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6712541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相对欠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 对山东省昌乐县南郝镇的调查【摘要】当前农村信用社是唯一真正服务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产权改革又是改革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明晰,使得农村信用社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产生了严重的“金融克制”,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的贷款需求。在当前,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革并不适应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而应当实行以政府代表农村入股并成为第一股东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把农村信用社真正改导致为真正服务“三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2、Discussion to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Property Right Reform In the Comparatively Underdeveloped County Investigate for Nan Hao Town Chang Le County Shan Dong ProvinceAbstract:The current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is the only regular financial organ which truly serves the countryside,and

3、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reforms relates to the entire rural finance market health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property right reform also is the reform key . The current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is undefined, caused the countryside cre

4、dit association to deviate the objective which serves for “three agriculture”, has had the serious financial suppression , has restricted the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s healthy development, could not meet the current farmers loan need. In under the current I thought in the true significance the

5、 joint stock system and the cooperation system reform and the unsuitable backwardness area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s actual situation, and should implement by the government buys stock on behalf of the countryside and becomes the first shareholders stock cooperat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tran

6、sforms truly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into regular financial organ,which truely serve” three agriculture” and do not take the profit as the goal.Key word: countryside credit association; property right reform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信社因受宏观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走过了一条自我否认的道路:从创社之初的合作金融组织演变为改革前的国家银行基层组织,从民办走上了官办,农村

7、信用合作社基本丧失了合作组织的性质与功能,发生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合作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农信社也进行了恢复“三性”及脱离农行行政管理等改革,但是我国农信社既没有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也没有坚持重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更没有真正走上合作金融的发展轨道。我国农信社如何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本文通过合作金融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农信社改革实践和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探讨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问题。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总规定界定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

8、度,明晰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也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难题。然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要不要改革?以何种途径改革?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昌乐县是潍坊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县,本文重要对南郝镇毕家庄村进行了实地走访,毕家庄村是该镇具有代表性的村。而对农村信用社的资料重要是从农村信用社的职工手中得到的。毕家庄村现有农民200户,其中大部分的年均收入在5000元,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业。由于时间限制只调查了其中的20户,他们的收入分布依次是:其中8户年入在10000元左右属于比较好的家庭,7户的年收入在4000-7000元,属于村里的一般家庭;另5户年收入在4000元以

9、下,属于较贫困家庭。分别针对他们对农村信用社的结识,对产权改革的结识,及他们关心农业贷款问题向他们进行了调查。一、产权不明、主体虚置是制约农信改革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推广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我国,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献中,很长一段时间把合作制和集体所有混为一体。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公司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没有合作制的概念,各种金融法规也把农村信用社定义为“集体国有制公司”。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可以有环节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性质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职工已统一转为集体职工

10、工资福利待遇与国家银行一致。由于信用社性质不明确导致长期以来农信社的产权表面上是明确的,由社员入股组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模糊,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权不清楚。农信社由广大农民、乡镇个体工商户和乡镇公司入股组成,这些社员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也基本上不参与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不符合产权清楚条件下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2.出资者并不承担风险。由于有对入股者给予保息分红等政策措施,即使农信社到了破产的地步,在当前情况下,也无法让广大社员的股金来抵冲信用社的损失。3.农信社的积累缺少人格化的代表。目前,农信社的实收资本中,入股资金约占实收资本的20%左右,大量的是农信社依靠政策扶持所形成的集体积

11、累。按照现行制度,集体积累是不可分割的,但这块资本金应由谁来代表,始终没有明确。4.农信社作为法人,重要是服从县联社的行业指令,没有真正的自主经营权。而一旦把权力放给基层社,又容易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5.内部约束机制不强。一是“三会”组织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职能。信用社职工代表大会代替了社员代表大会,信用社领导干部会议代替了理事会,监事会也基本未能履行章程赋予的职责;二是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主线没有也不也许去邀请农民社员代表参与信用管理。6.历史包袱沉重、现实风险巨大。众所周知,农信社的历史包袱十分沉重,重要涉及两大块:一块是巨额的亏损挂账,另一块是大量的不良贷款。据记录,2023年末全国

