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调查报告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714188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俗学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俗学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俗学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民俗学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 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春节民俗变化情况调查的报告111 学院电子系 09 级电气信息专业,姓名 11111 学号 0905071025 111 学院电子系 09 级电气信息专业,姓名 11111 学号 0905071025 111 学院电子系 09 级电气信息专业, 姓名 11111 学号 0905071025 摘 要: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民俗是历史积 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 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然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春节民俗的改变 ,中国民俗节 日中最重要的春节,节味也越来越淡了。关键词:习俗种类 现

2、在的变化 变化原因 我的希望正 文: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一度的大型节日,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中国人 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春节对于中国 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在老辈人眼里,过年是 贴对联、祭祖、吃团、年饭,在小辈人记忆中是发压岁钱、放鞭炮、穿新衣。这是固定的程 序,缺了这些,就不成其为春节了。春节有的习俗呢有很多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 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 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

3、事,下地保平安。2 其他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扭秧歌,踩高 跷,敲锣鼓、舞狮子。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 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 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 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 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 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 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 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 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 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 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 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

5、如东 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 福也贴倒了。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 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 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7除夕守岁: 1 )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 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 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 计时方法的 23点到 1 点。除夕夜的子时,

6、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 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 待。8 放鞭炮:1 )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 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 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 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 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

7、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 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9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 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 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 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 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 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

8、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 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就现在而言我们的春节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村里还好一点,在大城市里春节 已经越来越没有年味了,首先从祭祀灶神、年画、窗花、贴福字而言可以收已经在城市里绝 迹了,在农村里基本上都还保持着。放鞭炮能增加春节的气氛,然而现在在大城市里已经禁 止了燃放鞭炮了,因为燃放鞭炮有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火灾,沈阳最高楼就因为燃放鞭炮烟 花而引起的大火烧没了,在农村里烟花爆竹还是可以随便放的,一般也不会引来大火的。贴 对联这是每一个家庭在除夕那天都回去贴的,我家的对联每年都是我贴的,其实呢贴对联也 有很多的讲究的对联的左右绝对不能错的这与对联左右两边对子的字音

9、平仄有关,不管是在 城市里还是在农村对联是家家都贴的,这个习俗都没有丢。除夕辞岁我们现在是围在电视机 前一家人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等待除夕的到来,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发生了改变农村里基本上 还是家里人的人自家做,然而在城市里我们很多家庭都是从大酒店里买那种半成品饭菜回家 自己加工处理,很方便在家就能吃大餐的年夜饭。对于拜年现在是变化最大的习俗了现在社 会信息高速发达人们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机,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十分的流行,比以前的去对方 家里还来得快,每年除夕夜通信运营商都忙死了,我每年也会在这天晚上发好多的祝福短信, 我也是比较喜欢这种方法的。在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除了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10、感恩节”等“洋节”越来 越受人青睐。“洋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娱乐和文化消费,逐渐变成都市生活中的狂 欢日。然而,对比“洋节”的走俏,中国传统节日却黯然失色。春节的年味也开始越来越淡 了。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凝结在人们的情怀中,即使有那么多的洋节,却难敌春节的魅力,没有哪个节日像 春节这样隆重,这样深入人心。即使远渡重洋的游子也在春节这一天多一些对亲人、故国的 思念,捎来深情的问候。其实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 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 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

11、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 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 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 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 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我希望我们的春节习俗能够一直保持下去。结 论:春节的习俗已经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丢失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特别是 在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民俗的改变致 谢: 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篇二: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

12、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 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 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二)时间2014 年 2 月 10 号 2014 年 2 月 16 号(三)过程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 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 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 24 节气也是祖先们 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13、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 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 色进行活动。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 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 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 元宵节做汤圆食之。?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

14、子至岳家。邵东还有 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 六月早稻 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 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 走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 叶粑粑上供。?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 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 团圆,乡间多在

