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710505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科研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科研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科研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1.1 教育研究方法界说1.1.1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与真理性的认识与系统的知识体系。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称为科学”。汉斯.波塞尔:“科学可以被理解为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而达到的某种结果”。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理性的。科学又是

2、一种社会建制,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像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学会等。在这套社会建制里面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 1.1.2什么是研究要素:客观事实科学规范方法技术功能:解释预测控制1.1.3什么是方法方法:现代哲学意义上的“方法”一词,源之于古希腊文,其字面意思“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把这种内涵延伸开,那么,“方法”就是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契合,实现沟通的纽带。同时,也是人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工具。概括地说,它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桥梁。其形式的普遍性的东西,即为方法。黑格尔1.1.4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导致一般化原理

3、原则的发展。教育研究的对象:什么是教育:自在自为 观念活动反思 现象问题活动什么是教育:界定概念的几种方式:1.寻找历史上的代表概念(历史的概念)2.大众的概念3.演绎的概念概念的几种性质:1.描述性2.规范性3.操作性从教育名著中寻找典型的教育概念,并做出评析。教育的概念及其界定方式比较中外教育概念的异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点:人为性:包括事实和价值人既是主体,也是目的双边性、共时性、交互作用性预策性、动态生成性两个转化:社会要求向现实发展转化;潜在可能向现实发展转化教育研究的性质:事理研究 事实价值判断 基本理论应用研究1.1.5教育研究的特点一般特点1、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

4、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2、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5、创造性。6、综合性与整体性7、周期长8、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9、实践工作者参与10、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1.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1.2.1科学研究的不同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发生了什么?2、探索原因水平为什么发生?3、迁移推广水平在其它情境是否发生?4、理论研究水平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有哪些?1.2.2按研究目的和作用分1、预测研究: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未来发展和趋势的研究,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

5、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趋势作预测。 (将会怎样?)2、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为什么? )3、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的特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怎样做?)4、发展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与创造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某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主要解决如何改进现实、展望未来、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如何改进?)5、评价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个教育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和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怎么

6、样?)1.2.3按适用范围与概括程度分1、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2、一般的研究方法3、方法论1.2.4按研究方法分1、历史研究2、描述研究3、相关与比较研究4、实验研究5、理论研究3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与测验法、实验法、文献法实验研究描述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统计分析、数理分析与模拟法、比较法本体方法论1.3教育研究的价值1、作为人的理性活动,具有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2、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具有激发组织活力、形成组织凝聚力的价值;3、作为个人探究活动,具有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价值。1.4 教育

7、研究的评价1.4.1效度之内部效度1、内部效度: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2、研究问题:研究两种不同训练方案对6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的影响 。3、研究方法:两个班随机指定28名学生,两个班都是上午上课,分别采用不同方案,同一教师教授,历时16周,最后由该教师亲自测试。1.4.2效度之外部效度1、外在效度:指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2、研究问题:注视时间长短对无意义符号回忆的影响 。3、研究方法:将教学心理学专业的10个研究生志愿者每2人一组,共5种时间间隔,对每人分别呈现20个无意义符号,每次呈现后,被试立即回忆,根据回忆的正确情况得出个人的表现分。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2.1国

8、外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1、萌芽时期2、前科学时期3、现代教育研究的产生4、社会学的引入5、反思与多元化时期2.1.1萌芽时期时间:17世纪之前方法特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下行路线:由哲学观导出教育观,演绎的路线;昆体良论雄辩家的培养上行路线:以教育的目的、对象、经验为出发点,归纳路线。问题域: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教育的可能性?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教育最重要和有效的时期?提出了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域。2.1.2前科学时期时间: 17世纪18世纪夸美纽斯:自然类比赫尔巴特:伦理学教育目的;心理学教育方法特征:研究集中到学校教育内部;心理学作为演绎的新前提;哲学观依然是重要前提;开始

9、对教育研究的对象、方法、理论基础等进行研究,初步形成独立领域;教育学理论开始发挥指导作用。2.1.3现代教育研究的产生时间:19世纪二战标志:实验教育学派,实验教育学杂志,著作实验教育学背景:统计学方法发展及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教育测量运动;教育调查;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征:实证主义研究模式结果: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科霍桑实验:1、什么是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2、霍桑实验是行为心理学的重大突破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