12、农信社帐面不良贷款余额5173亿元,不良比为49.9%,历年亏损挂帐1083亿元,约占资产总额的10%。农信社产权含棍不清的状况导致法人治理中责权利的严重失衡,产权代理人的权力缺少约束,经营决策者的权利与义务失衡,引发了一系列侵害信用社利益的行为,如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滥用职权、粗放经营、滥用职工、加重农民承担、占挪资金、奢侈浪费等。产权不明,社员作为信用社的所有者,难以享受信用社便利的融资服务,有的信用社社员主线得不到所有者应得的红利报酬,社员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没有被重视,民主管理也速于形式。地方政府借助行政力量,对信用社进行行政干预,干扰信用社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二、从农民金融需求角度看产

13、权改革对毕家庄村和农信社的实地调查(一)、 虽分布于各个乡镇但脱离农民在对毕家庄村的调查中,我发现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在时间分布上重要是春忙时和秋天时,在贷款金额上重要以零星贷款为主并且金额很小,一般只是几百元最多但是两千元,在期限上一般是时间较短最多但是半年。并且我发现他们很少去银行贷款,其资金重要是来自同村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或亲人。他们对向农村信用社及其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表现出一种不信任(他们的普遍回答都是“等钱贷下来菜都凉了),此外,现在银行贷款普遍实行担保制,规定有抵押品,这在农村是不现实的:由于农民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财产,土地也是国家的,所以主线不也许有什么抵押品可言。这就说明农村信用社

14、没有真正扎根农村,农民也只知道有这么个存款地,却不知道它具体的职能。从以上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的一些特点如:一是额度小。这是由农民自身的经济规模所决定的;二是无抵押担保或抵押较少;三是手续繁琐。很多农民难以应付复杂的存、贷款手续,这与他们的知识、理解力等有关;四是方便、灵活、及时的服务。农村信用社在目前来说是真正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正规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础。农信的改革必须体现出为“三农”服务的特点,支持农业的发展。所以在改革时应从农民需求的角度出发,让农民真正了解农村信用社,同时农村信用社也应当对自己的政策进行宣传,进一步到农民中去。调查中我还发

15、现,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在种地方面是一流的,但在金融知识方面是非常缺少的,所以只有从需求角度来研究农村产权改革,才容易把握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和本质特性(如简化农民贷款手续等)。同时当问及农信职工关于昌乐农信中农民所占的股份有多少时,他的回答是:主线就没有什么农民股,至少我不知道。可以看出农信在产权上是很模糊的,对农民的关注限度也是很少的。但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金融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是出于为了国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考虑而设立的,具有自上而下“制造”的特性。因此,金融组织机构往往具有一方面遵循的是国家的偏好,而不是农民的需求的倾向。(二)、农民对农信社缺少了解,对改革态度冷漠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什

16、么样的金融机构,是当前信用社改革一方面要回答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治理结构的进程和效果。由于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贯彻管理责任,从主线上解决农村信用社归谁所有的问题,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对合作制产权较为彻底的改造并解决信用社现实中的若干问题才也许实现。因此,深化信用社产权改革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坚持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的模式,应在保持为“三农”服务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是符合合作金融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定的,也适应我国当前相称部分信用社实际发展水平。在对毕家庄村的调查中我发现,在调查的20户中,没有一家了

17、解产权改革是什么意思,没有一家对入股表现出积极性,其中的15户家庭较好的农户一方面想到的竟是那是政府瞎胡闹,他们都认为:与其把钱交给他们(政府)还不如吃了喝了,即使他们入股钱也不会贷给他们的,而此外5户中,他们主线就没有钱入股,并且他们也认为,钱不会贷给他们,表现出他们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不信任。此外,农村信用社的员工也谈到,他们也希望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的改革,由于他们对改革后农信能否健康发展表达忧虑,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所产生的收入的不拟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和生产的分散性等因素,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比较高。这就决定了正规金融机构即使是农村信用社也不乐意涉足农村金融领域。并且假如

18、把农信改导致为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法人,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出现下岗之类的问题,这也是职工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说要实行真正市场意义上的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革是不可行的,但这却是改革的大趋势。三、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方向问题 从以上可以看出产权改革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产权明晰化。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重要功能在于它能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农村信用社的原生产权制度:农村信用社其精髓体现在合作制上,有着与其他金融组织形式不同的产权特性。农村信用社组织原则明确规定:每个社员必须缴

