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12234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10课辞赋两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第1课时兰亭集序(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全,都)畅叙幽情(深远高雅) 感慨系之(连接)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都)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往) 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意态,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 2.下列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

2、项是()。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及其所之既倦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先妣抚之甚厚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 B./ C./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能喻之于怀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

3、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

4、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6.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农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

5、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彭殇”,“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

6、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第2课时兰亭集序(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 王羲之的行书,洒脱飘逸,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因为那是一个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文人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而汉字结体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到了唐代,时代的精神气候发生改变。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楷书和草书上不让古人,直达巅峰。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

7、一个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张旭与怀素,一反人们对“二王”亦步亦趋的,挥毫起风云,落墨泣鬼神,直把草书推到了“狂草”境地。 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今,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在时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书法艺术将缔造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达风流云散曲径通幽拘泥 B.传达行云流水另辟蹊径拘泥 C.传递行云流水曲径通幽执拗 D.传递风流云散另辟蹊径执拗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假如没有那个时代,就不会有王羲之如此卓绝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 B.王羲之之所以有如此卓绝

8、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是那个时代使然 C.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时代改变了其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 D.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时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书法艺术将缔结新的辉煌。 B.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在时代精神的新的灌注下,书法艺术将缔造新的辉煌。 C.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新的时代精神的灌注下,书法艺术将缔造新的辉煌。 D.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精神的灌注下,书法艺术将缔结新的辉煌。 4.请参照下面的

9、示例,为王羲之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示例: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 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

10、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洵、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

11、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

12、/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取字表示成年,可以婚嫁。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在十六岁行笄礼时取字。 B.司徒,古代官名,周代始置,主管民事、户口、籍田、徒役和财赋诸事。晋代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C.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代。隶书在结构上把象形字笔画化,以便于书写。 D.骠骑将军,汉武帝时始置,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写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宴饮,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志向。 C.王羲之书法精湛,尤其擅长写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译文: (2)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

14、,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译文: 第3课时归去来兮辞并序(一) 一、基础夯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园将芜胡不归芜:田地荒废 B.奚惆怅而独悲奚:何,为什么 C.悟已往之不谏谏:回忆,回顾 D.知来者之可追追:补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木欣欣以向荣”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园日涉以成趣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眄庭柯以怡颜范增数

15、目项王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乐琴书以消忧策扶老以流憩携幼入室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不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3分) A.将有事于西畴B.问征夫以前路 C.农人告余以春及D.时矫首而遐观 5.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3分) A.情在骏奔 B.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C.寓形宇内复几时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

16、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7、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会:恰逢

18、 B.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惮:害怕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切:急迫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寻:听说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又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乙巳岁十一月也”使用了干支纪年法,古代人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进行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纪日、纪时。 C.辞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所以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

19、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令,故以“陶令”相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作者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文章分为“序”和“辞”两部分,“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作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了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的“松菊”,既是对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

20、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象征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了作者那种顺应自然、乐天安命、超然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译文: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译文: 第4课时归去来兮辞并序(二)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有一张无弦琴,他并不会弹琴,但是他每每的时候就会去弹弹琴。没有琴弦,有什么可弹的,可是他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

21、上声很多东西不需要太过于追究,不会弹奏又何妨,只要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心中有那样一份情怀就好了,所以陶渊明不于现实的田园,通过“得意忘言”的途径,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的丰盈。在陶渊明那里,因为有了一双慧眼,一双意趣盎然的眼睛,所以他能够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平凡之事皆是风景。陶渊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处风景能否进驻你的心灵,关键看你心中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生活的忙乱需要躲避,心灵的拥挤滞塞也需要疏通,心眼足够大,智慧才会更多吧。当一个人心里诗意盎然、志趣高妙的时候,他的风景就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意兴盎然沉迷获得不胜枚

22、举 B.意兴阑珊沉迷达到比比皆是 C.意兴阑珊拘泥达到不胜枚举 D.意兴盎然拘泥获得比比皆是 2.在原文方格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 A.”!, B.!”:、 C.”!:、 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更要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 B.不仅要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更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 C.关键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 D.关键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和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 4.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

23、,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24、,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

25、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

26、,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B.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C.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D.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职官,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B.三径,指家园,或喻归隐。

27、“三径就荒”表示重回家乡,不想故乡都已荒芜,有种物是人非之感。 C.绶,本义指丝绸,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份与等级。 D.靖节先生,是陶渊明死后,朝廷依据他的功劳和事迹给予的称号,借此彰显他不同流俗的美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

28、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译文: (2)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译文: . 参考答案 第1课时兰亭集序(一) 1.B(A“喻”,明白。C“修”,高高的样子;“化”,指自然。D“向”,过去,以前) 2.A(为结构助词“的”。均为代词。代“它”,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代

29、“他”,指“生乎吾前”之人;代“她”,指老妪。为动词,求得) 3.B(古今义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A“怀抱”,古义,心怀。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C“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其次”,古义,它的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4.C(C为省略句,A、B、D均为状语后置句) 5.D(D“由”,原因) 6.C(“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7.B(“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错误。王羲之赞同古人所说“死生亦大矣”的观点,并且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只感慨了人生的短暂,并没有由此得出“要及时行乐”的

30、说法) 8.(1)以前所喜欢的东西,顷刻之间,变成了旧迹。 (2)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第2课时兰亭集序(二) 1.B(传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根据语境,此处应选“传达”。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风流云散:形容四散消失。根据语境,此处应选“行云流水”。另辟蹊径:比喻另创一种新方法或新风格。曲径通幽:多形容景致僻静、幽雅。根据语境,此处应选“另辟蹊径”。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拘泥”) 2.D(A“假如没有那个时代

31、”显得突兀,和上文衔接不紧密,且原因归结片面。B把原因只归结于时代,显得偏颇。C原因归结片面,且“改变”与“造诣”不搭配) 3.C(A语序不当,“新的”一词应放在“时代”之前;搭配不当,“缔结”与“辉煌”不搭配,应将“缔结”改为“缔造”。B语序不当,“新的”一词应放在“时代”之前;中途易辙,应将“中华民族”放在“正走在”之前,同时删掉后面的“的”字。D中途易辙,应将“中华民族”放在“正走在”之前,同时删掉后面的“的”字;搭配不当,“缔结”与“辉煌”不搭配,应将“缔结”改为“缔造”) 4.一代书圣王羲之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纸砚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

32、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5.B(参考原文: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6.A(“女子十六行笄礼时取字”错,女子行笄礼是在十五岁) 7.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8.(1)这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挨个观看王家子弟。 (2)(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命人驾车前去观看。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长大后,他

33、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特别擅长写隶书,为古今第一,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很受他的伯父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称王羲之和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这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挨个观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都好,可是一听到有人来择婿的消息后,全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边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好像不知道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探问他,原来就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有

34、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人都以文章道义超过当世,他们都在东方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王羲之曾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并自己作序来申明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命人驾车前去观看。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把鹅杀了做熟等他来,王羲之感叹惋惜了好几天。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喜欢,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欣然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去,非常快乐。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几案光滑洁净,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与之同列”。又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被墨汁染成黑色,如果天下人都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前在会稽任职,因为服母丧(回会稽)住在郡中,王羲之来接替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