15、中午团年。(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 来,传承下去。?从小学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民俗文化素养与兴趣,同时开展各类民俗文 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与了解。测控 1302 谢锦篇三:关于凤凰古镇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凤凰古城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前言:城市化高度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寻求一种安逸、舒适的村落来 停下自己的脚步,探寻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为此,我采用寻访法,在暑期放假期间深入家 乡凤凰古镇,寻访凤凰古镇民俗文化,欲探求凤凰古镇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崇拜、传统建筑 特色和居住文化以及该地

16、特有的风俗习惯等主体: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湖南湘西凤凰古镇民俗文化(二)调查方法 寻访法、现场观察法二、调查内容的分析2.1 古镇概况凤凰古镇位于湖南省的西部边缘,因镇西南有一座山,形状酷似展 翅飞翔的凤凰,所以 称凤凰镇,又称沱江镇,因它紧邻沱江而建。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2001 年 12 月 17 日,凤凰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历史悠久,从春秋起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名胜古迹多,石板街、吊脚楼、古城楼都还完好的保存着。传统文化有凤凰土话,苗族服饰, 楚巫文化,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的阳戏,文武茶灯戏。还有多种民间技艺,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

17、。2.2 建筑特点凤凰古镇很小,只有一条主街道。以此街道就是凤凰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 城。房屋建筑颇有明清风格,在装饰上基本不雕龙刻凤,而是使用有湘西风味的雕花木窗。 它保持了山地环境的原有植被和地形,建筑布局紧凑、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营造居所。 吊脚楼的建筑使空间呈现出三维特性,总体建筑显现出参差错落的空景 观。凤凰古街是保存 完好,明清时期古建筑一条街。长约1200米,地面和台阶用石块、石条铺就,呈“s”形东 西走向,多数建于清代嘉兴年间。街面房屋以纵向组合,排房式布局为主,由西向东呈阶梯 形错落有序,各院落以硬山屋顶为主,门面两侧由马头墙连接,房屋门第、前檐构造做法多 样,装

18、饰题材丰富,局部造型不拘一格,布局为方形或矩形出现,围合的庭院,中轴线明显, 四水归堂天井式,房身建筑一幢二层,正房中坐,倒坐相对,两侧厢房对成分布,颇具江南 风格,被史学称为具有秦风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凤凰古街按照道教的传统风水学说理 念,南绕营盘山,北屏社川水,进行“辩证方位”“相形取胜”,建筑群依山就势而建,空间 层次丰富,古街的朝向与秦岭空气流向相适应,避西北寒风,东纳东南阳光,夏迎东南凉风, 是适人居住的老街。2.3 手工艺品 凤凰的手工艺品极其丰富且十分具有民族特色。主要有织锦、蜡染、 扎染和银饰。凤凰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19、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土家 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 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 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 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 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最后再做些 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格,手工编织,作工

20、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不仅会绣花,会纺纱织布,还能编织各种图案的花带。传说古时候, 居住在苗岭山区的人遭受毒蛇的伤害。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见蛇遇同类便迅速离开。由此 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仿照蛇身的花纹编织一块约1 寸宽的花带,然后,她将花带缠在身 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带对蛇摆弄,毒蛇见了以为是同类,果然迅速离开。这个办法很灵, 一下子传开了,许多苗家人免受其伤害。自那以后,苗族织花带也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苗 族花带经代代相传,越织越快,越织越美,它由原来单一的为了防止蛇伤发展到现在的多种用途,如作为青 年恋爱的信物,馈赠亲友的礼品,做提包的背带和家具的装饰等等。

21、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 格,手工编织,作工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2.4 凤凰少数民族凤凰土家族、苗族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土家苗寨 家家户户多有自己酿酒的习惯,酿制的多为甜酒、白酒。白酒中以苗家的包谷烧、土家的高 梁烧最好喝。湘西凤凰土家苗民夏天用凉水冲甜酒当水喝,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水煮开 泡煻糁和阴米再加蜂蜜当茶饮,充饥暖身。平日劳动归来,没有下酒菜也要喝一两碗包谷烧 或高粱烧解乏。家中来了客人,甜酒、白酒亦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每逢年、节,接亲嫁 女,红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动,酒的作用便更显得重要了。酸辣是土家苗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味。对他们来说