19、纳“一定的入社费”。有效的产权制度必须保证责权利在个人身上的统一和对称,强调产权制度运营的效率,使每个人既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根据现代产权理论与现代公司制度,农信社作为一个公司法人,必须确立排他性的法入财产权,成为一个独立的产权主体,也就是说必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明晰化有助于明确农信社的财产归属,保护所有者权益,有助于农信社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者经营管理行为,有助于农信社技照市场经济原则参与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产权明晰化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20、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产权明晰化。1.理顺股权关系,重新明确并贯彻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为此农信社必须清理原有股本,明确股本和资本积累归属;2.扩充股本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股权结构多元化,优化股权结构。社员、非社员、职工、法人都可以入股或扩股;大力吸取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入股,例如大力吸取有一定资本,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有强烈需求的种养业大户、各类专业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中小公司多入股、入大股;3.社员入股要坚持自愿原则,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改善对社员的金融服务吸引社员入股;4.我国应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农信社的产权归属,保护农信社所有者的合法利益,保障社员及社员代表大会享有最高

21、权力。理顺股权关系,明确历年资本积累,并非易事,由于其形成因素就相称复杂,既有国家扶持,又有国家银行(重要是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支持,尚有农信社职工的劳动积累。但是,要从主线上明确农信社的产权关系,必须将历年积累剩余产权进行人格化解决,可以按照如下思绪解决:一方面将历年积累填补历年亏损;若有剩余可,按一定比例量化一部分给停止分红时的原有社员:其它部分设立农信社发展基金,由联社统一管理,该部分产权日后分红划归发展基金,用于信用社的发展。这样解决的理由有:信用社停止社员股金分红后,形成的积累有社员股金奉献,量化部分给社员是尊重历史:国家扶持农信社是为了支农,扶持产生的积累转为农信社的发展基金同样是

22、支农;国家银行扶持农信社也是为了支农,扶持产生的积累同样可以划归农信社发展基金;农信社的职工积累是五十年来的积累,并非全为现有职工积累,作为农信社的发展基金较为合适。四、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探讨(一)、对现状的分析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流方向应是改变为农村地区性的商业银行。需要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资产重组和股份化。剥离历史遗留数年的政策性不良债务,使之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组织。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信用社,可通过重新购股改造为真正的社区合作信用社。在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中,农民的股份制占其资产的很少一部分,农民不仅入股人数少并且每股股金小,会员之间股金数额相差数以万倍,规

23、定信用社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可行性。农民对入股没有积极性,信用社的职工也不乐意实行一人一票的管理方式(股民素质参差不齐)。而从目前的形式看,恢复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并无多大进展,虽然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往往只起花瓶作用。农村信用社在数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作机制,这种机制一经确立,就产生了继续存在下去的合理性和惯性。存在较大的“内部人控制”效应。可以说,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地区比较合理的、已经适应了现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一种制度组织方式。急剧改变这种状态,不仅不合理,并且不也许。从当前的欠发达县市农业的特殊状况看:一是农业效益普遍低下,贷款风险太大。二是

24、当前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合作制股份制使他们想到的很也许会是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和“大锅饭”,并且在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下,农民很也许有被欺骗的也许性,信用社被人为的控制。三是当前的乡镇公司经营业绩普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农村信用社若提供应管理水平低的公司,其贷款回收的风险将会很大,而对于经营业绩非常好的乡镇公司,他们选择农信的也许性很小。从另一角度看:合作制它一方面强调的是“合作”而在面对合作这个问题时一方面在规模上,应当如何去把握,范围过大,则管理难度会相应加大,由于在合作制下,社员都想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并且在资金放贷方面,“钱应当贷给谁,当贷款收不回来应当怎么解决,毕竟入股的资

25、金是农民的血汗钱,他们不愿看到自己辛辛劳苦赚的钱就这样没了。并且从管理上即使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则应当看到的是当前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把合作社交给他们管理上不明智的,但若交给别人管理他们是否放心呢,此外,在管理费用问题上应当如何解决呢?若进行股份制的改造,让农民自己入股,并且农民股要成为第一股东,我想应当有多少农民入股才干成为第一股东,并且在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需求和规定总是在其他方的规定满足之前的借口或满足之后的副产品。所以农民的需求主线无法保障,并且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农民也会把资金投向经济效益好的地方,这样的话由于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效益不是很