10、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3、实验背景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四个阶段:1、照明实验: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2、福利实验。时间是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3、访谈实验。4、群体实验。霍桑实验的震撼力:霍桑实验可不是一次平常的实验,它一下子就进行了8年。实验的结果表明,原来假定的对工厂生产效率起影响作用的照明条件、休息时间、福利以及薪水的高低与工作效率相关很低,而工厂内自由宽容的群体气氛、工人的工作情绪、

11、责任感与工作效率的相关程度较大。 也就是说改善员工的士气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企业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才是增加产量、提高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经济人”假设:认为工作只是为了金钱,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是用金钱收买工人的劳动,用权力和制度去控制职工。这样不能激发职工的献身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而只能产生“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雇佣观点。 霍桑实验的结论冲击了“经济人”的假设,引发出“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更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积

12、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积极性的动力。 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从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到以职工为中心的管理,这是管理思想上的很大进步。 2.1.4社会学的引入时间:20世纪50-70年代杜威、维果茨基、哈格里夫斯、柯尔曼、迈克扬等特征:注重社会情境的影响、分析社会阶层和学生分流、教育机会均等、关注弱势群体、种族问题1、跨文化差异(cross-cultural variation):因为人们所强调的文化活动以及使用工具的不同,所以在每个文化的高层次心智活动上也会有所不同。2、发展的或发生学的方法( the developmental, or ge

13、netic method):我们只有借着检视行为的发展或历史,去了解人们的行为,如果想了解某些东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看它是如何发展形成的。3、双线的发展( two lines of development ):在儿童发展上有两个不同的平面等级发生,那就是自然的线及文化的线:自然的线( the natural line ) 指的是生物的成长、物体的成熟,及心智的结构;文化的线( the cultural line )指的则是学习使用文化工具,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的知觉意识。宏观教育社会学:学校与社会及民主主义与教育、天野郁夫的社会选拔与教育、霍珀的工业社会中教育与社会成层、社会流动的关系及关于教育制

14、度分类的类型学、特纳的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鲍尔斯的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等;微观教育社会学:迈克尔扬的课程变迁:局限性与可能性知识与控制、哈格里夫斯的符号互动论究竟发生了什么?、里斯特的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及片冈德雄的论班级的组织和管理。2.1.5反思与多元化时期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反思实证主义研究,呈现人类学、解释学、现象学等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的多元化局面。2.2中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1、产生2、引进西方的教育实验3、学习苏联4、自力更生5、全面批判6、重建与引进7、繁荣2.2.1产生时间:20世纪前10年1862年同文馆1903年新学制、各省成立

15、教育研究所1906年政府颁布教育会章程教育世界(1901)、教育杂志(1904)问世2.2.2引进西方教育实验时间: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胡适、郭秉文高等教育廖世承、舒新城中等教育俞子夷小学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宴阳初、陶行知、梁漱铭社会教育俞子夷: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复式教学、分团式教学、自学辅导教学、设计教学法、单项教学实验舒新城:道尔顿制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文纳特卡制湖南教育会:学制系统草案六三三制陶行知:生活教育、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李廉方:廉方教学法黄炎培:农村职业教育实验宴阳初: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2.2.3学

16、习苏联时间:1949-1957否定解放前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2.2.4自力更生时间:1958-1966缩短学制、减轻负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东北黑山东关小学集中识字教学、北京景山学校、上海育才中学卢仲衡数学自学教学2.2.5全面批判(1966-1976)2.2.6重建与引进(1976-1989)赞科夫、巴班斯基、布鲁纳2.2.7繁荣(1990-)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范式3.1实证主义范式本体论:教育现象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认识论: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通过经验的手段获得客观资料和认识。方法论:方法独立与研究对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强调定量方法的使用。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

17、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主要指标:抽样技术的代表性;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性;标准化的研究工具;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3.2自然主义范式本体论:教育活动带有人为的主观价值因素,不存在客观的现实,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认识论: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不可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方法论:研究者本人作为工具,深入现场,进行移情的理解。 研究资料和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研究过程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的可

18、理解性主要指标:深入自然情境的程度;目的性抽样;获取资料的方法;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资料的性质定性资料为主;归纳分析的研究思路扎根理论。3.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目的证实普遍情况解释性理解关于知识情景无涉社会文化建构价值与事实分离不可分研究的内容事实、原因、变量故事、过程、意义研究的层面宏观微观研究的问题事先确定过程中产生研究的设计结构性演变的研究的手段数据、统计分析语言、图像、描述研究工具量表等研究者本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目的性抽样研究情境控制、暂时、抽象自然、整体、具体研究的资料量化的描述的分析框架预设、验证逐步形成分析方式演绎归纳研究结论概括性、普适性

