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思考题答案

上传人:胡** 文档编号:16713907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入行论思考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行论思考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入行论考虑题答案 - 入行论考虑题答案 第1节课 1、名词解释:五部大论 答:五部大论是戒律方面功德光律师的戒律本论,俱舍方面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中观方面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般假设方面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因明方面法称论师的释量论。 2、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你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案和安排? 答:自己发挥 3、从哪些方面,可以表达出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颇受重视? 答: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而在过去的印度,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可以真正有利于众生,才可以出版,故从108个注疏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非常重视。藏传有103函

2、甘珠尔、250多函丹珠尔,各派大德所造的论典也不计其数;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在千经万论中,各大教派(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宁玛派)每个寺院一致公认共同认可的、必需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尤其是噶当派,尊崇本论为必需要学的“噶当六论”之一。 4、了知作者的功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答:一方面可使你们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得起来。 第2节课 5、名词解释:闻法四想 答:把上师作医王想,佛法作妙药想,自己作病人想,认真修学、精进修持作治病想。这是华严经中强调的闻

3、法四想。 6、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答: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有所体会,必须依靠自己的修行,想方设法在相续中感受佛法的真正味道,使自己真正受益。否那么就像华严经中三个比喻:第一,假如没有修持,光是给别人讲,就像聋子给别人放音乐,音乐再好听,自己一点也听不到,学而不修就是这样;第二,就像船夫,经常载人渡海,自己却在大海里丧命,不会受用佛法的人就这样;第三,说糖如何如何甜,但一点也不品味,不去修持佛法,口头上说得再好听,心里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 7、假如总是把修行方案往后推,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的人身特别短暂,面目狰狞可怕的阎罗卒一步一步向我们逼来。假如

4、对大乘佛法没有种下一点善根,临死时就会一点把握都没有。一定要在相续中种下佛法的善根,也即所谓的“种下金刚菩提种子”,否那么,没有下功夫禅修,一辈子就算讲得再好、说得再好、学术上的研究再怎么出色,还是永远跟着习气走,自己的心始终不会有改变,大乘佛法也不会对我们真正有利益。假如没有很好地发愿,下一辈子有可能全都忘光了。所以,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强迫的要求,一定要及早修学。 8、闻法时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我们应具什么样的发心才最有意义? 答:发心可分为善的发心、不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听法为了损害别人,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是不善的发心。既没有为众生,也没有为自己,什么想法都没有,就是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

5、又有上等、中等、下等三种,下等的发心是:想获得世间的一些快乐、长寿、安康、发财、名利等利益,不为解脱之因,称为世间的发心,也就是下士道。中等发心是:不管别的众生,只是自己要获得解脱,这是中士道的心态,虽出世间但不是最高的解脱。最好的是上士道的发心,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众生,成就圆满的佛果。我们大乘修行者,应该发这种最上等的菩提心,通过听受释迦牟尼佛的殊胜甘露妙法,依靠佛法来让无始以来都当过我的父母、如今沉溺在苦海中非常可怜的众生,全部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样的发心才最有意义,哪怕在相续中生起一刹那,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9、我们听法时,应该远离哪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 答:三种过失:

6、耳不专注、心不专注、杂有烦恼(妄念杂话、心不在焉)。六种垢染:傲慢、不起信心、没有希求心、外散、内收、厌倦。五种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不能领会而持。 10、“假设拥有了名声、地位、财富,这种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写出理由。 答:名声、地位、财富在人世间来说,尚且不是最有意义的,只有那些目光短浅、学问平常、心胸不够宽广的人,才认为这些最有意义。学佛的人都知道:人世间不过是六道之一,上面还有二十八层天;而六道之外更有他方净土,比最高天还要殊胜无数万倍。只要我们稍加努力,这些地方都可以去,仅仅停留在世间的财色名位上,实在是愚蠢至极。我们已经得到了

7、人身,也听闻了佛法,这就世间最有价值的事情,假如相续中生起利益众生的心。用这颗千百万劫难以得到的心,来修学佛法,一生就脱离六道轮回,这才是最最有意义的! 第3节课(原书缺第13题) 11、名词解释:教法.证法、善说海、随福德分善根.随解脱分善根 答:教法是从理论上说,指语言文字、法本、念诵、传承等,乃至听懂一句法义;证法是以实修为主,指教法的意义在我们相续中存在,乃至自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善根。“善说”指完好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所以无著菩萨把入行论的注释命名为善说海。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为世间利乐而修,只能获得一点人

8、天福报,善根变成了人天福报之因,称为随福德分善根;发心不圆满,声闻、缘觉欲求自己永脱轮回获得寂灭的善根,善根成为解脱之因,叫做随解脱分善根。 12、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详细阐述。 答:华严经云:“欲求导师慧,终究最胜道,甚深一切智,无上解脱王,勇猛勤精进,速发菩提心。”又云:“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律藏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罗汉师父与新度沙弥同行,师在前,沙弥在后背负行李。罗汉突然观见弟子发大乘菩提心,愿于将来度苦海众生;遂接过衣物,令沙弥前行,己在后行。可见,虽为凡夫小儿,一发菩提心,四果罗汉也尊重伺

9、候。 大般涅槃经喻:“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圹野守护导者。”华严经喻: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不管修禅、修净、修中观、修大圆满,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假设能以这种心态时时摄持,哪怕只是听一堂课,其功德乃至佛果之间也是不会耗尽的;假如仅仅为了名食财色等人天福报,那么来生仍然堕落。 14、学习佛法和学习世间法,二者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以说明。 答:世间上的

10、学校为了灌输知识,尚且制定了一套强迫机制来约束学生,佛法就更不待言了。假如徒仅是为自己的快乐、享受生活,不听课没压力恐怕好一点;但是假如为了度化众生,使自相续与佛法相应,每天都应该有一些佛法的压力。这是二者一样的地方,没有压力就不能增进。不同的地方是发心和目的:世间学习的发的是超越别人之心,目的无非是吃穿住行;学佛应发菩提心,目的是获得解脱。为了学习和实修结合,除了既定的学习之外,每天加诵忏悔经咒,顶礼诸佛菩萨,依经论指导而学修。学修之前先发利益众生之心;完毕后回向众生安乐。 15、“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而活?为众生而活!”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答:假如我们是佛菩萨,这是多劫以前,早已发过的大愿,无数生以来,已经在屡行理论我们的愿力了。假如我们仅仅是凡夫众生,为众生也就是为自己。我们生活在众生中,众生本就是相依而生,没有了众生,生存的环境就没有了,这世界就不再存在,我们还为谁而活。即便非修行人,也无形中在为众生而活;我们修行人把心念转过来,是刻意的为众生而活。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