26、好的,所以即使在农民是第一股东的信用社,资金的借贷是否会投向农民仍是个问题。(二)、产权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合作制要不要坚持的争论始终存在,重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坚持合作制: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办成股份合作制农村金融公司。在我国农信社的改革试点中,江苏成立了张家港、常熟、江阴等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我省正是采用了江苏模式),浙江成立了郸州农村合作银行,己成为后两种观点的典型案例。但是,理论上的争论仍在继续,三种观点均存在理论挑战。其实,任何制度都有其优缺陷,任何制度都并非一成不变,农信社体制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的总原则下进行体制创新。在经

27、济相对欠发达、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县市,不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由于从宏观上看,落后县市的农村金融市场以被极度扭曲,农村金融秩序混乱,农村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但真正的股份制和合作制生存的土壤却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并不是说不要进行合作社和股份制改造而是由于当前的时机不成熟,过激的改革很也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后果,同时由于农村金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重要面对的是小农,因而农村信用社的“非农”倾向不可避免,故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当前应着重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制度转型过程中,问题不是国家政府不再干预,这在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而是采用何种方式如何干预的问

28、题。当前落后县市的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应理顺股权关系,明确历年资本积累,妥善解决历年亏损只有一方面理顺股权关系、解决好历年积累,才干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活力,使投资者对农信社充满信心。之后可以实行政府代表农民入股的股份制改革,让政府代表农民入股成为第一股东,这样可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有效防止农村信用社资金的“非农”倾向,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流向真正面向农民。同时政府入股带有很强的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性质,可以增强投资者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有助于广泛吸取社会闲散资金,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优化股权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等时机成熟后政府再将股权转让该农民。妥善解决历史包袱问题。一是

29、制定并实行合作金融法,确信用社是公益法人,非纳税单位,免征部分税负,以改善农村信用社的赚钱状况。二是对由于地方政府干预导致的贷款呆账,由地方政府拨款填补。三是将邮政储蓄从农村吸取的资金所有按资金成本贷放给农村信用社使用,并增长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以增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以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差,增长其赚钱。建立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适当分离、互相制约的机制,完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其中关键在于构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新型公司法人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从产权关系上看,社员代表大会对理事会是委托代理关系;理事会对社主任是授权经营关系;监事会是

30、代表社员代表大会对财产的受托人 理事会和社主任 是监督关系,这是一种纵向的财产负责关系。从组织职权关系上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社主任和监事会各有不同的职权范围,这些职责应当是明确具体的,谁都有约束力但均不能越权行事,从而形成了彼此间的互相制约。这种纵向的财产负责关系与横向的职权限定关系,在农村信用社中构成了整个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这种组织制度又将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统一在一个完善的利益机制之中。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制度。可探索成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资本金可由政府财政、银监局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组成,重要职能是筹集、管理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对农村信用社之间兼并提供必要

31、资金支持,对清盘关闭的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提供适当的补偿,承担对投保的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随着我国经济向纵深发展,大量农村信用社的最终发展目的将重要是商业银行。从长远来看,我国农村与城市经济一体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在未来的某个阶段,现存农村信用社中的大多数将会逐步演变为现代商业银行。由于这种演变的渐进性,我们在对待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上不能不加区别地对各地出现的新的做法进行随意否认。只要服务于本地“三农”,同时又不会带来不可控制的金融风险,任何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都应当允许尝试。假如新的尝试对现行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只要不违反“有助于服务三农、又不会带来不可控制的金融风险”这个原则

32、,那么就应当调整监管方式。参考文献:1. 何安耐、胡必亮 农村金融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3年版2. 侯 刚、李 新,产权制度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所在,经济论坛,2023 年第15期3. 雷春柱,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7期4. 马素玲,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0期5. 阮小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探讨,财经科学,2023年增刊6. 史建平、周素彦,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7. 胥德勋,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与基本框架,农村经济,2023年第11期8. 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9. 张克、许社民,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工作论坛,2023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