22、,没有酸辣,吃龙肉都没有味。 有“辣椒当盐,酸菜当饭”之说。故而,在土寨苗乡,家家种有辣椒地,户户备有酸菜镡。 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类:蔬菜酸、肉食酸、粮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 体,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或酸白菜)、萝卜酸、辣椒酸、豆荚酸、野葫 葱酸、大蔸菜酸、蓖头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肉食酸顾名思义,是以动物、家禽或水产 的肉为原料的酸食,如:酸猪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鸡肉、酸鸭肉、酸鱼等。酸鱼最有 名气。粮食酸主要以包谷和糯米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谷酸糯米酸等。日常菜肴方面,春天吃新鲜舳笋炒肉、凉拌山笋、椿木尖、蕨菜(一 种野蕨的嫩苔)炒

23、腊肉、野葱炒蛋、鸭脚板(一种野菜)、桃花虫等;夏天有莴笋炒黄鳝、泥鳅 钻豆腐、麻辣小山羊;秋天有油炸蜂蛹、油酥野鸡、罐罐菌炒肉、枞菌炖豆腐、板栗炖土鸡、 野木耳炖土鸡;冬天有血粑鸭火锅、全牛火锅、腊猪脚火锅、野猪肉火锅等。三、建议(或对策)凤凰古城只是中国众多古城中的一个,中国还有着许许多多充满文化内涵的地方。在此 次寻访中,我收获匪浅。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篇四:民俗风情调查报告民俗风情调查报告 汉中陕南风情2011 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2 班 2011214505 冯婉陕南风情1. 乡土美味镇巴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 “镇巴腊肉”之

24、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 了今天的镇巴腊肉。镇巴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 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无污染天然的腊 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镇巴的大小餐馆内,腊 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等菜肴。镇巴腊肉的吃法多样, 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 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镇巴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

25、束后,腊肉肉质不变质,在农户家里,一年四季都可以 尝到腊肉,这得益于保存方式,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 2010年 12月,经国 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镇巴腊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 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陕西省省镇巴县所辖行政区域。.2. 镇巴面皮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 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 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 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

26、.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 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以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 方名小吃.( 汉中)3. 镇巴传统民居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 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 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 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 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 铺密竹,抹上灰泥,成

27、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 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 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 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 巢居的发展。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 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 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 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 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

28、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4 .背手和解手的来历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人,走路时爱把双手反背在后头,还把上厕所叫解手:大便叫解大 手,小便叫解小手。为啥有这种习惯和叫法?提起来还有段传说故事哩。 明末清初,经过多 年的战乱,川陕两省赤地千里、人烟稀少。朝廷便从湖广地方大量强迫人民往川陕迁移。这 就是有名的“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 且说川北地方的一大批百姓,故土难离,不愿搬 迁到外地去。官府就把他们一个个背剪双手、绳捆索绑,由官差押解,成群结队地横穿大巴 山往陕西前进。百姓们一个个忍气吞声地、三步两回头地往北行走。他们像犯人一样,没有行动的自由。

29、他们要大小便了,首先要报告给差人,得到允许后,暂时把手上的绳子解一解。大便时间长 叫大解,小便时间短叫小解。大小便完后,再照样把双手反捆上,以防逃跑。俗话说,水火不留情。老百姓人多,吃的又是稀汤汤菜糊糊,一路上不是这个要解手, 就是那个要解手。官差人少,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就很不耐烦,有时绳子解得很不及时,有 时就干脆不动弹。害得百姓们常常弄脏了裤子。百姓稍有怨言,就要遭到毒打,还有不少人 被活活地折磨死了。百姓中有个叫王刚的汉子,为人正派,性格刚强,力气又大,很得大伙的信任。他决定 要带头造反,趁夜晚集中关押睡觉时,暗地联络好了大伙,商量好了暗号和行动。第二天, 大队人马牵成线线,路过川陕两省

