构

19、成: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 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 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 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 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独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公共领域的重构。 在新媒体中,传统媒体的“点对面”被ICQ、BBS、博客等“点对点”、“多对多” 的新传播形式所取代,它使每个人既有“听”的机会,也有“说”的条件。而且, ICQ、BBS、博客等新媒体是一个开放、平

20、等和互动的空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 流”和“理性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有 一种对公共事务保持热切关注的态度,特别是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26. 新媒体的媒介力量(1)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影响传统媒体的发行:阻碍发行增长;影响传统媒体的 广告收入增长:分流传统媒体广告 。新媒体内容来源具有高价值、观点性等特点, 新媒体的价值逐渐获得企业主认可,广告主逐渐消减传统媒体的营销费用,将其 投向新媒体,随着新媒体营销价值的提高,还将继续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2)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内容依然为王,传播途径更为丰富。数字技术革命 下,专业的新闻媒体提供的深度调查、

21、冷静的评论等,也是无可替代的;新旧媒 体:竞合,而非对峙。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双赢。新媒体不可能一枝独秀,未来媒体 竞争将是新旧势力的整合,而非单纯的对峙。对传统媒体传播介质解构的同时,为 专业新闻机构提供了凤凰涅磐式建构平台。极大降低运营成本。(3)新媒体与社会变革:积极影响:新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实体,新媒体经 济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让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也成为推进民主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开放意识的重要因素。世界进一 步变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成为了一个“世界村”(global village), 重回部落时代。(4)消极影响:垃圾信息过多,不良信

22、息泛滥;知识产权问题,各种盗版。 “信息鸿沟”进一步拉大,“信息孤岛“现象进一步加剧。27.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点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 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 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 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

23、觉能力的延 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 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 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对麦克卢汉的某些理论进行新的 解读,言之成理即可。28. 合实际分析微博、微信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和影响。 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 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微博的到来, 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冲击与调整: 第一,议程是设置由媒体到民众的转变。所谓议程设置功

24、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 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 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微博的出现实现了议程设置的权利从传媒到受众的转 变。微博打破了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微博打破了媒体对议程设置的强大掌控力,议程设置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 从媒体手中交到了普通公民的手中;其次,微博成为传统媒介的信源,影响传统 媒介的议程设置。 第二,意见领袖理论发生了变化。所谓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 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 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

25、量都 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 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传统的意见 领袖多为社会精英所保持,话语结构单一,难以让普通受众产生亲近感和共鸣。 而微博的意见领袖则有很强的草根性,代表了民间的声音。第三,被大大弱化的“把关人”。“把关人” 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 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 (1947 年)一文中, 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 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 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 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

26、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把关人”既 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微博时代的来临大大弱化了“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微博时代的信 息不需经过“把关人”的层层审核,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微博的这种传播形态印 证了尼格尔庞帝的预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 抬头的后信息时代。微博时代的到来,宣告了我们打破了旧时代的信息垄断,进 入了个人信息抬头的新时代。29. 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请从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差异的角度分析之。(1)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 构成的环境。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

27、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符号。一系列的信 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当某类信息的传播 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信息环境具有 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2)传统社会,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处于重合状态。大众传播系统发达的现代社 会,信息环境则与客观环境产生了分离,成了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具 有了相对独立性。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 大面积传播;信息的特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3)李普曼,美国新闻工作者,提出,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 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

28、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用于 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 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4)藤竹晓“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 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 “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5)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力量,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 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30. 观点讨论:给出观点是:网络

29、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网络不会取代传统的媒体,更多的 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合。(1) 网络媒体又称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 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 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 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2)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新媒体(网络媒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 网民到2010年,预计绝对数字将达到全球第一(当然相对数字还是小)。网络 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存在的关系。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当然,电 视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不全受网络影响。我这儿有5月10日

30、美国一家公司的调 查:2000 人中,23%的人少看电视了,20%少看杂志了,9%少听广播了,11%少看报 纸了。电视观众的减少量最多。但是,我认为任何媒体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网络 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者能和平共处, 现在也会是这样。以前电视刚出现后,有人预言它会替代广播,事实是和平共处。 各种媒体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报纸不要任何电子设备就能阅 读;广播,可以边干其他事边接收。受众在选择媒体上不存在排他性、应有多种 选择。以后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媒体还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相互融合, 出现网络广播、网上视频等。(3) 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格局有突破发展作用。传统的新闻媒体在政策信息传 播中一直秉承着单项传播的格局,始终处在一个单向传播平台上,即“我说你听”, 使受众形成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惯式,并不利于社会的民主和谐发展。尤其是当传 统新闻媒体传播有误信息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新闻博客带来的传播方式正 在冲击着以传统新闻媒体为代表的单向政策传播体系,共享传播正在成为分散于 小众中的政策解读方式。新闻博客对新闻传播格局的改变引发了新闻业务、新闻 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介运行的逻辑。(4) 因此,网络媒体会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但更多的是交流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