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6710236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本论》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资本论》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资本论》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读资本论有感姓名:李媛明学号:2014514010班级:临床20141班读资本论有感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作者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 造者中的最后一人一一卡尔马克思。并且资本论也是他经济学说中最主要 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 思想武器和理论根据。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 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但是说实话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理解起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还是存在很大的难 度的。读了一遍资本论的第一卷,感觉内容有很多难

2、懂的,不是一时半会就 可以深刻理解的。所以对第一卷总体内容的概括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内容有点 多,我只是对自己感觉深刻的内容进行了一下概括所以可能也不是特别全面。以下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概论: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是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马克思在文中提出:“资 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 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 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在书中提 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

3、生产过程考察 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就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 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 化与资本土地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将分散 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 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有以下四点出发:第一: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的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 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

4、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 的前提。我们且不论经典作家对资本的论述是怎样的,资本的剥削性、残酷性和 趋群性当是我们基于市场分析的一般认识。所谓资本的积累总要以不断扩大生产 经营规模、剥夺他人利益为基本方法。进而言之,资本本身就是建立在剥削基础 之上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把资本美化成了为社会贡献、为他人 谋福的天使。我们用资本来润滑社会,来调整社会关系,来刺激人们创造财富的 激情。但事实上,资本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它不但以剥削剩余价值为本质,更由 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贪婪性,它还要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机会实施欺诈和掠夺。资本运行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当市场法规还没有健全到足以抵 制欺诈和掠夺

5、时(事实上,由于人性的缺点,市场将永远是欺诈和掠夺的最佳憩 息地),不择手段的疯狂将永远是资本积累的一般原则。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 谋取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这是有资本属性所决定的。商人的求利 本质莫不如是。只有当资本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也就是已经拥有了市场上一定的份 额和占据了一定的高度,甚至资本已积聚和集中到一定的垄断程度时,到了这时,其信贷能力、连锁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及信誉度都已极大提高,利润以其固有的 方向进行集中,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更多的积累。” 这时,原始积累过程才算完结。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由于其规模尚小,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积累本

6、身往往是盲目的和投机的。很多情况下,它的运行充满了冲动和风险,它渴望迅 速获得非常利润以抗击市场和大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不正当手段是其必 然的选择。即使面对法律的制裁,人的侥幸心理总是占上风的。制度和人性的空 子总是随处可见。那些初涉商场的土财主瞬间就被市场剥个精光,即使是商海老 手,也有被合伙人随时背弃出卖的可能性。所谓“利益才是永远不变的朋友”成 了市场永恒的箴言。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残酷性。第二:劳动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

7、,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 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 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出了 商品的使用价值。3、特殊商品:货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 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 现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可见,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

8、币。并且在 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交换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 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变 换中完成的: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第三: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分配包括在职能资本与非职能资本以及农业资本三者之间的分配。职能资本 包括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非职能资本包括信贷资本、银行资本、股份资本和金融资本;而 农业资本一般以土地作为其资本。这些资本家通过不同的形式对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进行分配。根据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资本的大小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其中非职能资本家 以利息,银行利润和股息等具体形式获得收入,而农业资本家主要以地租的形式

9、取得剩余价 值。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 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 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 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就是工资,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 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要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让 劳动者误认为工资就是他们劳动所得的全部报酬。第四:

10、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价值和剩余 价值二者都成了货币额,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 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 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 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 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 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 平,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

11、本的数额。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 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 备军也就越大。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结合对资本论第一卷所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原理我有了一定的感悟。根据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 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 须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及其手稿 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技术、自然科学等问题的深湛见解,但它是把生产 力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研究的,这让我感

12、到不太理解。而且我对文中一段话感触很深:“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 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 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界限,既社会界限。 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 和社会的需要。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 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 感觉作为劳动者在被无极限的剥夺,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更为严 重。与资本者相比深感作为劳动者的无助和悲哀。结合实际,让我想到,以后我们进入工作,是作为被剥夺者呢?还是作为剥 夺者呢? 一般我们将来会作为劳动者,而现在一般劳动者的工作极限是否超出了 生理界限或是道德界限呢?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 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我会带着这些疑问走 进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没有读过资本论就不会不懂得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 是要看一看,读一读啊!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懂,但是我会尽力去理解的。 因为读完资本论的第一卷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了不同的认识,真的感觉 自己原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太肤浅太表面了。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好多 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