30、交界处的天池梁,这是大巴山的主峰,山高林密。中午, 王刚吹了一声口哨。大伙纷纷要求解手。官差们骂骂咧咧地先后把不少人的手解开了。王刚 又连吹了三声口哨。他带头飞起一脚把官差头踢下了山。大伙就一拥上前,官差们防不胜防, 寡不敌众,全被推下了万丈悬崖,喂了野兽。人自由了,祸事也闯下了。他们不敢回老家四川,也不愿去新地方,就在天池梁附近的 老林中定居了下来。他们结草为庐,刀耕火种,过着山高皇帝远、自食其力的生活。这儿 的人因为在押解途中双手被捆绑得久了,就养成了走路时背剪双手的习惯。解手的叫法也习 惯成了自然。于是,这种习俗就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5. 奇特的嫁妆- 腌菜汉中地区有句俗语:“嫁妆没

31、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 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其品种越多,女儿显得越光彩。这风俗,在 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腌菜”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味淳色泽亮:凡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美味叫绝。久 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这种菜制作精细,品种较多,像春波浪、椿芽子、茴 香菜、春笋等均可制作。因所有菜都不用切,捆把人坛,故又称“把把腌菜。”这种菜不仅是 嫁妆必备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而嫁妆中最为光彩的是“腌菜酒”和“腌菜茶”。“腌菜酒”是新婚之夜“闹房”仪式中的必备品。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 水果等。新郎新娘坐在一起

32、,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坐在一圈,边吃边喝,连唱喜歌。吃“腌 菜茶”,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早。先将“陪嫁腌菜”摆起,再泡上浓浓的巴山茶,然后请亲友 和双方亲属围桌而坐,喝茶品茶。同时,亲友们还要挨次歌唱助兴,如:“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 妹子贤 慧郎勤俭,劳动致富建家园。”奇特的嫁妆-腌菜,也有她美妙的传说:一年秋天,春香姑娘早早地在园子里栽上青菜,好好的作务,准备给久病的婆婆贮备青 菜,让婆婆一年四季有菜吃。冬去春来,青菜叶长得绿旺旺的,叶片大张大张的;春香一片 一片地扳下许多,用这样那样的办法,一次一次地试验着,如何能保护好青菜,让它不黄不 腐烂

33、?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了。一次,她发现炒熟了的青菜,因为里边有盐,能放两三天不坏。 于是,她又扳了满筐青 菜,在河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下晒个半天,然后用盐抹了,用 棕树叶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装在坛子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她又从坛子里掏出来,嗬, 一股香味儿立刻冲入鼻孔。她再撕下一些放在嘴里一嚼,怪好吃的,挺有味儿。她高兴地跳 了起来,立即拿了告诉婆婆,婆婆一尝,也喜欢得眼睛眯成了缝儿。第二年青菜长高了,春 香把保存在坛子里的咸菜拿出来:用油炒了端给婆婆吃,婆婆高兴地连说:“孝心,孝心? 真是一片孝心啊!”春香做的长咸菜成功后,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跑来看稀罕,学手艺。从此,做长 咸菜的人越

34、来越多了,长咸菜就成了人们最喜欢吃的长存菜。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春香的女 儿丽丽长成了大姑娘。春香在她出嫁前,特意精心地给她做了一坛长咸菜做为陪嫁品,让女 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婆婆,让婆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菜。所以青菜,也叫亲菜。打那以后, 大巴山的农产人家出嫁女儿,做父母的都学春香那样,做上一坛长咸菜作陪嫁品。这个乡俗, 一代一代流传至今。6. 汉中乔迁之喜俗 我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 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

35、小鸟本从 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 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 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 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 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 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7. 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城乡除了商店每日顾客人来人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