19、独特性、地域性结果解释文化客位文化主位理论来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成文方式抽象、概括、客观描述、反省效度固定的检测方法三角互证信度可以重复不可重复推广度可推广到样本总体认同推广伦理问题不受重视非常重视研究者地位权威反思的自我研究者素质定量统计、理论的人类学的、人文的研究关系独立、客观相互的、共情的研究阶段线性、预定的演化的、循环的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课题的选定 文献检索 理论构思 形成研究假设 教育研究的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准备阶段选定课题 文献检索 确定研究类型 选定研究方法 选定研究对象 分析并规定研究变量制定有关的研究工具 形成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实施研究,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整理资料 分析结

20、果 撰写研究报告教育研究的五个基本步骤1.确定课题或假设2.设计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得出结论或解释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4.1 选题的意义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与水平正确选题反映了研究者的基本功4.2 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问题具有价值社会发展需要理论发展需要问题具有现实性问题明确问题新颖,有独创性问题具有可行性4.3 教育研究课题类型及来源4.3.1课题基本类型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4.3.2课题的主要来源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学科建设需要的问题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教育改革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不同学科交叉点寻找问题从当前

21、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寻找问题4.4选题的过程与方法4.4.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4.4.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4.4.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4.4.4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4.4.4课题论证的内容:问题的性质和类型;课题的迫切性与针对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课题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步骤,成果形式。开题报告的内容:课题名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的条件分析第五章 文献检索5.1文献检索概述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文献检索的作用:掌握研究问题的现

22、状,帮助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为研究提供论证的依据和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5.2教育文献的种类及分布5.2.1文献的三种等级一次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文摘等;三次文献:研究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5.2.2教育文献主要分布:1、书籍2、报刊杂志3、档案类4、网络资源5、专家询问6、非文字资料我国教育文献信息源:1. 机构源: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图书馆、资料室、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文献信息中心、出版机构、计算机网站等。2. 人员源:各级各类行政管

23、理人员、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科研人员、图书资料管理员、计算机网络人员等。3. 物体源:图书、报刊、各类出版物、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新闻简报、电视、电影、录像、录音、幻灯、微缩胶卷、胶片、磁盘、光盘、计算机等实物。教育类核心期刊:分类:综合G4、学前教育G61、初等/中等教育G62/63、高等教育G64、各类教育G&1/79研究文献网上资源:搜索引擎:谷歌,百度,雅虎 网上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5.3检索一般有哪些途径?分类检索,著者检索,关键词检索5.4文献检索的方法1、顺查法2、逆查法3、引文查找法4、综合查找法5.5如何撰写文献综述?有效的文献综述包含内容:1、

24、寻找三位“重要作者”你研究是否入门的标志2、侦察问题“重要意见”你是否领会文献的标志3、识别研究“重要阶段”你是否找到研究转换的关键重要作者的意义:这位作者的作品频繁地被其他研究者引用。这位作者的观点要么具有首创性,要么具有批判性,或者具有综述性。这位作者和研究者有某种因缘关系重要意见的暗含:文献解读实际上是对隐藏在芸芸文献中的不同意见的侦察和窥探。如果研究者并没有找到文献中的不同意见,这意味着或者文献阅读不足,或者理解居于浅层次。侦察文献中的“不同意见”将导致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整体的分类。意见包括正方的立场,反方的立场和中立、综合的立场。重要阶段的暗含:学术史的裂痕或断裂可能来自主题及其话语的

25、转换,也可能来自研究结论的翻转,还可能来自研究方法的更新。任何研究都有停留、徘徊的阶段,这时候大家似乎“一致同意”某些观点,但仍然会有一些不同声音出现。文献综述的内容选择:要把各个研究的结果放在一起,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清楚,不要只提供一段综合性的概要;在教育研究中,有些结论是相矛盾的,要仔细检查他们的不同点,尽可能对他们做出解释;要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种事实:所考察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待扩展;尽管要适当地引用文献资料,但不要把文献综述搞成引证材料的罗列;围绕和问题相关的关键点来组织文献综述,不要勉强地以年代顺序来组织,这样做有不利的后果,比方说,有可能会打乱所考察的研究的关联与统一;要使读者明白所考察的研究成果与结果的关系,有些成果对要研究的问题关系极大,对此要有所说明;该部分末尾要有结论,不要以对最后一个研究的评论来作为结束,要对前面的考察加以概括,对重点内容加以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