36、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 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 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 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 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篇五:春节民俗调查报告春节民俗调查报告班级:学号: 调查目的:了解本地节日传统及风土人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调查时间:2014年 12 月 调查地点:临泉以及周边县市调查对象:老乡、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调查方

37、式:走访、查阅资料 、网络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临泉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最为热闹和隆重。一、传统流程与习俗腊月初八 农村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所谓“腊八饭”,即一种粥,因此“腊八饭” 又被称作“腊八粥”。制作很简单,即将五谷杂粮一起煮,预示春节将近,寓意;来年五谷丰 登。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祭灶 所谓“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爷。俗语有:“君祭三,臣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 (这后两句带有玩笑骂人之意)因此,临泉地区祭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

38、贡品以当日晚餐 为主,辅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枣。农村地区做饭用的灶称为“地锅”,灶台称为“锅台”,主人做好晚餐后须先盛一份放在 锅台上,再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蜜枣。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 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和蜜枣吃,就可以让他嘴巴变甜,在玉皇大帝 面前只说好话,以保来年富贵与平安。贡给灶王爷的吃食,家里人人不许碰,只有在晚饭过 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有的人家会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爷的神像,神像两边也通常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 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这一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空气中弥漫着浓 浓的香气。

39、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 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1、办年货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 小吃点心。2、蒸馍、炸货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 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热一热。这蒸的馍一 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花多用塑料纸制成, 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

40、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 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一定不能断,否则不吉利。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 炸,炸到焦黄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萝卜、豆芽、老豆腐、虾仁分别剁碎,放入大 盆里,加入调料拌匀,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丢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除了这两样, 还有炸一些鱼块或鸡块。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香飘满院,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据老人说, 家里厨房炸东西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进的,以防毛手毛脚碰坏了东西,不吉利。3、上坟在这段日子里任选一天,家里的男主人买上火纸、鞭炮,带着孩子到自家田里给已故亲 人上坟。大年三十1、 贴春联有一种说法,春联一贴,就不能讨债。不论欠多少钱,也不论多么急

41、着用钱,也只有等 到出了正月再要。不然那叫“抠”人家的门神眼,对双方都不吉利。一些欠债户,甚至早在 二十七八就贴好春联了。 主门上贴好春联后,就贴一些什上。什么物贴与其相关的字, 床上要贴“身体健康”或“身卧福地”等;堂屋后台上方要贴“赠福财神”或“金玉满堂”等;后台香炉窝上要贴“满斗香火”等;腊台两边上要贴“大 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贴“满箱衣裳”等;锅台墙壁上要先贴请的灶王爷,再在两边贴上“上 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是“一家之主”。水缸上要贴“水泉四海”;石磨上要贴“下面如雪”;院内外树 上要贴“满院春光”、“抬头见喜”、“春光明媚”等;猪圈羊圈牛棚上要贴“六畜兴旺”等; 架车和自行车

42、上要贴“日行千里”等。如粪堆、红芋窖、柴垛上等,要插上花花绿绿的纸条 子。要是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是不贴春联的。第二年,只贴绿纸或蓝纸春联。只有到 第三年才贴春联。临泉旧时的对联有许多讲究,各姓有各姓的联话。如姓张的是:“金鉴名臣 第,春钱学士家。”姓程的是:“军容周司马,理学宋名儒”。姓宁的是:“科名高北斗,家世 本两清”。姓岳的是:“汤阴分世业,颍水振家声”。贴对联的同时,旧时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年画,挂中堂字画,张堂名灯。堂名灯就是大 红灯笼,灯笼上写金字、堂名。堂名灯也是根据姓氏有别的。如姓王的堂名灯是“三槐堂”, 姓章的堂名灯是“全城氏”,姓周的堂名灯是“友竹堂“,姓贾的堂名灯是“瑞之堂”。联话 (对联、春联)中堂内容,堂名都是根据这一姓,始封地方或本姓最有名望的古人事迹编成 的。但是一般平民百姓、贫苦人家是没有“堂名灯”的。2、扫尘 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通通打扫一遍,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寓 意辞旧迎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